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电报:中共早期对外传播的电子媒介实践
1
作者 习少颖 高枫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68,共4页
在百年中共对外传播媒介史中,20世纪30—40年代的无线电报传播是一个短暂而有影响力的阶段。文章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中共对无线电报从军事到新闻的应用有效实现了时间的压缩和空间的跨越,从而帮助其在对外传播上实现了社会场景的转... 在百年中共对外传播媒介史中,20世纪30—40年代的无线电报传播是一个短暂而有影响力的阶段。文章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中共对无线电报从军事到新闻的应用有效实现了时间的压缩和空间的跨越,从而帮助其在对外传播上实现了社会场景的转移和融合,推进了国内外公众和国际社会对其政治理念的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无线电报 通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下载PDF
让国外受众喜闻乐见——对外报道的故事叙述艺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应玮琳 《新闻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9-50,共2页
  我们的对外报道,要让国外受众喜闻乐见,就必须善于捕捉最具代表性的新闻事实并及时予以报道.……
关键词 对外报道 故事 民间文学 受众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下载PDF
新媒体经济迎来产业革命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旭洲 《浙江经济》 2009年第15期49-49,共1页
新媒体经济正在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重视新媒体经济建设,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媒体经济 产业革命 全球经济复苏 国际竞争力 经济建设 服务经济 新媒体 增长点
下载PDF
一起突发事件是怎样演变为公共话题的
4
作者 张星 寿建伟 《中国广播》 2009年第9期77-79,共3页
2009年5月7日发生在杭州的一起车祸引发国人强烈关注。一起突发事件是如何演变为公共话题的?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媒体本应以事实和理性疏导事件中萌发的仇富情绪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而不是为了迎合大众、吸引眼球... 2009年5月7日发生在杭州的一起车祸引发国人强烈关注。一起突发事件是如何演变为公共话题的?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媒体本应以事实和理性疏导事件中萌发的仇富情绪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而不是为了迎合大众、吸引眼球让这种负面情绪发酵、蔓延。事件过后,媒体应该充分吸取经验教训,更加强调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5·7”飙车案 突发事件 公共话题 媒体责任
下载PDF
当文化传播的旗帜在全球飘起——谈谈对外报道
5
作者 张星 《中国广播》 2004年第5期56-58,共3页
2004年2月《辽望东方周刊》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身经百战的记录片前辈、中央电视台前副台长陈汉元,在200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之后,认为自己“被打蒙了”,被国外评委的评审取向“打蒙”了。
关键词 对外报道 文化传播 文化差异 国际意识
下载PDF
让对外传播之路越走越宽
6
作者 张星 《中国广播》 2009年第8期45-47,共3页
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西方媒体赋予中国的形象与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获得的地位不相符合,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媒体影响力不相匹配,对外传播"软实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值得我们外宣从业人员思考的重大命题。本文从观念、内容、... 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西方媒体赋予中国的形象与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获得的地位不相符合,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媒体影响力不相匹配,对外传播"软实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值得我们外宣从业人员思考的重大命题。本文从观念、内容、手段三个微观层面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的外宣如何与时俱进,不为传统的观念所束缚、不为边缘化的题材内容所禁锢,革新传播方式,让对外传播之路越走越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传播 更新理念 主流题材 新媒体手段
下载PDF
说出你的故事——简析对外传播中的人物报道
7
作者 张星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9-90,共2页
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传承、空间距离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等.并由此形成了天然存在的屏障。过分强调此类差异性并没有意义.关键是如何打破屏障.如何在对外传播的信息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文化... 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传承、空间距离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等.并由此形成了天然存在的屏障。过分强调此类差异性并没有意义.关键是如何打破屏障.如何在对外传播的信息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文化期待”.从而接受所传播的信息。这是对外传播领域最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传播 人物报道 故事 文化背景 历史传承 空间距离 心理特征 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用“底层叙述”为时代刻下历史深度
8
作者 杨忠贵 《视听纵横》 2012年第4期48-50,共3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文学杂志《天涯》开设一档新栏目"民间语文",为作家以外更多的人开辟表达空间,展示旧文学标准常常忽略的各种日常体语文。该栏目大胆而富有开创性的文学语体实践,为文学界开始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权和话语权带来新...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文学杂志《天涯》开设一档新栏目"民间语文",为作家以外更多的人开辟表达空间,展示旧文学标准常常忽略的各种日常体语文。该栏目大胆而富有开创性的文学语体实践,为文学界开始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权和话语权带来新气象。新世纪以后,中国当代文学以底层民众为叙事对象,关注社会民生,进行本真的底层叙述成为一个强劲的潮流。文学是众多艺术的母本,她所带来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不可小觑。作为电视艺术独具品格的电视纪录片,她在创作过程中如何采用"底层叙述",关注芸芸众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叙述 历史 中国当代文学 民间语文 文学杂志 电视艺术 电视纪录片 九十年代
原文传递
电视外宣纪录片的文化表达与审美功能——兼论纪录片《天下钱塘》
9
作者 丁建辉 杨忠贵 《视听纵横》 2010年第1期66-67,共2页
在电视外宣中,纪录片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的一种传播方式,但其价值在于用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来表现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思想底蕴,能够自然地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交流,实现本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有效传递。最近在中央电... 在电视外宣中,纪录片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的一种传播方式,但其价值在于用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来表现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思想底蕴,能够自然地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交流,实现本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有效传递。最近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的10集电视外宣纪录片《天下钱塘》,很好地把握了对外传播规律和国际表达的能力,体现出电视外宣片独特的创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电视台 纪录片 审美功能 文化表达 民族文化精神 中文国际频道 传播方式 思想底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