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春治疗骨伤疾病临证经验举隅 被引量:2
1
作者 倪晓亮 孟春 胡淼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0期899-900,904,共3页
孟春主任中医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杭州市首批中医名科学科带头人,富阳市中医骨伤科学科带头人。擅长手法整复、杉树皮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对各类骨伤疾病的中医治疗均有深入研究,现将其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 骨伤疾病 临证经验 孟春
下载PDF
中医护理在三踝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许秋群 赵英 何小琴 《中医正骨》 2016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三踝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对30例三踝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中医护理,包括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和中医治疗护理,观察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三踝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对30例三踝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中医护理,包括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和中医治疗护理,观察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入院至患肢肿胀消退时间3~8 d,中位数5 d;均顺利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3.9±0.8)分、术后6 h(3.7±0.7)分、术后12 h(3.5±0.6)分、术后24 h(3.0±0.5)分、术后48 h(2.5±0.5)分。均无皮肤起疱、破溃、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中医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肢肿胀和疼痛、缩短择期手术时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踝损伤 踝关节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张玉柱先生诊治骨伤疾病经验总结 被引量:5
3
作者 郎永 杨力 +3 位作者 张玉良 孟春 王人彦 胡柏松 《中医正骨》 2015年第6期67-69,共3页
张玉柱先生从事骨伤疾病的临床和研究50年,将张氏骨伤科疾病诊治经验与现代正骨理论相结合,在骨伤疾病诊伤断证、损伤用药、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就张玉柱先生在骨伤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作一简... 张玉柱先生从事骨伤疾病的临床和研究50年,将张氏骨伤科疾病诊治经验与现代正骨理论相结合,在骨伤疾病诊伤断证、损伤用药、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就张玉柱先生在骨伤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作一简单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中医骨伤科疾病 正骨手法 小夹板固定 运动疗法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的危险因素研究
4
作者 马文灿 施晓青 穆中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危险因素及与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旨在为术前手术方案优化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8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危险因素及与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旨在为术前手术方案优化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8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分为移位组(19例)和未移位组(61例),比较移位组和未移位组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独立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CT影像学特征指标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间相关性。结果移位组术前总移位距离显著大于未移位组(P<0.05);移位组骨块横向宽度、骨块横纵比及背侧关节内骨块体积显著小于未移位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总移位距离、骨块横向宽度、骨块横纵比及背侧关节内骨块体积均是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总移位距离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呈正相关(P<0.05);骨块横向宽度、骨块横纵比及背侧关节内骨块体积均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呈负相关(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与多种CT影像学特征指标有关;同时随术前总移位距离增加、骨块横向宽度、骨块横纵比及背侧关节内骨块体积缩小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风险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手术 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 危险因素 CT
下载PDF
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疗效观察
5
作者 莫军杰 裘晓冬 周君鹏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0期1941-1943,共3页
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共106例,根据手术入路差异分为单一组(50例)和联合组(56例),分别经单纯掌侧入路和掌背侧联合入路完成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随... 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共106例,根据手术入路差异分为单一组(50例)和联合组(56例),分别经单纯掌侧入路和掌背侧联合入路完成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随访影像学评估/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随访12个月影像学评估/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临床疗效与单纯掌侧入路接近,但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掌背侧联合入路 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胸腰椎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章柯杰 张聪 +1 位作者 陈威烨 朱利民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0期1805-1807,1812,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残留风险并进一步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OVCF患者共120例,根据...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残留风险并进一步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OVCF患者共120例,根据术后4周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为残留组和未残留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胸腰椎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残留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上述模型用于胸腰椎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残留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120例胸腰椎OVCF患者中术后4周腰背痛残留13例,发生率为1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椎体骨折数量、有无椎管内真空裂隙征、有无后筋膜水肿、椎旁肌变性分级及骨水泥分布类型均可能与胸腰椎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残留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椎体骨折、椎管内真空裂隙征、椎旁肌变性≥Ⅲ级及骨水泥块状分布均是胸腰椎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残留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分析所确定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胸腰椎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残留风险预测偏回归系数方程:发生风险Logit(Y)=0.87+1.97×多椎体骨折+2.74×椎管内真空裂隙征+3.11×椎旁肌变性≥Ⅲ级+1.50×骨水泥块状分布;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上述临床预测模型用于老胸腰椎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残留风险预测临床效能显著优于单一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腰椎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残留可能与包括椎体骨折数量、有无椎管内真空裂隙征、椎旁肌变性分级及骨水泥分布类型在内多种因素有关;而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在早期准确识别腰椎OVCF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残留高危人群方面显示出更佳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腰背痛残留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杰 王人彦 张玉柱 《中医正骨》 2015年第10期68-70,73,共4页
膝骨关节炎临床较为常见,严重时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健康教育、针灸、针刀、推拿、理疗等非药物疗法,中药内服和外用、西药内服和注射等药物疗法,关节冲洗及关节镜术、截骨矫形术... 膝骨关节炎临床较为常见,严重时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健康教育、针灸、针刀、推拿、理疗等非药物疗法,中药内服和外用、西药内服和注射等药物疗法,关节冲洗及关节镜术、截骨矫形术、关节置换术、关节软骨修复术、组织工程技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等手术疗法,基因治疗等新型疗法。本文就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综述
下载PDF
肉苁蓉水提液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俞立新 陈学强 +8 位作者 吴群峰 董卫芹 郭松华 于健 冯炜 杨雷 傅一峰 李俊杰 罗程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观察肉苁蓉水提物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按相关方法造模。骨折造模24h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予肉苁蓉水提液灌胃,... 目的:观察肉苁蓉水提物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按相关方法造模。骨折造模24h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予肉苁蓉水提液灌胃,每日1次,干预2周、6周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其中白介素-1β(IL-1β)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同时收取骨折标本,固定后行Micro-CT扫描,测量ROI骨痂骨体积分数(BV/TV)等相关参数,再经脱钙、脱水、包埋后制成蜡块待用。结果:骨质疏松造模6周后,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与模型组间差异不明显,治疗组在干预2周、6周后骨密度虽然仍低于对照组,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Micro-CT扫描显示治疗组BV/TV、Tb.Sp、Tb.N、Tb.Th、SMI在干预后2周、6周均优于模型组,且对照组BV/TV、Tb.Sp、SMI参数与治疗组差异不明显,而模型组2时间点Micro-CT参数均劣于对照组。干预2周、6周后,比较3组血清IL-1β、TGF-β1水平发现治疗组IL-1β水平2周时均低于其他两组,6周时,虽然治疗组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但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GF-β1水平方面,治疗组在2周、6周时均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且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骨密度、Micro-CT扫描参数分析及血清IL-1β、TGF-β1水平,发现肉苁蓉水提物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而其机制可能与其可抑制骨质疏松骨折后大鼠血清IL-1β和促进TGF-β1分泌,进而改善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肉苁蓉 骨折愈合 大鼠
下载PDF
不同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早期膝骨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方琪 孙奇 +3 位作者 朱星瑜 吕帅洁 肖鲁伟 童培建 《中医正骨》 2016年第4期64-68,共5页
软骨病变对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组织对比度,能够较好地反映软骨的生化、代谢及退变过程,对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T2映射、T2*映射、自旋锁定成像、软骨磁共振延迟... 软骨病变对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组织对比度,能够较好地反映软骨的生化、代谢及退变过程,对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T2映射、T2*映射、自旋锁定成像、软骨磁共振延迟增强扫描、钠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及化学交换饱和传递成像等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早期膝骨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骨关节炎 综述
下载PDF
三种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蒋迪华 章建华 +3 位作者 徐敏 高琪 罗程 许茂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肋骨骨折的诊断是临床工作中影像医生经常面临的挑战。本研究对比CT多种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骨拉伸(B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肋骨骨折可疑患者,... 目的:肋骨骨折的诊断是临床工作中影像医生经常面临的挑战。本研究对比CT多种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骨拉伸(B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肋骨骨折可疑患者,并通过手术或CT随访等方式证实为肋骨骨折。所有检查均予CT扫描,获取薄层(1mm)图像进行VR、MPR、和BR三种方法后处理,观察肋骨骨折情况,比较三种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检出敏感度和诊断用时。结果:符合入组条件的肋骨骨折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22~72岁,中位年龄42岁,经手术或CT随访确诊肋骨骨折共281处。VR检出228处,MPR检出251处,BR检出272处,三种方法检出敏感度组间差异明显(P<0.05)。三种诊断方法用时分别为(7.6±1.7)分钟、(8.2±2.2)分钟、(3.5±1.5)分钟,BR用时明显少于VR、MPR。结论:CT后处理骨拉伸技术对肋骨骨折检出敏感度优于传统后处理技术(VR.MPR),且可缩短诊断用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后处理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9
11
作者 鲍荣华 王国平 +1 位作者 夏晓斌 马金忠 《中医正骨》 2016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采用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55-79岁,中位数65岁。按股骨头坏死的A... 目的:观察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采用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55-79岁,中位数65岁。按股骨头坏死的ARCO分期,Ⅲ期3例、Ⅳ期33例。排除合并陈旧性髋臼骨折、异位骨化、骨盆畸形和后髋臼缺损者。术后随访观察髋关节疼痛改善、并发症发生及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70.50±10.50)min,术中出血量(510.00±159.30)m L,下床时间(2.50±1.28)d,住院时间(12.10±4.50)d。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8.04±1.51)分降至术后6个月(0.65±0.23)分。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7例、良6例、可3例。均未出现肢体短缩、畸形、感染、肺栓塞、假体松动、假体下沉、下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均恢复独立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结论:采用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创伤小,能够消除或缓解髋关节疼痛,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骨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浩林 张润 +2 位作者 王刚 应航 童培建 《中医正骨》 2018年第5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合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骨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浙江省中医院就诊的PMOP合并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拍摄患者站立位膝关节X...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合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骨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浙江省中医院就诊的PMOP合并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拍摄患者站立位膝关节X线片,根据Kellgren和Lawrence影像分级标准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5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患者L1~L4的骨密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ⅠNP)、N端中段骨钙素(N-terminal in the middle osteocalcin,N-MID-OT)、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水平。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24例,0级组26例、Ⅰ级组15例、Ⅱ级组39例、Ⅲ级组26例、Ⅳ级组18例。5组患者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00±0.045)g·cm^(-2),(0.788±0.048)g·cm^(-2),(0.813±0.042)g·cm^(-2),(0.827±0.051)g·cm^(-2),(0.849±0.049)g·cm^(-2),F=4.724,P=0.001];0级组的骨密度与Ⅰ级组、Ⅱ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36,P=0.291);0级组的骨密度小于Ⅲ级组、Ⅳ级组(P=0.040,P=0.001);Ⅰ级组与Ⅱ级组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Ⅰ级组的骨密度小于Ⅲ级组、Ⅳ级组(P=0.012,P=0.000);Ⅱ级组与Ⅲ级组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8);Ⅱ级组的骨密度小于Ⅳ级组(P=0.007);Ⅲ级组与Ⅳ级组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5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N-MID-OT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72±9.66)ng·m L^(-1),(17.46±13.18)ng·m L^(-1),(17.92±13.22)ng·m L^(-1),(15.93±6.51)ng·m L^(-1),(16.23±5.54)ng·m L^(-1),F=0.180,P=0.948;(24.39±4.73)ng·m L^(-1),(25.92±5.45)ng·m L^(-1),(23.55±4.35)ng·m L^(-1),(22.44±4.71)ng·m L^(-1),(21.29±5.48)ng·m L^(-1),F=2.424,P=0.052]。5组患者血清PTH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59±7.74)pg·m L^(-1),(42.37±8.08)pg·m L^(-1),(44.37±9.44)pg·m L^(-1),(45.86±8.88)pg·m L^(-1),(48.18±8.69)pg·m L^(-1),F=2.457,P=0.049];0级组的血清PTH含量与Ⅰ级组、Ⅱ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29,P=0.089);0级组的血清PTH含量低于Ⅲ级组、Ⅳ级组(P=0.031,P=0.005);Ⅰ级组的血清PTH含量与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52,P=0.220,P=0.059);Ⅱ级组的血清PTH含量与Ⅲ级组、Ⅳ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2,P=0.128);Ⅲ级组与Ⅳ级组的血清PTH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8)。5组患者血清PIN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33±7.01)ng·m L^(-1),(45.55±6.55)ng·m L^(-1),(43.60±8.34)ng·m L^(-1),(39.25±6.31)ng·m L^(-1),(36.06±7.19)ng·m L^(-1),F=5.912,P=0.000];0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与Ⅰ级组、Ⅱ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06,P=0.695);0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高于Ⅲ级组、Ⅳ级组(P=0.014,P=0.000);Ⅰ级组与Ⅱ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1);Ⅰ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高于Ⅲ级组、Ⅳ级组(P=0.009,P=0.000);Ⅱ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高于Ⅲ级组和Ⅳ级组(P=0.020,P=0.000);Ⅲ级组与Ⅳ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5组患者血清β-CTX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4.93±189.91)pg·m L^(-1),(1 010.00±241.77)pg·m L^(-1),(810.64±104.43)pg·m L^(-1),(761.18±119.94)pg·m L^(-1),(728.25±193.47)pg·m L^(-1),F=8.178,P=0.000];0级组与Ⅱ级组的血清β-CTX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0级组的血清β-CTX含量高于Ⅲ级组、Ⅳ级组(P=0.013,P=0.004);Ⅰ级组的血清β-CTX含量高于0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P=0.011,P=0.000,P=0.000,P=0.000);Ⅱ级组的血清β-CTX含量与Ⅲ级组、Ⅳ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1,P=0.077);Ⅲ级组与Ⅳ级组的血清β-CTX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结论:PMOP合并KOA患者,在KOA初期骨代谢呈以骨吸收为主的高转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闻飞 戴尧鑫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5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拟于本院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210例。年龄66~73岁,ASA分级Ⅰ~Ⅲ级。使用随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0.25%罗哌卡因...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拟于本院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210例。年龄66~73岁,ASA分级Ⅰ~Ⅲ级。使用随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0.25%罗哌卡因组(T0.25组)、0.375%罗哌卡因组(T0.375组)、0.5%罗哌卡因组(T0.5组),每组各70例。记录3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患者低血压、恶心、呕吐、局麻药毒性反应等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有效性方面,T0.25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T0.375、T0.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375、T0.5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T0.2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375组与T0.5组之间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不良反应方面,T0.5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及术中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T0.25组和T0.37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5组中有1名患者发生局麻药物毒性反应。结论 0.37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不仅能够显著缩短起效时间、延长镇痛维持时间,同时不增加术中并发症发生风险,可作为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推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老年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专科医院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许秋群 黄双英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第16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门诊在专科医院发展中的特色优势,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与发展。方法:通过前期调查中医护理门诊需求,制定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服务内容,成立中医护理门诊工作小组。确定中医护理门诊人员资质,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参观、培训...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门诊在专科医院发展中的特色优势,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与发展。方法:通过前期调查中医护理门诊需求,制定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服务内容,成立中医护理门诊工作小组。确定中医护理门诊人员资质,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参观、培训。院内门诊大厅进行中医护理技能的体验活动,同期进行媒体、网络宣传报道。按计划开设中医护理门诊,优化诊疗流程,制定中医护理门诊考核机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方便患者就诊需求,丰富专科护理内涵。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患者满意度达97%。彰显中医特色,提高医院美誉度。结论:中医护理门诊的设立应符合患者需求,与医院服务能力相匹配,其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 中医护理门诊 建设 发展
原文传递
不同针刺体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桂欢 刘义安 +2 位作者 李小红 夏翀 夏焕娟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俯卧位针刺和坐位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俯卧位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目的观察并比较俯卧位针刺和坐位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俯卧位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DI、颈椎ROM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位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坐位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俯卧位 坐位 头痛 颈痛 颈源性头痛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8
16
作者 喻秋萍 唐萌芽 +1 位作者 王峥峰 王勇 《中医正骨》 2016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以"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脱出""腰椎间盘移位""腰痛""腰腿痛&... 目的:系统评价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以"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脱出""腰椎间盘移位""腰痛""腰腿痛""LDH"与"身痛逐瘀汤"的布尔逻辑搭配结果作为检索词,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6年3月收录的所有相关文献。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利用Revman5.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16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17篇,共涉及1929例患者。所纳入文献质量偏低,仅3篇文献说明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2篇文献说明了随访情况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所有文献均未描述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方法、是否采用盲法、样本量估算方法及病例脱落情况,Jadad评分≤2分。纳入的17篇文献均进行了2组间临床疗效有效率的比较,各研究结果之间具有同质性(I^2=0%,P=0.900)。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Z=8.320,P=0.000;OR=2.300,95%CI(1.89,2.79)]。漏斗图显示试验研究分布在竖线的两边,分布较为均匀,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身痛逐瘀汤单独使用或联合其他疗法均能有效缓解LDH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推拿、牵引等治疗。但由于纳入的文献在方法学上存在不足,该结论尚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椎间盘移位 腰痛 腰腿痛 临床试验 META分析 综述
下载PDF
口服补肾活血方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喻秋萍 唐萌芽 陈金洪 《中医正骨》 2016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口服补肾活血方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分别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方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玻璃酸钠注射每次2 m... 目的:观察口服补肾活血方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分别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方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玻璃酸钠注射每次2 m L,每周1次;补肾活血方口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以及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血清含量。结果:1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WOMAC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6±1.7)分,(4.5±1.5)分,t=0.465,P=0.643;(53.1±13.6)分,(52.8±14.8)分,t=0.104,P=0.918]。治疗3个疗程后,口服补肾活血方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WOMAC评分均低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组[(1.8±1.1)分,(2.5±1.4)分,t=2.461,P=0.016;(25.0±10.2)分,(32.8±14.1)分,t=3.000,P=0.004],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t=6.626,P=0.000;t=9.551,P=0.001;t=6.580,P=0.000;t=11.054,P=0.000)。2炎性因子血清含量。治疗前2组患者IL-1、TNF-α、hs-CRP的血清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6.8±14.4)μg·g-1,(360.9±12.7)μg·g-1,t=1.412,P=0.161;(258.9±15.7)pg·m L-1,(260.0±14.1)pg·m L-1,t=0.354,P=0.724;(25.0±2.5)mg·L-1,(24.0±2.5)mg·L-1,t=1.850,P=0.068]。治疗3个疗程后,口服补肾活血方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组IL-1、TNF-α、hs-CRP的血清含量均低于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组[(286.0±18.1)μg·g-1,(310.4±15.7)μg·g-1,t=6.831,P=0.000;(166.0±17.8)pg·m L-1,(219.6±15.4)pg·m L-1,t=15.273,P=0.000;(11.7±2.5)mg·L-1,(18.4±3.0)mg·L-1,t=11.589,P=0.000]。2组患者IL-1、TNF-α、hs-CRP的血清含量均低于治疗前(t=20.525,P=0.000;t=16.729,P=0.000;t=26.270,P=0.000;t=12.980,P=0.000;t=25.277,P=0.000;t=9.560,P=0.000)。结论:口服补肾活血方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可以减轻膝关节炎症,缓解或消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中药疗法 注射 关节内 透明质酸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8
作者 张亮 张莉 +1 位作者 王莉佳 张学民 《中医正骨》 2015年第6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80例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男52例,女28例。年龄18-62岁,中...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80例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男52例,女28例。年龄18-62岁,中位数46岁。胸椎骨折35例,腰椎骨折35例,胸腰椎骨折10例。均无神经损伤症状。受伤至手术时间6-48 h,中位数22 h。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住院时间10-14 d,中位数11 d。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6-12 d,中位数10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1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围手术期耳穴按压联合平衡针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蔡云仙 《中医正骨》 2015年第6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耳穴按压联合平衡针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45例因膝骨关节炎须接受TKA治疗的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龄62-81岁,中位数69岁。所有...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耳穴按压联合平衡针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45例因膝骨关节炎须接受TKA治疗的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龄62-81岁,中位数6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单侧TKA手术,左膝23例,右膝22例。自手术前一天开始连续4 d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第1天1次,400 mg;以后3 d每天2次,每次200 mg。术前24 h应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按压,2 h按压1次,每次3-5 min,以出现酸痛为度,按压6次;术后改为30 min按压1次,每次3-5 min,每天约20次,连续3 d。术后采用平衡针疗法进行针刺镇痛,每天1次,连续治疗7 d。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术后12 h、24 h、48 h、72 h和7 d,患膝静息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4.55±0.24)分、(3.05±0.56)分、(2.32±0.45)分、(2.07±0.39)分、(1.09±0.21)分,患膝运动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5.01±0.35)分、(3.92±0.49)分、(2.81±0.52)分、(2.53±0.49)分、(1.18±0.28)分。结论: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的基础上,围手术期应用耳穴按压联合平衡针疗法可有效缓解TKA术后患膝疼痛,而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手术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针刺镇痛 耳穴贴压 王不留行 平衡针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配合补阳还五汤薰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轴性症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亮 张莉 +1 位作者 王莉佳 张学民 《中医正骨》 2015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配合补阳还五汤薰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补阳还五汤薰蒸治疗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配合补阳还五汤薰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补阳还五汤薰蒸治疗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3-67岁,中位数47.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无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的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并观察记录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情况。治疗4周后采用曾岩等拟定的轴性症状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期间患者血生化、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未发生药物过敏反应。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2周,中位数10.5周。治疗4周后,多数患者颈部疼痛、僵硬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按照曾岩等拟定的疗效标准评定,优6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补阳还五汤薰蒸,可有效缓解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部僵硬、疼痛及活动受限等轴性症状,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轴性症状 电针 薰洗 夹脊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