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创业教育政策发展过程、动力及思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威廉 吕迎春 +1 位作者 王永珍 王志海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77-81,共5页
通过创业教育政策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特色及亮点。在繁多的创业教育研究中,创业教育政策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存在政策的基本理论和理论依据不明晰、政策与创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实践不能很好地衔接、国际创业教... 通过创业教育政策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特色及亮点。在繁多的创业教育研究中,创业教育政策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存在政策的基本理论和理论依据不明晰、政策与创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实践不能很好地衔接、国际创业教育政策及理念不能及时地引进吸收与转化、政策与高等教育改革要求的不完全衔接、缺乏创业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有效协同推进的政策和机制、创业教育政策效果的评价滞后等问题。未来创业教育应该在充分分析和正确运用创业教育政策的基础上,调动政府、学校、企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要素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形成和谐发展共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教育 教育政策 发展思路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价值、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63
2
作者 王淑娉 陈海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5-220,共6页
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是新时代建设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全民数字技能的必然要求。数字素养不仅包含人们在数字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字技能,而且包括数字思维、数字价值观等。新时代大学生... 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是新时代建设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全民数字技能的必然要求。数字素养不仅包含人们在数字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字技能,而且包括数字思维、数字价值观等。新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主要就是提升大学生正确认知和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通过数据进行交流、沟通、分析、评价的能力,以及保护数字安全、解决数字问题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等。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必须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理念,顺应时代要求,全面加强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着力构建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体系,切实增强大学生适应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为数字中国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大学生 数字素养
原文传递
“信仰的味道是甜的”:浙籍早期共产党人的历史考察(1911-1921)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海峰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年第13期29-34,共6页
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夕,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15名成员中,邵力子、沈玄庐、陈望道、沈雁冰、俞秀松、施存统和沈泽民等7名来自浙江,他们都是中共"创始党员",是"中国社会变革大潮中的探索者和实践者"[1]前言1,是"... 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夕,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15名成员中,邵力子、沈玄庐、陈望道、沈雁冰、俞秀松、施存统和沈泽民等7名来自浙江,他们都是中共"创始党员",是"中国社会变革大潮中的探索者和实践者"[1]前言1,是"觉悟时代"的"盗火者",甚至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驱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过程中做出了"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事业 中国共产党创建 施存统 俞秀松 早期共产党人 沈泽民 中国社会变革 陈望道
原文传递
马克思恩格斯论鸦片战争的基本观点、方法与视角
4
作者 陈海峰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年第21期53-57,共5页
继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鸦片战争作为"集中分析中国问题的着眼点和切入点"[1]编者引言2。1853年5月至1862年7月间,先后撰述了18篇有关中国的时事报道和评论文章,其中17篇发表于《纽约每日论坛报》,1... 继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鸦片战争作为"集中分析中国问题的着眼点和切入点"[1]编者引言2。1853年5月至1862年7月间,先后撰述了18篇有关中国的时事报道和评论文章,其中17篇发表于《纽约每日论坛报》,1篇发表于《新闻报》,收录汇编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一书。这些文章"贯穿着一条历史唯物主义的红线",也深刻体现了"辩证法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新闻报》 时事报道 历史唯物主义 鸦片战争 辩证法 论坛报 马克思恩格斯
原文传递
初心与抉择:浙籍早期共产党人是如何引领青年学生爱国的
5
作者 陈海峰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2年第9期73-78,共6页
“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1])。其中的“新青年”包括“创始党员”邵力子、沈玄庐、陈望道、沈雁冰、俞秀松、施存统、沈泽民和“秘密党员”邵飘萍。他们都是浙籍早期... “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1])。其中的“新青年”包括“创始党员”邵力子、沈玄庐、陈望道、沈雁冰、俞秀松、施存统、沈泽民和“秘密党员”邵飘萍。他们都是浙籍早期共产党人的代表,他们高举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尝试掌握和运用思想舆论武器,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在报刊、学校和早期党团组织中开辟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形成了宝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舆论 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启示 党团组织 施存统 爱国主义旗帜 早期共产党人 反帝反封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