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腔内介入治疗内瘘血管狭窄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树超 胡为民 +3 位作者 冯剑 陆明晰 李华 叶有新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1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治疗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CT血管造影证实,狭窄发生于四肢血管,狭窄程度≥50%,或血管内径绝对值≤2.5mm,作为B超监测...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治疗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CT血管造影证实,狭窄发生于四肢血管,狭窄程度≥50%,或血管内径绝对值≤2.5mm,作为B超监测下PTA治疗对象。在B超引导下,沿超滑导丝将扩张球囊送到狭窄血管部位。压力泵以每2秒增加1个大气压的速度向球囊内缓慢注入生理盐水至狭窄消除。结果自2009年6月至2015年12月,共569例患者,进行了1244例次B超监测下PTA,技术成功率98%,临床成功率98%。狭窄血管平均内径,PTA前为(2.094±0.599)mm,PTA后为(3.916±0.720)mm,两者对比有显著差异(t=20.933,P<0.001)。有10例次患者在PTA后出现局部肿胀瘀斑形成,予以弹力绑带轻度加压包扎后消退。未出现血管破裂,血栓形成并发症。结论用B超代替放射监测进行PTA,对设备和场所要求较低,无辐射伤害,亦无需造影剂,同时可实时观察导丝和球囊行进情况和动静脉内瘘血管血流和管腔的变化,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它的主要局限性是只能用于浅表血管,无法对深部血管进行显像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瘘血管狭窄 腔内血管成型术 B超监测下
下载PDF
长期血液透析径路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有新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2年第7期297-298,共2页
血管径路是指为血液透析治疗建立的特殊血流通道,通过它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血液透析装置,经净化处理后的血液再通过它返回患者体内。按临床应用的时间长短,分为临时性和长期性两种。世界上第一台血液透析装置,亦称人工肾于1945年就应... 血管径路是指为血液透析治疗建立的特殊血流通道,通过它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血液透析装置,经净化处理后的血液再通过它返回患者体内。按临床应用的时间长短,分为临时性和长期性两种。世界上第一台血液透析装置,亦称人工肾于1945年就应用于临床,并成功救治了急性肾衰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装置 透析径路 临床应用 急性肾衰竭 透析治疗 血管径路 净化处理 患者
下载PDF
腹腔镜下长距离隧道潜行腹膜透析插管 被引量:5
3
作者 冯剑 胡卫民 +3 位作者 陆明晰 蒋欣欣 李华 叶有新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4-884,共1页
本研究对常规的腹腔镜下腹膜透析插管手术进行了改良创新,采用双孔法腹腔镜下长距离隧道潜行和撕脱鞘技术,有效地防止了透析管漂移和透析液渗漏的发生.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1~ 83岁,... 本研究对常规的腹腔镜下腹膜透析插管手术进行了改良创新,采用双孔法腹腔镜下长距离隧道潜行和撕脱鞘技术,有效地防止了透析管漂移和透析液渗漏的发生.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1~ 83岁,平均(58.05±15.37)岁.2.方法:所有患者行双孔法腹腔镜下长距离隧道潜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采取配有穿刺针,导丝和带扩张管撕脱鞘管的双毡套卷曲型盒装腹膜透析管(加拿大Medi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管 腹腔镜 隧道 距离 插管 置管手术 透析液渗漏 终末期肾病
原文传递
动脉-动脉人造血管桥接建立血液透析径路四例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卫民 张树超 叶有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2544-2545,共2页
功能良好的血液透析径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它是患者进行规律透析维持生命的基本保证。目前临床应用的类型有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置管。中心静脉通畅是建立上述任何一种血液透析径路的必需条件。如深静脉反... 功能良好的血液透析径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它是患者进行规律透析维持生命的基本保证。目前临床应用的类型有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置管。中心静脉通畅是建立上述任何一种血液透析径路的必需条件。如深静脉反复置管,可造成上肢和下肢相关中心静脉都出现严重狭窄或闭塞,致使尿毒症患者无法用常规方法建立血液透析径路,陷入血液透析难以为继的绝境。本研究采用人工血管以股深动脉.股深动脉桥接的方式建立血液透析径路,使这些中心静脉资源耗竭的患者血液透析得以继续进行,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径路 股深动脉 血管桥接 自体动静脉内瘘 尿毒症患者 深静脉置管 人造
原文传递
祖细胞样肾小管细胞在急性肾小管坏死修复中的作用
5
作者 冯春月 单娟萍 +3 位作者 蒋欣欣 Kunlin Jin 陆明晰 叶有新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6-281,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后肾脏内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及Pax2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祖细胞样肾小管细胞在ATN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钳夹SD大鼠左侧肾动脉60min后再开放血流,建立缺血性ATN模型。给予细胞分裂...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后肾脏内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及Pax2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祖细胞样肾小管细胞在ATN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钳夹SD大鼠左侧肾动脉60min后再开放血流,建立缺血性ATN模型。给予细胞分裂增殖标记物BrdU负荷,分别于术后第1、3、5、7、14、21、28天收获肾脏标本,进行BrdU和肾源性标记物Pax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BrdU和Pax2、间充质细胞标记物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凋亡标记物活化caspase-3的双重染色,观察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变化。结果ATN组术后左肾出现明显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性坏死,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加,第3天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和右肾(P〈0.01)。而右肾BrdU阳性细胞亦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双重染色显示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Pax2和波形蛋白,但未见同时表达活化的caspase-3。结论大鼠在经历缺血性ATN后,肾脏内祖细胞样小管细胞被动员。其修复可能是通过逆分化、增殖和再分化过程来完成的。而细胞因子可能在这过程中起着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坏死 急性 肾小管 再灌注损伤 逆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