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持续了二十年的追踪报道——《农民日报》对浙江“千万工程”系列报道的特点及启示
1
作者 李骏 《传媒》 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
连续报道可以做多久?《农民日报》20年持续追踪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沿着“美丽乡村”到“未来乡村”的发展脉络报道,总结创新经验,揭示发展路径,展现社会影响。农民日报社浙江记者站站长蒋文龙主笔和参... 连续报道可以做多久?《农民日报》20年持续追踪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沿着“美丽乡村”到“未来乡村”的发展脉络报道,总结创新经验,揭示发展路径,展现社会影响。农民日报社浙江记者站站长蒋文龙主笔和参与其中大多数报道,他站在央媒高度,敏锐捕捉“千万工程”的政策动态和理论创新,通过广泛调研,深入剖析,发现问题,前瞻性地提出乡村建设面临的诸多挑战,客观报道“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塑造美丽乡村新形象,发表60多篇具有创新性、典型性的报道,一半多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如《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浙江范本》一文,中央主要领导作出大篇幅的肯定批示。《农民日报》从发现线索、记录新闻到解读政策、研究三农、服务三农,将职业生命融入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久久为功,走出一条地方受益、媒体发展、记者成长的“良性循环”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日报》 记者站站长 追踪报道 客观报道 美丽乡村 政策动态 领导批示 良性循环
下载PDF
赛博空间的非遗传播--媒介环境传播学视阈下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沈珉 杨柳牧菁 《未来传播》 2020年第1期9-15,116,共8页
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理解下的非遗传播习惯于将非遗视为传播客体,将网络视为传播的通道与媒介。媒介环境传播学理论视阈下分析更能体现赛博空间与非遗传播的适配性:赛博空间的组织模拟了非遗的社区与群体的存在方式;其开放与自由保证了... 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理解下的非遗传播习惯于将非遗视为传播客体,将网络视为传播的通道与媒介。媒介环境传播学理论视阈下分析更能体现赛博空间与非遗传播的适配性:赛博空间的组织模拟了非遗的社区与群体的存在方式;其开放与自由保证了非遗的"本真性"的延续;而其互动的特征也保证了非遗的"流动性"。现实中的非遗经过投射、模拟与表征,在赛博空间得到演绎。但赛博空间的技术特征也易于歪曲非遗的本真性。将赛博空间视为传播媒介,非遗传播仍需警惕真实与虚拟之间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空间 非遗传播 媒介环境传播学
下载PDF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运作特点及其对策分析——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3
作者 丁莉丽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2年第1期224-228,共5页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仅是对大学生施以人文关怀,也是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目前在高校存在着活动冷热不均、传播渠道和运作方式单一、活动数量偏少等问题。解决思路在于提高文艺团体和校园...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仅是对大学生施以人文关怀,也是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目前在高校存在着活动冷热不均、传播渠道和运作方式单一、活动数量偏少等问题。解决思路在于提高文艺团体和校园的沟通交流,注重高雅艺术的营销,创新运作机制并可以适度引入社会力量来参与,以提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雅艺术 文化产业 传播渠道 运作机制
原文传递
创建新闻传播学类品牌专业的策略
4
作者 厉国刚 《新闻世界》 2018年第10期94-96,共3页
不管是从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的角度,还是从更好地培养人才角度,创建新闻传播学类品牌专业都非常有必要。一个品牌专业,在师资、平台、学生、文化、管理等多个层面都有其特色。为此,需要面向培养学习型新闻传播人才这一目标,在专业定位... 不管是从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的角度,还是从更好地培养人才角度,创建新闻传播学类品牌专业都非常有必要。一个品牌专业,在师资、平台、学生、文化、管理等多个层面都有其特色。为此,需要面向培养学习型新闻传播人才这一目标,在专业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品牌专业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十三五”浙江工商大学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5
作者 高运锋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6年第1期7-11,共5页
随着办学生态环境的巨大转变,建立在大众传播模式下的传统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其中也蕴含着黄金发展机遇。调整战略定位,融合优势办学资源,推出旗帜型广告科研成果,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是'十三五'... 随着办学生态环境的巨大转变,建立在大众传播模式下的传统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其中也蕴含着黄金发展机遇。调整战略定位,融合优势办学资源,推出旗帜型广告科研成果,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是'十三五'期间我校广告专业实现弯道超车、争创一流的变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广告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电影课如何优化通识教育功能——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6
作者 丁莉丽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6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本文从探讨'电影何为'入手,以浙江工商大学为样本,从学者构成/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学生评价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我校电影赏析课程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优化课程的通识教育功能、促进教育品牌的创建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通识课程 经典电影 审美教育
原文传递
浙江工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7
作者 冯文丽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我校的'普通共同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General Education)。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校通识教育课需要改革,要厘清通识教育与人文教... 我校的'普通共同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General Education)。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校通识教育课需要改革,要厘清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概念、提高开设课程的准入标准、实行教授授课、提倡中外经典研读等,以实现浙江工商大学'加速发展,创新强校'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选修课 通识教育 改革
原文传递
智能传播时代人机关系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8
作者 厉国刚 盖朝睿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6期52-56,共5页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已经融合嵌入人类生活,并成为社会系统运转的背景,由此带来的人机关系伦理新问题需要被重视,并亟待厘清应对思路。人机关系的迭代中不断涌现的新矛盾和历史遗留的伦理问题,都会对现今的生产、生...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已经融合嵌入人类生活,并成为社会系统运转的背景,由此带来的人机关系伦理新问题需要被重视,并亟待厘清应对思路。人机关系的迭代中不断涌现的新矛盾和历史遗留的伦理问题,都会对现今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面对人与智能机器相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面临的挑战,需要从实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正视人机关系发展趋势,找到合适的道德以及法律上的应对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播 人机关系 人机伦理 人机交互 算法权力 智能机器
下载PDF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9
作者 蒋承勇 云慧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55,共3页
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一审美一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力度,进而培养出人格完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是这门课程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 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一审美一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力度,进而培养出人格完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是这门课程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激活经典文本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人格和健全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人文性 人文素养 经典文本
下载PDF
政府推力下的电影巡回放映--以民国时期的浙江为中心
10
作者 田中初 郭凯云 《文化艺术研究》 2023年第6期70-77,114,115,共10页
民国以后,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介逐步发展。除了娱乐功能之外,电影的教育功能也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知。到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出于民众教化及训政统治等需求,开始介入教育电影的推广活动。本文以民国时期的浙江教育电影巡回... 民国以后,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介逐步发展。除了娱乐功能之外,电影的教育功能也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知。到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出于民众教化及训政统治等需求,开始介入教育电影的推广活动。本文以民国时期的浙江教育电影巡回放映为视点,从政府组织电影巡回放映机构、为电影巡回放映提供财物保障、为电影巡回放映提供人力支持等层面回梳,以此显示中国电影传播进路中的一种独特动力--政府推动下的电影传播。据此可进一步理解,在近代中国独特的历史情境中,政府推动下的组织型电影推广与市场驱动下的自发型电影需求共同促进了电影事业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浙江 电影 巡回放映
下载PDF
面向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地方叙事图书出版与传播研究
11
作者 蒋三军 毕春雪 《传媒论坛》 2023年第22期90-92,共3页
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已经成为各地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而地方叙事图书作为具有系统性、历史穿透力、较大内容体量的“厚重”文化产品,将助力建构“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内部自信以及外部舆论认同。地方叙事图书对于新时代文化... 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已经成为各地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而地方叙事图书作为具有系统性、历史穿透力、较大内容体量的“厚重”文化产品,将助力建构“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内部自信以及外部舆论认同。地方叙事图书对于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具有造势、资政、存史三个方面的作用,在选题要求上需立足本地、着眼国家,选题方向应政、经、文、史齐头并进,体系要求为体系宏大,结构清晰,在传播上要通过意见领袖激发活力,在图书内容上力求通俗化,图书的装帧设计需注重历时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文化高地 地方叙事 图书传播
下载PDF
卢梭获奖与学术竞赛
12
作者 陈军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3期107-115,共9页
卢梭的《论科学与文艺》是1749年第戎学院的应征论文。在文中,卢梭立场鲜明地反对科学和文艺的普及。翌年,作为肩负传播科学和文艺之责的学术机构,第戎学院以“文采”为由授予卢梭头奖,这在当时引发了巨大争议。事实上,卢梭之所以能获头... 卢梭的《论科学与文艺》是1749年第戎学院的应征论文。在文中,卢梭立场鲜明地反对科学和文艺的普及。翌年,作为肩负传播科学和文艺之责的学术机构,第戎学院以“文采”为由授予卢梭头奖,这在当时引发了巨大争议。事实上,卢梭之所以能获头奖,是因为与太阳王时代维护王室和宗教立场的学术竞赛不同,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学术竞赛推崇诉诸理性普遍认可而非以实践为准绳的求知模式。而卢梭获奖引发的争议也表明,一旦自由的学术探讨溢出思辨的范畴进入实践领域,人们往往容易将某些观点作为教条而用。启蒙时代,反对第戎学院的启蒙者如此;大革命期间,歌颂自由、人权的革命者同样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学术竞赛 启蒙时代
下载PDF
中国最早的大学语文实验报告——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新论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二元 冯文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147,共9页
1904年"癸卯学制"实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预科都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民国大一国文的前身,"大学预科国文"即代表着大学语文的早期形态。而刘半农在1917年完成、1918年发表之《应用文之教授... 1904年"癸卯学制"实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预科都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民国大一国文的前身,"大学预科国文"即代表着大学语文的早期形态。而刘半农在1917年完成、1918年发表之《应用文之教授》可谓中国现代语文学科最早的一篇大学语文论文和实验报告。若将其放置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这篇报告更能凸显刘半农及其同仁的语文教育观念;其中关于"通人"和"普通人"的培养目标之辨析,对于当下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尤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应用文 大学预科国文 实验报告 大学语文
下载PDF
回忆:重复哲学的认知之维
14
作者 杨艳 黄擎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6,159,共9页
重复引发了回忆与记忆两种认知形式。现代哲学强调回忆的无意识性,旨在突出其生成性与创造性。在基于同一性的重复观与基于差异性的重复观主导下,分别产生了面向过去的回忆与朝向未来的回忆,二者的核心分歧在于对存在的认知差异。在差... 重复引发了回忆与记忆两种认知形式。现代哲学强调回忆的无意识性,旨在突出其生成性与创造性。在基于同一性的重复观与基于差异性的重复观主导下,分别产生了面向过去的回忆与朝向未来的回忆,二者的核心分歧在于对存在的认知差异。在差异性重复作用下,回忆的想象性在回旋复生的过程中得以显扬,产生了超越现实的认知功能。文学作为一种富有想象性的艺术,通过以差异性重复为核心的回忆书写模糊了思维与存在的界线,甚至在人的生存维度展开,构造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 回忆 认知 存在 想象
下载PDF
京杭大运河视野下杭州皋亭山饮食文化研究
15
作者 程礼安 周鸿承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文章在讨论杭州皋亭山班荆馆赐宴、皋亭山食物原料、当地食俗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皋亭山经由京杭大运河的作用下,如何使得南北饮食文化发生融合的现象。皋亭山南的上塘河(古运河)是杭州市域范围内史书记载的最早的人工水道(春秋时期... 文章在讨论杭州皋亭山班荆馆赐宴、皋亭山食物原料、当地食俗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皋亭山经由京杭大运河的作用下,如何使得南北饮食文化发生融合的现象。皋亭山南的上塘河(古运河)是杭州市域范围内史书记载的最早的人工水道(春秋时期的吴故水道)的组成部分,皋亭山周边水网及山道环境,承载着杭州吴越时期以来的地域性饮食传统。在新时代浙江“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建设体系下,传承着两宋时期繁盛的上塘河食货流通知识和遗产,对于丰富和发展杭州宋韵生活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皋亭山 班荆馆 饮食 大运河
下载PDF
美国高校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及启示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雪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4-38,共5页
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故大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非常重要且必要。美国高校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文化背景的影响上,还是在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上,都与我国高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故大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非常重要且必要。美国高校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文化背景的影响上,还是在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上,都与我国高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培养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分析,探讨美国高校带给我们的启示,为国内高校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大学生 沟通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视觉文化视阈下AR图像传播的本质、特征及运用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珉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9-42,共4页
AR图像传播日益升温,它在为多种产业引导未来方向方面的优势不容置疑。但是从其图像性质而言,AR图像传播有双面性,文章将AR图像置于视觉文化的视阈下进行分析,指出AR图像的实质是营建了观看主体与客体混合的空间,从而修改了观看的概念... AR图像传播日益升温,它在为多种产业引导未来方向方面的优势不容置疑。但是从其图像性质而言,AR图像传播有双面性,文章将AR图像置于视觉文化的视阈下进行分析,指出AR图像的实质是营建了观看主体与客体混合的空间,从而修改了观看的概念。它颠覆了传统的观看范式,以全息在场的体验以及空间的变形使观者沉浸其中,从而以真实性替代了事实,这是其传播的特点,也是传播困境的渊源。在"体验"式传播、"娱乐"化传播以及"互动"化传播中,AR图像传播具有优势,同时也带来传播的危机,需要注意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图像传播 体验 沉浸 观看范式 防范
下载PDF
广告传播系统的结构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葛在波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6,104,共4页
广告及其传播系统作为当代社会的一道文化景观,已经成为结构化人类社会的重要力量,其结构化倾向主要有阶级、性别、文化领导权三个维度,特别是广告的文化领导权作用不容忽视。虽然广告的初衷聚焦于推销商品、服务和观念,但其实际作用却... 广告及其传播系统作为当代社会的一道文化景观,已经成为结构化人类社会的重要力量,其结构化倾向主要有阶级、性别、文化领导权三个维度,特别是广告的文化领导权作用不容忽视。虽然广告的初衷聚焦于推销商品、服务和观念,但其实际作用却不止于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广告的文化和社会效应已经成为主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传播 结构化 效应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传播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志平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38,41,共3页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由于其独特的传播特点,使得其传播威力十分强大,这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一面。为了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的危害,了解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并进行适度的引导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舆论 传播 控制
下载PDF
当代莎士比亚戏剧的多元传播与经典再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艳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6期23-26,共4页
莎士比亚戏剧诞生420多年了,作为文学经典,它并没有被束之高阁,相反,37部剧作以多种媒介、多种形式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它的传播过程中,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莎剧本身的魅力,同时还衍生了新的戏剧、影视和音乐精品,体现出经典再生的... 莎士比亚戏剧诞生420多年了,作为文学经典,它并没有被束之高阁,相反,37部剧作以多种媒介、多种形式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它的传播过程中,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莎剧本身的魅力,同时还衍生了新的戏剧、影视和音乐精品,体现出经典再生的强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传播过程 再生 当代 文学经典 剧作 剧本 感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