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52-3p靶向调控KLF4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建国 朱晓灵 +3 位作者 金学英 江黎明 李振军 陈遐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954-962,968,共10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52-3p(miR-152-3p)在结肠癌(CC)中的表达情况及靶向Krüppel样因子4(KLF4)对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starBase及TCGA数据库分析预测miR-152-3p与KLF4之间的靶向关系,以及各自在正常组织和CC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152-3p(miR-152-3p)在结肠癌(CC)中的表达情况及靶向Krüppel样因子4(KLF4)对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starBase及TCGA数据库分析预测miR-152-3p与KLF4之间的靶向关系,以及各自在正常组织和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差异;双荧光素酶和RIP实验验证miR-152-3p与KLF4之间的靶向关系;RT-q PCR检测miR-152-3p与KLF4在CC细胞系中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KLF4在CC细胞系中的蛋白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周期实验和凋亡实验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情况和凋亡百分率。结果:miR-152-3p在CC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01),而KLF4低表达(P<0.01),且miR-152-3p能够靶向下调KLF4的表达(P<0.01)。miR-152-3p过表达能增高CC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细胞周期在G0/G1期的分布,并抑制其凋亡(P<0.05);KLF4过表达可以抑制miR-152-3p对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miR-152-3p通过靶向下调KLF4的表达促进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iR-152-3p KLF4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前后血浆miR-21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建国 叶万立 +2 位作者 吴东平 王建芳 熊建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前后血浆miR-21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RT-PCR方法检测5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iR-21表达水平变化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前后血浆miR-21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RT-PCR方法检测5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iR-21表达水平变化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前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1周相比较,治疗后2周和6周,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R)组患者miR-2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D+P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浆miR-21表达水平可能成为预测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的敏感性指标,同时也能指导晚期结肠癌临床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替吉奥 奥沙利铂 miR-21表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建国 王挺 +4 位作者 赵中伟 叶万立 吴东平 纪建松 王建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治疗中晚期肝癌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治疗中晚期肝癌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在给予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肝动脉灌注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6.67%,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2组的生存时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延长PFS,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肿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建国 熊建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7,共6页
腺癌和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常见的两种病理类型。一些诱发和维持恶性肿瘤的分子改变被称为驱动基因。随着多重基因分型和高通量基因组分析等下一代(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测序技术的推广... 腺癌和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常见的两种病理类型。一些诱发和维持恶性肿瘤的分子改变被称为驱动基因。随着多重基因分型和高通量基因组分析等下一代(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测序技术的推广运用,使得从微小的肿瘤活检标本中检测病患者的癌症基因组成为可能,基于基因特征的临床研究也相继开展,进一步推动对NSCLC的分子分型。肺腺癌中约60%的驱动基因被确定,肺鳞癌驱动基因的检出率也在逐步提高,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A(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K3CA)等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有效的驱动基因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EGFR、ALK等。本文将对NSCLC驱动基因的意义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鳞癌 癌基因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大黄穴位敷贴防治盐酸羟考酮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晓灵 徐俊 +1 位作者 孙彩萍 王建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9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穴位敷贴防治盐酸羟考酮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首次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止痛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不予便秘预防性治疗,试验过程中若出现便秘则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对症处理;治... 目的观察大黄穴位敷贴防治盐酸羟考酮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首次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止痛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不予便秘预防性治疗,试验过程中若出现便秘则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试验开始即给予大黄穴位敷贴(神阙穴),直至疗程结束。两组试验周期均为10天,观察便秘的发生率,比较便秘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57.1%、80.0%,治疗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便秘患者排便困难评分及便秘症状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穴位敷贴可降低盐酸羟考酮所致便秘的发生率,并能改善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癌痛 盐酸羟考酮 便秘 穴位敷贴 大黄 神阙穴
下载PDF
胃癌的分子分型与临床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建国 徐农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95-399,共5页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胃癌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全球每年约有95.1万新发病例及72.3万死亡病例。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诊断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炎症因子与乳腺癌患者辅助放射治疗期间癌性疲劳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秋霞 孙彩萍 +5 位作者 叶万立 徐俊 朱晓灵 刘建江 孙红岗 王建芳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乳腺癌患者辅助放射治疗期间癌性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的疲劳评分将其分为疲劳组及观察组,比较2组血清炎症因子CRP、IL-6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乳腺癌患者辅助放射治疗期间癌性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的疲劳评分将其分为疲劳组及观察组,比较2组血清炎症因子CRP、IL-6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的差异;检测每位患者的疲劳相关炎症因子编码基因启动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炎症因子相关基因分型与放射治疗结束时疲劳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61例患者入组,其中疲劳组37例。观察组24例,癌性疲劳的发生率为60.6%。疲劳组伴有恶心、焦虑及厌食者较观察组多(P均<0.05)。疲劳组放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高(P<0.001),观察组放射治疗前、后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与疲劳的发生呈正相关(r_(s)=0.51,P<0.001)。2组治疗前后CRP及sTNFR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6启动子编码基因IL6-174 GG基因分型的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结束时的疲劳评分高于CC基因分型患者(P=0.001)。结论血清IL-6水平及IL6-174 GG基因分型或与乳腺癌辅助放射治疗期间癌性疲劳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癌性疲劳 白介素-6 IL6-174基因 乳腺癌
下载PDF
单药替吉奥二线治疗EGFR基因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秋霞 王建芳 +2 位作者 孙彩萍 徐俊 钟王燕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2228-2230,共3页
目的 评价单药替吉奥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含铂一线化疗失败且EGFR基因野生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可手术的ⅢA期、ⅢB期或Ⅳ期)患者,二线治疗予单药替吉奥... 目的 评价单药替吉奥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含铂一线化疗失败且EGFR基因野生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可手术的ⅢA期、ⅢB期或Ⅳ期)患者,二线治疗予单药替吉奥口服化疗,80~120mg/d,2次/d,共14 d,每3周重复,至少2个周期,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共41例患者入组,其中32例(78.0%)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况(PS)评分2分,客观缓解率为12.1%(5/41),疾病控制率75.6%(26/4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达到11.0个月;替吉奥治疗期间,14.6%(6/41)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63.4%(26/41)的患者生活质量稳定,不良反应总体较轻,主要表现为胃纳减退、乏力、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等,未发生3度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 单药替吉奥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对于PS评分2分的患者尤其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替吉奥 二线化疗
下载PDF
小剂量短程泼尼松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癌性疲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秋霞 王建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癌性疲劳(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目前无确切有效的药物治疗。本研究旨在评价小剂量短程泼尼松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癌性疲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9-01-2015-10-01绍兴市人民医院... 目的癌性疲劳(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目前无确切有效的药物治疗。本研究旨在评价小剂量短程泼尼松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癌性疲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9-01-2015-10-01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放疗科住院并接受姑息性支持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78例,分为泼尼松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泼尼松组予泼尼松片10mg早晚各1次,共14d;对照组给予最佳姑息支持治疗(不含激素类药物),在第0、8和15天进行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Edmonton Symptom Assessment System,ESAS)≥4分(0~10分)且肿瘤治疗中疲劳的相关功能评估量表评分(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atigue,FACT-F)≤36分及慢性病治疗中疲劳的相关功能评估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Therapy-Fatigue,FACIT-F)评分,将FACT-F变化值作为主要研究终点。结果经过1~2周治疗后,泼尼松组和对照组第8天的FACT-F评分变化为11(4~25)和8(2~21),第15天的FACT-F评分变化为14(4~27)和10(3~23),泼尼松组在第8天及第15天均较对照组FACT-F评分变化显著,P值分别为0.004和0.024,同时总体生活质量FACIT-F评分增加值泼尼松组亦高于对照组,P=0.039,P=0.029;ESAS疲劳评分同样验证了泼尼松组CRF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在常见症状中,泼尼松组ESAS食欲评分减少数值较对照组显著,泼尼松第8天ESAS食欲评分变化为-3.5(-5^-2),对照组为-3(-5~0),P=0.038;第15天泼尼松组和对照组ESAS食欲评分变化分别为-4(-5~2)和-3(-5^-1),P=0.017,而其他症状评分变化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均为轻、中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短程泼尼松是临床上治疗癌性疲劳和厌食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激素 癌性疲劳 姑息治疗
原文传递
膜联蛋白Ⅰ与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彩萍 黄黎明 +1 位作者 徐潮阳 王建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307-309,共3页
复发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寻找诱导复发转移的相关靶基因进行干预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内容。膜联蛋白Ⅰ(ANXA1)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的由13个钙-磷脂结合蛋白组成的膜联蛋白超家族成员中的第一个被发现的分子。ANXA1... 复发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寻找诱导复发转移的相关靶基因进行干预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内容。膜联蛋白Ⅰ(ANXA1)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的由13个钙-磷脂结合蛋白组成的膜联蛋白超家族成员中的第一个被发现的分子。ANXA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ANXA1表达水平有显著降低甚至缺失。研究发现ANXA1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有因果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膜联蛋白Ⅰ与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预后 转移 膜联蛋白Ⅰ
原文传递
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建国 王建芳 +3 位作者 吴东平 项晓军 张凌 熊建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63例老年(〉65岁)晚期胃癌患者。具体用法为奥沙利铂8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4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5-氟尿嘧啶2.6 ... 目的:评价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63例老年(〉65岁)晚期胃癌患者。具体用法为奥沙利铂8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4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5-氟尿嘧啶2.6 g/m2,在亚叶酸钙滴注结束后立即持续泵入46 h。每2周重复,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结果:63例患者共接受436个周期的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6例,疾病稳定21例,疾病进展14例,有效率为44.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3个月,95%置信区间(CI)4.74~7.86;中位生存时间为9.7个月,95%CI 8.14~11.26。毒性反应较轻,以Ⅰ、Ⅱ级为主,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11.1%和9.5%)、恶心(4.8%)、呕吐(6.3%)及腹泻(1.6%)等Ⅲ级毒性反应发生,均未发生Ⅳ级毒性反应。结论: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FOLFOX方案 老年晚期胃癌 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5-氟尿嘧啶
原文传递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滴定治疗中度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建国 王建芳 +1 位作者 吴东平 熊建萍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46期4369-4371,共3页
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中度癌痛患者进行剂量滴定及维持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70例无阿片类药使用史的中度癌痛患者,按1∶1分为两组。A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作为起始剂量进行滴定,B组采用吗啡即释片5-10 mg进... 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中度癌痛患者进行剂量滴定及维持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70例无阿片类药使用史的中度癌痛患者,按1∶1分为两组。A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作为起始剂量进行滴定,B组采用吗啡即释片5-10 mg进行滴定;达到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后,分别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维持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服药1 h后A组有效率为62.9%,B组为3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时A组的有效率为80.0%,B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48、72 h时两组有效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头晕、恶心、呕吐、嗜睡及厌食等,A组的便秘和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滴定治疗中度癌痛起效快,且便秘、恶心的发生率低,可以作为中度癌痛滴定治疗的首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羟考酮缓释片 吗啡 滴定 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预防性服用一线缓泻剂防治阿片类镇痛药物相关便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秋霞 孙彩萍 +2 位作者 陈遐林 徐俊 王建芳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证实一线缓泻剂对药物相关便秘(OIC)的预防作用,探讨"单药预防,双药治疗"OIC防治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初次接受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9例,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在口服吗啡第1天的同时给予聚... 目的证实一线缓泻剂对药物相关便秘(OIC)的预防作用,探讨"单药预防,双药治疗"OIC防治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初次接受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9例,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在口服吗啡第1天的同时给予聚乙二醇4000,直到出现OIC后加用比沙可啶;治疗组在口服吗啡时不予预防性用药,直到出现OIC,给予聚乙二醇4000及比沙可啶,即按需给药。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间客观OIC发生率、主观OIC发生率、肠功能指数(BFI)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PAC-QoL)及不同剂量亚组间的差异。结果 59例结果可供分析,其中预防组29人,治疗组30人。预防组和治疗组客观OIC发生率分别为34.6%和63.3%(P<0.05),主观OIC发生率分别为37.9%及66.7%(P<0.05)。吗啡治疗第8天及第15天预防组BFI分值均较治疗组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44和0.042,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小剂量亚组。第15天PAC-QoL分值2组间总体无差异。亚组分析中小剂量组中预防组PAC-QoL低于治疗组,P=0.021。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口服聚乙二醇4000安全有效,"单药预防,双药治疗"的OIC防治模式,能减少服用较小剂量阿片类药物癌痛患者的OIC发生率,减轻相关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 缓泻剂 预防性给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