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Ousiology到Physiology——古代晚期基督教哲学论Being、Physis和Koinonia的关系 |
章雪富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验:以“事物的普遍联系”为中心的尝试 |
郭喨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3
|
德里达论他者的命运——从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看 |
杨大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4
|
高校哲学系教学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的探索与改革 |
朱法贞
李玉用
|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0 |
|
5
|
站在常识的大地上——哲学与常识关系刍议 |
陈亚军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0 |
6
|
|
6
|
在走向体系化的途中——十年来国内邓小平政治哲学研究述评 |
高靖生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5 |
1
|
|
7
|
试论古希腊哲学话语系统的显现与定型——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 |
周展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0 |
|
8
|
后现代视野下对身心关系的跨学科考察——“心理学与宗教:佛学与过程哲学的心身关系研究”国际研讨会概述 |
徐晓燕
|
《唐都学刊》
|
2014 |
0 |
|
9
|
中国传统休闲审美哲学的现代解读 |
潘立勇
陆庆祥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8
|
|
10
|
从人工智能看科学哲学的创新 |
盛晓明
项后军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1
|
|
11
|
竺可桢与浙江大学导师制 |
杜祥锋
何亚平
|
《现代大学教育》
|
2003 |
20
|
|
12
|
论亚里士多德对形式的不同规定及其相互关系 |
徐开来
刘玉鹏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13
|
身体性理论:新现象学解决心身关系的新尝试 |
庞学铨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4
|
|
14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哲学 |
盛晓明
王华平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5 |
5
|
|
15
|
现象学哲学视野中的精神疾病——对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解读 |
徐献军
庞学铨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6
|
主体形而上学解体的三个维度——从20世纪法国哲学看 |
杨大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3
|
|
17
|
唯我与共生——新现象学对主体间关系问题的新探索 |
庞学铨
冯芳
|
《哲学分析》
|
2011 |
6
|
|
18
|
王阳明哲学的实践本质——以“知行合一”为中心 |
董平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2
|
|
19
|
现代性与他者的命运——福柯对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批判分析 |
杨大春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2001 |
14
|
|
20
|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三大主体角色新动向的启示 |
董金华
|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