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022年版“两个标准”的临床病理科培训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丽荣 许晶虹 +3 位作者 邹泓 王海军 叶钦 相学平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6期442-446,共5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简称“两个标准”)和14项教学活动指南的颁布,为建立新时代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培训体系包括教学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简称“两个标准”)和14项教学活动指南的颁布,为建立新时代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培训体系包括教学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遵循和依据。“两个标准”要求以住院医师为中心,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过程树立提升住院医师临床岗位核心胜任力的培养理念。教学体系由培训课程、培训教材、教学活动(包括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和考核评价组成。考核评价体系由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含亚专业阶段考核)和年度考核3部分组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遵循“两个标准”和教学活动指南,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临床病理科住培的“3年12项100分”考核评价体系,供同道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病理学 考核评价
下载PDF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耿艳华 王昌兴 +1 位作者 陈培辉 苏泳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观察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BMFH)病理形态 ,进一步探讨其组织形态学发生、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并结合有关电镜文献资料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BMFH由骨原始间充质细... 目的 观察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BMFH)病理形态 ,进一步探讨其组织形态学发生、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并结合有关电镜文献资料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BMFH由骨原始间充质细胞发生并具有组织细胞、原纤维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免疫学表型及中间型细胞 (过渡细胞 )超微结构特点和多项分化潜能。结论 BMFH从形态学上须与骨纤维肉瘤、恶性骨巨细胞瘤及特殊类型骨肉瘤相鉴别 ,从组织学发生上彼此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临床病理分析 过渡细胞 细针穿刺 特殊类型 间充质细胞 恶性骨巨细胞瘤 结论 参考 联系
下载PDF
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项晶晶 徐如君 陈丽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以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志对6例胸膜SFT和8例胸膜外SFT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包括6例胸膜和8例胸膜外)SF... 目的探讨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以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志对6例胸膜SFT和8例胸膜外SFT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包括6例胸膜和8例胸膜外)SFT由比例不同的梭形和卵圆形肿瘤细胞组成,间质胶原纤维丰富伴有分支状血管。其中11例有典型的细胞稀少区和细胞丰富区交替分布特点,2例仅含细胞丰富区成分,1例为多发结节兼有上述两种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4例肿瘤细胞均表达CD34、bcl-2和CD99,不表达desmin、S-100、EMA、CK(AE1/AE3)和p53。2例SMA呈部分弱阳性。SFT复发者2例,其中1例胸膜恶性SFT呈结节状播散性累及胸膜。结论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在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生物学行为上相似。免疫组织化学CD34、bcl-2和CD99表达阳性对SF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理学 纤维瘤/诊断 胸膜肿瘤/病理学 抗原 CD34 诊断 鉴别 基因 BCL-2 预后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军 丁克峰 +2 位作者 王珏基 陈丽荣 张苏展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评价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分级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复阅切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CD34和S-100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评价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分级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复阅切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CD34和S-100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GIST生物学行为分级分析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确诊44例GIST患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1.7个月,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2%、57.2%和39.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性坏死、组织学类型混合型、肿瘤细胞高密集度、核分裂象计数≥5/50 HPF、手术未完整切除、复发或转移瘤以及浸润性生长显著降低生存(P<0.05)。44例GIST生物学行为分级:极低度侵袭危险性7例,低度侵袭危险性8例,中度侵袭危险性10例,高度侵袭危险性1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侵袭危险性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8.376,P=0.000)。结论准确判断GIST患者预后有赖于综合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分级法能够准确评价GIST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病理学 因素分析 统计学 预后
下载PDF
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伟 陈丽荣 +1 位作者 杨世峰 张谷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患者生存情况,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按WHO(2001年)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形态... 目的观察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患者生存情况,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按WHO(2001年)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分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研究其免疫表型。结果按Ann Arbor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2例,Ⅳ期2例。5例有随访资料,随访截止时4例生存,最长生存时间65月。形态学变型5例为中心母细胞型,1例为免疫母细胞型。免疫分型结果6例均为生发中心样B细胞型。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低,3例肿瘤细胞呈Bcl-2蛋白阳性表达。结论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检测对卵巢弥漫性大B胞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为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其预后和临床分期、免疫组化分型、治疗方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卵巢肿瘤/病理学 淋巴瘤 大细胞 弥漫型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表型分型
下载PDF
肺原发性大细胞癌及肉瘤样癌的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国凤 吕炳建 来茂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487,共3页
关键词 肺肿瘤 大细胞癌 肉瘤样癌 病理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文君 陈丽荣 +1 位作者 吴翔燕 陈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的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特征。方法对2例乳腺AME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肿瘤由增生的腺上皮和肌上皮组成。腺上皮CK、EMA、ER、PR(+);肌上皮CK(-),S-100蛋白、SMA... 目的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的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特征。方法对2例乳腺AME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肿瘤由增生的腺上皮和肌上皮组成。腺上皮CK、EMA、ER、PR(+);肌上皮CK(-),S-100蛋白、SMA、actin(+)、EMA局部弱(+),GFAP、desmin(-)。结论乳腺AME是一种具有独特病理学特征的良性肿瘤,由腺上皮和肌上皮共同增生而成。熟悉该肿瘤的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肌上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早期胃癌淋巴转移临床病理因素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顽军 潘文胜 +8 位作者 许晶虹 武良琴 王娜娜 范晓圆 胡雯 朱一苗 马振华 韩铁妹 徐翔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转移临床病理相关因素,预测淋巴转移风险。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6-2009年214例早期胃癌标本,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形态、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及脉管侵犯等...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转移临床病理相关因素,预测淋巴转移风险。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6-2009年214例早期胃癌标本,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形态、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及脉管侵犯等因素与早期胃癌淋巴转移相关性。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灶大小[OR=2.014,95%置信区间CI(1.049~3.865),P=0.035]、浸润深度[OR=7.112,95%CI(2.484~20.362),P〈0.001]、病理组织学[OR=3.353,95%CI(1.294~8.690),P=0.013]、脉管侵犯[OR=2.812,95%CI(1.043~7.583),P=0.041]与淋巴转移相关。结论肿瘤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及脉管侵犯是早期胃癌淋巴转移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转移 病理学 临床 内窥镜检查 LOGISTIC模型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魏红权 冯晶晶 魏树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25例SPT进行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表型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5例SPT中6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18例为体检偶然发现,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25例SPT进行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表型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5例SPT中6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18例为体检偶然发现,1例为外伤后发现,7例发生在胰头,12例发生在胰体尾,6例发生在胰旁。其中7例显微镜下可见坏死、神经血管侵犯等现象。术后随访2-76月,所有患者尚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25/25)、Syn(25/25)、AAT(25/25)呈强阳性,CD10(10/25)、CK(6/25)、ER(2/25)、PR(23/25)、CgA(2/25)呈部分阳性,Ki-67阳性表达<3%。结论 SPT是少见的胰腺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所有病变均发生囊性变,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特异性。病理特点以温和一致的类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增生呈实性结构,并伴出血和囊性变,部分组织退变呈假乳头结构为主要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病理学 乳头状瘤/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腮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施红旗 周燕 +1 位作者 楼善贤 刘庆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SPC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腮腺SPCA,做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患者女性,29岁,发现左腮腺无痛性结节状瘤样肿块1年。组织学上类似于... 目的探讨腮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SPC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腮腺SPCA,做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患者女性,29岁,发现左腮腺无痛性结节状瘤样肿块1年。组织学上类似于纤维性囊性乳腺病。镜下见病变以大片玻璃样变性的硬化的胶原组织为背景,包埋入囊性扩张的导管,形成不规则、模糊的小叶结构。导管上皮有的呈大汗腺样化生,有的胞质内含丰富、粗大的强嗜伊红酶原颗粒,有的呈泡沫细胞样外观。导管可见上皮增生及结构不良。结论SPCA应纳入大涎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之中。目前对该病的自然病程和确切的复发率尚不清楚,同时鉴于已有SPCA伴发导管原位癌的报道,因此患者术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涎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 诊断 鉴别 预后
下载PDF
激发深度学习的病理学CPC教学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危晓莉 彭慧琴 +1 位作者 徐恩萍 张布衣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295-298,共4页
基于高等医学教育的深刻认识,强化病理教学的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作用,以深度学习为导向进行全新临床病理讨论(CPC)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融合应用思维导图、基于问题学习(PBL)、基于案例学习(CBL)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引导、激... 基于高等医学教育的深刻认识,强化病理教学的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作用,以深度学习为导向进行全新临床病理讨论(CPC)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融合应用思维导图、基于问题学习(PBL)、基于案例学习(CBL)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引导、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索,建立立体的医学知识框架结构,培养学生多种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培育优秀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临床病理讨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临床病理分析和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宁 孙爱静 +1 位作者 王伟 陈丽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a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例SANT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表型特征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例SANT患者男女各2例,...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a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例SANT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表型特征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例SANT患者男女各2例,临床表现为无包膜肿块,大体为3~5.9 cm边界清楚的灰白色结节。镜下见特征性的血管瘤样结节,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结节内内皮细胞异质性表达,即小叶状分布毛细血管,免疫表型为CD34、CD31阳性,CD8阴性,窦岸样细胞免疫表型为CD31、CD8阳性,CD34阴性,小静脉样血管免疫表型为CD31阳性,CD8、CD34阴性,结节内梭形细胞混合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和CD68。4例患者现均生存。结论 SANT是脾脏具有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无包膜肿块,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行脾切除术可治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病理学 脾肿瘤 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结节病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红权 冯晶晶 魏树梅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617-1619,共3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28例PSH手术切除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SP法对标本进行vimentin、ER、PR、TTF-1、CK、EMA、CD34、Syn、CgA、Calretinin、Ki-67标记,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28例PSH手术切除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SP法对标本进行vimentin、ER、PR、TTF-1、CK、EMA、CD34、Syn、CgA、Calretinin、Ki-67标记,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PSH由实性、乳头状、硬化性和血管瘤样区组成,主要的两种细胞为立方状或柱状表面上皮细胞和圆形间质细胞。乳头、实性区裂隙及血管瘤样区表面衬覆有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乳头间隙及实性细胞区为圆形或多角形胞质浅染的细胞。立方或柱状表面上皮细胞表达广谱CK、TTF-1、EMA,圆形间质细胞表达EMA、TTF-1、PR、vimentin;两种细胞均无间皮及血管内皮标记的表达,个别病例两种细胞不同程度散在表达Syn、CgA。结论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肿瘤,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主要以混合型结构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甲状腺癌分子病理和免疫组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丽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7-289,共3页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化学标记
下载PDF
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铣华 陈丽荣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962-964,1031,共3页
食管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是平滑肌瘤,其次是神经鞘瘤、脂肪瘤及纤维组织细胞瘤等,但后几个肿瘤类型较罕见。随着免疫组化方法的广泛使用及对胃肠道问质瘤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发生在食管等处的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可能,特别是近... 食管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是平滑肌瘤,其次是神经鞘瘤、脂肪瘤及纤维组织细胞瘤等,但后几个肿瘤类型较罕见。随着免疫组化方法的广泛使用及对胃肠道问质瘤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发生在食管等处的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可能,特别是近来研究认为靶向治疗对胃肠道间质瘤有比较好的疗效后,正确认识食管间质瘤显得更有必要。本文就此对本院86例食管平滑肌瘤和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复习,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合免疫组化讨论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间质瘤 平滑肌瘤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非典型脑膜瘤肺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王惠 张布衣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450-453,共4页
脑膜瘤是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除胶质瘤以外最常见肿瘤。大多数脑膜瘤(约90%)临床病理为良性(WHOⅠ级),肿瘤呈推挤性生长,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但切除不净可能会复发。WHOⅡ级的脑膜瘤(包括非典型脑膜瘤、透明细胞脑膜瘤和脊索瘤样脑膜瘤)... 脑膜瘤是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除胶质瘤以外最常见肿瘤。大多数脑膜瘤(约90%)临床病理为良性(WHOⅠ级),肿瘤呈推挤性生长,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但切除不净可能会复发。WHOⅡ级的脑膜瘤(包括非典型脑膜瘤、透明细胞脑膜瘤和脊索瘤样脑膜瘤)占比5%~7%,可能呈现局部的侵袭性,复发率较高。具有明显恶性细胞学特征或高有丝分裂率的WHOⅢ级较罕见,占所有脑膜瘤的1%~3%,包括乳头瘤样、横纹肌样和间变性脑膜瘤。但是与其他实体瘤不同,脑膜瘤极少显示颅外远处转移。本文收集非典型脑膜瘤肺转移完整病史资料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非典型 转移 分子
下载PDF
早期胃癌p27^(kip1)、p53和cyclin D1的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许晶虹 陈丽荣 +3 位作者 孙丽萍 周燕 王海军 姚丽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p27kip1、p53、cyclinD1基因的表达在早期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LAB)检测70例早期胃癌和70例对照组(包括正常胃黏膜、胃增生性息肉、胃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p27kip1、p53和cyclinD1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p27kip1、p53、cyclinD1基因的表达在早期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LAB)检测70例早期胃癌和70例对照组(包括正常胃黏膜、胃增生性息肉、胃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p27kip1、p53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1)在70例早期胃癌中,p27kip1、p53、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6%、61.4%、52.9%,而在70例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6%、4.3%,各指标在两组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2)在早期胃癌中,p27kip1表达水平的下降与肿瘤位于贲门部和胃窦部以及与组织分化程度低相关;(3)p53的表达阳性多见于患者年龄≤50岁组和肿瘤<30mm组;(4)cyclinD1与肿瘤的浸润至黏膜下层有关。(5)50%病例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同时异常表达明显高于单基因异常表达(32.9%)。结论在早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p53、p27kip1、cyclinD1均发生异常表达,三种基因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细胞周期蛋白D1/生物合成 基因 P53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朱慧能 张谷 陈丽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0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例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和波形蛋白(Vim)阳性,上皮膜抗原(EMA)9例阳性,6例CD34...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0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例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和波形蛋白(Vim)阳性,上皮膜抗原(EMA)9例阳性,6例CD34阳性,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各在1例肿瘤中见局灶阳性,不表达结蛋白(Des)、肌红蛋白(MG)、FRAg、CD31、HMB45。结论上皮样肉瘤是一种分化未定免疫表型复杂的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好发于肢体远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病理学 肉瘤/诊断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100例胃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雁青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11期104-104,共1页
目的:对胃淋巴瘤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于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胃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临床分期、治疗方法和生存情况等方面总结其病理特征.结果:(1)本组共有72例(72%)患... 目的:对胃淋巴瘤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于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胃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临床分期、治疗方法和生存情况等方面总结其病理特征.结果:(1)本组共有72例(72%)患者表现为腹痛,比例最高,其次则为发热、消瘦和盗汗,共有47例(47%).(2)本组共有69例(69%)患者为MALT(B细胞)淋巴瘤,28例(28%)患者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MALT淋巴瘤患者,2例(2%)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还有1例(1%)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3)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胃淋巴瘤患者分别有35例、40例、15例和10例,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和72%.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MALT淋巴瘤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为82%和68%.结论:胃淋巴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多,不具有特异性,最重要的病理学组织类型为MALT淋巴瘤,其病变具有长期局限性,预后效果良好.患者的生存率和淋巴结受累、临床分期等因素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淋巴瘤 病理分析 临床症状
下载PDF
结直肠癌MGMT和TS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斯向东 周燕 +1 位作者 姚丽芳 陈丽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26-331,共6页
目的探讨5-FU疗效相关基因MGMT及TS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TM鼠/兔-HRP广谱检测系统检测78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26例癌旁正常黏膜、1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1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标本... 目的探讨5-FU疗效相关基因MGMT及TS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TM鼠/兔-HRP广谱检测系统检测78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26例癌旁正常黏膜、1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1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标本。结果MGMT蛋白在正常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结直肠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9%、53.8%、54.5%和62.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S蛋白在正常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1%、38.5%、36.4%和61.5%,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黏膜中(23.1%)及结直肠癌组织(61.5%)间蛋白表达差异显著(P<0.01)。MGMT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与患者的性别(P<0.05)和肿瘤组织学分级(P<0.05)相关,TS蛋白与患者的年龄(P<0.05)和性别(P<0.05)相关。在结直肠腺癌中MGMT和TS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MGMT和TS蛋白表达增高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检测结直肠腺癌中MGMT和TS蛋白表达水平对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以5-FU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疗效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 氟脲嘧啶/治疗应用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酶/代谢 胸苷酸合酶/代谢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