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弗洛姆自由理论的双重意涵及其局限性——基于与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比较
1
作者 金灵辉 方伟 《哲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212-1217,共6页
弗洛姆自由困境理论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面对自由的双重意涵: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指个体摆脱传统束缚后的自由,但伴随孤独和不安全感,导致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弗洛姆认为,通过自发的爱和创造性劳动,个体可以实现积极自由,即... 弗洛姆自由困境理论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面对自由的双重意涵: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指个体摆脱传统束缚后的自由,但伴随孤独和不安全感,导致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弗洛姆认为,通过自发的爱和创造性劳动,个体可以实现积极自由,即内在的自由和人格完整。然而,这一理论侧重于个体心理分析,忽视了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对个体自由的影响。马克思的实践自由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认为自由不仅是心理状态,更是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反映。资本主义下的自由是少数人的自由、建立在多数人被压迫基础上的虚假自由。马克思强调,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阶级差别,实现真正的自由。相比之下,弗洛姆的理论虽有重要意义,但在社会变革和实践指导方面存在局限。对比弗洛姆和马克思的自由观,能够为理解现代社会的自由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弗洛姆 实践自由观 自由困境
下载PDF
论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及现实启示
2
作者 金灵辉 《哲学进展》 2024年第8期1699-1704,共6页
本文以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为主线,首先对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与批判。其次,立足唯物史观,论述了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基本内... 本文以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为主线,首先对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与批判。其次,立足唯物史观,论述了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基本内涵,阐明劳动是人的本质特性、劳动自由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并表现为人的个性自由。最后,将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实践相结合,阐发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现实启示。Based on Marx’s thought on freedom of labor, this paper first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Marx’s thought on freedom of labor and expounds the inheritance and criticism of Marx’s thought on freedom of labor to British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and utopian socialism. Secondly,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Marx’s thought on freedom of labor. It clarifies that labor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beings and that labor freedom is the renunciation of alienated labor and manifests itself as the freedom of human individuality. Finally, this paper combines Marx’s thoughts on labor freedom with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labo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ounds on the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of Marx’s thoughts on labor freed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自由 唯物史观 全面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多重效用及实践进路
3
作者 佟坤达 林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7期63-67,共5页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智慧结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红色文化独特意识形态价值,而红色文化的生成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生动...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智慧结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红色文化独特意识形态价值,而红色文化的生成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生动诠释,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文化活力。新征程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期刊文献研究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梁雪晴 陈勇平 《哲学进展》 2023年第6期1069-1078,共10页
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学术问题。以CNKI数据库中237篇期刊论文为样本,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相关期... 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学术问题。以CNKI数据库中237篇期刊论文为样本,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相关期刊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及数据的整理工作,再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结果显示,现有的研究在研究力量合作程度、研究方法综合度、研究视角方面尚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未来,科研人员可以在构建学术共同体、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角等方面开展更多研究工作,以助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CITESPACE 可视化计量分析
下载PDF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若干问题
5
作者 王来法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2009年第1期349-361,共13页
浙江工商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2006年获得的,2010年上半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从第一届毕业生的情况看,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总体是成功的。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信仰、研究和工作... 浙江工商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2006年获得的,2010年上半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从第一届毕业生的情况看,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总体是成功的。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信仰、研究和工作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毕业论文在外审过程中都获得了优秀和良好的评价。但是,我们的培养工作还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地方是需要改进的。本文仅就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等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 培养方式
原文传递
“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中的嬗变与展望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丽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21,155,共11页
"家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范式。中国人的"家"不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更具有哲学和宗教的意义与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中,"家文化"经历了三次形态的变化:从封建社会"礼教等级的家... "家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范式。中国人的"家"不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更具有哲学和宗教的意义与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中,"家文化"经历了三次形态的变化:从封建社会"礼教等级的家"解体,到战争年代"革命队伍的家"兴起,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转变为"经济依靠与精神寄托的家"。当前,建设公民社会,"家文化"面临创造性的转换:建设作为个人、家庭与社会国家之间中介的"第二家庭"的社会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梦云 毛奕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4,共5页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是在针对虚假共同体的批判、探索真正共同体的内涵、致力真正共同体的实现中形成的人类解放思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共产主义的向往与科学的全球观,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是在针对虚假共同体的批判、探索真正共同体的内涵、致力真正共同体的实现中形成的人类解放思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共产主义的向往与科学的全球观,创造性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型经济合作模式与和平解决争端的倡议等内容,使其在中国有了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学习、运用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华前 张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2-35,共4页
毛泽东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前提,反对教条主义... 毛泽东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前提,反对教条主义,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学习马克思主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 创新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虚无主义的克服与马克思对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批判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文喜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6-60,64,共6页
"虚无主义"这个词并非是我们语言的新词,它目前已经属于大众话语。现代人深受虚无主义的伤害,却又安于虚无主义便是一个重要的例证。什么是虚无主义?某些人没有专门的词来表达的"理性信仰"这个范畴,可以被正当地归... "虚无主义"这个词并非是我们语言的新词,它目前已经属于大众话语。现代人深受虚无主义的伤害,却又安于虚无主义便是一个重要的例证。什么是虚无主义?某些人没有专门的词来表达的"理性信仰"这个范畴,可以被正当地归诸于产生它的源头。或者说,对理性范畴的信仰以及哲学以信仰为根基也是产生虚无主义的根源。虚无主义乃是历史主义观念发展的结果。要医治我们这个时代的"疾病"——"虚无主义",要避免陷入一片(野蛮的)荒漠中,就要看清虚无主义所设的陷阱或秘密通道,通向死亡或对所有本体论区分(包括在人与动物之间划线)的断然拒绝。马克思对法的历史学派哲学宣言的批判,崭露了虚无主义的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无主义 马克思 法的历史学派 哲学批判
下载PDF
在政治哲学视界中洞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文喜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就其本质而言,哲学,尤其是政治哲学的要义是探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的、真正永恒的和持久的因素或关涉何谓最好的政治秩序的问题。然而,在人们习惯称为“历史”的东西被称为时代的精神之后,对当前社会生活的特定“趋向”及其历史起源... 就其本质而言,哲学,尤其是政治哲学的要义是探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的、真正永恒的和持久的因素或关涉何谓最好的政治秩序的问题。然而,在人们习惯称为“历史”的东西被称为时代的精神之后,对当前社会生活的特定“趋向”及其历史起源问题的思考,几乎取代了对永恒和根本问题的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似乎也难以发现还有机会提出政治方面的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真正属于当代,这个问题只有从思想上超越了现时代的那个本质性维度去领会才有可能。马克思对哲学的贡献可以说是对政治哲学的贡献,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政治哲学澄清了那些解决人类社会生活的最为基本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历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性 海德格尔
下载PDF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恶意攻击马克思主义”一说之我见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鑫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8-107,共10页
"五四"运动中,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引起了一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争论的焦点是:救国从"问题"还是从"主义"入手。通过论辩,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王揖唐之流... "五四"运动中,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引起了一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争论的焦点是:救国从"问题"还是从"主义"入手。通过论辩,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王揖唐之流冒牌社会主义的界线,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稽考史书文献和名人学者对"论敌"胡适的评断,并没有因胡文的发表而否定胡适早年反对封建军阀、同情社会主义、赞成国共合作以及学术上的贡献。由此,"恶意攻击马克思主义"一说自然也是不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问题 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下载PDF
商业价值及其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意义——以“黄金光盘”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丽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5,共7页
商业价值是体现在商品中的生产者对利润的追求。它是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必备条件。商品是使用价值、商业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商业价值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体现在商品使用价值的改良中,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丰富的结果,商业价... 商业价值是体现在商品中的生产者对利润的追求。它是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必备条件。商品是使用价值、商业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商业价值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体现在商品使用价值的改良中,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丰富的结果,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作为消费品的商品当中。商业价值论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它使我们能够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有一个新的视角;从现实上来说,它使我们对企业家或者说资本家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有一个新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 商业价值 利润
下载PDF
回归与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对改革开放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总体状况的理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喜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科学史家库恩认为,范式研究比纯粹理论反思更能决定性地影响科学的新发展。如果我们用"范式创新或范式转换"一词,来指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方向感或者至少确定性的形成,那么今天人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史家库恩认为,范式研究比纯粹理论反思更能决定性地影响科学的新发展。如果我们用"范式创新或范式转换"一词,来指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方向感或者至少确定性的形成,那么今天人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可以发挥某种特定"视角"的作用,它们就像是人们透过它来观察社会现实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透镜。我们也能在其中看到我们的时代之变迁。从原理式的诠释到从文本出发的诠释、从回归现实生活本身以解构两极化的政治思维和新的时代条件下寻求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等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总体状况"(即范式)的某些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范式 变革
下载PDF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义凯 许新三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3期118-121,共4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系统工程,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注重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的运用,促使人民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系统工程,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注重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的运用,促使人民大众肯定、效仿、内化、实践;坚持奋斗目标与群众利益相结合,促使人民大众认识、理解、认同、践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促使人民大众关切、认可、务实、共襄;善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促使人民大众爱听、爱学、爱讲、爱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重大贡献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提纲》第一条的接近与偏离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惠香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9-32,共4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所揭示的意识的对象问题是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核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把意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而旧唯物主义理解为既成的自然存在物,这些观点在一定意...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所揭示的意识的对象问题是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核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把意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而旧唯物主义理解为既成的自然存在物,这些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接近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然而,由于有些代表人物反对区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以致不能坚持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在一定意义上偏离了实践唯物主义,最终并未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提纲》 意识对象 实践唯物主义
下载PDF
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国际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忠良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62-66,共5页
陈独秀由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向往欧美式民主,相信威尔逊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初的陈独秀并不热衷于宣传十月革命,也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 陈独秀由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向往欧美式民主,相信威尔逊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初的陈独秀并不热衷于宣传十月革命,也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彻底失败后,陈独秀对威尔逊总统也彻底失望,追寻救国真理的目光开始由法兰西转向苏俄,开始信奉马克思主义,开始宣传十月革命。1920年,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华,更直接促成陈独秀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国际因素 威尔逊 维经斯基 马克思主义者
下载PDF
解放与救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思想对基督教救赎思想的批判比较探要
17
作者 胡乃岩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4-176,共3页
在马克思恩格斯建构理论体系过程中,"人"的问题是其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的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督教主张人活在世上要追求神圣化,强调"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建构理论体系过程中,"人"的问题是其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的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督教主张人活在世上要追求神圣化,强调"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的天国救赎观,这两类思想体系中蕴含着类似的叙事结构,都是强调从异化到获得解放的思维理路,本文拟从两种思想中对于人的本质观、人的罪与异化、人的解放与救赎思想的分析论述,厘清两者间的分歧与可对话之处,通过对基督教思想的批驳与碰撞,充分释放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信仰内核和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 救赎 异化 天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逻辑与进路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木森 唐鸣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130,共12页
共享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核。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与中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制度保障型共享、先富带动型共享和正义分配型共享三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基本形态。实现共享发展、实践共享正义... 共享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核。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与中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制度保障型共享、先富带动型共享和正义分配型共享三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基本形态。实现共享发展、实践共享正义、实行共享治理,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愿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矛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创造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全民共同富裕。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贫困治理、服务治理、有效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的共享治理,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享观 共享发展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 城乡融合
下载PDF
浙江农创客:实践模式,培育经验及发展对策研究
19
作者 廖文 杨帅 沈绍伟 《商业经济》 2024年第7期126-130,共5页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三农”问题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阵地。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农村发展仍是重中之重。2015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农创客”这一概念并同时...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三农”问题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阵地。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农村发展仍是重中之重。2015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农创客”这一概念并同时开展“农创客”培育工作,经过9年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了农旅融合、科技助农、创意赋农、品牌强农等实践模式,积累了从优化创业环境、畅通产需对接、构建人才智库、建立品牌矩阵等方向培育农创客的实践经验。展望未来,针对农村发展面临着乡村留人难、产业周期长等现实困境,提出发挥政府顶层设计、聚焦个体发展诉求、加强涉农人才外引内育、促发联农带农发展效应等发展策略,在巩固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为国内外乡村发展提供经验启示与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农创客 模式 经验 策略
下载PDF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集群行为意向:人际关系的中介和亲社会价值观的调节作用
20
作者 李瑜 杭振煜 汪梦月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9期541-553,共13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对网络集群行为意向的影响,以及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和亲社会价值观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4个省市的1110名大学生进行大五人格问卷、现实人际关系问卷、网络人际关系问卷、... 目的:探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对网络集群行为意向的影响,以及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和亲社会价值观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4个省市的1110名大学生进行大五人格问卷、现实人际关系问卷、网络人际关系问卷、亲社会价值观问卷和网络集群行为意向问卷的调查。研究发现:1) 大学生的尽责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正向预测网络集群行为意向。2) 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和网络人际关系在人格与网络集群行为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3) 人格还通过现实人际关系和网络人际关系的中介链作用于大学生的网络集群行为意向。4) 大学生的亲社会价值观调节了网络人际关系对网络集群行为意向的影响。其中,亲社会价值观削弱了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意向的影响。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on network cluster behavior intention, 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moderating role of prosocial values. Methods: This paper takes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1110 college students from 14 provinces and cities across China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big five personality,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rosocial values on network cluster behavioral inten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College students’ conscientiousness, extroversion and agreeableness positively predict network cluster behavior intention. 2) College students’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and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ediate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to network cluster behavioral intentions. 3) Personality also acts on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cluster behavioral intention through the mediating chain of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4) College students’ prosocial values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n network cluster behavioral intention. Specifically, prosocial values weaken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n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cluster behavioral int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 人际关系 亲社会价值观 网络集群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