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学校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的有效策略--以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为例
1
作者 林桂平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1年第11期56-61,共6页
在智慧学校和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通过实施五个保障——制度保障、常规保障、资源保障、队伍保障和评价保障,着力构建“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三级专业成长体系,打造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在智慧学校和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通过实施五个保障——制度保障、常规保障、资源保障、队伍保障和评价保障,着力构建“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三级专业成长体系,打造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提升办学品位提供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 共同体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士风与文风——论《故都的秋》的民族审美心理
2
作者 郑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故都的秋》蕴含着高雅纯洁的秋的世界、沉闷悲凉的现实世界,以及郁达夫对现实既抵抗又关怀的心灵世界。郁达夫以潇洒孤傲的士风欣赏秋的世界,用文以载道的方式寄寓苦闷,均是其抵抗现实世界的方式,也是其心灵世界的外化。通过多文本比... 《故都的秋》蕴含着高雅纯洁的秋的世界、沉闷悲凉的现实世界,以及郁达夫对现实既抵抗又关怀的心灵世界。郁达夫以潇洒孤傲的士风欣赏秋的世界,用文以载道的方式寄寓苦闷,均是其抵抗现实世界的方式,也是其心灵世界的外化。通过多文本比较可知,从士风和文风切入能够透过秋的世界直达现实世界和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士风和文风也在深层次上反映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风 文风 《故都的秋》 民族审美心理
下载PDF
浅谈高考命题思路与课改理念的良性互动——以近十年高考历史卷社会史类试题为例
3
作者 林桂平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4期86-91,共6页
高考命题思路与课程改革理念要相得益彰,实现良性互动。以近十年高考历史卷社会史类典型试题的命制为例,分析其“三融”的特征,提出新时代高中历史教与学达到“三要”的新要求,从而有效达成“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
关键词 高考命题思路 课改理念 “三融” “三要”
下载PDF
从一道题目出发,探究一类全概率问题的教学过程
4
作者 苏昕 《中学数学研究》 2024年第9期16-18,共3页
“全概率公式”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增内容,已成为近几年高考考察的重点,它为求解一类概率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公式之一,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1].近些年,高考中全概率相关的命题常以马尔科夫... “全概率公式”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增内容,已成为近几年高考考察的重点,它为求解一类概率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公式之一,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1].近些年,高考中全概率相关的命题常以马尔科夫链模型呈现,学生对于模型的理解,以及利用全概率公式最终求解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将结合具体试题,探究这一类全概率问题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概率公式 马尔科夫链模型 概率问题 概率论 新增内容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高考
下载PDF
制造“篇章”:统编教材对《劝学》的编写失误
5
作者 郑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5期56-60,共5页
统编教材把《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独立成段并作为“中心论点”,是制造“篇章”的努力。但据《劝学》原文介乎语录体和专论体之间的写作体例和先提出观点后比喻佐证的论述风格,选文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不可以已”“学胜于思”“积善成... 统编教材把《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独立成段并作为“中心论点”,是制造“篇章”的努力。但据《劝学》原文介乎语录体和专论体之间的写作体例和先提出观点后比喻佐证的论述风格,选文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不可以已”“学胜于思”“积善成德”,并不围绕“学不可以已”论述,也不是严格的“篇章”。纠正这一编写失误,有利于从写作体例和论述风格入手,正确理解“劝学”思想,进而为正确开展古文思辨性教学提供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学》 荀子 篇章 思辨性教学
下载PDF
高中历史融通式教学的策略探究——以“丝绸之路”主题教学为例
6
作者 王晓荣 林桂平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以“丝绸之路”主题教学为例,通过实施《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模块的融通式教学,在课标融通、知识融通、目标融通、史观融通、情感融通五个方面具体着力,达成新教材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价值观教育... 以“丝绸之路”主题教学为例,通过实施《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模块的融通式教学,在课标融通、知识融通、目标融通、史观融通、情感融通五个方面具体着力,达成新教材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价值观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有机统一,将当下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目标有效“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通式教学 核心素养 中学历史教学 主题教学 丝绸之路
下载PDF
数学学业情绪在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李怡泉 朱树金 《数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8,13,共8页
数学情感在数学教育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业情绪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深入分析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微妙作用,以463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高中学生数学学业情绪、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成绩之间的关系,发... 数学情感在数学教育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业情绪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深入分析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微妙作用,以463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高中学生数学学业情绪、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成绩之间的关系,发现:(1)在数学学业情绪上,除了自豪情绪,其他数学学业情绪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愉悦感、愤怒、自豪情绪在班级类型上差异显著;(2)积极数学学业情绪与数学成绩、数学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而消极数学学业情绪与数学成绩、数学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3)积极的数学学业情绪在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消极的数学学业情绪在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之前不存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业情绪 数学自我效能感 数学成绩 高中生
下载PDF
“传染性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8
作者 赵睿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24期69-71,共3页
“传染性厌学”是一种在特殊时间段集体群发的厌学现象,本文分析了厌学案例背后的联系性,并探讨得出传染性厌学具有在特殊时间节点集中爆发的特性,其中,情绪感染是厌学现象在班集体内扩张蔓延的助推因素。在处理厌学问题时,除了要关注... “传染性厌学”是一种在特殊时间段集体群发的厌学现象,本文分析了厌学案例背后的联系性,并探讨得出传染性厌学具有在特殊时间节点集中爆发的特性,其中,情绪感染是厌学现象在班集体内扩张蔓延的助推因素。在处理厌学问题时,除了要关注个别重点学生的情绪倾向,也要重视班集体的心理健康管理,及时做好学生群体的情绪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学 情绪感染 心理健康管理
下载PDF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地理实践活动探索--以“杭州七堡老街研学活动”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邵英 王斐然 《地理教学》 2022年第2期25-27,共3页
本文以杭州市七堡老街研学活动为例,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从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和交通地理等视角对七堡老街进行探索,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 本文以杭州市七堡老街研学活动为例,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从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和交通地理等视角对七堡老街进行探索,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真实情境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学科育人视阈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索
10
作者 俞昕 李恒 高麒 《数学教学》 2023年第7期17-20,共4页
通常,人们往往认为“德育”与数学教学“弱相关”,因为数学课堂中的推理、运算等主要数学活动似乎与人的道德、品性等没有直接关联,但事实上这仅是表面现象.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是深层次的,有其独特的内涵[1].笔者从“文化自信”“追本溯... 通常,人们往往认为“德育”与数学教学“弱相关”,因为数学课堂中的推理、运算等主要数学活动似乎与人的道德、品性等没有直接关联,但事实上这仅是表面现象.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是深层次的,有其独特的内涵[1].笔者从“文化自信”“追本溯源”“数学哲理”“勠力同心”四个方面展现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冰山一角,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文化自信 表面现象 学科育人 德育 追本溯源 弱相关 数学哲理
下载PDF
大单元教学的理性评估与改进策略——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兼与孙绍振先生商榷
11
作者 郑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11期36-41,共6页
大单元教学的优劣是近来学术探讨的热点,孙绍振“五论”对其批评尚欠理性。大单元教学引发群嘲主要是基于三个外因,即教师减弱了对文本的解读、把某些经验扩大化甚至教条化,以及教育部门初期推行大单元教学的蛮横性。大单元教学的改进... 大单元教学的优劣是近来学术探讨的热点,孙绍振“五论”对其批评尚欠理性。大单元教学引发群嘲主要是基于三个外因,即教师减弱了对文本的解读、把某些经验扩大化甚至教条化,以及教育部门初期推行大单元教学的蛮横性。大单元教学的改进策略有:一,依照双线组元结构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二,依照选文的共性价值和个性价值设置“求同探异”的教学任务;三,将教学任务序列化;四,设置切口小、指向明的任务;五,设置有料、有趣和可检测的任务;六,设置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拓展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 孙绍振 劳动 新闻
下载PDF
数学思维在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以“科学立法”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侨 伊建军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1期30-32,共3页
跨学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思考和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科学立法”为例,探究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数学思维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议题... 跨学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思考和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科学立法”为例,探究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数学思维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题式教学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直觉思维
下载PDF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注释优缺点探微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7期78-82,共5页
教材注释是以师生为阅读对象,对课文中的重要或疑难字词加以解释说明,为师生正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帮助的重要文字。好的注释可以使人对课文的疑难之处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众所周知,注释并非易事。教材注释虽几经修... 教材注释是以师生为阅读对象,对课文中的重要或疑难字词加以解释说明,为师生正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帮助的重要文字。好的注释可以使人对课文的疑难之处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众所周知,注释并非易事。教材注释虽几经修订,依然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注释之所以难以精当,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注释有时涉及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复杂知识,容易使人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对象 解释说明 教材注释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复杂知识 理解课文
下载PDF
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地——再议《祝福》
14
作者 郑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9期49-52,共4页
很多公开课和已经发表的课例都说《祝福》一文是“刻画祥林嫂以抨击封建礼教的”[1],这种大行其道的认识挖掘到文本的最深处了吗?笔者不敢苟同。首先,这种认识只看到封建礼教迫害祥林嫂的一面,忽视祥林嫂主动遵从封建礼教的一面,因而没... 很多公开课和已经发表的课例都说《祝福》一文是“刻画祥林嫂以抨击封建礼教的”[1],这种大行其道的认识挖掘到文本的最深处了吗?笔者不敢苟同。首先,这种认识只看到封建礼教迫害祥林嫂的一面,忽视祥林嫂主动遵从封建礼教的一面,因而没有解读出祥林嫂对封建礼教的复杂心理;其次,这种认识只突出祥林嫂被动受压迫的一面,忽视祥林嫂主动反抗压迫的一面,因而没有解读出祥林嫂性格中刚强的一面;再次,这种认识把小说重要主人公“我”退化为一个纯粹的祥林嫂故事的讲述者,“我”的怀疑主义思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对小说主题的探究无法聚焦到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上;最后,由于传统教学对祥林嫂理解得不全面,对“我”的分析又是常常忽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小说主题 祥林嫂 封建礼教 矛盾心态 怀疑主义 公开课 复杂心理
下载PDF
以广告为内容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尝试
15
作者 楼静 《启迪与智慧(上)》 2021年第2期73-73,共1页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学术“亮相”,是媒介的教育功能得到公共认可之后在语文课程叙事框格中的“首秀”;媒介将在语文课程中升格为一种整体化教育的范式和内容,有效而系统地发挥其在人的社会化成长中的作用。语文课程的“跨媒介阅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学术“亮相”,是媒介的教育功能得到公共认可之后在语文课程叙事框格中的“首秀”;媒介将在语文课程中升格为一种整体化教育的范式和内容,有效而系统地发挥其在人的社会化成长中的作用。语文课程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主要是指探究语言文字在不同媒介中的运用以及在运用中呈现的特征与规律,也指学生朝向不同媒介所表现出来的理解、判断、质疑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更加有效地进行沟通交往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跨媒介 人的社会化 语言文字 教学尝试 升格 整体化 特征与规律
下载PDF
不可忽视的“为国以礼”--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思想性
16
作者 郑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23期109-113,共5页
探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的思想性,如果纯粹从“吾与点也”出发,容易得出五花八门的结论。应当兼顾孔子对三位弟子的批评意见,关注“为国以礼”,使之与曾皙之志相互参照,方能明确其思想性。《侍坐》体... 探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的思想性,如果纯粹从“吾与点也”出发,容易得出五花八门的结论。应当兼顾孔子对三位弟子的批评意见,关注“为国以礼”,使之与曾皙之志相互参照,方能明确其思想性。《侍坐》体现了儒家“为国以礼”的为政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意见 《侍坐》 为政思想 不可忽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思想性
下载PDF
明理·增信·崇德·力行——2021年6月高考历史卷“四史”系列试题的命制思路与教学启示
17
作者 林桂平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2年第1期28-33,共6页
2021年6月高考全国卷和各地方卷历史试题对“四史”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试题命制体现时代性和主体性、层次性和梯度性、情境性和开放性,从新角度、新情境方面深化拓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学生认识历史... 2021年6月高考全国卷和各地方卷历史试题对“四史”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试题命制体现时代性和主体性、层次性和梯度性、情境性和开放性,从新角度、新情境方面深化拓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过程,强调对历史学习能力、方法和历史思维过程的考查。这对历史备考复习的启示是:教师不仅要加强“四史”教育,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引导学生利用课本标题构建知识网络并形成思维导图,而且要关注社会热点和学术动态,引导学生研习史料,以升华历史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高考历史卷 “四史”系列试题 试题命制
下载PDF
基于数学史的智能计算思维培养——以圆周率为例
18
作者 李怡泉 朱树金 《数学教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4-19,34,共7页
智能计算思维的培养在国际上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而我国目前对于数学课堂上培育学生智能计算思维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旨在为基于数学史培养学生的智能计算思维提供一个思路.本文对数学教育中的智能计算思维进行了介绍,回答了为什么要基... 智能计算思维的培养在国际上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而我国目前对于数学课堂上培育学生智能计算思维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旨在为基于数学史培养学生的智能计算思维提供一个思路.本文对数学教育中的智能计算思维进行了介绍,回答了为什么要基于数学史对学生智能计算思维进行培育.以圆周率为例,说明如何根据数学史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智能计算思维的教学与传统数学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智能计算思维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计算思维 数学史
下载PDF
切入地方红色课程资源 培育高中学生核心素养
19
作者 王艳 林桂平 《中国教师》 2023年第7期64-68,共5页
地方红色课程资源是存在于每个师生身边的“活教材”。巧妙运用好地方红色课程资源对于引领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通过在高中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切入地方红色课程资源,优化教学环... 地方红色课程资源是存在于每个师生身边的“活教材”。巧妙运用好地方红色课程资源对于引领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通过在高中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切入地方红色课程资源,优化教学环节,使其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从而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效果,培育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最终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高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红色课程资源 高中思政课 教学环节 基本模式
原文传递
文学语言的规范性和作家的语言风格
20
作者 郑杰 郑可菜 《教学考试》 2024年第11期4-8,共5页
“趣味语用”栏目植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丰富的语言实践,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趣味语用”栏目植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丰富的语言实践,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实践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文学语言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的思维 语言风格 培养目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