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2O)/Cu(100)NEXAFS谱反常共振峰结构的研究
1
作者 朱萍 唐景昌 何江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利用多重散射团簇 (MSC)方法对 (SO + 2O) /Cu( 1 0 0 )的硫 1s和氧 1s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NEXAFS)谱的理论分析和利用DV Xα 方法对该系统的团簇电子结构研究 ,揭示了该系统NEXAFS谱反常共振结构的物理起源 .SO和衬底的相互作用使... 利用多重散射团簇 (MSC)方法对 (SO + 2O) /Cu( 1 0 0 )的硫 1s和氧 1s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NEXAFS)谱的理论分析和利用DV Xα 方法对该系统的团簇电子结构研究 ,揭示了该系统NEXAFS谱反常共振结构的物理起源 .SO和衬底的相互作用使π 分裂为二个轨道方向相互垂直的π 与衬底的耦合态 .NEXAFS谱的反常共振结构对应于 1s电子跃迁到这二个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精细结构 多重散射团簇方法 吸附系统 反常共振峰结构
下载PDF
SO_2/Ni(111)吸附系统局域结构的多重散射团簇理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曹松 唐景昌 +1 位作者 汪雷 朱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756-1762,共7页
用多重散射团族方法对SO2 Ni(111)吸附系统的S原子 1s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求得吸附系统的局域结构。研究结果证实了SO2 分子在Ni(111)表面是平铺吸附的 ,其最佳吸附位为fcc三度芯位。吸附分子的S—O键长比... 用多重散射团族方法对SO2 Ni(111)吸附系统的S原子 1s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求得吸附系统的局域结构。研究结果证实了SO2 分子在Ni(111)表面是平铺吸附的 ,其最佳吸附位为fcc三度芯位。吸附分子的S—O键长比气体状态时增长了 (0 0 0 7± 0 0 0 2 )nm ,分子键角∠OSO减小了 10° ,SO2 距衬底的吸附高度为 (0 2 0± 0 0 2 )nm。理论计算与两组实验结果进行了直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吸附结构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多重散射团簇方法 SO2/Ni(111)吸附系统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c(2×2)-(K+CO)在Co{100}表面吸附的NEXAFS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汪雷 唐景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6-192,共7页
对CO和K共吸附在CO{1010}表面的系统进行了O的1sNEXAFS理论研究,证实吸附分子CO的键长比气体状态时增长约001nm.用MSC(多重散射团簇)理论计算谱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在原π峰右侧出现了一个新的弱... 对CO和K共吸附在CO{1010}表面的系统进行了O的1sNEXAFS理论研究,证实吸附分子CO的键长比气体状态时增长约001nm.用MSC(多重散射团簇)理论计算谱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在原π峰右侧出现了一个新的弱结构.证明了此结构是由于K通过钴衬底对CO的间接作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吸附 表面吸附 NEXAFS 一氧化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