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纤维化过程中的疗效评估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会明 郑媛媛 +2 位作者 孙丽萍 叶争渡 鲁葆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期135-138,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纤维化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肝纤维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纤维化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肝纤维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利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肝脏弹性模量值及肝穿刺活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AST、AL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LN、PⅢPN-P、CL-Ⅳ水平及杨氏弹性模量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LN、PⅢPN-P、CL-Ⅳ水平及杨氏弹性模量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肝穿刺活检结果均有好转,尤其是汇管区、肝小叶内炎症及肝纤维化改善明显。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肝脏硬度定量检测的无创性技术,可用于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纤维化临床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拉米夫定 乙肝纤维化 肝功能
下载PDF
浙江省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文献 陈益红 +2 位作者 章伟敏 汪启东 谢逢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5年第3期339-340,349,共3页
本文对浙江省251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涉及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数量、学历、职称、晋升年限等,对照相关省份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状况,对浙江省医学影像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浙江省251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涉及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数量、学历、职称、晋升年限等,对照相关省份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状况,对浙江省医学影像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人员 现状 调查 浙江省
原文传递
超声动态评价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胡瑛 陈剑 +6 位作者 高欢欢 历竟 唐丽燕 谢琳媛 牟芸 杨云梅 郑哲岚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3期1129-1132,1155,共5页
目的超声动态评价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的价值。方法随访135例T2DM患者3年,根据入组时间分为强化治疗组(75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观察干预3年后两组患者的代谢控制情况及颈总动脉(CCA)、髂总动脉(... 目的超声动态评价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的价值。方法随访135例T2DM患者3年,根据入组时间分为强化治疗组(75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观察干预3年后两组患者的代谢控制情况及颈总动脉(CCA)、髂总动脉(CIA)、股总动脉(CFA)内膜-中层厚度(IMT)和AS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强化治疗组的各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斑块分布情况,干预1年后和2年后强化治疗组股动脉斑块好转率高于常规治疗组(x~2=5.49、8.39,均P<005),其余指标好转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强化治疗后T2DM患者CCA、CIA及CFA内膜-中层增厚明显减少,但对血管内已形成的AS斑块改善不明显。高频超声可作为首选观察随访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亚临床 强化治疗
下载PDF
肾集合管癌的CT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玉涛 白延军 +6 位作者 王海涛 张建 杨剑 李振伟 刘亭 邓生德 汪建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1期1832-1835,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肾集合管癌(CDC)的CT多期增强表现,总结该病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理证实的5例CD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从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强化程度、病灶周围结构及浸润、... 目的通过分析肾集合管癌(CDC)的CT多期增强表现,总结该病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理证实的5例CD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从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强化程度、病灶周围结构及浸润、转移等征象分析CDC的特征,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发病部位,本组5例中,CDC位于右肾2例,左肾3例,除1例左肾CDC并发右肾透明细胞癌,余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形态方面,4例呈分叶状,境界不清楚,1例类圆形,境界较清楚,形成"假包膜"。肿瘤大小2.5 cm×2.0 cm^8.0 cm×5.0 cm。内部结构,3例肿瘤呈实质性,2例呈囊实性。CDC实性部分平扫CT值略高于肾皮质、髓质(34.63±3.50比32.83±6.70,32.75±5.15,均P>0.05),多期增强扫描呈轻度-中度不均匀进行性强化,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髓质(均P<0.05)。5例均侵犯肾皮质,其中2例同时侵犯肾盂、肾盏。1例患侧肾静脉受侵犯;1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余未见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征象。结论 CDC的CT多期增强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其病理特点密切相关,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集合管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恶性肿瘤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天安 陈立斌 +1 位作者 陈芬 赵齐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39-943,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超声引导下行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术后1~3个月随访影像学资料,统计分析肝恶性肿瘤射频...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超声引导下行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术后1~3个月随访影像学资料,统计分析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相关严重并发症及轻微并发症的情况。结果90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共行1080次RFA治疗,消融病灶数为1568个,病灶直径平均为(2.6±1.2)cm。RFA并发症发生率为5.93%(64/1080),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94%(21/1080),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为3.98%(43/1080)。并发症包括腹腔出血2.78%(30/1080),肝脓肿0.74%(8/1080),胆道损伤0.64%(7/1080),大血管损伤0.56%(6/1080),针道种植转移0.46%(5/1080),胸腔出血0.37%(4/1080),胃肠道损伤0.18%(2/1080),肝性脑病0.09%(1/1080),因肝癌破裂出血后肝功能衰竭死亡0.09%(1/1080)。98.4%(63/64)的并发症患者经过包括保守治疗、输血、消融止血、手术、置管引流以及肝移植等治疗后好转。结论超声引导下RFA治疗肝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方法,但应注意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仍需掌握好RFA的治疗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