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量心理学拓展旅游研究新境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周玲强教授访谈
1
作者 周玲强 冯一鸣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161,共6页
能量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能量的变化趋势、变化原因、变化影响的学科。周玲强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将其引入旅游领域,通过系列实证研究,论证了理解旅游原因和意义的三个新角度,即恢复心理能量、强化心理能量耐耗性、提升总潜在心理能量。... 能量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能量的变化趋势、变化原因、变化影响的学科。周玲强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将其引入旅游领域,通过系列实证研究,论证了理解旅游原因和意义的三个新角度,即恢复心理能量、强化心理能量耐耗性、提升总潜在心理能量。它们为旅游研究带来丰富启示:在本体论上,将旅游者视为能量运行系统,将旅游视为能量运行系统的调整手段,并反思“心理能量”之于“情感能量”的优越性、过程导向本体论之于结构导向本体论的优越性;在方法论上,关注时间维度上的追踪定性方法和生命历程方法,浮现旅游终生价值;在研究话题上,探索个体旅游前经历、旅游疗愈作用,以及旅游与“阳明心学”哲学、人生意义感的关联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能量 旅游 范式 疗愈 博物馆
下载PDF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传马麟《三官出巡图》年代考辨
2
作者 郭紫嫣 《美术大观》 2024年第6期58-66,共9页
南宋四家马远之子马麟,其目前存世作品以花鸟画居多,人物画较少。目前学界关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张传为马麟所作的《三官出巡图》的研究极为不足。本文从画作在文献著录中的情况,图像的粉本来源及形制分析,画中人物服饰的演变,... 南宋四家马远之子马麟,其目前存世作品以花鸟画居多,人物画较少。目前学界关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张传为马麟所作的《三官出巡图》的研究极为不足。本文从画作在文献著录中的情况,图像的粉本来源及形制分析,画中人物服饰的演变,以及作品的风格分析考证四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此画并非马麟的真迹,而是明人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麟 三官图 斋醮画 道教美术
下载PDF
安徽博物院藏梅镠致徐嘉穀札考释
3
作者 陈硕 《美术大观》 2023年第1期87-89,共3页
新见安徽博物院藏清代梅镠致徐嘉穀信札一通,是记载了二人与邓石如之间往还经历的重要历史文献。本文充分利用谱牒、诗文集中的相关资料,考订此札作于乾隆五十三年,并对札中涉及的梅、徐家事及其与邓石如交游的细节,加以详细的考证,以... 新见安徽博物院藏清代梅镠致徐嘉穀信札一通,是记载了二人与邓石如之间往还经历的重要历史文献。本文充分利用谱牒、诗文集中的相关资料,考订此札作于乾隆五十三年,并对札中涉及的梅、徐家事及其与邓石如交游的细节,加以详细的考证,以期呈现出清中期金石学共同体中的一个生动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镠 徐嘉穀 邓石如 信札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阆苑女仙图》时代考证
4
作者 周宇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I0002,共9页
故宫博物院藏《阆苑女仙图》的成画年代,至今仍歧见纷呈。本文通过对画学著录的梳理及考证,确证了“卞永誉本”的存在事实及递藏轨迹,以及其他四本画学著录中的版本问题;进而,基于对画中女仙和侍女的衣冠服饰形制及演变过程的梳理和对... 故宫博物院藏《阆苑女仙图》的成画年代,至今仍歧见纷呈。本文通过对画学著录的梳理及考证,确证了“卞永誉本”的存在事实及递藏轨迹,以及其他四本画学著录中的版本问题;进而,基于对画中女仙和侍女的衣冠服饰形制及演变过程的梳理和对画中笔法风格的分析考证,认为此画当为南宋时人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阆苑女仙图 阮郜 战笔描 女仙服饰
下载PDF
以糯米灰浆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有机-无机复合灰浆研究进展和新发现
5
作者 张秉坚 张梓芊 +1 位作者 鲁晖 胡瑜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在中国数千年的建筑实践中,已发现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其中以糯米灰浆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有机-无机复合灰浆就是其中的一类。本文综述了自2007年以来相关研究的进展,包括:针对传统灰浆中有机残留物的化学检测和免疫分析技术的创新发展... 在中国数千年的建筑实践中,已发现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其中以糯米灰浆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有机-无机复合灰浆就是其中的一类。本文综述了自2007年以来相关研究的进展,包括:针对传统灰浆中有机残留物的化学检测和免疫分析技术的创新发展;全国252处古建筑遗址的1149个灰浆样品的检测结果及解读;糯米灰浆和桐油灰浆等传统胶凝材料固化作用机理及效果的实验验证;糯米灰浆研究成果对世界的影响及在世界复合材料历史上的地位;最近在新石器时代“白灰面”中新发现的有机添加物及相关溯源;传统糯米灰浆的改良研究及在文物保护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等。这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不仅可为古建筑保护提供材料和技术,也为弘扬中华文明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灰浆 传统工艺 有机-无机复合 文物保护 新发现
下载PDF
“赵家样”之初创:《万花春睡图》的母题、主旨、作者及艺术史定位
6
作者 黄杰 《美术大观》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本文通过解读《万花春睡图》之建筑、人物、植物,特别是其中隐藏的诗意的密码,对其母题、主旨、时代、作者等予以判断。初步结论是:此团扇图为时调秦观《海棠春》的词意图,创作母题是中国文学著名的“海棠春睡”故实,人物主角为杨贵妃,... 本文通过解读《万花春睡图》之建筑、人物、植物,特别是其中隐藏的诗意的密码,对其母题、主旨、时代、作者等予以判断。初步结论是:此团扇图为时调秦观《海棠春》的词意图,创作母题是中国文学著名的“海棠春睡”故实,人物主角为杨贵妃,主旨是表现面对失意的淡然,流落钱塘之际的“大赵”赵伯驹当是其创样人,其时约在绍兴八年(1138)或之后数年,标志着“赵家样”之初创及北宋中期以来诗画联璧审美思潮在南宋的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花春睡图》 海棠春睡 《海棠春》 秦观 赵伯驹 赵家样 诗画联璧
下载PDF
吴门、松江、海上——从“文人书画”到“金石书画”
7
作者 林如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从“吴门”到“松江”“扬州”再到“海上”,书画风格完成了从清新雅淡至金石意趣的创新突破,是“文人书画”到“金石书画”的转变,文人书画家的身份也从“专家型”到“职业、行业型书画家”转换。本文以经济发展中心迁移、商品经济发... 从“吴门”到“松江”“扬州”再到“海上”,书画风格完成了从清新雅淡至金石意趣的创新突破,是“文人书画”到“金石书画”的转变,文人书画家的身份也从“专家型”到“职业、行业型书画家”转换。本文以经济发展中心迁移、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对书画市场、受众、书画家身份的影响等角度来探讨这一书画审美风尚变迁的社会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门 松江 海上 文人书画 金石书画
下载PDF
晚近书法的特殊格局:二王经典与“二王以外”
8
作者 薛龙春 《大学书法》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从赵壹《非草书》中所描绘的场景看,至迟在汉代末年,人们已能从文字书写中感受到乐趣,并投入大量精力临学草书,乃至到了专用为务、忘其罢(疲)劳的地步。而书写的文字也在这个时期开始进入收藏领域。东汉以后,中国书法的发展至少经历了... 从赵壹《非草书》中所描绘的场景看,至迟在汉代末年,人们已能从文字书写中感受到乐趣,并投入大量精力临学草书,乃至到了专用为务、忘其罢(疲)劳的地步。而书写的文字也在这个时期开始进入收藏领域。东汉以后,中国书法的发展至少经历了四次重要的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草书》 收藏领域 文字书写 二王 草书 书法
下载PDF
情绪在小生褶子设计要素和语义评价间的中介作用
9
作者 韩燕娜 江翼成 +1 位作者 郑霞 杨子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3,共9页
为厘清戏曲服装设计要素与审美情绪、审美评价间的关系,以越剧小生褶子为研究对象,以Leder审美认知加工模型和情绪PAD(愉悦度、激活度、优势度)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纯涤纶和纯丝绸面料2种材质、15种颜色(上五色、下五色、中间五色)、4... 为厘清戏曲服装设计要素与审美情绪、审美评价间的关系,以越剧小生褶子为研究对象,以Leder审美认知加工模型和情绪PAD(愉悦度、激活度、优势度)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纯涤纶和纯丝绸面料2种材质、15种颜色(上五色、下五色、中间五色)、4种纹样(无纹样、边花、折枝、团花)进行组合设计,利用CLO3D软件制作出120款越剧小生褶子,以三维穿着图片作为刺激材料,在35名被试者情绪测量和5组语义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设计元素对语义评价和PAD情绪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小生褶子设计要素能够引起不同的审美情绪和语义评价,根据情绪影响可将小生褶子颜色划分为3类:高愉悦、低唤醒、高支配颜色,高愉悦、高唤醒、低支配颜色和低愉悦、低唤醒、低支配颜色,在此基础上探明了情绪维度在褶子设计要素与语义评价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服装 感性语义 PAD情绪模型 褶子 中介作用 审美理论
下载PDF
“翠色真红”--生活史视野下宋女生活服色考论
10
作者 银连桐 王小松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3,共9页
长期以来,宋女日常服色的观点抵牾杂驳,聚讼纷纭。文章通过梳理过往研究,以社会生活史为基本视野,以二重证据法结合传世绘画、出土实物、札记、诗文等探讨宋代女性生活服饰色彩的总体情状。文章认为宋代女装色彩浓艳绚烂和质朴淡雅两种... 长期以来,宋女日常服色的观点抵牾杂驳,聚讼纷纭。文章通过梳理过往研究,以社会生活史为基本视野,以二重证据法结合传世绘画、出土实物、札记、诗文等探讨宋代女性生活服饰色彩的总体情状。文章认为宋代女装色彩浓艳绚烂和质朴淡雅两种格调并峙。文章从皮尔斯“规约符号”的观点出发,认为色彩作为规约符号在政治场合之外、日常生活里只在男性群体中发挥作用,在女性那里并没有具体明晰的规范。宋代女性服色的研究通常以传世绘画为端绪。然而,大多数为文人主持并收藏流转的绘画并不能完整反映时装服色系统的真实情况,政治理念与生活实践之间存在张力与裂隙。宋代女性生活色彩丰富多变。色彩研究必须认识到历史的参与者,即“人”的复杂性,并从日常生活的多重视角出发,才能在丰富纷杂的历史材料中括撮出女服色彩的具体写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皮尔斯符号学 宋代 女子服饰 社会规范 生活史
下载PDF
明清丝绸影响下的日本江户时代有职设计
11
作者 徐蔷 赵丰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明清时期中国丝绸大量出口到日本,对江户时代复兴的有职设计产生影响,形成和汉融合的折衷设计。文章首先介绍有职织物及其纹样的形成过程、礼仪属性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文献与传世实物个案,分析江户时代有职设计吸纳的明清丝绸纹样、构... 明清时期中国丝绸大量出口到日本,对江户时代复兴的有职设计产生影响,形成和汉融合的折衷设计。文章首先介绍有职织物及其纹样的形成过程、礼仪属性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文献与传世实物个案,分析江户时代有职设计吸纳的明清丝绸纹样、构图形式,主要织物品类及其在服装上的应用,并探究其背后的纺织技术、丝绸贸易和社会文化因素。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究明清丝绸对日传播和影响、梳理有职纹样自身的设计与发展规律,及其与中国输入源之间长期保持的互动关系,对进一步探究中国古代丝绸的对外传播和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丝绸 有职 日本 江户时代 纺织品纹样 折衷设计
下载PDF
密续、法脉与世俗——白居寺道果殿空间配置意涵
12
作者 张雨晴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5,156,157,共14页
西藏江孜县白居寺的二层道果殿修建于1424年至1425年之间,其绘塑配置体现出密续神秘性、法脉严肃性、世俗权威性的统一。白居寺道果殿中央鲁伊巴传规的泥塑胜乐曼荼罗,分为“外座”和“内座”,具有个人小我与宇宙大我合一之意涵,更具佛... 西藏江孜县白居寺的二层道果殿修建于1424年至1425年之间,其绘塑配置体现出密续神秘性、法脉严肃性、世俗权威性的统一。白居寺道果殿中央鲁伊巴传规的泥塑胜乐曼荼罗,分为“外座”和“内座”,具有个人小我与宇宙大我合一之意涵,更具佛法上的教理性和实修中的神秘性。从金刚持菩萨到大乘法王贡嘎扎西的道果传承祖师像清晰地呈现出萨迦派道果传承的法脉形象。西、南、北壁的《八十六成就者》壁画意指“生起次第”的修行观法,是一个“即身成佛”而“兼修色法、心法”的过程。《八思巴传记图》以五处题记记录三场梦境场景,主体是《八思巴与忽必烈对坐图》,以对坐形式描绘二人形象。《萨迦班钦调伏外道图》表现萨迦班智达与外道辩论、调伏外道措切的场景。圣哇底像出现在《八思巴传记图》中,成为萨迦班智达与印度外道辩法的一个代表性标识,与对面的《萨迦班钦调伏外道图》相互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白居寺 八思巴传记图 八十六成就者 道果传承祖师像
下载PDF
继往开来的中国舌尖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怡 贺雨飞 +1 位作者 蒋璐 胡耀武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2-332,共1页
2019年10月18-19日,于浙江杭州召开了“继往开来的中国舌尖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学术会议”。会议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主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院、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协办。来自日本东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 2019年10月18-19日,于浙江杭州召开了“继往开来的中国舌尖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学术会议”。会议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主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院、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协办。来自日本东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45位学者参会,收到论文、摘要26篇,内容涵盖了第一线的稳定同位素考古实践和理论分析、相关领域关联性研究和对不同地区稳定同位素研究分析的批判性反思。会议通过相关研究领域学者的“批评”与稳定同位素考古工作者的“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稳定同位素考古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进行充分的反思,形成了众多共识。会议经充分讨论,提出了《中国稳定同位素考古发展倡议》,指明了我国稳定同位素考古的基本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者 稳定同位素分析 日本东京大学 学术会议 自我批评 批判性反思 浙江大学 浙江杭州
下载PDF
元宇宙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体系及前景探析
14
作者 王依然 郑霞 +1 位作者 李华飙 黄乾伟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基于博物馆展览中展品、观众和空间三个技术应用对象,着眼于基础保障、全面感知、内容生成与策划和互联融合四大技术应用方式,构建博物馆展览的元宇宙技术应用体系,为元宇宙技术在展览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元宇宙技... 基于博物馆展览中展品、观众和空间三个技术应用对象,着眼于基础保障、全面感知、内容生成与策划和互联融合四大技术应用方式,构建博物馆展览的元宇宙技术应用体系,为元宇宙技术在展览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元宇宙技术介入下博物馆展览出现新展品、新场景及新形态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元宇宙 展览 技术应用
下载PDF
浅析博物馆照明中的光源特性——以浙江省部分博物馆调研情况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怡 许家宁 +1 位作者 蒋凡 郑幼明 《照明工程学报》 2021年第3期56-65,共10页
在博物馆照明体系中,光源作为连接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桥梁,是影响展览质量和藏品保存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博物馆中光源及其特性的使用状况,对浙江省部分博物馆进行调查,发现在实际情况中,博物馆库房与展厅中的光源使用情况普遍不佳。本... 在博物馆照明体系中,光源作为连接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桥梁,是影响展览质量和藏品保存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博物馆中光源及其特性的使用状况,对浙江省部分博物馆进行调查,发现在实际情况中,博物馆库房与展厅中的光源使用情况普遍不佳。本文在调查数据基础上,结合光源种类的区别、不同场所下的照明方式及需求,对光源特性在博物馆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初步评价,旨在对今后博物馆光源的规范制定、以及博物馆对光源的选择提供实证性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照明 光源特性 照明需求 照明方式
下载PDF
石质文物本体病害的应急监测——以杭州西湖世界遗产的石质文物为例
16
作者 刘振东 张秉坚 +1 位作者 童寒冰 倪小蒙 《石材》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的作用,世界遗产地的不可移动石质文物有可能发生危及文物安全的突发事件。如何应对这些事件,考验着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者的智慧和专业技能。本文以杭州西湖世界遗产的石质文物为例,从顶层设计、实施原则、应急监测... 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的作用,世界遗产地的不可移动石质文物有可能发生危及文物安全的突发事件。如何应对这些事件,考验着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者的智慧和专业技能。本文以杭州西湖世界遗产的石质文物为例,从顶层设计、实施原则、应急监测组织、检测项目,以及4个典型应急监测和处理案例,讲述了世界遗产地石质文物应急监测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可为各遗产地不可移动石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世界遗产 石质文物 应急监测 病害评估
下载PDF
兰溪伊园考
17
作者 孙策 于冰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37,共7页
兰溪伊园的营造为李渔早期的一次造园实践,伊园的复原有助于完善李渔的造园理论。通过对李渔诗词、小说以及《闲情偶寄》中相关书写,结合田野调查考证伊园遗址,对伊园进行数字化复原。并结合时代背景对伊园相地立基、要素营建与园居活... 兰溪伊园的营造为李渔早期的一次造园实践,伊园的复原有助于完善李渔的造园理论。通过对李渔诗词、小说以及《闲情偶寄》中相关书写,结合田野调查考证伊园遗址,对伊园进行数字化复原。并结合时代背景对伊园相地立基、要素营建与园居活动进行分析,得出伊园“外敛内张”的特征。从功能上来说,这归因于抵御匪盗的需要以及李渔的自我表达;从造园的意图上来说,这是李渔在入世与出世两者间摇摆不定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李渔 兰溪伊园 园林复原 外敛内张
下载PDF
宁夏隆德县博物馆新入藏的北方系青铜器研究
18
作者 夏福德 井中伟 刘世友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9,共13页
2019年,宁夏隆德县博物馆新入藏一批北方系青铜器,包括车马器、牌饰等,部分器形以往未见。这批铜器的年代为战国晚期前后,与乌氏戎和义渠戎有着密切的联系。甘肃马家塬、墩坪墓地出土马车的考古情境表明,北方系青铜器中原称为“镦”的... 2019年,宁夏隆德县博物馆新入藏一批北方系青铜器,包括车马器、牌饰等,部分器形以往未见。这批铜器的年代为战国晚期前后,与乌氏戎和义渠戎有着密切的联系。甘肃马家塬、墩坪墓地出土马车的考古情境表明,北方系青铜器中原称为“镦”的铜器实为车轴帽,而“泡状竿头饰”多数应为轭首饰,部分作为牛角套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系青铜器 车马器 战国晚期 轴帽 泡状竿头饰
下载PDF
我国文博类研学出版物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19
作者 朱子墨 张颖岚 丁颢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1,共4页
当前,由于出版、文博、教育、旅游等行业的融合不够深入,我国文博类研学出版物发展面临内容选题过度集中、专业水平不高、未能覆盖受众全方位需求、数字化出版物比重偏低等问题。在出版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深度发掘出版行业自身... 当前,由于出版、文博、教育、旅游等行业的融合不够深入,我国文博类研学出版物发展面临内容选题过度集中、专业水平不高、未能覆盖受众全方位需求、数字化出版物比重偏低等问题。在出版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深度发掘出版行业自身优势资源、有机整合相关行业优势资源、加速推进数字出版步伐等手段,积极探索“出版+文博类研学”的融合发展模式,既有利于推动出版行业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又有助于全面提升文博类研学出版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融合 研学出版物 文博类研学 文化遗产
下载PDF
选择、使用与表现——董其昌书写用墨考
20
作者 俞凯悦 《美术大观》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关于文房器具的研究,早在宋初苏易简就曾著有《文房四谱》一书,这对当时和后代的文人影响颇深。董其昌传世书法作品纸墨精良、飘逸空灵,展现出一种秀逸圆劲的淡雅书风。这种书风的形成,除涉及书家的个人意志外,当然也不能忽视其精挑细... 关于文房器具的研究,早在宋初苏易简就曾著有《文房四谱》一书,这对当时和后代的文人影响颇深。董其昌传世书法作品纸墨精良、飘逸空灵,展现出一种秀逸圆劲的淡雅书风。这种书风的形成,除涉及书家的个人意志外,当然也不能忽视其精挑细选的书写工具及材料所发挥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相关史料及图像资料,从物质性角度探讨董其昌在书写时对传统工具材料——墨的选择和使用情况;并通过其所选择的笔、纸两种材料对墨的表达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展现董其昌在书写时墨的整体表现效果。董喜用徽墨,徽墨黑而亮,但其使用的表达效果离不开其所选择的笔和纸。董喜用高丽纸、藏经纸、绫等纸张,且喜用健毫书之,这些物质材料的选择使得其墨的表达达到自我书风表现的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笔 选择 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