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O/NiMo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化学性能
1
作者 王静 田宇 +3 位作者 董国涛 尚晨伟 徐立新 李育飞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NiMoO_(4)纳米棒前驱体,再通过煅烧的方式制备出超长NiMoO_(4)纳米棒(10μm)。采用超声法将NiMoO_(4)纳米棒均匀附着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制备GO/NiMoO_(4)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材料的晶格结构,利用扫描电子...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NiMoO_(4)纳米棒前驱体,再通过煅烧的方式制备出超长NiMoO_(4)纳米棒(10μm)。采用超声法将NiMoO_(4)纳米棒均匀附着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制备GO/NiMoO_(4)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材料的晶格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在3 mol/L的KOH电解液中,采用三电极体系对GO/NiMoO_(4)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和循环充放电测试,分析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恒电流充放电曲线计算出的比容量,GO/NiMoO_(4)电极在1 A/g时显示出高达721 F/g的高比容量,远高于原始NiMoO_(4)电极405 F/g的比容量;根据循环伏安曲线计算的比容量,与原始的NiMoO_(4)电极相比,GO/NiMoO_(4)电极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比电容,比电容可高达1 334 F/g、1 171 F/g、896 F/g、750 F/g、646 F/g和567 F/g(5 mV/s、10 mV/s、20 mV/s、30 mV/s、40 mV/s和50 mV/s下),在电流密度为20 A/g时,循环10 000次,GO/NiMoO_(4)的容量保持率达到87.3%,远远高于NiMoO_(4)的66.9%。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制备GO/NiMoO_(4)纳米复合材料为未来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很有前途的方向,卓越的性能对其未来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NiMoO_(4) 纳米材料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大学教师的学术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浙江省高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耀 李远煦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方兴未艾。依据学术创业的理论视角,以学术创业的微观主体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动机、意向、存在的现实困境,并从教师本体、大学、政府三个层面,提...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方兴未艾。依据学术创业的理论视角,以学术创业的微观主体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动机、意向、存在的现实困境,并从教师本体、大学、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大学教师开展学术创业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 大学教师 教师角色 科学评价
下载PDF
Cu含量对Ag/LSCO电接触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大帅 曹旭丹 +1 位作者 杨芳儿 郑晓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辅以高能球磨工艺合成Cu粉体改性La_(0.5)Sr_(0.5)CoO_(3-δ)(LSCO)粉体,用粉末冶金工艺结合热挤压技术制备了系列Cu改性Ag/LSCO电接触材料与成品丝,研究了Cu粉体对改性Ag/LSCO材料界面润湿性、物理力学性能等影响规律。... 采用溶胶凝胶法辅以高能球磨工艺合成Cu粉体改性La_(0.5)Sr_(0.5)CoO_(3-δ)(LSCO)粉体,用粉末冶金工艺结合热挤压技术制备了系列Cu改性Ag/LSCO电接触材料与成品丝,研究了Cu粉体对改性Ag/LSCO材料界面润湿性、物理力学性能等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改性Ag/LSCO-xCu(x=0、1、2、4、6、8)电接触材料的电阻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与Ag和LSCO基底的润湿角变化趋势相一致,但其密度和硬度性能变化趋势相反;当Cu含量为4%时,Ag和LSCO-4Cu基底的润湿角达最小值55.0°,相应的成品丝(φ2.35mm)性能最佳:电阻率2.29μΩ·cm,硬度(HV^(0.3))946.7MPa,密度9.73g/cm^(3),断后延伸率3.9%,为纯Ag/LSCO的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Ag/LSCO Cu改性 物理性能 润湿角
下载PDF
丝素蛋白作为口腔组织再生屏障材料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雨欣 丁榆德 +1 位作者 陈枫 杨帆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控的降解率、合适的机械强度与可载药的特性,已逐渐成为口腔组织再生的新兴屏障材料。该文通过分析、总结丝素蛋白作为屏障材料在口腔组织再生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目前应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趋... 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控的降解率、合适的机械强度与可载药的特性,已逐渐成为口腔组织再生的新兴屏障材料。该文通过分析、总结丝素蛋白作为屏障材料在口腔组织再生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目前应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引导组织再生 引导骨组织再生 屏障材料
下载PDF
Ag/LaNi_(x)Co_(1-x)O_(3)触点材料的制备及电接触性能研究
5
作者 邵紫阳 杨芳儿 +4 位作者 王大帅 刘振武 沈涛 李跃 郑晓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文运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双钙钛矿型LaNi_(x)Co_(1-x)O_(3)(LNCO)纳米材料,利用粉末冶金和热挤压技术制备了相应的Ag/LNCO触点材料及元件样品。重点考察了不同Ni、Co含量对Ag/LNCO触点材料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力学性... 本文运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双钙钛矿型LaNi_(x)Co_(1-x)O_(3)(LNCO)纳米材料,利用粉末冶金和热挤压技术制备了相应的Ag/LNCO触点材料及元件样品。重点考察了不同Ni、Co含量对Ag/LNCO触点材料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电寿命服役能力的影响,对其电弧侵蚀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SnO2粉体增强Ag基触点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NCO纳米颗粒粒径为20-30 nm,经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Ag/LaNi_(0.5)Co_(0.5)O_(3)触点材料电学性能和电寿命都优于Ag/SnO_(2)触点材料,其电阻率低至2.10μΩ∙cm,电寿命性能达到51287次。表明Ag/LaNi_(0.5)Co_(0.5)O_(3)触点材料性能较佳,是一种可以取代Ag/CdO的新型触点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点材料 力学性能 电弧侵蚀 电寿命 La_(2)Ni_(1-x)Co_(x)O_(3)
下载PDF
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及能源材料课程CDIO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6
作者 甘永平 张文魁 +2 位作者 夏阳 张俊 黄辉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8期133-135,共3页
本文分析了我校材料工程专业学位培养和能源材料课程教学的特点,引入CDIO教学理念,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结果表明能源材料课程CDIO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自... 本文分析了我校材料工程专业学位培养和能源材料课程教学的特点,引入CDIO教学理念,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结果表明能源材料课程CDIO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工程专业硕士 能源材料课程 CDIO模式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凝灰岩石粉/聚氯乙烯石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丁聪 任金明 +3 位作者 王永明 黄家驹 范萍 钟明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6,共8页
为解决凝灰岩石粉的高值化资源化利用,本文首先研究了凝灰岩石粉的主要成分、表面改性对化学组成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然后采用了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凝灰岩石粉/聚氯乙烯(PVC)石塑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凝灰岩石粉/PVC复合材料... 为解决凝灰岩石粉的高值化资源化利用,本文首先研究了凝灰岩石粉的主要成分、表面改性对化学组成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然后采用了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凝灰岩石粉/聚氯乙烯(PVC)石塑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凝灰岩石粉/PVC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凝灰岩石粉/PVC石塑地板材料的中试生产。结果表明,凝灰岩石粉主要成分为SiO_(2)。采用表面改性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后,可改善凝灰岩石粉的聚集。对凝灰岩石粉的表面改性可显著提高其与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相同填料质量分数下(62%),硬脂酸表面改性后的凝灰岩石粉/PVC复合材料具有比碳酸钙/PVC复合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及阻燃性,其拉伸强度、邵氏A硬度和极限氧指数可分别达到(26.52±1.7)MPa、90.2±0.9、63.1%±1.5%。所制备的凝灰岩石粉/PVC石塑地板材料性能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且在锁扣拉力和表面耐刮擦性能上表现优异。本工作为粉尘石粉的资源综合利用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粉尘石粉 聚氯乙烯 资源利用
下载PDF
基于干细胞与生物3D打印技术的皮肤组织工程研究与应用进展
8
作者 李玲 丁文 刘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皮肤是人体内非常复杂的器官,构建仿生的皮肤模型一直是是临床和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3D生物打印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皮肤构建物的问题,它可以通过定制皮肤形状,精确分配细胞和其他材料,实现快速可靠的仿生皮肤替代品生产,满足临床和工业... 皮肤是人体内非常复杂的器官,构建仿生的皮肤模型一直是是临床和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3D生物打印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皮肤构建物的问题,它可以通过定制皮肤形状,精确分配细胞和其他材料,实现快速可靠的仿生皮肤替代品生产,满足临床和工业要求。此外,它具有优异的性能、灵活性、高分辨率、重现性和高通量,可以用于药物筛选、化妆品测试以及皮肤移植等,并且可以为更多烧伤或糖尿病患者提供有效的皮肤替代物。结合干细胞的3D生物打印技术给研究和医疗专业人员带来更多解决皮肤疾病的方案。多能干细胞是有吸引力的候选细胞,因为,它们除了在伦理上被接受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基因定制,实现具有预定结构的细胞载体,可以纳入血管网络、毛囊和汗腺等仿生层次的结构,以提高组织功能和美学植入。该文主要综述3D生物打印技术进行皮肤构建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不同3D生物打印工艺构建皮肤的特点,并剖析了含有附属器的皮肤构建物下游应用需求,为本领域在体外生理或病理模型构建、再生医学和临床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3D生物打印 皮肤
下载PDF
团队合作的任务驱动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在环境材料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夏阳 甘永平 +2 位作者 贺馨平 方如意 张俊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129-131,共3页
本文以环境材料课程为载体,针对课程学时少、教学内容多、教材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及评价方式落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团队合作的任务驱动案例研讨教学新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与传统讲授教学方式相比,新教学模式新增了时事热点工程案... 本文以环境材料课程为载体,针对课程学时少、教学内容多、教材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及评价方式落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团队合作的任务驱动案例研讨教学新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与传统讲授教学方式相比,新教学模式新增了时事热点工程案例,丰富拓展了教学内容,引入了多层次互动学习方式,优化了教学评价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合作 任务驱动教学 案例教学 环境材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粉末粒径及其配比对FeSiAl软磁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旺昌 韩晓锋 +2 位作者 周翔 项文波 车声雷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对气雾化法制备的球形FeSiAl粉末进行粒径优选及配比,通过耐高温复合磷酸盐和硅树脂对其进行有机-无机双绝缘包覆,然后将其制备成软磁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粉末粒径及配比对材料密度、高频功率损耗、磁导率和直流偏置等性能的影响。结... 对气雾化法制备的球形FeSiAl粉末进行粒径优选及配比,通过耐高温复合磷酸盐和硅树脂对其进行有机-无机双绝缘包覆,然后将其制备成软磁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粉末粒径及配比对材料密度、高频功率损耗、磁导率和直流偏置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磁复合材料的密度、磁导率和功率损耗随粉末粒径的减小而降低,直流偏置特性随粒径的减小而改善。当平均粒径为6.28μm时,1 MHz下的有效磁导率为59.21,在Bm=30 mT,f=1 MHz的条件下损耗为335.57 kW/m^(3),在100 Oe磁场下的磁导率百分比为64.42%。通过将平均粒径为18.76μm和12.72μm的两组粉末进行粒度配比,发现随着细磁粉含量的增大,密度与磁导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同时在Bm=30 mT,f=1 MHz高频条件下的损耗由624.50 kW/m^(3)减小至575.76 kW/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Al软磁复合材料 粉末粒径 功率损耗 有效磁导率 直流偏置特性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储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梁初 许浩辉 +5 位作者 梁升 夏阳 黄辉 陶新永 甘永平 张文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6,共8页
储锂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已成为国际上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储锂材料的研究进展,但非简单地重复负极储锂材料发展的全部研究。重点关注了三大类负极储锂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储... 储锂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已成为国际上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储锂材料的研究进展,但非简单地重复负极储锂材料发展的全部研究。重点关注了三大类负极储锂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储锂机理和主要电化学改性途径,并指出了三类负极储锂材料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储锂 循环寿命 比容量 倍率性能
下载PDF
Mg(NH_2)_2-2LiH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初 梁升 +4 位作者 夏阳 黄辉 甘永平 陶新永 张文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7-635,共9页
Mg(NH2)2-2Li H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几种最具应用潜力的高容量储氢材料之一.由于具有较合适的吸放氢热力学性能、相对较低的吸放氢操作温度、较高的可逆储氢容量和较优的吸放氢循环稳定性,Mg(NH2)2-2Li H材料现已成为储氢材料研究领... Mg(NH2)2-2Li H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几种最具应用潜力的高容量储氢材料之一.由于具有较合适的吸放氢热力学性能、相对较低的吸放氢操作温度、较高的可逆储氢容量和较优的吸放氢循环稳定性,Mg(NH2)2-2Li H材料现已成为储氢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Mg(NH2)2-2Li H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材料的组分、晶体结构、颗(晶)粒尺寸和催化动力学改性等对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及储氢机理,总结了Mg(NH2)2-2Li H储氢材料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物 氢化物 储氢性能 热力学 动力学 储氢机理
下载PDF
硅负极材料的储锂机理与电化学改性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初 周罗挺 +4 位作者 夏阳 黄辉 陶新永 甘永平 张文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43-8049,共7页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候选材料。本文系统总结了硅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特性和储锂机理,分析了硅负极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嵌脱锂过程硅材料...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候选材料。本文系统总结了硅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特性和储锂机理,分析了硅负极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嵌脱锂过程硅材料粉化调控、稳定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的构建和硅材料导电性调变3方面对硅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改性进展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硅负极储锂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负极材料 储锂机理 粉化调控 稳定SEI膜 导电性
下载PDF
生物模板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阳 方如意 +6 位作者 施思 梁初 张俊 黄辉 陶新永 甘永平 张文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5,共8页
锂离子电池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新型二次化学储能器件,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交通工具和智能电网等领域。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是获得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文章针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存... 锂离子电池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新型二次化学储能器件,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交通工具和智能电网等领域。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是获得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文章针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存在制备工艺复杂、结构难以控制、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差等问题,从生物资源高效利用角度出发,结合生物材料尺寸均匀、形态多变、结构精密、环境友好等优点,综述了生物模板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极材料 生物模板
下载PDF
雷达吸波隐身材料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旺昌 周祥 +3 位作者 应耀 张旭 姜力强 车声雷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5年第2期353-357,384,共6页
基于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理论,介绍了不同结构雷达吸波材料的隐身机理,叙述了几种雷达吸波材料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设计方法,阐述了几种吸波剂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结构型雷达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隐身机理 雷达吸波材料 电磁波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铝修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甘永平 林沛沛 +7 位作者 黄辉 夏阳 梁初 张俊 王奕顺 韩健峰 周彩红 张文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9-1196,共8页
采用氧化铝修饰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修饰改性中的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能使Al... 采用氧化铝修饰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修饰改性中的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能使Al_2O_3纳米颗粒均匀包覆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有效增强了复合材料结构的稳定性。在600 mA·g^(-1)电流密度下,该复合材料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86mAh·g^(-1)。经过500次循环后,其可逆放电比容量仍高于132 mAh·g^(-1),初始容量保持率高达71%。此外,电压衰退也被有效抑制,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氧化铝 富锂锰材料
下载PDF
低缺陷石墨烯/UHMWPE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海平 孟竺 +4 位作者 郑爱爱 卢铁梅 徐喜连 钟明强 徐立新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共9页
设法以简单的工艺实现低缺陷石墨烯的高效、规模化制备,对于促进其在聚合物改性领域中的成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一种低缺陷石墨烯的简单制备方法及其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复合改性作用。首先,利用超支化聚乙烯(HBPE)... 设法以简单的工艺实现低缺陷石墨烯的高效、规模化制备,对于促进其在聚合物改性领域中的成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一种低缺陷石墨烯的简单制备方法及其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复合改性作用。首先,利用超支化聚乙烯(HBPE)在氯仿中借助超声高效剥开天然石墨制得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分别与两种不同粒径的UHMWPE粉末进行溶液混合,经溶剂挥发和热压成型制得石墨烯/UHMWPE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广角X射线衍射技术(WA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所得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深入表征,并对所得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所得石墨烯结构缺陷较少,厚度5层以下,表面存在少量非共价吸附的HBPE,比例达0.39 g(g石墨烯)-1;通过所述复合工艺可制得具有隔离网络结构的石墨烯/UHMWPE复合材料,借助该结构,只需少量石墨烯即可有效提高UHMWPE的导电性能,其逾渗阈值仅为0.25 vol%(粒径60μm UHMWPE)和0.50 vol%(粒径25μm UHMWPE);相比小粒径UHMWPE粉末,由大粒径粉末所得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石墨烯导电愈渗阈值及更优的导电性能。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低缺陷石墨烯的高效制备及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乙烯 低缺陷石墨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隔离网络结构 导电性能
下载PDF
热分解法制备纳米铜/石蜡相变驱动复合材料及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斌 楼白杨 +1 位作者 曹小海 李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1131-21135,共5页
以甲酸铜-辛胺配合物为前驱体,采用热分解法单步制备了纳米铜及纳米铜/石蜡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和DSC对复合材料的物相、微观形貌及相变温度和潜热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反应温度对铜粒形貌、尺寸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热敏性和热膨胀性... 以甲酸铜-辛胺配合物为前驱体,采用热分解法单步制备了纳米铜及纳米铜/石蜡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和DSC对复合材料的物相、微观形貌及相变温度和潜热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反应温度对铜粒形貌、尺寸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热敏性和热膨胀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蜡包覆在铜粒表面,能显著提高其抗氧化性。与纯石蜡相比,纳米铜/石蜡复合材料的热敏性明显提高,但其相变温度、潜热和体膨胀率则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铜/石蜡 热分解法 热性能
下载PDF
一种正畸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云峰 宋山岭 +2 位作者 仵健磊 费正东 徐立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1-365,共5页
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高分子材料(SMPs,Shape memory ploymers)可应用于口腔正畸,但是其弹性模量比较低,形状回复力比较小.为了提高PU材料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可行性,以聚氨酯为基体,短切玻璃纤维为增强填料,探究具有不同质量分数的玻璃纤... 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高分子材料(SMPs,Shape memory ploymers)可应用于口腔正畸,但是其弹性模量比较低,形状回复力比较小.为了提高PU材料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可行性,以聚氨酯为基体,短切玻璃纤维为增强填料,探究具有不同质量分数的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GFRPU)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并制备出长方体状样条,通过静态拉伸实验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测试和扫描电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观察,从弹性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微观断口形貌三个方面评估GFRPU复合材料用于正畸治疗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36℃,玻纤质量分数为35%时,GFRPU复合材料与纯PU材料相比,其弹性模量提高了218%~546%,力学性能有较大改善,其应用于口腔正畸的可能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氨酯 玻璃纤维 力学性能 正畸
下载PDF
GO/HCCP-[nBuMI]PF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莉 羊银 +2 位作者 王晓祥 王睿 杨晋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2,共6页
利用六氯环三磷腈与1-丁基咪唑通过季铵化反应,合成季铵盐氯化-1-丁基-3-五氯环三磷腈咪唑盐,进而通过置换反应将氯原子取代,合成了稳定、绿色环保的季铵化离子液体六氟磷酸-1-正丁基-3-五氯环三磷腈咪唑盐(HCCP-[nBuMI]PF_6),并与氧化... 利用六氯环三磷腈与1-丁基咪唑通过季铵化反应,合成季铵盐氯化-1-丁基-3-五氯环三磷腈咪唑盐,进而通过置换反应将氯原子取代,合成了稳定、绿色环保的季铵化离子液体六氟磷酸-1-正丁基-3-五氯环三磷腈咪唑盐(HCCP-[nBuMI]PF_6),并与氧化石墨烯作用,研究了自组装氧化石墨烯和离子液体对棉布的无氯阻燃效果。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残炭率提高,最大热降解速率下降,热释放速率降低,总热释放速率降低,CO,CO_2和烟气生成量均减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得到提升;离子液体HCCP-[nBuMI]PF_6的阻燃效果更好,自组装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高温处理可有效提高棉布的热稳定性,自组装的最佳层数为30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石墨烯 离子液体 阻燃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