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地方文学的文化阐释价值——兼析浙西地区文学的乡土性 被引量:3
1
作者 贵志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101,共5页
地方文学是区域文化的典型反映形态,是民族文化一体性和区域文化本土化进程相互作用的产物,积淀着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文化阐释价值。浙西地区文化生态的边缘性和儒学化,决定了该地区作家群体、作品内容... 地方文学是区域文化的典型反映形态,是民族文化一体性和区域文化本土化进程相互作用的产物,积淀着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文化阐释价值。浙西地区文化生态的边缘性和儒学化,决定了该地区作家群体、作品内容等文学风貌的发展演变。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关注民生的人文观照,构成了地方文学的乡土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地方文学 文献价值 乡土气质
下载PDF
现代散文意识的群体自觉与个性表达——论浙江新文学作家的散文建树
2
作者 贵志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2-107,共6页
在现代散文初创期,浙江新文学作家功不可没。他们是现代散文意识最早觉醒的一个地域性群体,凸现了浙江地域文化和散文传统的潜在意义,以及在现代散文史中确立地位的显在意义。他们对现代散文理论观念的探索和文体实践,由此显现出的多样... 在现代散文初创期,浙江新文学作家功不可没。他们是现代散文意识最早觉醒的一个地域性群体,凸现了浙江地域文化和散文传统的潜在意义,以及在现代散文史中确立地位的显在意义。他们对现代散文理论观念的探索和文体实践,由此显现出的多样化个性风格,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散文的艺术表现,并提供了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基本构架和散文体式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作家 散文理论 散文体式 语言风格
下载PDF
从“仁”“礼”“和”的关系看孔子的和谐思想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和”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影响也不如“仁”“礼”那样广泛,但它却是孔子强调“仁”、推行“礼”的目的之所在。在孔子思想中,“仁”、“礼”、“和”是一个整体,“仁”从个体道德修养角度促进“和”,“礼”从社会制度和规范... “和”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影响也不如“仁”“礼”那样广泛,但它却是孔子强调“仁”、推行“礼”的目的之所在。在孔子思想中,“仁”、“礼”、“和”是一个整体,“仁”从个体道德修养角度促进“和”,“礼”从社会制度和规范方面保证“和”。“和”既是“仁”“礼”之目的,也是“仁”“礼”结合之结果。本文分析了孔子和谐思想的表现、本质,并对“仁”、“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和谐思想 仁礼和的关系
下载PDF
浙东作家建构“五四”新文学的话语姿态
4
作者 马丽敏 《红河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4-27,共4页
作为开创“五四”新文学的主力军和奠基者,浙东现代作家群为新文学的话语建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此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作为20世纪新一代启蒙知识分子,他们面临着文化语境变迁的困惑,中西文化的交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这都... 作为开创“五四”新文学的主力军和奠基者,浙东现代作家群为新文学的话语建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此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作为20世纪新一代启蒙知识分子,他们面临着文化语境变迁的困惑,中西文化的交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这都使他们在个体心理上表现为双重质素的对垒,表现在创作中传达了一种以启蒙为主导的双声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 双声话语 浙东现代作家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多元化立体计算机文化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世华 沈惠惠 沈玲玲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4期127-130,共4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问题,并提出了由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创作等组成的多元化立体课程教学模式,并讨论了该模式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给出了计算机文化基...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问题,并提出了由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创作等组成的多元化立体课程教学模式,并讨论了该模式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给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和考核方法。该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 多元化立体化教学 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 实践反馈
下载PDF
高校美育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碧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127,共3页
"评什么"和"怎么评"是高校美育评价中的两个基本问题。高校美育以丰富情感世界、升华精神境界、促进人性完善为目的,所以,评价应当采用以定性为主的方法。高校美育实践良好效果的取得,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指导、相应... "评什么"和"怎么评"是高校美育评价中的两个基本问题。高校美育以丰富情感世界、升华精神境界、促进人性完善为目的,所以,评价应当采用以定性为主的方法。高校美育实践良好效果的取得,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指导、相应的条件保障和精心的活动组织,因此,评价内容应当包括思想认识、条件建设、活动组织和教育效果等几个方面。由于这几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评价中应当注意从实际出发,科学选择、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美育 评价方法 评价内容
下载PDF
论美育渗透的途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叶碧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1-34,共4页
人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美育渗透应当是多种途径的统一,实现这种统一的依据是美育渗透的终极意义。作者分析了学校美育渗透的五条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强调活动的整体性和目标的终极性,校园文化中的美育... 人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美育渗透应当是多种途径的统一,实现这种统一的依据是美育渗透的终极意义。作者分析了学校美育渗透的五条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强调活动的整体性和目标的终极性,校园文化中的美育渗透强调精神性与和谐性,人际关系中的美育渗透突出交往的超越性和主体间性,规章制度中的美育渗透注重人文性和情理相融性,校园网络中的美育渗透强调反思意识的培养。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指向美育渗透的终极意义:塑造完满人性,促进自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渗透 审美情感 途径 激活
下载PDF
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根松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第27期80-80,82,共2页
职业技能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也是用人单位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标准。多年来,工科类专业比较重视职业技能,而文科类专业对职业技能普遍重视不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从职业技能的内容、技能的训... 职业技能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也是用人单位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标准。多年来,工科类专业比较重视职业技能,而文科类专业对职业技能普遍重视不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从职业技能的内容、技能的训练、技能的考核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进行尝试,旨在形成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实践和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 职业技能 训练 考核
下载PDF
颜色、图像与声音——国内档案期刊文章扫描之四
9
作者 杨景春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6,共3页
较之于传统的占绝对优势的文字档案,声像档案无疑更加鲜活,许多方面比纸质档案更为生动、形象、直观、精确,具有纸质档案无法达到的利用效果。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以来,许多单位都拥有了声像设备,声像档案的数量和利用率也随之... 较之于传统的占绝对优势的文字档案,声像档案无疑更加鲜活,许多方面比纸质档案更为生动、形象、直观、精确,具有纸质档案无法达到的利用效果。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以来,许多单位都拥有了声像设备,声像档案的数量和利用率也随之逐步增加,声像技术在信息传播和档案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十多年来,档案中异军突起的“小兄弟”——声像档案,以其形象、直观的传影传声手段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档案 期刊文章 声像档案 颜色 扫描 国内 声音 图像
下载PDF
在历史的丛林中——国内档案期刊文章扫描之一
10
作者 杨景春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69,共4页
文史不分家,档案与历史如影随形,具有天然的亲和关系。台湾董桥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大陆老姜谓:“档案是历史的定稿”。^[1]档案的历史真实性永远存在,在证实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独一无二的权威地位。俗话说... 文史不分家,档案与历史如影随形,具有天然的亲和关系。台湾董桥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大陆老姜谓:“档案是历史的定稿”。^[1]档案的历史真实性永远存在,在证实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独一无二的权威地位。俗话说:“别看现在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有些时候,想检验你的历史观念是否正确,运用史料是否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实性 档案 期刊文章 扫描 国内 丛林 亲和关系 权威地位
下载PDF
千树万树梨花开
11
作者 杨景春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90,共2页
1古树名木的档案管理所谓“古树名木”,是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且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 1古树名木的档案管理所谓“古树名木”,是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且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大面积成片生长的古树被划定为“古树群”。西欧、北美一些国家树龄在50年以上定为古树,100年以上就视为“国宝”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人类历史 梨花 文化价值 档案管理 领袖人物 “国宝” 树木
下载PDF
从古旧中寻出新滋味——国内档案期刊文章扫描之三
12
作者 杨景春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1,共3页
开发档案,利用档案,使古老的档案焕发生机,让档案走出神秘莫测的殿堂.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对开发利用这个问题的讨论不绝于耳。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档案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是馆藏档案,没有存货不行。但现在的... 开发档案,利用档案,使古老的档案焕发生机,让档案走出神秘莫测的殿堂.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对开发利用这个问题的讨论不绝于耳。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档案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是馆藏档案,没有存货不行。但现在的情况是.即使有存货。距离真正的社会化开发与产业化运作仍然相去甚远。守着一座座金山银库却要到处喊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人说:现在“档案资源多表现为一种静态的、封闭的资源.档案工作出现了一种高积累、低附加值产出的现象。这在基层档案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无米之炊难。有米之炊也不容易.有个别档案部门犹如刚刚出道、技术拙劣的厨师.面对一大堆形形色色的原材料。不知道先上热菜还是凉菜.不知道是先做油焖虾仁还是清炖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档案 期刊文章 档案开发利用 基层档案工作 扫描 国内 滋味 出新
下载PDF
缝补文明的碎片——国内档案期刊文章扫描之二
13
作者 杨景春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4,共3页
所谓文明,释义甚多,一般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文化状态.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如果将历史比作一条线,那么,这条线却是一条交织了无数悲欢离合、上演了无数战争和穿起了... 所谓文明,释义甚多,一般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文化状态.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如果将历史比作一条线,那么,这条线却是一条交织了无数悲欢离合、上演了无数战争和穿起了许多事件的一条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文章 文明 扫描 档案 国内 精神财富 文化状态 社会发展
下载PDF
欢天喜地过大年
14
作者 杨景春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88,共2页
1年的传说、来历与春节的起源 与阳历年(元旦)相对应,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迅),习惯上我们把过春节看做是真正的“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关键词 “过年” 春节 “年” 起源
下载PDF
归依体验与萧红作品中的和谐意蕴
15
作者 马丽敏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2期143-144,共2页
归依体验是一种深层的无意识心理,从这个心理层面来阐释萧红作品中的和谐意蕴,不仅体现在描写家园和生存本能的和谐,还表现在童年题材的抒写与大自然的本源性和谐两个方面,从而达到对萧红作品更深层次的解读。
关键词 萧红 和谐意蕴 归依体验
下载PDF
论陈三立的七言古体诗创作
16
作者 刘小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5-98,共4页
陈三立的七言古体诗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并非人们常说的散原诗歌的萧索凄寂,而是多有酣畅崛健的风格。抒怀类七古笔调莽苍排奡,曲尽诗人内心的孤愤,其雄伟气象令人感奋;山水诗多是恣肆雄放,表现了雄奇的自然山水,也流露出了作者面对山... 陈三立的七言古体诗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并非人们常说的散原诗歌的萧索凄寂,而是多有酣畅崛健的风格。抒怀类七古笔调莽苍排奡,曲尽诗人内心的孤愤,其雄伟气象令人感奋;山水诗多是恣肆雄放,表现了雄奇的自然山水,也流露出了作者面对山水时心境的暂时解脱和背后沉重的心事。他的七古笔墨畅达,即便是次韵之作,仍能声势不减,诗人过人的才情于此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三立 七言古体诗 酣畅崛健
下载PDF
萧红童话世界的心灵建构
17
作者 马丽敏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7年第2期193-195,共3页
萧红以儿童视角创作的评论在整个萧红批评中好像并没特别地被关注,而事实上这却是一个重新突破单角度批评萧红创作的有力切口。作为20世纪初的一位文学天才,萧红小说中采用的儿童视角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更是萧红心灵深处一种创造... 萧红以儿童视角创作的评论在整个萧红批评中好像并没特别地被关注,而事实上这却是一个重新突破单角度批评萧红创作的有力切口。作为20世纪初的一位文学天才,萧红小说中采用的儿童视角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更是萧红心灵深处一种创造力的宣泄,所以从心理学批评角度对她的这一文学现象进行分析不失为萧红研究中较为有意义的一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视角 创作心态 心理学批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