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A诊断永存三叉动脉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思民 揭芳剑 +2 位作者 黄俏春 陈伟 杨岳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6-847,共2页
永存三叉动脉(persistent 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PP-TA)又称原始三叉动脉或持续性三叉动脉,是一种永久性颈内动脉(ICA)和基底动脉(BA)异常吻合血管,是一种较罕见的脑血管变异。笔者报道1例偶然发现的永存三叉动脉,并对永... 永存三叉动脉(persistent 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PP-TA)又称原始三叉动脉或持续性三叉动脉,是一种永久性颈内动脉(ICA)和基底动脉(BA)异常吻合血管,是一种较罕见的脑血管变异。笔者报道1例偶然发现的永存三叉动脉,并对永存三叉动脉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三叉动脉 文献复习 CTA 诊断 artery 原始三叉动脉 吻合血管 基底动脉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广泛硬膜下血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俞国鑫 俞若锋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第10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SLTC)治疗急性外伤性广泛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给予SLTC治疗。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3、7d颅内压情况。...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SLTC)治疗急性外伤性广泛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给予SLTC治疗。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3、7d颅内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58.8%,对照组2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LTC治疗急性外伤性广泛硬膜下血肿疗效肯定,可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外伤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梯度减压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伟 彭思民 +1 位作者 揭芳剑 黄俏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 探讨梯度减压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178例,梯度减压组(103例)采用梯度减压术进行治疗,常规减压组(75例)采用常规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梯度减... 目的 探讨梯度减压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178例,梯度减压组(103例)采用梯度减压术进行治疗,常规减压组(75例)采用常规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梯度减压组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28例(27.18%,28/103)、迟发性颅内血肿13例(12.62%,13/103),常规减压组急性脑膨出41例(54.67%,41/75)、迟发性颅内血肿20例(26.67%,2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出院后3个月,梯度减压组失访21例,常规减压组失访15例,梯度减压组恢复良好率[29.27%(24/82)]及病死率[36.59% (30/82)]明显优于常规减压组[15.00% (9/60)、55.00%(3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梯度减压通过稳步释放颅内压力,可以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 颅脑损伤 脑膜膨出 血肿
原文传递
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俞国鑫 俞若锋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732-733,共2页
目的探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34例患者,均实施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该组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体征显著好转,CT所见明显血肿腔术后均消失,... 目的探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34例患者,均实施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该组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体征显著好转,CT所见明显血肿腔术后均消失,未出现癫痫、感染、再出血、气颅等并发症。结论将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疗上,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揭芳剑 杨岳炜 +3 位作者 彭思民 黄倩春 陈伟 钱旭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29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计算术前和术后1、3、7d脑血肿量,术后随访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81,P〉0.05);两组术后1、3、7d血肿量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4、5.448、5.415,P〈0.05)。观察组有效率[92.5%(74/80)]明显高于对照组[57.3%(4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0,P〈0.05);病死率[2.5%(2/80)]明显低于对照组[11.0%(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37,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8%(23/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9%(5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06,P〈O.05);观察组再发脑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8%(3/80)、12.5%(10/80),对照组分别为4.9%(4/82)、13.4%(1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41、2.674,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肯定,可以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大骨瓣 开颅血肿清除
原文传递
额部创伤伴前颅底粉碎性骨折一期修复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思民 杨岳炜 +3 位作者 黄俏春 陈伟 章卫康 刘锦霞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9年第1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额部创伤伴前颅底粉碎性骨折一期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例额部创伤伴前颅底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开颅清除额部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的同时行前颅底一期修补术,术后辅以腰大池持续引流,并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结果5例患者全部... 目的探讨额部创伤伴前颅底粉碎性骨折一期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例额部创伤伴前颅底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开颅清除额部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的同时行前颅底一期修补术,术后辅以腰大池持续引流,并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结果5例患者全部恢复良好,随访1个月至2年未出现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额部创伤伴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在开颅清除额部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的同时行前颅底一期修补术,可有效预防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骨折 粉碎性 脑脊液鼻漏 颅内感染
原文传递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
7
作者 彭思民 崔岗 +1 位作者 王秀云 许期年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27例动脉瘤性SAH患者为试验组(SAH组),再依据是否并发不同程度CVS分为:无CVS亚组(11例),轻度CVS亚组(9例)、中度CVS亚组(4例)...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27例动脉瘤性SAH患者为试验组(SAH组),再依据是否并发不同程度CVS分为:无CVS亚组(11例),轻度CVS亚组(9例)、中度CVS亚组(4例)和重度CVS亚组(3例);另设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结果:SAH各时间点各组血清VEGF水平为①SAH组发病第1天起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无CVS组不增高。SAH后第1、3、5、7天时血清VEGF水平为①轻度CVS组与中度CVS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重度CVS组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CVS组。SAH后出现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脑梗死患者。结论:SAH后出现CVS患者和出现脑梗死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高,血清VEGF水平能反映脑血管痉挛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