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效能建设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寿萌吉 阮财斌 《现代商业》 2008年第33期284-285,共2页
互联网在高校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必然引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全新的变革。本文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现状通过调研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新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平台 效能
下载PDF
转型期党政干部心态与思想状况研究
2
作者 王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71-74,共4页
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 ,从五个方面对转型期党政机关干部的心态与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认为 ,党政机关干部的心态与思想状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折时期 ,出现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在总体上表现出适应时... 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 ,从五个方面对转型期党政机关干部的心态与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认为 ,党政机关干部的心态与思想状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折时期 ,出现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在总体上表现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态势。但当前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其担负的使命相比 ,仍有一定距离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干部 心态 思想状况
下载PDF
陈独秀宪政思想述论
3
作者 陈旭清 张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民主宪政是其中最为宝贵的一部分。陈独秀认为国家是一种偶像 ,随人们的认识在变化 ,主权是其核心 ;改造原有的国民劣根性 ,是建立民主国家的前提 ;建立民主国家 ,要走俄国...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民主宪政是其中最为宝贵的一部分。陈独秀认为国家是一种偶像 ,随人们的认识在变化 ,主权是其核心 ;改造原有的国民劣根性 ,是建立民主国家的前提 ;建立民主国家 ,要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 ,进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陈独秀宪政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根本改造 ,求新择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宪政思想
下载PDF
从社会性别视角谈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 被引量:1
4
作者 苏荔萍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38,25,共5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将面临着失业的境遇,就业心理困扰也日益突显.本文试从社会性别层面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扰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男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 就业心理 女大学生 女生 社会性别差异 就业率 就业期望 心理困扰
下载PDF
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创新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杰 《商情》 2010年第5期7-8,161,共3页
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对各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设计,给出了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体系结构的模型,最后结合统计学,给出如... 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对各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设计,给出了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体系结构的模型,最后结合统计学,给出如何根据实际数据统计分析的几种方法,还给出了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评价指标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知性实质及其超越
6
作者 金建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2-106,共5页
近代科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人们对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实质的认识却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尤其是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很可能会认为近代科学思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而本文认为近代科学思维的实质是知性思维,... 近代科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人们对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实质的认识却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尤其是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很可能会认为近代科学思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而本文认为近代科学思维的实质是知性思维,它恰恰是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所说的辩证思维方式相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科学 思维方式 知性思维 形而上学
下载PDF
历史镜像中的公民意识 被引量:3
7
作者 万斌 章秀英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政治生活领域公民身份及其权利义务的主观反映,其特性随着个体与共同体关系变迁而变迁:希腊城邦富有参与精神和公共责任意识,但缺乏独立自由观念;古罗马帝国消极服从、追求和平与稳定,但缺乏参与意识和公共美德;现代民...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政治生活领域公民身份及其权利义务的主观反映,其特性随着个体与共同体关系变迁而变迁:希腊城邦富有参与精神和公共责任意识,但缺乏独立自由观念;古罗马帝国消极服从、追求和平与稳定,但缺乏参与意识和公共美德;现代民族国家富有独立自主、自由、平等和权利意识,但沉迷于个人自由和疏于参与;全球化时代全球公民意识萌芽和发展,但目前依然以民族国家公民意识为主导意识。不同历史阶段公民意识所呈现出的变化和差异是公民身份制度变迁的主观体现,取决于人类物质生产水平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是人类主体性发展的历史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精神 公共责任意识 自由权利意识 服从意识 全球公民意识
下载PDF
基督教与环境伦理 被引量:7
8
作者 黄铭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1期81-87,共7页
2 0世纪 60年代林恩·怀特引发的“生态学抗议”迫使基督教学者重新审视和阐释传统的经典教义 :三位一体的上帝、创造与救赎相一致等 ,并发掘其生态学方面的意蕴。在理论上 ,他们通过对机械宇宙论和人格主义的批判 ,扬弃了人与自然... 2 0世纪 60年代林恩·怀特引发的“生态学抗议”迫使基督教学者重新审视和阐释传统的经典教义 :三位一体的上帝、创造与救赎相一致等 ,并发掘其生态学方面的意蕴。在理论上 ,他们通过对机械宇宙论和人格主义的批判 ,扬弃了人与自然的二元论 ,论证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须有神学根据 ;在实践中 ,他们揭露了“生态正义”背后的社会不平等现实 ,提倡“教区生态”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环境伦理 生态学抗议 生态神学 非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论社会管理创新与中国法治发展模式变革的契合促动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浩 孙祥生 《法治研究》 2013年第8期3-8,共6页
由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模式向政府与社会互动型法治发展模式转变是当下中国法治变革的基本方向。市民社会的成长发育,既是法治发展所需的条件,也是法治模式变革的基本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与中国法治发展模式变革之间构成的条件式契合关系... 由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模式向政府与社会互动型法治发展模式转变是当下中国法治变革的基本方向。市民社会的成长发育,既是法治发展所需的条件,也是法治模式变革的基本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与中国法治发展模式变革之间构成的条件式契合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改良和市民社会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中国法治发展具有积极推进作用。同时,社会管理创新在推进中国法治模式变革过程中依然存在困境,其对法治发展的推进作用受到诸多因素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法治发展模式 契合 促动
下载PDF
试析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利益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有志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0年第8期42-45,共4页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利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发达国家来说,利大干弊;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机遇与挑战并存;而“最不发达国家”则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并未淡化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基本的、主要的行为主体这一事...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利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发达国家来说,利大干弊;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机遇与挑战并存;而“最不发达国家”则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并未淡化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基本的、主要的行为主体这一事实。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距离现实世界仍很遥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一体化 主权 国家利益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下载PDF
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兼论理想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勤 《青年探索》 1999年第5期8-11,1,共5页
对理想的追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人力图超越现实、超越自身的愿望以及对未来的自觉意识。可以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矛盾。在现时代,在当今,在体制交替的社会转型期,在成长中的青年身上,这种矛盾、冲突与... 对理想的追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人力图超越现实、超越自身的愿望以及对未来的自觉意识。可以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矛盾。在现时代,在当今,在体制交替的社会转型期,在成长中的青年身上,这种矛盾、冲突与困惑表现得尤为激烈、普遍与经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教育 理想与现实 青年学生 社会化过程 当代大学生 社会理想 有效性 个人理想 挫折教育 人生理想
下载PDF
女性选择辅助生殖技术的文化动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慧进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7,51,共3页
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中,女性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是被当作肉体还是视作活生生的身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辅助生殖技术迎合了社会的主流需要,使女性的身体客观化为肉体,女性作为活生生的身体已被淡漠和遗忘。辅助生殖技... 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中,女性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是被当作肉体还是视作活生生的身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辅助生殖技术迎合了社会的主流需要,使女性的身体客观化为肉体,女性作为活生生的身体已被淡漠和遗忘。辅助生殖技术只有成为女性的自主选择才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女性身体 凝视
下载PDF
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概论》课贯通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丽丽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文章基于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以职业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探索构建《概论》课贯通整合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机制与方法、教学评价等四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价值观教育进行整合,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 文章基于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以职业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探索构建《概论》课贯通整合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机制与方法、教学评价等四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价值观教育进行整合,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概论》课 职业价值观教育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潜能”的最严格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建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58-162,共5页
潜能现实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亚里士多德本人解决存在与变化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关键点。亚里士多德这一学说尽管早已为我们中国学者们所熟悉,然而熟知往往并非真知... 潜能现实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亚里士多德本人解决存在与变化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关键点。亚里士多德这一学说尽管早已为我们中国学者们所熟悉,然而熟知往往并非真知,人们对它的理解还存在着某些不足。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δυνα(?)ζ”(潜能)”一词的含义的理解不够到位有关。文章认为,亚里士多德“δυνα(?)ζ(潜能)”一词,就象亚里士多德的“on(存在/是)”一词一样,是具有多种含义的,在这些不同含义中又有一个最严格的意义——即作为“动变之能”的“δυνα(?)ζ(潜能)”,亚里士多德“δυνα(?)ζ(潜能)”的其它含义不仅与这一最严格的意义相关联,而且都是这一最严格意义的进一步引申。本文还指出,亚里士多德对“动变之能”意义上的“δυνα(?)ζ(潜能)”也做过较为详细而具体的区分,理解这些具体区分对于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其它哲学思想是很有帮助的。总之,本文认为,对亚里士多德的“δυνα(?)ζ(潜能)”一词的含义尽量作些深入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我们对亚里士多德的潜能现实说的理解将会停留于表层,并最终影响我们对亚里士多德整个哲学体系的正确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潜能 动变之能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中契约秩序的实现 被引量:7
15
作者 万斌 张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246,共5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正由传统走向现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集聚了一些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等。如果不能成功化解这些矛盾,必将影响社会的稳...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正由传统走向现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集聚了一些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等。如果不能成功化解这些矛盾,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化解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这些矛盾,为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此,我们将分两期刊发"构建和谐社会"笔谈文章,从不同的视角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构建途径,以期对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 和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契约关系 中国社会 社会转型 非经济领域 改革开放 关键时期 规范体系 现代社会 重新构造 机制保障 当代中国 经济契约 中国特色 契约化
原文传递
现实主义视野下的“中美国”设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耀邦 廖亦宏(译) 林贤剑(译)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2-69,84,共9页
关键词 美国学者 现实主义 中国产业 美国经济模式 中美经济关系 http 经济利益 WWW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