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包裹性乳头状癌结构特征的高级别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珏 丁锦华 +3 位作者 鲍姣 陈洁 周浩杰 敖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具有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结构特征的高级别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例具有EPC结构特征的高级别乳腺浸润性癌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并复习相... 目的探讨具有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结构特征的高级别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例具有EPC结构特征的高级别乳腺浸润性癌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现单侧乳腺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例出现乳头溢血,肿块最大径1.5~4.3 cm,B超示乳腺囊性肿块3例,囊实混合性肿物5例,镜下形态均为有包膜的囊实性混合肿块,伴特征性的推挤性边缘,囊内有乳头结构,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呈高核级特征,7例免疫组化示基底样表型,1例为HER2过表达型,Ki-67增殖指数较高(30%~80%)。8例中有7例获得随访资料,均无局部复发转移和死亡。结论具有EPC结构特征的高级别乳腺癌表现出明确侵袭性相关的病理学特征,临床有更大的复发转移倾向,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包裹性乳头状癌 高级别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浅谈区域病理诊断中心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苗英 陈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52-1054,共3页
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许多疾病可在早期发现;特别是肿瘤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综合医院病理科的医技力量难以满足临床快速发展的需求,有效组合现有的病理医技力量、变革组织结... 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许多疾病可在早期发现;特别是肿瘤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综合医院病理科的医技力量难以满足临床快速发展的需求,有效组合现有的病理医技力量、变革组织结构、壮大病理专业队伍,仍是医疗管理者面临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区域病理 制度 流程
下载PDF
膀胱副神经节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晓群 王素英 王朝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0-843,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 of urinary bladder, PUB)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1例PUB,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1例PUB中男性6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26~81岁,平均和...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 of urinary bladder, PUB)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1例PUB,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1例PUB中男性6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26~81岁,平均和中位年龄分别为50.8岁和52岁。肿瘤最大径0.8~6 cm,平均1.8 cm。10例会诊病例中3例误诊为“尿路上皮癌”,1例误诊为“类癌”,1例将“恶性副神经节瘤”误诊为“良性副神经节瘤”。11例中7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22~60个月,平均40个月,其中1例于术后60个月发生腰椎转移,1例术后40个月死亡,其余5例无复发或转移。镜检:8例良性肿瘤细胞呈经典的巢状(Zellballen)排列,细胞巢之间有明显的血管网分隔。瘤细胞圆形、多边形,细胞质嗜酸、嗜碱性或透亮,细胞核卵圆形,核分裂象及坏死罕见或缺乏。2例恶性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境界不清,瘤细胞呈弥漫性和(或)大巢状分布,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脉管内可见瘤栓,有肿瘤性坏死。余1例未能定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阳性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CgA、NSE、CD56,不表达上皮性标志物CK和CK(AE1/AE3),部分肿瘤细胞和(或)肿瘤细胞巢周围支持细胞表达S-100蛋白。结论PUB罕见,可能过诊为尿路上皮癌或类癌,特征性巢状结构是副神经节瘤的诊断线索;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肿瘤的浸润性生长、Zellballen巢扩大或瘤细胞弥漫分布、核分裂象增多及肿瘤性坏死是恶性PUB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副神经节瘤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7例临床及分子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周露婷 杨晓群 +5 位作者 许建昆 王素英 周军 张培培 李传应 王朝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ESC 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病理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浙江省宁波市病理诊断中心诊断的7...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ESC 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病理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浙江省宁波市病理诊断中心诊断的7例ESC RCC,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2~66岁,平均42岁。镜下肿瘤呈境界清楚的实性及囊性结构,肿瘤细胞胞质嗜酸性,部分可见嗜酸性小球,细胞核WHO/ISUP 2级或3级。免疫表型:7例CK20阳性或局灶阳性,CK7、CD117均阴性。5例FISH检测显示均无7号和17号染色体的三倍体,3例男性患者也无Y染色体缺失。对其中2例行石蜡组织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2例均有TSC1/TSC2突变。结论ESC RCC是非常少见的肾细胞癌类型,其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较为独特,且其生物学行为较惰性。因此,正确认识及诊断该类型肿瘤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 CK20 TSC1/TSC2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小草 葛荣 +1 位作者 蒙伶俐 刘创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8-211,共4页
背景与目的: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是乳腺癌的少见类型,不足乳腺癌的1%。作为乳腺乳头状癌的特殊亚型,SPC表现为实体结节状或膨胀性生长。本研究探讨乳腺S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32例SP... 背景与目的: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是乳腺癌的少见类型,不足乳腺癌的1%。作为乳腺乳头状癌的特殊亚型,SPC表现为实体结节状或膨胀性生长。本研究探讨乳腺S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32例SPC的患者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检测ER、PR、C-erbB-2、p63、Calponin、CK5/6、Ki-67、Syn和CgA。结果:32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7.3岁,主要表现为乳头血性溢液和乳腺肿块。大体观察肿瘤呈结节状,灰褐色或灰白色,质地偏中或软。镜下肿瘤呈实体状或乳头状,实性区内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多角形、梭形或印戒样,细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轻度或中度异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肿瘤细胞ER和PR均强阳性(++^+++),C-erbB-2均无表达,实性结节内肿瘤细胞均不表达CK5/6、p63和Calponin。Syn和Cg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和78.2%。Ki-67平均阳性指数为7.5%(2%~20%)。27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6~84个月,25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后生存至今,1例患者因发生转移而死亡。结论:乳腺SPC好发于老年女性,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SPC具有较为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即使伴有浸润切除后也不易复发和转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实性乳头状癌 神经内分泌癌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C-MYC、BCL-2和BCL-6基因异常与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常玉清 方建晨 +4 位作者 冯蔚鹰 陈海仁 丁祺 冯砺锦 葛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2-1327,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C-MYC、BCL-2、BCL-6基因异常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5例DLBCL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FISH法检测DLBCL中C-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C-MYC、BCL-2、BCL-6基因异常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5例DLBCL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FISH法检测DLBCL中C-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和基因易位情况,分析其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205例DLBCL中男性106例,女性99例,中位年龄60岁,C-MYC/BCL-2双表达44.4%(91/205)。按照Hans分型分类,GCB型占37.1%,non-GCB占62.9%;C-MYC、BCL-2和BCL-6基因易位阳性率分别为9.3%、8.8%、30.1%。C-MYC与BCL-2基因异位在双表达组较高,与Hans分型、性别、年龄等无关;BLC-6基因易位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重打击淋巴瘤2例,三重打击淋巴瘤3例,占2.44%(5/205)。171例患者获得随访,34例失访,随访8~107个月,死亡48例,病死率为28.1%;患者生存时间与Hans分型及年龄有关,而C-MYC与BCL-2双表达组与双重打击及三重打击组总预后比普通组差。结论C-MYC/BCL-2双表达对基因易位有提示作用,明确诊断可依靠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C-MYC、BCL-2及BCL-6基因易位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细胞 基因异常 C-MYC BCL-2 BCL-6
下载PDF
原发于肺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金平 周新成 +1 位作者 殷宪刚 葛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2-963,96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肺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PLCH)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8年11月间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诊断的7例PLCH,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中男性4例,女性3... 目的探讨原发于肺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PLCH)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8年11月间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诊断的7例PLCH,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6~65岁。7例患者中,5例有吸烟史,另外2例女性患者有被动吸烟史;临床特征是活动后气短、气胸。胸部CT表现为单肺单发或双肺多发,网格状、囊状或结节状影像。7例病变均经手术切除后经病理检查确诊,光镜下可见朗格汉斯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免疫表型:7例S-100、CD1a、CD68均阳性。结论PLCH是一种少见的肉芽肿性疾病,可能与吸烟有关,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病变迁延、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原发性鼻腔鼻窦腺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慧芝 敖爽 +1 位作者 王淑妍 甘咏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鼻窦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鼻腔鼻窦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5岁(43~84岁),其中4例肠型腺癌,8例非肠型腺癌。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鼻...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鼻窦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鼻腔鼻窦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5岁(43~84岁),其中4例肠型腺癌,8例非肠型腺癌。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鼻出血。镜检:高~中分化肠型腺癌主要呈乳头状、腺管状结构,低分化主要呈实性生长;低级别非肠型腺癌主要为均匀的小腺体或腺泡结构,呈背靠背排列;高级别非肠型腺癌主要呈实性生长或巢状结构。免疫表型:4例肠型腺癌CDX2均弥漫阳性,2例CK20弥漫阳性、2例部分阳性,2例CK7局灶阳性;8例非肠型腺癌CK7弥漫阳性,2例CK20少数阳性,CDX2均阴性。随访时间10~84个月,其中肠型腺癌复发3例,转移2例,死亡2例;非肠型腺癌复发4例,转移1例,死亡3例。结论原发性鼻腔鼻窦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临床少见,组织病理学特点有重叠,应注意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鼻腔鼻窦肿瘤 肠型腺癌 非肠型腺癌
下载PDF
原发于纵隔706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金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8-134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纵隔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06例胸腺瘤中CD20的表达,回顾性分析原发于纵隔706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06例胸腺瘤中A型胸腺瘤72例(10.2%);AB... 目的探讨原发于纵隔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06例胸腺瘤中CD20的表达,回顾性分析原发于纵隔706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06例胸腺瘤中A型胸腺瘤72例(10.2%);AB型胸腺瘤245例(34.7%);B1型胸腺瘤36例(5.1%);B2型胸腺瘤152例(21.5%);B3型胸腺瘤107例(15.2%);B2+B3混合型胸腺瘤62例(8.8%);伴淋巴细胞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23例(3.3%);化生型胸腺瘤7例(1.0%);不典型A型胸腺瘤2例(0.3%)。AB型胸腺瘤有多种形态;B2、B3型胸腺瘤,可见“PVS血管”,上皮细胞显著异型;B1型胸腺瘤,可见特征性的“髓质岛”,肿瘤上皮细胞弥散;A型胸腺瘤,背景缺乏淋巴细胞,可见菊形团、假腺样、微囊型、纤维瘤样等多种形态;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特征为微结节状上皮巢被富于B细胞的淋巴细胞分割;化生型胸腺瘤特征为具有双向分化特征;不典型A的形态特征类似于A型胸腺瘤,局部可见坏死、核分裂象增多及异型。A、AB型胸腺瘤中CD20可呈阳性。结论胸腺瘤的组织学形态复杂,熟悉其形态学特征是胸腺瘤准确分型的前提,CD20染色可用于A、AB型胸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形态 诊断及分型
下载PDF
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璐 邓茜 俞文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rs,SLC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例卵巢SLC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卵巢SLCT患者... 目的探讨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rs,SLC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例卵巢SLC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卵巢SLCT患者年龄15~80岁,平均41.2岁,均发生于单侧卵巢。临床表现为下腹胀痛或异常子宫出血,部分患者出现月经量减少、经期缩短、闭经、血清睾酮升高等去女性化表现。肿瘤最大径1.8~10.5 cm,呈囊实性。镜下肿瘤由不同比例及不同分化程度的Sertoli细胞及Leydig细胞组成,并不同程度表达α-inhibin、Calretinin、WT-1、CD99、vimentin、Melan A、CD10、CKpan等,EMA、Syn、CgA等均不表达。中分化13例(1例伴网状成分),中~低分化3例,低分化4例,其中有2例伴异源性成分。随访时间1~97个月,1例低分化者失访,另19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SLCT镜下组织学形态复杂多变,诊断需结合免疫表型及独特的临床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经规范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Sertoli-Leydig细胞瘤 性索-间质肿瘤 病理诊断
下载PDF
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2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璐 王淑妍 +2 位作者 邓茜 汪春年 俞文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4例胃CFT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检测vimentin、SMA、CD117、CD34、DOG1、S-100、desmin、ALK的... 目的探讨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4例胃CFT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检测vimentin、SMA、CD117、CD34、DOG1、S-100、desmin、ALK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4例CFT中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31~68岁,中位年龄47.5岁;发病部位:胃体16例(66.7%),胃底4例,胃窦3例,胃窦胃体交界处1例,内镜检查发现胃黏膜下有隆起占位。镜下示大量胶原化的背景中夹杂少量梭形纤维母细胞,间质内见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大多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性钙化或砂砾体形成,钙化率为75%(18/24)。免疫表型:瘤细胞仅vimentin阳性,SMA、CD117、CD34、DOG1、S-100、desmin、ALK等均阴性。结论胃CF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纤维性肿瘤,易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等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确诊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肺透明细胞瘤8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晓龙 陈金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肺透明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检测Melan A、CD34、SMA、desmin、S-100、CKpan、TTF-1、Syn、CgA等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患者发病年龄29~60岁,... 目的探讨肺透明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检测Melan A、CD34、SMA、desmin、S-100、CKpan、TTF-1、Syn、CgA等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患者发病年龄29~60岁,平均为(50±2)岁,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多为体检时发现,CT示肿瘤为肺外周孤立性结节。瘤体最大径0.8~3 cm,呈结节状、界清无包膜,瘤体切面灰白或灰红色,质地中等;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呈梭形,胞质透明,无异型,未见核分裂象,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呈巢状或器官样排列。免疫表型:Melan A(7/8)、CD34(7/8)均阳性,SMA(4/8)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1%;desmin、S-100、CKpan、TTF-1、Syn、CgA均阴性。结论肺透明细胞瘤属于良性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需与肺原发或转移性透明细胞癌、肌上皮瘤、副神经节瘤、类癌、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等鉴别,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测可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透明细胞瘤 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结直肠恶性息肉的病理诊断要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春年 方虹斐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5-1357,共3页
随着结肠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结直肠息肉在早期得到诊治。对内镜下切除的结直肠肿瘤的病理诊断包括病变性质诊断和程度诊断,准确判断是否存在黏膜下层的浸润以及浸润的深度十分重要。如果侵犯范围较广、淋巴或静脉血管侵犯明显,则... 随着结肠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结直肠息肉在早期得到诊治。对内镜下切除的结直肠肿瘤的病理诊断包括病变性质诊断和程度诊断,准确判断是否存在黏膜下层的浸润以及浸润的深度十分重要。如果侵犯范围较广、淋巴或静脉血管侵犯明显,则需要进行后续手术切除,包括淋巴结清扫。近年提出肿瘤出芽和低分化肿瘤巢的新概念,且发现两者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该文现就恶性息肉病理诊断中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息肉 早期结直肠癌 病理 诊断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海仁 陈金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85-1387,共3页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ulmonary 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PBM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PBML的临床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ulmonary 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PBM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PBML的临床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发病年龄41~60岁,平均49.2岁,均有6~30年子宫肌瘤手术史;影像学表现均为多发、大小不一的肺内结节。镜下见肌瘤细胞呈梭形,胞质丰富略嗜酸性,瘤细胞异型性小,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表型:vimentin、desmin、SMA、ER、PR均阳性,S-100、CD117、CD34、DOG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3%。结论PBML多发于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的女性患者,组织学表现良好,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病情进展较缓慢,多数患者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 组织病理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肺胶样腺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金平 周新成 +1 位作者 葛荣 殷宪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肺胶样腺癌(colloid adenocarcinoma,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平均年龄59.5岁,肿瘤最大径平均2.1 cm,4例肿... 目的探讨肺胶样腺癌(colloid adenocarcinoma,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平均年龄59.5岁,肿瘤最大径平均2.1 cm,4例肿瘤CT检测均显示为孤立性囊实性结节,边界清楚,位于右肺上、中、下叶各1例,位于左肺下叶1例。镜下见CA由两种细胞成分构成,一种为杯状细胞,一种为低柱状上皮细胞,富含黏液。免疫表型:4例CK7、CK20、CDX-2、Villin和MUC2均阳性;1例Napasin A局灶阳性;TTF-1均阴性。结论CA特征性病理形态是富含黏液且黏液破坏肺泡壁,肿瘤肺叶切除+肺门淋巴结清扫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肺CA临床罕见,需与肺浸润性黏液腺癌以及胃肠道、卵巢、胰腺及乳腺转移性黏液腺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胶样腺癌 黏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红卫 陈洁 贾秀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97-598,共2页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对9例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块直径1.8~7.0cm,平均(4.5±1.1)cm。大部分肿块有厚薄不均匀的纤维包膜,部分肿瘤组织与...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对9例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块直径1.8~7.0cm,平均(4.5±1.1)cm。大部分肿块有厚薄不均匀的纤维包膜,部分肿瘤组织与胰腺有相互移行及穿插生长,1例包膜血管内见瘤栓。5例核分裂相达到2~6个/10HP。PAS染色、AACT、Vimentin、Ins均阴性,NSE、CK均阳性,8例Syn、CgA阳性。术后随访复发2例。结论: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现较晚。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预后判断必须综合考虑肿瘤直径、核分裂相、有无坏死、有无包膜血管神经侵犯、Ki-67阳性表达率等多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内分泌肿瘤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卵巢上皮样恶性间皮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士岭 俞文英 王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样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M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卵巢上皮样MM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47、56和69岁,...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样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M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卵巢上皮样MM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47、56和69岁,肿瘤沿着卵巢、子宫及阑尾表面生长,同时累犯网膜组织;肿瘤细胞呈乳头状、腺样及实性结构,乳头的轴心透明变性,肿瘤细胞大小一致,部分胞质透亮,部分嗜酸,部分胞膜清楚,核分裂象易见,并见病理性核分裂。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alretinin、CK5/6、WT1、D2-40等均阳性,Ber-EP4、CEA、CK20等均阴性。2例分别于术后2.5、4个月死亡,2例术后随访8.5、9个月,仍处治疗中。结论卵巢上皮样MM为罕见肿瘤,恶性度高,生存率低,预后差,临床表现和组织学形态易与卵巢癌混淆,术前及冷冻病理诊断误诊率高,免疫表型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恶性间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化生性癌41例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李海莉 周珏 +3 位作者 贾秀鹏 郑时玉 邓茜 许圣洁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0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B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41例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辅助诊断,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1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2岁;鳞癌7例,梭形细胞癌10例,混合性化生性癌16例...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B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41例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辅助诊断,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1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2岁;鳞癌7例,梭形细胞癌10例,混合性化生性癌16例,癌伴间叶分化8例;左乳24例,右乳17例,其中行改良根治术21例,单纯切除术13例,保乳术7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9.3%,术后复发2例,胸壁局部转移2例,肺部远处转移2例。免疫组化表达上皮标记及p63。结论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组罕见异质性肿瘤,有独特免疫表型,预后差,尚无明确诊疗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化生性癌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第五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分子定义的肾细胞癌
19
作者 张慧芝 赵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2-347,共6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及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开展,我们对肾脏肿瘤的分类有了新的认识,一些由特定基因改变引起的肾细胞癌逐渐被认识。2022年发布的第五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将驱动基因明确的肾细胞癌单列一类,...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及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开展,我们对肾脏肿瘤的分类有了新的认识,一些由特定基因改变引起的肾细胞癌逐渐被认识。2022年发布的第五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将驱动基因明确的肾细胞癌单列一类,即分子定义的肾细胞癌,包括TFE3重排肾细胞癌、TFEB改变肾细胞癌、ELOC(原TECB1)突变肾细胞癌、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陷型肾细胞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缺陷型肾细胞癌、ALK重排肾细胞癌和SMARCB1缺陷型肾髓质癌[1](表1)。这些分子定义的肾细胞癌虽然具有一定的重现性形态学特征,但是部分存在明显的重叠和交叉,确诊主要依靠与分子异常特异相关的免疫组化标志物或分子检测到明确的遗传学异常。该文对分子定义的肾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WHO分类 分子遗传学 病理诊断
下载PDF
细针穿刺活检和术中冷冻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华新 姚旭 +3 位作者 罗琳 成立新 唐鸣 沈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比较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和术中冷冻切片(frozen section,FS)在甲状腺微小癌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漏诊和误诊原因,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78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临床资... 目的比较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和术中冷冻切片(frozen section,FS)在甲状腺微小癌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漏诊和误诊原因,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78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FNA标本533例,阳性者394例,诊断阳性率为73.9%。术中FS标本869例,确诊816例,诊断阳性率为93.9%;误诊27例,误诊率为3.1%;漏诊17例,漏诊率为2.0%;延迟诊断9例,延迟率为1.0%。术后石蜡切片确诊875例,延迟诊断3例。结论 FNA应作为可触及性甲状腺癌的常规检查方式,而对于隐匿性癌可使用FS检查代替,该方法能显著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率,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微小癌 细针穿刺活检 术中冷冻切片 石蜡切片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