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惠金融的文化语境——来自CGSS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颐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意义上,儒家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差序格局之下以"孝"为特征的面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收入促进金融普惠的作用;儒家文化形成的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作用,并不能...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意义上,儒家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差序格局之下以"孝"为特征的面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收入促进金融普惠的作用;儒家文化形成的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作用,并不能让人们绝对性地否定这种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制度设计上应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在制度均衡上的积极作用,形成金融的社会利益倾斜机制和社会权利能力机制,凸显普惠金融应有的社会责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普惠金融 社会责任
下载PDF
差序格局下儒家文化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基于CGSS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82-90,共9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差序格局下儒家文化对普惠金融中国化实践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差序格局"在儒家文化的伦理层面、社会关系格局上对普惠金融有显著的影响,在社会...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差序格局下儒家文化对普惠金融中国化实践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差序格局"在儒家文化的伦理层面、社会关系格局上对普惠金融有显著的影响,在社会资源配置格局上不具有显著作用;在金融意义上,差序格局之下儒家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孝"为特征的"家"文化面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收入对普惠金融普及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所导致的金融普惠意义上的逆向选择,并不能让我们绝对否定儒家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相反,我们应发挥儒家文化在制度均衡以及稳定家庭与社会上的积极作用,在普惠金融制度设计上应体现一种社会利益倾斜机制和社会权利能力培育机制,实现普惠金融担当社会责任的应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差序格局 普惠金融
下载PDF
信任与包容性贸易:“嵌入性”的视角
3
作者 陈颐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79,共4页
包容性贸易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是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反映,这就从制度层面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在正式制度尚不健全的环境下,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对包... 包容性贸易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是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反映,这就从制度层面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在正式制度尚不健全的环境下,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对包容性贸易的信任机制分析并不明晰。文章以"嵌入性"视角,分析信任通过交易成本对贸易包容性的影响机制,在理论上回应了当今贸易的制度性变革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嵌入性” 包容性贸易 非正式制度
下载PDF
精英治理结构对股利分红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陈颐 张似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3-89,共7页
针对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运用CSMA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中2008-2015年中国A股和“A+H”股的数据,考察公司运作过程中治理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A股样本中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愈高,公司愈趋向于发放较多的现金股利,这表... 针对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运用CSMA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中2008-2015年中国A股和“A+H”股的数据,考察公司运作过程中治理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A股样本中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愈高,公司愈趋向于发放较多的现金股利,这表明在中国内地,股权集中度有助于代理成本的减少从而有利于现金股利的发放;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对股利支付的影响不具显著性;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机制鼓励公司多发股利,这一点有助于解释第一大股东在股利发放的积极性方面A股比“A+H”股公司相对较高的现象。研究结论对于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治理 股权结构 董事会结构 股利政策 价格溢出
下载PDF
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经验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海涛 陈颐 《台湾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7,共13页
本文以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诠释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经验。经济快速增长使台湾的要素禀赋份额发生变化,资本累积增加且工资上升。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引发资本、技术密集型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创新需求。由于台湾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且... 本文以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诠释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经验。经济快速增长使台湾的要素禀赋份额发生变化,资本累积增加且工资上升。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引发资本、技术密集型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创新需求。由于台湾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且大企业因风险及不确定性不愿投资较先进之技术,加之移转的技术需要调适和吸收以适应本地之环境,遂由公权力部门承担了技术创新的重担。因此,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策略下,官方从先进国家移转适宜半导体的技术。同时,为了实现技术创新的收益,官方又建立各种制度安排以便利和吸收技术创新;正是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台湾半导体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我们以台湾经验讨论大陆半导体的发展,并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半导体产业 新结构经济学 技术选择 资源禀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