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接上海产业辐射和转移,加快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根尧 佘德荣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4期149-153,共5页
本文在分析浙江、上海制造业内部结构特点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提出浙江承接上海产业辐射与转移的领域与行业 。
关键词 浙江 制造业基地 上海 经济结构 工业化
下载PDF
关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含义初探
2
作者 陆根尧 鲁慧君 《上海综合经济》 2002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长沙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宁波市 定位 经济发展 特征
下载PDF
浙江民宿时空演进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正昕 吴婵君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8-54,共7页
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基于小猪短租以及爱彼迎的民宿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及核密度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内民宿的时空分布情况,并利用负二项回归对民宿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宏观视角看,民宿主要分布在浙中及浙北地区,集聚区... 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基于小猪短租以及爱彼迎的民宿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及核密度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内民宿的时空分布情况,并利用负二项回归对民宿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宏观视角看,民宿主要分布在浙中及浙北地区,集聚区域有显著扩张趋势,东西走向逐渐显著;从微观视角看,单位面积内民宿数量提升速度明显,集聚热点由2015年的2个增至2018年的11个,杭州市辖区和舟山市辖区始终为两大集聚热点区域;目前,有五大机制对民宿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按照其作用大小排序,分别为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生态环境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 旅游业 旅游经济 浙江
原文传递
产业视角的中国城镇化质量分级与演化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乐怡 曹信生 刘程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8-75,共8页
从产业视角重构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投入—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产业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运用熵值法对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度量,在此基础上,运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各个省份城镇化质... 从产业视角重构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投入—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产业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运用熵值法对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度量,在此基础上,运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各个省份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演变,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索了国际贸易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质量存在发展不均衡,即在东西方向上存在较为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空间结构特征,在南北方向上存在"两端低中间高"的空间结构特征;通过增加出口、吸引外商投资、加强对外合作等路径可以有效提升当地的城镇化质量,但增加对外投资则会对城镇化质量提升产生负向影响。文章就城镇化质量提升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质量 新型城镇化 国际化 产业视角 产业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长三角县域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正昕 徐维祥 刘程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143,共8页
文章重构县域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协调发展类型分区并剖析其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长三角县域根据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可分为高度协调发展区、... 文章重构县域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协调发展类型分区并剖析其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长三角县域根据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可分为高度协调发展区、中度协调发展区以及低度协调发展区,其中高度协调发展区在空间格局上以苏南地区集聚为主。(2)长三角县域整体及三大类型分区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态势,且空间异质性逐渐减弱。(3)技术创新、基础投资、金融服务、财政支出、"互联网+"五大机制对长三角不同类型分区的影响效应均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应本着异质性区域差异化指导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 空间杜宾模型 技术创新 基础设施 金融服务 互联网+
原文传递
中国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乐怡 刘程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105,202,共9页
科技新城是大都市空间拓展新形式和高质量发展新载体。文章利用国家和省级的开发区数据,结合引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 科技新城是大都市空间拓展新形式和高质量发展新载体。文章利用国家和省级的开发区数据,结合引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强联系主要为江苏—上海、江苏—山东、江苏—安徽三组。省级层面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形成了长三角、京津冀两大较为明显的网络中心;国家级和省级的科技新城及其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国家级层面,科技新城空间联系总量的热点分布呈现出以长三角为主的热点区和西部地区为主的冷点区,热点区包含了福建、浙江、安徽、江苏和上海;省级层面的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的热点区演化,其中热点区主要位于长三角的浙江、江苏、上海和安徽四个区域;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和对外开放水平、企业家精神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及其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新城 空间联系 引力模型 互联网+ 京津冀 长三角 创新型城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