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疫情背景下虚拟仿真教学在某医院本科生外科教学中应用的SWOT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开波 叶松 +8 位作者 范让 谢小洁 黄翼 刘维峰 蔡浩雷 吴志伟 金晓立 洪士焱 陈健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5期682-687,共6页
当前虚拟仿真教学蓬勃发展,但其存在着教学成本高、教师力量相对薄弱、学生管理难度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且疫情影响了集体学习。我们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在综合性大学附属某医院外科开展虚拟仿真本科生教学的内部能力和外部因素,... 当前虚拟仿真教学蓬勃发展,但其存在着教学成本高、教师力量相对薄弱、学生管理难度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且疫情影响了集体学习。我们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在综合性大学附属某医院外科开展虚拟仿真本科生教学的内部能力和外部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传承百年名院“3H”(Heart/Head/Hand)理念,基于数据整合教学资源及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课程改革,促进自主研发,形成师生互联的教学和管理网络,驱动教师团队信息化步伐,引入多种学习方法创建线上线下智慧型学习生态,以培养学生自主和团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数字化管理和有效反馈能力,实现围绕虚拟仿真教学方法的课程体系,努力打造“金课”,构建“5G”虚拟仿真系统医联体来发展远程教学,为我国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医学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 虚拟仿真教学 智慧型学习 远程教学 管理 SWOT方法
下载PDF
17例胃髓样癌临床特征及远期生存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国雄 郭庆渠 +2 位作者 陈国锋 金晓立 吴丹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9期1611-1613,共3页
胃癌是最为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胃髓样癌又名胃淋巴上皮瘤样癌,是胃癌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1976年Watanabe等首次对胃髓样癌进行了系统描述,他们认为胃髓样癌的特征为伴有后淋巴样间质改变。笔者回顾... 胃癌是最为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胃髓样癌又名胃淋巴上皮瘤样癌,是胃癌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1976年Watanabe等首次对胃髓样癌进行了系统描述,他们认为胃髓样癌的特征为伴有后淋巴样间质改变。笔者回顾分析了本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胃肿瘤病例,对其中确诊的17例胃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癌 特殊病理 淋巴样 远期生存 上皮瘤 免疫组化指标 肿瘤病例 胃肿瘤 肿瘤标志物 淋巴结阳性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骨科学教学中的探索与设计
3
作者 周辰鹤 陈开波 +3 位作者 禹华良 张灵妲 严世贵 史明敏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骨科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兼备专业知识、临床技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方式。当前如何将课程思政教育有机且有效地融入骨科专业课程教学是亟需探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骨科学的学... 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骨科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兼备专业知识、临床技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方式。当前如何将课程思政教育有机且有效地融入骨科专业课程教学是亟需探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骨科学的学科特点,在梳理骨科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基础上,阐述了一系列将思政元素切实可行地融入骨科教学中的策略和措施,以期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双向同步提升,从而提高医学生集专业能力、人文素养为一体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骨科教学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骨科学 教学 立德树人 本科生 专业能力 人文素养
下载PDF
炎性因子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春燕 王浩 +1 位作者 吴丹 张炼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59例晚期胃癌患者,连续治疗3个周期,根据近期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25例和疾病进展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59例晚期胃癌患者,连续治疗3个周期,根据近期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25例和疾病进展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比较不同炎性因子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疾病控制组IL-6、IL-8水平明显低于疾病进展组(t分别=-5.09、-4.69,P均<0.05);治疗后,疾病进展组TNF-α、IL-1β、IL-6、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1、0.77、0.64、0.42,P均>0.05),疾病控制组TNF-α、IL-1β、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分别=-3.60、-2.43、-2.45、-2.32,P均<0.05),且明显低于疾病进展组(t分别=-4.90、-3.54、-7.66、-6.92,P均<0.05)。高IL-6组和高IL-8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均短于低IL-6组和低IL-8组(t分别=-8.13、-10.43,P均<0.05)。结论不同水平IL-6、IL-8晚期胃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结局不同,低水平炎性因子患者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 炎性因子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胃癌术前化疗疗效预测因素的初步分析
5
作者 陈春燕 吴丹 +1 位作者 郭庆渠 王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0期1758-1764,共7页
目的初步寻找预测胃癌(gastric cancer, GC)术前化疗疗效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局部进展期GC患者,通过检测化疗前血常规、血脂、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等血液学指标,化疗3周期之间的体重变化,分别在化疗后病理组织学反应上,进行对照... 目的初步寻找预测胃癌(gastric cancer, GC)术前化疗疗效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局部进展期GC患者,通过检测化疗前血常规、血脂、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等血液学指标,化疗3周期之间的体重变化,分别在化疗后病理组织学反应上,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病理组织学反应上,体重增加>3%与体重增加(包括减少)≤3%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前各血液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术前化疗的局部进展期GC患者中,化疗期间体重增加(>3%)是预测化疗疗效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术前化疗 体重增加
下载PDF
胃癌根治手术联合脾脏切除治疗T4期胃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英杰 宋伟勇 +3 位作者 吕新厅 陈力 李宁 吕志良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24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RG)联合脾脏切除(RGSE)对T4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00例T4期胃癌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行单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脾脏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RG)联合脾脏切除(RGSE)对T4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00例T4期胃癌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行单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脾脏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免疫功能、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G(I g G)、免疫球蛋白M(I g M)、免疫球蛋白A(I g 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IgG、IgM和Ig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年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根治手术联合脾脏切除治疗T4期胃癌,效果良好,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手术 脾脏切除 T 4期胃癌
下载PDF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疝修补术的真实世界研究
7
作者 林敏 倪志颖 +8 位作者 施小宇 陈吉彩 翁惠芬 陈政国 陆星韡 赵汪洋 胡晓寒 韩剑秋 宣建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评价不同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式手术)、腔镜下不同类型补片(三维立体预成形补片与自固定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的设计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评价不同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式手术)、腔镜下不同类型补片(三维立体预成形补片与自固定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的设计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浙江省3家三甲医院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数据。以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作为有效性指标;以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止疼药处方比例、抗感染药物处方比例)作为安全性指标;以直接医疗成本作为经济性评价指标,评价使用不同术式(腹腔镜修补术与开放式修补术)、不同类型补片(三维立体预成形补片与自固定补片)的腹股沟疝患者在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1)不同术式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式组,住院天数短于开放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使用止疼药患者比例高于开放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开放式组,腹腔镜组术后使用抗感染药物患者比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比开放式组总费用更高(P<0.05),主要是由于手术费和材料费均较高(P<0.05)。2)不同类型补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立体预成形补片组使用止疼药患者比例、抗感染药物患者比例均低于自固定补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立体预成形补片组总费用低于自固定补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费用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与自固定补片组相比,三维立体预成形补片组的材料费、补片费用、总药品费用、术后使用止疼与抗感染药品费用均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比开放式手术具有更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总费用更高。另外,使用三维立体预成形补片进行腹腔镜手术与使用自固定补片相比,平均总花费较低,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腹腔镜 补片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原文传递
Livin抑制凋亡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肿瘤治疗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辰生 王吉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8,共5页
L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的新成员,在许多肿瘤组织中明显过表达。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对于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抗肿瘤药物筛选、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的有重要意义。笔者就上述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LIVIN 肿瘤组织 抑制凋亡 治疗 凋亡抑制蛋白 药物筛选 预后判断 过表达
原文传递
二十碳五烯酸诱导人结肠癌 SW480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9
作者 王向群 陈丽娟 +3 位作者 张庆 吴丹 罗俊华 朱剑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9期2913-2915,共3页
目的: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诱导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W480细胞,不同浓度 EPA 作用于 SW480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SW48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色素 C 含量变化,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诱导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W480细胞,不同浓度 EPA 作用于 SW480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SW48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色素 C 含量变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活化的 caspase-9和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不同剂量 EPA(0μg/mL、42.1μg/mL、84.2μg/mL、168.4μg/mL)处理后,SW480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EPA 呈剂量依赖性的诱导 SW48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分别为(99.71±0.04)%、(95.04±0.10)%、(88.65±0.41)%、(73.60±1.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161、6.302、4.601、5.198,均P <0.05)。细胞浆中细胞色素 C 含量分别为(12.8±1.2)ng/mL、(115.5±3.5)ng/mL、(290.5±5.2)ng/mL、(262.0±12.5)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345、6.013、5.846、4.613,均 P <0.01);随着 EPA 浓度的增加,活化 caspase-9和 caspase-3蛋白水平呈上调趋势。结论EPA 体外能够诱导SW480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细胞色素 C 的释放,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二十碳五烯酸 SW480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