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迫症患者低频振幅及功能连接改变与认知灵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翁亚珠 朱文静 +1 位作者 马洁华 唐文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648-651,660,共5页
目的采用mALFF探讨强迫症患者FC特征,并进一步探索脑功能异常与临床症状及认知灵活性的关系。方法纳入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强迫症患者39例(患者组),并招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25例。采集受试者的静... 目的采用mALFF探讨强迫症患者FC特征,并进一步探索脑功能异常与临床症状及认知灵活性的关系。方法纳入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强迫症患者39例(患者组),并招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25例。采集受试者的静息态脑影像,并以两组间mALFF的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FC分析,将差异脑区的mALFF值和FC值与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得分和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颞上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双侧顶下回、右侧顶上回的mALFF值增高;双侧角回、右侧颞中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中回的mALFF值降低;mALFF增高值与连线测试值呈正相关关系(r^(2)=0.097,P=0.042);mALFF降低值与强迫思维分呈负相关关系(r^(2)=0.136,P=0.02),与社会认知值呈正相关关系(r^(2)=0.101,P=0.04)。FC分析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右侧颞中回与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脑岛、右侧缘上回FC增强,且FC增强值与Y-BOCS总分呈正相关关系(r^(2)=0.114,P=0.03)。结论强迫症患者右侧颞中回与不同脑区存在FC改变,提示除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外,还存在大脑后部区域的FC改变。上述脑功能活动异常与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受损有关,可能为强迫症患者发病的部分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瑞马唑仑诱导睡眠平衡术在慢性失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
作者 胡淇云 徐森 +3 位作者 刘雨思 李万文 韩亮 王文元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6-1261,共6页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诱导睡眠平衡术在慢性失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失眠患者120例,年龄18~6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利用麻醉诱导睡眠平衡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诱导睡眠平衡术在慢性失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失眠患者120例,年龄18~6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利用麻醉诱导睡眠平衡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指标(PSQI和ISI量表)、焦虑指标(HAMA量表)及认知功能指标(MMSE和MoCA量表)的变化。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皮质醇水平,监测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不良反应,并综合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各评估量表的基础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睡眠指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组的焦虑指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R组治疗后的MMSE及MoCA评分较P组明显提高(P<0.05)。R组治疗后的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P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R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P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马唑仑诱导睡眠平衡术能显著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水平以及认知功能,同时治疗过程安全平稳,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慢性失眠 睡眠平衡术 焦虑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和催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锦 朱丞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10期1688-1690,1791,共4页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催乳素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2021年9月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招募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催乳素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2021年9月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招募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干预组接受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10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经8周治疗,观察2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分和催乳素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PANSS、MCCB评分均较前改善(均P<0.001),催乳素水平升高(P<0.001);干预组PANSS评分[干预组(65.06±10.47)分,对照组(70.17±6.36)分,P=0.005]、信息处理速度[干预组(55.06±6.48)分,对照组(49.85±4.76)分,P<0.001]、注意警觉[干预组(54.33±9.37)分,对照组(48.94±5.31)分,P=0.001]、工作记忆[干预组(50.33±5.65)分,对照组(45.96±4.65)分,P<0.001]、催乳素水平[干预组(46.52±2.59)ng/mL,对照组(65.63±8.32)ng/mL,P<0.001]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阿立哌唑可降低帕利哌酮缓释片引起的高催乳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帕利哌酮 阿立哌唑 认知功能 催乳素
原文传递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艳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10期1669-1672,1692,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特征、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名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特征、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名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药物治疗联合G-CBT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治疗8周后,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35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估2组患者抑郁症状、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HAMD评分研究组[(10.941±3.302)分,对照组(14.742±4.293)分]均较治疗前[(25.676±2.371)分,(26.057±2.900)分]下降,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在应对方式上,2组积极应对分[(1.904±0.248)分,(1.793±0.345)分]均较治疗前[(1.541±0.300)分,(1.588±0.330)分]升高,消极应对分[(1.398±0.366)分,(1.589±0.411)分]较治疗前[(1.783±0.398)分,(1.789±0.062)分]下降,治疗后研究组消极应对低于对照组;在家庭功能上,研究组沟通角色、行为控制、总的功能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研究组在沟通、角色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CBT可加强药物对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症状的疗效,改善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中沟通、角色、行为控制及总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双相抑郁 青少年 抑郁症状 应对方式 家庭功能
原文传递
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的临床评估与诊治指导建议 被引量:10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 方贻儒 +16 位作者 李凌江 彭代辉 陈炜 何红波 张燕 李涛 李晓白 刘铁榜 张迎黎 陆峥 马现仓 司天梅 王刚 许秀峰 张克让 张宁 姚志剑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5,共9页
非典型特征是抑郁症常见的临床伴随特征之一,这类患者具有起病早、病程长、共病率高、预后差、转相风险大、自杀风险高等特点。然而,目前临床实践中对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缺乏认识,针对其临床评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尚未形成基于循证... 非典型特征是抑郁症常见的临床伴随特征之一,这类患者具有起病早、病程长、共病率高、预后差、转相风险大、自杀风险高等特点。然而,目前临床实践中对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缺乏认识,针对其临床评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尚未形成基于循证证据的指南或共识。鉴于此,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专家们立足临床实践需求,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参考国内外指南,提出针对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的临床评估与诊治建议,以期为精神卫生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诊断 治疗 非典型特征
原文传递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世帮 朱春燕 夏泳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8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自杀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高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以期减少该类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方法采用横截面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 目的自杀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高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以期减少该类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方法采用横截面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82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根据有无自杀行为分为伴自杀行为组(80例)和不伴自杀行为组(102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与不伴自杀行为组比较,伴自杀行为组年龄、首次发病年龄更低,既往自杀未遂次数、既往非自杀性自伤次数更高,既往有自杀未遂行为、既往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比例更高,外周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水平更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存在自杀未遂行为(OR=3.399)、既往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OR=4.190)是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较大的首发年龄(OR=0.874)、较高的FT3(OR=0.153)是该类患者自杀行为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既往自杀未遂行为、既往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双相抑郁患者自杀行为的风险因子,较大的首发年龄、较高的FT3为保护因子,在临床需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 自杀行为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