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绍兴市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及防控意识调查
1
作者 吴林飞 徐鑫 +3 位作者 倪利英 屠洁浩 丁冉 孙佳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5期6-11,共6页
目的了解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认知和防控意识,分析疫情期间防控宣教的成效及局限性。方法于2020年2月9—15日在微信平台发放问卷星调查问卷,调查浙江省绍兴市居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情况及防控意识,最终3453份有效问... 目的了解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认知和防控意识,分析疫情期间防控宣教的成效及局限性。方法于2020年2月9—15日在微信平台发放问卷星调查问卷,调查浙江省绍兴市居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情况及防控意识,最终3453份有效问卷纳入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经常关注疫情动态占比95.9%;76.6%的调查对象主要通过社交软件了解疫情动态,74.1%的调查对象主要通过电视了解疫情动态,71.9%的调查对象主要通过网站了解疫情动态,62.9%的调查对象主要通过社区/单位宣传了解疫情动态;92.6%的调查对象认为该病毒对紫外线及热敏感,96.7%的调查对象认为该病毒可以人传人;99.5%的调查对象认为避免到公众场所、必要时戴口罩、减少暴露时间是可行的预防措施,90.2%的调查对象认为分类处理生熟食物、彻底加热是可行的预防措施,95.4%的调查对象认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是可行的预防措施。在近一周内,根据个人实际生活状况,94.9%的调查对象经常会在饭前洗手,98.2%的调查对象会在便后洗手,89.8%的调查对象会在咳嗽或打喷嚏手捂后洗手,99.0%的调查对象烹饪食物会彻底加热,98.6%的调查对象外出时会佩戴好口罩。结论调查对象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和防控意识总体较佳。但老年居民较少使用互联网平台,对老年居民的疫情健康宣教,应多采用电视、方言广播、发放健康手册、上门宣讲、小区喇叭、社区通告、拉条幅等宣传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认知 防控意识 行为 手卫生
下载PDF
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影像表现1例
2
作者 蒋贤平 陈丽羽 时开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3-173,共1页
患者女,40岁。1年余前体检发现肝内结节,定期随访呈进行性增大。无明显症状,无其余肝脏疾病病史。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肿瘤指标糖类抗原12535.81 U/ml略有升高,余阴性。超声显示肝内见多枚低回声结节,最大一枚位于S2段,... 患者女,40岁。1年余前体检发现肝内结节,定期随访呈进行性增大。无明显症状,无其余肝脏疾病病史。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肿瘤指标糖类抗原12535.81 U/ml略有升高,余阴性。超声显示肝内见多枚低回声结节,最大一枚位于S2段,大小约4.4 cm×3.1 cm,边界清,内回声欠均,局部呈稍强回声,CDFI血流信号1级,较小的位于S6、S7段,大小分别约1.0 cm×0.9 cm、0.5 cm、1.6 cm×1.2 cm,边界清,内回声均匀,CDFI血流信号不明显。提示倾向良性。经肘静脉注入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1.6 ml 4次,分别观察上述结节,S2段结节动脉期离心性高增强(图1A),门脉期等增强,延迟期稍低增强。余结节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稍低增强。提示肝多发局灶性结节性增生。MRI:肝内结节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边界清,延迟期明显持续强化(S2段结节内可见坏死囊变区),DWI呈高信号(图1B)、ADC呈低信号(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腹壁舞蹈症:中国首例报道并系统评价
3
作者 李康之 占振瀛 +2 位作者 魏路华 王朝霞 赵亚雯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6期326-330,共5页
目的:通过报道中国首例腹壁舞蹈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系统评价分析,加深临床对腹壁舞蹈症这一少见综合征的了解。方法:本研究报道中国首例腹壁舞蹈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按照PRISMA协议对目前所报道的腹壁舞蹈症病例进行系统评价。结果:3... 目的:通过报道中国首例腹壁舞蹈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系统评价分析,加深临床对腹壁舞蹈症这一少见综合征的了解。方法:本研究报道中国首例腹壁舞蹈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按照PRISMA协议对目前所报道的腹壁舞蹈症病例进行系统评价。结果:33篇符合相关纳入标准的文章被纳入,共纳入44例腹壁舞蹈症患者。发病诱因或病因方面,腹部手术为最多见的诱因。患者腹部主要表现为缓慢运动、快速运动、阵挛样运动及其不同运动形式的组合,多数患者症状表现为渐进性加重。在治疗方面,对于存在可去除诱因的患者,去除诱因后症状可显著缓解。药物治疗方面,GABA能药物、膜离子通道稳定剂、左乙拉西坦相关药物有效,免疫治疗无效。药物治疗无效时,局部注射肉毒素、手术治疗可作为可选的治疗方案。结论:本研究报道了中国首例腹壁舞蹈症患者临床资料,系统评价了腹部舞蹈症临床特征,为临床医师认识这一少见综合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舞蹈症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苗文春 蒋志相 +1 位作者 董晓燕 陈岳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对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3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血常规检查BPC≤20×109/L或BPC≥20×109/L但有明显的出血改变时即予rhIL-11,治疗期间,如血常规检查BPC≥20×10...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对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3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血常规检查BPC≤20×109/L或BPC≥20×109/L但有明显的出血改变时即予rhIL-11,治疗期间,如血常规检查BPC≥20×109/L且无明显的出血改变,即终止应用,动态观察rhIL-11使用后出现心脏毒性的平均时间及使用前后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肌钙蛋白Ⅰ、脑钠肽(BNP)、CRP及血压变化。结果使用rhIL-11后出现心脏毒性的中位时间为3.6 d,心电图表现为心律失常,以房性为主,房颤14例、房早12例、室早6例,其中18例伴有ST-T改变,心脏超声提示各瓣膜结构和EF值无变化。CK、CK-MB、AST、CRP、LDH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均阴性,而BNP仅轻度升高(P>0.05)。使用前血压为(129±10/76±8)mmHg,使用后血压为(102±11/71±7)mmHg,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hIL-11出现心脏毒性可逆,不影响下次化疗时间,患者可以耐受,但使用过程中应当给予心电监护,定期复查心电图,高度关注心脏相关症状和体征,并及时予以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 化疗 心脏毒性
下载PDF
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 被引量:6
5
作者 孟朝晖 梁钢 孙建平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8期631-63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至2012年治疗13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76岁,平均38.6岁。采用3种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包括...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至2012年治疗13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76岁,平均38.6岁。采用3种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包括外踝尖后上4~7cm处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8例;外踝尖后上9~11cm处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缺损3例;外踝尖后上1~2cm处外踝后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缺损2例。皮瓣切取面积为4.5cm×2.5cm~16cm×10cm。供瓣区创面移植皮片修复。结果:13例皮瓣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及切口感染,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厚薄适中,无烫伤及溃疡发生;供、受区外形及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灵活选用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可获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 下肢 修复重建外科
下载PDF
ACEF评分在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高国峰 周林丽 +7 位作者 张冬 宋卫华 丰雷 朱成刚 管常东 徐波 窦克非 尹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7-1054,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年龄、血肌酐和射血分数(ACEF)评分对远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阜外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PCI治疗且术前有血肌酐和射血分数测定结果的患者,排除既往曾行冠状动脉...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年龄、血肌酐和射血分数(ACEF)评分对远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阜外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PCI治疗且术前有血肌酐和射血分数测定结果的患者,排除既往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本次PCI为杂交手术的患者,最终纳入10072例患者。根据ACEF评分结果采用三分法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ACEF低分组(ACEF评分≤0.838,n=3339),ACEF中间分组(0.838<ACEF评分≤1,n=3404),ACEF高分组(ACEF评分>1,n=3329)。研究终点为PCI术后2年全因死亡。结果:ACEF评分越高的患者合并的临床病症越多,冠状动脉病变越复杂。随着ACEF评分增加,患者PCI术后2年死亡率亦逐渐增高(Log-rank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CEF评分是2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每增加1分,HR=3.971,95%CI:2.983~5.286,P<0.001)。根据ROC曲线结果,ACEF评分对2年死亡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0.740,Hosmer-Lemeshow检验P>0.05)。与SYNTAX评分及其衍生评分相比,ACEF评分预测PCI患者2年死亡率更有优势,ACEF评分综合区分改善度(IDI)有显著性改善(P均<0.001)。结论:对于中国的PCI患者人群,ACEF评分是一个简单且有效的预测远期全因死亡的评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年龄、血肌酐和射血分数评分 全因死亡 风险预测
下载PDF
丹参、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蒋红生 陈建武 许雪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30-1632,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院内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给予院内常规医护措施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 目的:探讨丹参、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院内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给予院内常规医护措施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基础医护措施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机体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水平显著升高,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水平显著降低,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而言,临床中相较灯盏花素注射液选择应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而且还能较为有效的降低患者机体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丹参 灯盏花素注射液 D-二聚体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肌电图F波和束颤波的特点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瑛 尹厚民 +1 位作者 章殷希 丁美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肌电图检查中异常F波与束颤波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54例ALS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和F波测定,记录216条正中神经、胫后神经的...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肌电图检查中异常F波与束颤波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54例ALS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和F波测定,记录216条正中神经、胫后神经的F波以及324块肌肉的束颤波相关参数,计算F波出现率、巨大F波、束颤波的出现率及其异常率,分析巨大F波、束颤波与病程的关系以及巨大F波和束颤波之间的关联性。结果:F波出现率的异常率88.89%,巨大F波出现率55.56%,束颤波出现率48.15%;有束颤波的病程与没有束颤波病程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有巨大F波的病程与未出现巨大F波病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上肢正中神经巨大F波出现与束颤波的出现无关联(P>0.05),下肢胫后神经巨大F波出现与束颤波的出现比较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以上肢为主的F波出现率异常、以下肢为主的巨大F波和束颤波的出现可作为ALS电生理诊断阳性指标。有束颤波或巨大F波时可考虑疾病相对较早,且有较好的神经再支配及代偿,进展相对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F波 巨大F波 束颤波
下载PDF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剖宫产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职业防护 被引量:4
9
作者 邹水娟 张红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剖宫产时的危险因素,并为其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及相应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剖宫产时的危险因素,并为其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及相应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名患者,实施相应组别手术的医护人员分为医护人员对照组和医护人员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进行剖宫产时进行常规手术操作流程,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剖宫产时分别进行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职业防护措施,对比分析在两组患者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危险因素和职业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未检查到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对照组有2例在应该粘贴相关标识处未标明或标识不清、3例防护意识不到位,3例防护制度不健全,3例发生职业暴露后未及时处理,观察组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全程中,无手术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对照组有2例医护手术人员沾染羊水、3例出现手套破损,3例出现沾染体液、3例出现锐器划伤,3例出现感染。观察组发生职业暴露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剖宫产时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锐器划伤,沾染孕产妇的分泌物、羊水、血液等,做好剖宫产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防护措施有利于加强职业防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梅毒 剖宫产 危险因素 职业防护
下载PDF
654-2穴位注射联合加巴喷丁口服治疗尿毒症顽固性呃逆9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仕波 何敏尔 沈伟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6期550-550,共1页
呃逆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收到刺激后引起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如持续时间超过48h,则称顽固性呃逆。尿毒症患者因为其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代谢产物蓄积,易出现顽固性呃逆,影响其日常生活及睡眠。尿毒症患... 呃逆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收到刺激后引起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如持续时间超过48h,则称顽固性呃逆。尿毒症患者因为其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代谢产物蓄积,易出现顽固性呃逆,影响其日常生活及睡眠。尿毒症患者顽固性呃逆,常规药物治疗往往疗效不佳。穴位注射治疗起效快,但患者易频繁复发。我们通过药物穴位注射及联合巴喷丁口服治疗,取得一定长期疗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药物治疗 药物穴位注射 顽固性呃逆 尿毒症患者 654-2 加巴喷丁 口服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下载PDF
胸腔内注射金葡素治疗腹膜透析并发胸腹瘘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孔仕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51-252,共2页
腹膜透析是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是简单、经济、方便的居家透析方法,它即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而且又可以有效保护残余肾功能.随着腹膜透析导管、透析液连接管路的不断改进及腹透方案的完善,腹膜透析的应用越来越多.胸腹瘘是腹膜透... 腹膜透析是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是简单、经济、方便的居家透析方法,它即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而且又可以有效保护残余肾功能.随着腹膜透析导管、透析液连接管路的不断改进及腹透方案的完善,腹膜透析的应用越来越多.胸腹瘘是腹膜透析比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即可以影响患者的透析疗效,又可以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目前治疗胸腹瘘的方法各异.如停止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2~4周让其自然修复,或者胸腔内局部注入高渗糖、滑石粉、四环素等化学物质治疗胸腹瘘.我们则采用了胸腔内注射金葡素治疗胸腹瘘,取得了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导管 胸腔内注射 金葡素 并发症 胸腹 治疗 临床分析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下载PDF
加味八珍汤治疗轻中度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蔡国英 朱均权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7期637-639,共3页
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其产生原因主要包括肿瘤方面的因素如失血、溶血、骨髓受侵犯或针对肿瘤治疗方面的因素如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肿瘤放射治疗等。贫血不仅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患者的疗效... 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其产生原因主要包括肿瘤方面的因素如失血、溶血、骨髓受侵犯或针对肿瘤治疗方面的因素如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肿瘤放射治疗等。贫血不仅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还能降低贫血患者对输血的需求,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贫血 轻中度 八珍汤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耐万古霉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体会
13
作者 孔仕波 何敏尔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338-339,共2页
腹膜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之一,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其最重要也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重要原因。国内报道,目前革兰氏阳性菌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58%,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糖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糖球菌为主[1]。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肾脏替代治疗 耐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革兰氏阳性菌 凝固酶阴性 葡萄糖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沈庆华 蒋智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缙云分院2003年7月至2016年1月LC术后胆漏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缙云分院2003年7月至2016年1月LC术后胆漏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中,9例经过非手术治疗好转,10例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3例放置鼻胆管引流,3例行再次腹腔镜下探查处理、2例行乳头切开,1例放置鼻胆管引流术后合并有胆道狭窄,给予行ERCP放置胆道支架治疗后好转,2例合并有严重胆道损伤,再次手术后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均治愈出院。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全或钛夹脱落、迷走胆管损伤、胆囊床毛细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漏、副肝管损伤、肝外胆管损伤等是导致LC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结论术中对于胆囊管、肝总管等部位解剖,术前常规MRCP以及必要时术中胆道造影,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可有效减少LC术后胆漏的发生,术后及时B超介入下的穿刺引流以及ERCP是目前处理胆漏的最主要的方式。再次腹腔镜下探查手术处理也是很好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漏 处理措施
下载PDF
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不同麻醉方式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严英 虞利民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11期5-7,共3页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行前列腺汽化术老年患者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行前列腺汽化术的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行前列腺汽化术老年患者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行前列腺汽化术的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并在麻醉前及术后4h、8h、24h、48h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4h、8h以及24h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h和8h,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4h和48h,两组患者MMSE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和8h,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前列腺汽化术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汽化术 认知功能 麻醉 老年
下载PDF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改善结肠炎黏膜上皮屏障损伤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金钢 陈春晓 +2 位作者 任于晗 周辛欣 俞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7-632,共6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上皮屏障损伤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用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构建结肠炎体外细胞共培养模型,用1 mmol/L二甲双胍作用24 h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上皮屏障损伤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用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构建结肠炎体外细胞共培养模型,用1 mmol/L二甲双胍作用24 h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细胞凋亡率从(14.22±2.34)%下降至(9.88±0.61)%(t=3.119,P<0.05),紧密连接蛋白1和密封蛋白1相对表达量增加(t=5.172和3.546,均P<0.05),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相关分子C/EBP同源蛋白(CHOP)、胱天蛋白酶(caspase)-12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α(eIF2α)的磷酸化水平下降(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减轻结肠炎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凋亡和增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改善结肠炎肠黏膜上皮屏障损伤,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二甲双胍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细胞共培养 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浅谈远程护理教育 被引量:4
17
作者 陆波 曾小勇 《中国厂矿医学》 2003年第4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远程护理教育 “自主式”教学形式 创造性思维 计算机网络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及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72
18
作者 邢玲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2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及黏膜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行内镜下手术治疗的310例(息肉442枚)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15...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及黏膜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行内镜下手术治疗的310例(息肉442枚)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150例(息肉203枚)、内镜下APC组40例(息肉66枚)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120例(息肉173枚),并分别对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内镜下APC组总有效率95.00%和EMR组总有效率96.67%均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提高,而无效率5.00%和3.33%均明显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APC组和EMR组主观症状、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社会活动和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总分均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提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患者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0.83%)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患者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内镜下APC组略有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APC和EMR在结肠息肉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高频电切术 氩离子束凝固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亮 徐宏宇 周海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切口方式不同将82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跗骨窦切口内固定组(41例)和L形切口内固定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及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切口方式不同将82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跗骨窦切口内固定组(41例)和L形切口内固定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及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9(10.7±2.1)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组短(少)于L形切口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öhler角、Gissane角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跗骨窦切口内固定组高于L形切口内固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微型钢板 空心钉 内固定
下载PDF
IVUS指导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在基层医联体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国栋 薛忠献 武玉涛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血管内超声(IVUS)在基层医联体评估冠心病支架植入效果的指导作用c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单根血管直径狭窄>75%的患者进行支架植入术、经验性球囊扩张后行IVUS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介入干预、球囊扩张后未行IVU... 目的血管内超声(IVUS)在基层医联体评估冠心病支架植入效果的指导作用c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单根血管直径狭窄>75%的患者进行支架植入术、经验性球囊扩张后行IVUS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介入干预、球囊扩张后未行IVUS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CAG和IVUS结果指导和评价冠心病支架植入的效果及支架贴壁情况;所有患者均在支架植入术后1、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心绞痛不缓解、再发或加重,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情况;术后9〜12个月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以支架内径晚期丢失三50%作为再狭窄的标准)。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的80处靶病变支架植入成功、并经验性球囊扩张后行IVUS检查提示43处(53.75%)支架存在贴壁不完全.再次以更高的压力(18〜20 atm)或换用另一高压球囊扩张,最终均达到IVUS支架植入标准。术中未见与冠脉介入和IVUS相关的并发症°术后1、3、6个月电话随访3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表现为活动后心绞痛。术后9〜12个月患者行CAG和IVUS复查,结果提示仅2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对照组80例患者80处靶病变支架植入成功后并经验性球囊扩张后CAG显示均贴壁良好。术后1、3、6个月电话随访7例出现心绞痛再发,其中4例行IVUS均提示支架贴壁不良。术后9〜12个月进行冠脉造影复查,8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支架植入术后常规行IVUS评估能够减少支架贴壁不良的发生,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中远期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血管内超声 再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