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眉蝮蛇蛇毒精氨酸酯酶致畸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韦传宝 陈菲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眉蝮蛇(Agkistrodonhalysussuriensis)蛇毒精氨酸酯酶对大鼠的致畸胎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用大鼠进行致畸胎试验 ,将动物分成5组 :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精氨酸酯酶低剂量组(0.06U/kg)、中剂量组(0.18U/kg)... 目的 :研究白眉蝮蛇(Agkistrodonhalysussuriensis)蛇毒精氨酸酯酶对大鼠的致畸胎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用大鼠进行致畸胎试验 ,将动物分成5组 :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精氨酸酯酶低剂量组(0.06U/kg)、中剂量组(0.18U/kg)、高剂量组(0.36U/kg)和阳性对照组(VitAD滴液10mg/kg)。精氨酸酯酶于受精第6d连续静脉给药至15d,第20d(分娩前1d)断头处死动物并剖腹。通过3项指标确定精氨酸酯酶的致畸胎作用 :一般综合指标 ,包括实验期间动物的体重、进食量、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 ;妊娠指标 ,包括剖腹检查记录的着床总数、死胎数、活胎数、吸收胎仔数、胚胎体重、身长、尾长和性别比 ;致畸指标 ,包括对外形、器官和骨骼畸胎率的测定。 结果 :母鼠胚胎毒性症状出现在高剂量组(0.36U/kg) ,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妊娠期间平均体重增长减慢和胎仔的体重减轻(P<0.05) ,但外形、内脏和骨骼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它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 结论 :纯精氨酸酯酶0.18U/kg以下对孕鼠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高于0.18U/kg则有一定的胚胎毒性。临床应用的剂量(0.012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精氨酸酯酶 致畸胎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