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谁更愿意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科研自我效能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银琦 毋磊 姚昊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4,共13页
以科研自我效能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本研究对479位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超三成博士生有意愿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事短期师资博士后项目是其主要的工作方向及类型;影响博士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因... 以科研自我效能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本研究对479位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超三成博士生有意愿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事短期师资博士后项目是其主要的工作方向及类型;影响博士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因素有科研自我效能、学术需求感知、现实利益感知、成本风险感知和主观规范,其中主观规范是最有影响力的解释要素;从事意愿的影响因素在性别、学科类型和学业阶段层面存在异质性;科研自我效能通过学术需求、现实利益和成本风险感知来影响博士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意愿。我国应合理扩大各学科博士后规模,优化和完善人才激励与支持机制;重视博士生学业生涯指导和职业规划,引导博士生充分发挥科研自我效能,理性审视自身学术志趣;发挥政策引导的主观规范效应,建立健全分类制度,匹配不同类型的博士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 科研自我效能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从事博士后工作的行为意向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马银琦 毋磊 姚昊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7,共12页
博士后人员是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中活跃的生力军,伴随招收规模的不断扩大,博士从事博士后工作的行为意向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我国高校在读博士和未经历博士后工作的青年博士开展问卷调查与质性访谈发现,大多数博士对从事博士后工作有... 博士后人员是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中活跃的生力军,伴随招收规模的不断扩大,博士从事博士后工作的行为意向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我国高校在读博士和未经历博士后工作的青年博士开展问卷调查与质性访谈发现,大多数博士对从事博士后工作有一定意向,但未形成明确的行为计划;从事博士后工作的行为态度受到感知学术需求和感知现实收益的正向显著影响,受到感知成本和感知风险的负向显著影响;行为意向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的正向显著性影响,受主观规范的影响程度最高;行为意向在行为控制与行为计划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不同学科背景与学业阶段的博士在行为意向影响机制上有显著差异。据此,未来应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博士后制度:完善博士后招录机制和相应配套支持措施,减轻博士对从事博士后工作成本与风险的担忧;建立健全博士后分类制度,依据学科分类等标准实施相应资助与评价考核;加强对博士群体的学术生涯指导和职业规划,引导其充分发挥自主性,避免盲目从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行为意向 行为计划理论 影响机制 博士后制度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