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萨奇B3病毒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彭俊 魏文娟 +3 位作者 钱正明 黄建振 高世龙 张召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1-305,共5页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中,但其应用于心肌炎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MSC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新的心肌炎的治疗措施。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分别培养HL-1心肌细胞、MSC,生长至80%汇合状态待用。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其中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分别用CVB3感染4、12、24 h,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VB3基因拷贝数。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组,其中感染组用CVB3感染,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分别于感染后4、12、24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性。用CVB3分别感染HL-1心肌细胞(HL-1心肌细胞组)、MSC(MSC组),采用病毒空斑实验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小于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P<0.05)。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与MSC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组病毒滴度大于MSC组(P<0.05)。结论 CVB3能够在HL-1心肌细胞中复制,感染CVB3后HL-1心肌细胞活性降低;但CVB3不能在MSC中复制,且感染CVB3后MSC细胞活性并未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B型 肌细胞 心脏 间质干细胞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率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瑰丽 钱正明 张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HR)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上的冠心病患者并进行分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正常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HR)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上的冠心病患者并进行分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正常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安静状态下进行hs-CRP标本采集与HR的检测,并根据HR与hsCRP的高低再进一步将所有患者分成低HR/低hs-CRP;低HR/高hs-CRP;高HR/低hs-CRP;高HR/高hs-CRP四种组合。结果 AMI组高HR/高hs-CRP患者在高HR/高hs-CRP组中占最大比例;三组HR与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AMI组HR与hs-CRP高于UA组高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s-CRP与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两者联合或可以预测病情的等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率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不同剂量泰嘉在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惠彬 黄建振 +4 位作者 戴茵茵 钱正明 魏文娟 彭俊 高佳儿 《心电与循环》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1年后患者服用不同剂量国产氯吡格雷(商品名:泰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阿司匹林+波立维双抗满1年后,随机分为A组(阿司匹林100mg 1次/d、波立维75mg 1次/d)、B组(阿司...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1年后患者服用不同剂量国产氯吡格雷(商品名:泰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阿司匹林+波立维双抗满1年后,随机分为A组(阿司匹林100mg 1次/d、波立维75mg 1次/d)、B组(阿司匹林100mg 1次/d、泰嘉75mg,1次/d)、C组(阿司匹林100mg 1次/d、泰嘉50mg 1次/d)、D组(阿司匹林100mg 1次/d、泰嘉25mg 1次/d),随访1年,比较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D组患者累计MACE事件较A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9,P=0.014),B、C两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率、胃肠道反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各组均未出现致死性出血事件。结论泰嘉预防心肌梗死PCI术1年后心血管事件在疗效及安全性与波立维相当,最小剂量至少50m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PCI术 波立维 泰嘉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建振 钱正明 俞金芳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比较<70岁患者与≥70岁患者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37例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178例,≥70岁组59例,随访2年比... 目的比较<70岁患者与≥70岁患者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37例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178例,≥70岁组59例,随访2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25例(10.55%),其中囊袋出血/血肿11例,囊袋破溃/感染4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5例,起搏综合征4例,电极脱位/断裂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并未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随访
下载PDF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质膜Ca2+-ATP酶1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佳儿 魏文娟 +3 位作者 黄建振 彭俊 张静 陆云燕 《心电与循环》 2020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GTR1)、质膜Ca2+-ATP酶1(ATP2B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难治性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选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RH组)59例,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非RH组)77例,取静脉血,使用美国Axy...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GTR1)、质膜Ca2+-ATP酶1(ATP2B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难治性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选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RH组)59例,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非RH组)77例,取静脉血,使用美国Axygen公司试剂盒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位点rs699、rs5051、rs5186及rs12817819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AGT基因位点rs699、rs5051基因型频率在RH组和非RH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BMI、空腹血糖等因素后,AGT基因位点rs699基因型CC(OR=3.146,95%CI:1.163~8.510,P<0.05)、rs5051基因型TT(OR=3.146,95%CI:1.163~8.510,P<0.05)是难治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AGT基因位点rs699及rs5051基因多态性与空腹血糖交互作用对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在校正性别、年龄、BMI和血脂等因素后消失。结论AGT基因位点rs699及rs5051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高血压易感性显著相关,未发现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难治性高血压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交互作用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少平 《心电与循环》 2017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方法选择服用他汀类药物1个月以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其中普伐他汀组30例,其它他汀组20例。采用光比浊法分别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方法选择服用他汀类药物1个月以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其中普伐他汀组30例,其它他汀组20例。采用光比浊法分别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和服用5d(75mg/d)后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据此计算用药前后聚集率差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普伐他汀组(31.4±13.4)%、其它他汀组(26.6±9.9)%]均较用药前[普伐他汀组(52.8±13.0)%、其它他汀组(50.3±16.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3、5.90,均P<0.01)。两组患者用药后D值[普伐他汀组(21.4±18.3)%、其它他汀组(23.8±14.7)%]与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普伐他汀组(34.7±39.5)%、其它他汀组(41.8±3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9、0.67,均P>0.05)。氯吡格雷抵抗总发生率为26%。普伐他汀组无反应百分率与其它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P>0.05)。结论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未发现经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抵抗 血小板聚集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心脏静脉造影球囊破裂处理一例
7
作者 魏文娟 何浪 +3 位作者 陈凯 章保勇 黄德运 方日亮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症状,降低其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CRT的关键技术为经冠状静脉窦(CS)将左心室导线植入靶静脉,存在一定风险和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82岁患者在CRT术中因操作不慎而出现心脏静...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症状,降低其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CRT的关键技术为经冠状静脉窦(CS)将左心室导线植入靶静脉,存在一定风险和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82岁患者在CRT术中因操作不慎而出现心脏静脉造影球囊破裂及相应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球囊 冠状静脉窦
原文传递
血小板活化指标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立志 彭俊 +3 位作者 张丹 姜成 陈加才 陆曹杰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7年第12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诊断价值及分析影响DC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为DCM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DCM组),根...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诊断价值及分析影响DC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为DCM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DCM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DCM组患者划分为NYHAⅡ组94例,NYHAⅢ组75例,NYHAⅣ组41例。并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为对照组。随访5年,根据随访结果将DCM患者分为存活组(131例)和死亡组(79例)。测定研究对象治疗前的P-选择素(P-selectin)、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影响DCM预后不良的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CM组P-selection、TXB2水平分别为(619.50±51.27)、(203.54±23.74)ng/L,均高于对照组[(136.15±15.90)、(91.75±12.72)ng/L];6-Keto-PGF1α水平为(92.26+13.51)ng/L,低于对照组[(141.82±17.6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Ⅱ组、NYHAⅢ组和NYHAⅣ组的P-selection、TXB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Keto-PGF1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Ⅱ组和NYHAⅢ组的P-selection和TXB2均明显低于NYHAⅣ组,6-Keto-PGF1α明显高于NYHA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Ⅱ组的P-selection和TXB2均明显低于NYHAⅢ组,6-Keto-PGF1α明显高于NYHA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OR=25.782)、心源性休克(OR=22.141)、室性心动过速(OR=13.545)和射血分数过低(OR=8.741)是DC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P-selection、TXB2和6-Keto-PGF1α具有对DCM病情的诊断价值,应加强对NYHA心功能分级高的患者的关注及对心源性休克、VT和EF过低的预防,可有效改善DCM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P-选择素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