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为例
1
作者 孙棋 周鑫鹏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7,共6页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乎我国未来拔尖人才培养的价值走向和发展格局。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思政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重要经验:使命引领,培养基础学科“国之大者”未来人才;学生中心,构建拔尖人才“大思政”教育格局;立足国情,打...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乎我国未来拔尖人才培养的价值走向和发展格局。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思政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重要经验:使命引领,培养基础学科“国之大者”未来人才;学生中心,构建拔尖人才“大思政”教育格局;立足国情,打造浙大特色自主培养体系。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思想政治教育既取得积极成效,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要以个性化为导向,构建“包容、多元、可持续”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以实践性为核心,丰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有效方式;要以师资队伍为抓手,完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协同机制;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中心,建设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考核评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要以正确就业观塑造为目标,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融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学科 拔尖人才 问题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高校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的路径和机制研究——以浙江大学强化高层次人才“主人翁”地位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翾 张应强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和高校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中呈现出多方面的“悬浮”特征,成为阻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浙江大学通过强化高层次人才“主人翁”地位,... 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和高校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中呈现出多方面的“悬浮”特征,成为阻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浙江大学通过强化高层次人才“主人翁”地位,建设和优化“四重机制”,有效解决了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所出现的制度、价值、能力等方面的“悬浮”问题,激发了高层次人才的主体能动性和行动积极性,实现了高层次人才个体与学校、国家三者价值的融合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 “主人翁”地位 浙江大学
下载PDF
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及其有效性评价——以浙江大学《创业基础》MOOC课程为样本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小洲 叶映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2,164,共8页
创业教育课程有效性是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浙江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MOOC课程为例,分析创业教育MOOC课程的有效性。围绕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与影响评价,共1111名学生参加了本研究的实验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创业教育课程有效性是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浙江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MOOC课程为例,分析创业教育MOOC课程的有效性。围绕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与影响评价,共1111名学生参加了本研究的实验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创业教育MOOC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整体较好,创业教育MOOC课程的学习显著地改变了学生的创业认知、情感和意向行为,但创业教育MOOC课程也存在着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未来创业教育课程应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等角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完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机制;完善课程考核机制,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课程 MOOC 有效性 过程性评价 影响评价
下载PDF
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调查与启示——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艳 陈新亚 +1 位作者 陈逸煊 张帆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70,共11页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484名大学生在线学习终端使用情况、在线学习方式、学生参与、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学生在线学习的整体感受及在线学习的收获与挑战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使用多个终端(电脑和手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484名大学生在线学习终端使用情况、在线学习方式、学生参与、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学生在线学习的整体感受及在线学习的收获与挑战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使用多个终端(电脑和手机)并采用多种形式(直播、视频会议和录播课)开展在线学习。整体而言,在线课程中学生参与水平一般,性别对在线课程的学生总体参与度以及各子维度表现没有显著影响,但使用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学生在总体参与度及表现维度上明显好于使用统一培养方案的学生。学生眼中授课教师作为课程设计者与组织者的行为最多,但评估设计者行为略显不足。不同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整体感受差异较大。与面授课程相比,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在线课程的课中和课后互动增加了或一样多,三到四成学生认为课中和课后互动减少了。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比面授好或和面授一样好,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不如面授好。约七成学生对在线教学平台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学习能力提高是大学生在线学习最大的收获,而自律性不足是大学生在线学习最大的挑战。学生认为在线教学平台还有很多功能值得完善。基于调研结果,本研究从在线交互设计、学生评价设计、自律能力提升、平台功能完善等方面提出了优化高校在线和混合教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学生参与 在线教学行为 大学生 在线教学平台
下载PDF
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证研究——以浙江大学军事理论课教学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沈莉萍 张伟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9-54,共6页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之中,社会责任感是热点之一。广义的社会责任感,包括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责任感、人类责任感六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通识...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之中,社会责任感是热点之一。广义的社会责任感,包括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责任感、人类责任感六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通识教育(军事理论课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大学生自我责任感这一维度是社会责任感(广)的6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项;男女学生之间和有无学生干部经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存在显著差差异。建议:因材施教,教学适时融入自我责任感相关内容;同等对待,提供同样的学习和培养机会;学生干部带头,带动和影响全体学生社会责任感;继续发发扬通识教育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国防教育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下载PDF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冯锦章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1-10,共10页
我国现代远程(网络)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数字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哲学基础和实践基础的“数字化素质教育”。我国高等院校远程(网络)教育试点要“试”的就是:“学会数字化生存”的理念,“学会数字化学习”的目标,“学会数字化协作”... 我国现代远程(网络)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数字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哲学基础和实践基础的“数字化素质教育”。我国高等院校远程(网络)教育试点要“试”的就是:“学会数字化生存”的理念,“学会数字化学习”的目标,“学会数字化协作”的模式,即“数字化素质教育”的三大要务。本文通过对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开展试点所作的比较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数字化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展望我国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数字化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比较研究 发展模式 网络教育 远程教育 浙江大学 素质教育 数字化生存 哲学基础 高等院校 比较分析 发展前景 现代 学会 试点 化学
下载PDF
郭任远与全面抗战爆发前的浙江大学
7
作者 刘正伟 胡昌翠 《晋阳学刊》 2021年第2期64-71,共8页
郭任远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他因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卓越的成就,以及主持复旦大学校务时表现出的才干,1933年4月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后,郭任远以母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办学理念为核心对浙江大学进行改造。郭... 郭任远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他因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卓越的成就,以及主持复旦大学校务时表现出的才干,1933年4月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后,郭任远以母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办学理念为核心对浙江大学进行改造。郭任远认为,大学是“恢闳民族之精神,而推进学术之动力”的机构,必须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他根据浙江大学的状况,积极改组行政组织,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起了现代大学体制;在学校努力创造了自由民主的学术风气,推进科学研究。在办学空间上,郭任远竭力筹集资金,谋划校区的扩充,兴建了华家池校区,解决了学校办学中的校舍问题,又添设图书设备,充实学校建设。郭任远以革新农学院为重点,以为浙江省地方服务及浙江农村的复兴为中心目标,倾力引进高水平师资,厉行导师制,改革教学,使浙江大学在全面抗战爆发前朝着现代大学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理念 行政效率 实用人才 导师制 地方服务
下载PDF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教育硕士培养的经验及启示——以罗格斯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祝怀新 周妍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90,共5页
作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运用其顶级的资源优势发展教育硕士这一专业学位教育,在近百年的办学中遵循基于社会需求的实用主义培养目标,视公平与卓越为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课程内容重在发展教育硕士教学思维与实践能... 作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运用其顶级的资源优势发展教育硕士这一专业学位教育,在近百年的办学中遵循基于社会需求的实用主义培养目标,视公平与卓越为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课程内容重在发展教育硕士教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并在和地方教师资质养成制度互动中形成了具有开放性的现代化课程体系。借鉴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培养教育硕士的经验,结合我国教育硕士发展现状,为我国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提出可资参考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教育硕士 罗格斯大学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一流大学转型发展的时代逻辑 被引量:3
9
作者 眭依凡 高洁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具有龙头作用,而一流大学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又具有引领性。论文在讨论高等教育及一流大学之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梳理并分析了一流大学必须“高效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积极应对世界百... 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具有龙头作用,而一流大学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又具有引领性。论文在讨论高等教育及一流大学之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梳理并分析了一流大学必须“高效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主动适应人工智能主导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时代逻辑,提炼并阐述了一流大学必须“致力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致力于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致力于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的具体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一流大学 时代逻辑 转型发展
下载PDF
学术谱系解读:基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的访谈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谷平 杨凯良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13,共14页
学术背景、学术师承、学术网络是考察学术谱系的三个维度。通过对9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学者的访谈资料,考查他们对学术谱系及相关概念和问题的见解,探讨学术谱系的作用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的学术谱系特点... 学术背景、学术师承、学术网络是考察学术谱系的三个维度。通过对9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学者的访谈资料,考查他们对学术谱系及相关概念和问题的见解,探讨学术谱系的作用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的学术谱系特点,并对于学术谱系进行重新解读。学术师承由学业师承与职业师承构成。在"前"学者阶段,学术背景和学业师承这两个层面起主要作用,学术谱系是偏向于学业发展的谱系,作用于学者的初步养成及进入学术圈;而在学者阶段,则主要受职业师承和学术网络这两个层面影响,学术谱系是着眼于职业发展的谱系,职业发展的谱系将学者与学术圈更好地维系在一起,为学者合作创造机会,促成学术谱系的完善与成熟。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的学术谱系偏应用性,具多元杂糅性,同时呈现复杂的网络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谱系 学术背景 学术师承 学业师承 职业师承 学术网络
下载PDF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金福 薛天祥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年第4期75-80,107,共7页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自近代以后出现了诸多问题 :人文教育受到科学教育的遮蔽 ,位序式微 ;人文教育科学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形式化 ,导致人文教育中的人文性缺场。要改变大学人文教育的这种境况 ,就得重构大学人文教育。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大学 科学教育 人文性 中国 反思 科学化 缺场 位序 式微
下载PDF
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群体与中国教育学的创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元涛 刘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127,共7页
中国教育学真正植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成为一门被广泛接纳的学科,离不开留美归国生群体的卓越贡献,其中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归国群体作用尤巨。他们实质性地促成了教育学领域的"现代学术转型"。由此开始,西方的教育学议题、方... 中国教育学真正植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成为一门被广泛接纳的学科,离不开留美归国生群体的卓越贡献,其中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归国群体作用尤巨。他们实质性地促成了教育学领域的"现代学术转型"。由此开始,西方的教育学议题、方法(论),逐渐成为体制化的现代中国教育学术日益崛起的主导力量。通过邀约美国教育学名家、创办《新教育》、积极介入社会与教育改革、参与教育学分支学科建设,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群体极大地提升了教育学在民国学术共同体中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当时较好体现"学术现代性"的"显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学术 留美归国生 中国教育学 哥伦比亚大学 现代学术转型
下载PDF
大学通识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杜威与赫钦斯之争综论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朗 王学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70,190,191,共29页
杜威与赫钦斯关于大学通识教育之争始于二人有关通识教育理念问题的论争,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变为双方的持久论争。从1936年至1945年前后,这场论争经历了三个阶段,涉及通识教育目标、科学与职业教育范式和名著... 杜威与赫钦斯关于大学通识教育之争始于二人有关通识教育理念问题的论争,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变为双方的持久论争。从1936年至1945年前后,这场论争经历了三个阶段,涉及通识教育目标、科学与职业教育范式和名著教育价值等重大问题。杜威等人批评赫钦斯迷信“永恒真理”和古典权威,轻视经验科学与社会需要,更有否定民主之嫌;赫钦斯等人则回应这是对其观点的误解,竭力阐明名著教育的理智价值、道德意义及其与民主的关联。论争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对方的观点,他们的分歧主要在于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而非根本目的,其论争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框架,并推动人文学科获得了与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赫钦斯 通识教育 科学取向 人文取向
下载PDF
美国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活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飞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关注大学新生适应活动是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向之一。当前,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重视从起点关怀学生、日益依靠适应计划的教育作用,力图让本科生赢在起跑线上。美国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历史、内容和途径对我国具有启示意义。借鉴美国... 关注大学新生适应活动是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向之一。当前,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重视从起点关怀学生、日益依靠适应计划的教育作用,力图让本科生赢在起跑线上。美国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历史、内容和途径对我国具有启示意义。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前提:转变观念,视新生适应计划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二是重点:关怀学生,以新生为中心制定政策,开展实践;三是后盾:重视反馈,建立新生适应教育活动的长期追踪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学 新生适应教育活动 启示
下载PDF
民国时期教育学者出任大学校长考论(1920-1949)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国庭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在民国时期的学术界里,教育学者虽屡受学界权威学者的严厉批评,学科地位不甚可观,可是在担任大学校长这一重要职位方面,教育学者却远远多于其他学科学者。这一有趣的历史现象表明:民国一代教育学者总体素质高、出国留学人数多、较其他... 在民国时期的学术界里,教育学者虽屡受学界权威学者的严厉批评,学科地位不甚可观,可是在担任大学校长这一重要职位方面,教育学者却远远多于其他学科学者。这一有趣的历史现象表明:民国一代教育学者总体素质高、出国留学人数多、较其他学科学者有更多管理学校的工作经历以及热衷于政治。探索形成这种奇特现象背后的历史动因,可以揭示出民国一代教育学者独特的历史群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育学者 学科地位 教育学史
下载PDF
中英大学生创业教育参与主体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甘晔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06-310,共5页
中英两国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的背景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主体、实施主体、研究主体、活动主体及协助主体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为此,可借鉴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学科建设... 中英两国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的背景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主体、实施主体、研究主体、活动主体及协助主体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为此,可借鉴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促进大学-产业-政府(UIG)三重螺旋合作关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 参与主体 中国 英国
下载PDF
丹麦大学创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雁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57,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丹麦政府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竞赛为平台、创业服务体系为支撑的本土特点。其思路与做法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丹麦大学创业教育 特点 启示
下载PDF
大学教育与“哲学地思考”——基于康德《1765—1766年冬季学期课程安排的通告》的讨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朗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3-180,共18页
一、简短的学术史回顾与本文主旨康德从1755年开始执教于母校柯尼斯堡大学,直至去世,前后近半个世纪。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是在他大学授课的过程中形成的。康德曾对选课的学生说,他要教的不是哲学(哲学是不可教的),... 一、简短的学术史回顾与本文主旨康德从1755年开始执教于母校柯尼斯堡大学,直至去世,前后近半个世纪。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是在他大学授课的过程中形成的。康德曾对选课的学生说,他要教的不是哲学(哲学是不可教的),而是指导学生学习“哲学地思考”。康德此言旨在告诫人们不要盲从既有的现成“真理”,而要通过自身的理性去探索和发现“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哲学体系 柯尼斯堡 学术史回顾 课程安排 康德
下载PDF
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价值取向和作用机制探究——以国际大学协会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敏 郝人缘 阚阅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第4期10-19,共10页
全球教育治理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其成员众多、机制灵活、影响广泛等特点而在参与和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大学协会致力于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全球性代表并为全球高... 全球教育治理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其成员众多、机制灵活、影响广泛等特点而在参与和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大学协会致力于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全球性代表并为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该组织积极引领高等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化、领导力和数字化转型等事业的发展,通过数字式治理、规范式治理和认知式治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呈现出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并存、大众需求与个性服务兼顾、静态控制与动态调整结合的特点。国际大学协会相关实践可为我国在构建“一带一路”或区域教育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非政府组织 国际大学协会 全球教育治理 价值取向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剖析与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滨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56-58,共3页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目前高校少数学生仍存在着对政治理论课的厌学情绪,辅导员、班主任及高校政工干部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部分学生也存在着逆反心理,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消除其逆反心理,...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目前高校少数学生仍存在着对政治理论课的厌学情绪,辅导员、班主任及高校政工干部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部分学生也存在着逆反心理,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消除其逆反心理,确保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反心理 大学生心理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