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夜航船与浙江诗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剑亮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3-189,共7页
作为浙江诗路的物质型态和文化符号,夜航船既构建起了诗人们艺术创作的重要背景,也承载着诗人们尽情表现的独特主题。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末民初,历代诗人乘船夜航在浙江的各条水路上,一路前行,一路创作。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诗人... 作为浙江诗路的物质型态和文化符号,夜航船既构建起了诗人们艺术创作的重要背景,也承载着诗人们尽情表现的独特主题。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末民初,历代诗人乘船夜航在浙江的各条水路上,一路前行,一路创作。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诗人们各自的生存环境与精神追求,真实而艺术地展现了诗人们夜航的心路历程。夜航船因此也成功地成为诗人们表现其夜航主题最典型的诗歌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与独特的艺术价值。浙江诗路的历史风貌与文学个性也得以完美呈现,成为中国地域文化的江南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航船 浙江诗路 意象诠释
下载PDF
自然审美经验视阈下的《诗经》山水内质分析
2
作者 孙旭辉 《晋阳学刊》 CSSCI 2014年第3期40-45,共6页
作为反映先秦"山水"涵义及审美特质变迁的代表性文本,《诗经》中的山水形象成为考察中古传统自然审美经验的合适载体。具体而论,《诗经》山水审美意识包涵3种类型:渗透着原始自然神崇拜;渗透于比兴方式的运用之中而成为情感... 作为反映先秦"山水"涵义及审美特质变迁的代表性文本,《诗经》中的山水形象成为考察中古传统自然审美经验的合适载体。具体而论,《诗经》山水审美意识包涵3种类型:渗透着原始自然神崇拜;渗透于比兴方式的运用之中而成为情感表达的背景;蕴含着自然审美意识的发生。《诗经》山水意象参与了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经验生成的重要过程,其流露的自然审美意识的先声弥足珍贵。这种倾向作为对《诗经》比兴山水之主流的补充,酝酿了此后山水文学兴盛必备的核心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山水 自然 审美经验
下载PDF
汉魏六朝咏物赋体物日常化与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经验的转捩
3
作者 孙旭辉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从审美角度重新认知汉魏六朝咏物赋,是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抒情方式及自然审美经验新变的重要途径。在创作方式上,汉魏六朝咏物赋通过把原始自然审美观念作用于对物体及精神层面的摹刻,使“体物”对象得以延展,从而为中国传统审美视域的扩... 从审美角度重新认知汉魏六朝咏物赋,是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抒情方式及自然审美经验新变的重要途径。在创作方式上,汉魏六朝咏物赋通过把原始自然审美观念作用于对物体及精神层面的摹刻,使“体物”对象得以延展,从而为中国传统审美视域的扩展创造了条件;其次,汉魏六朝咏物赋的表现对象从目力所及之物向外部自然推展,体现了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和俗世之景的关注,这种转变也给赋文体的空间拓展带来了更大的可能。“咏物赋体物日常化”是探究中国传统审美意识自然品格流变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咏物赋 自然审美经验 体物日常化 抒情方式
下载PDF
夏承焘的对外交往及其诗词创作
4
作者 李剑亮 《中国韵文学刊》 2021年第2期78-81,共4页
20世纪50、60年代,夏承焘受其所在学校以及当地政府之邀,以高校教授身份频繁参加各种形式的外事活动。擅长诗词创作的夏承焘,又将这一经历作为其诗词表现的题材,创作了许多颇具特色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艺术地再现了他当时参与的外事活... 20世纪50、60年代,夏承焘受其所在学校以及当地政府之邀,以高校教授身份频繁参加各种形式的外事活动。擅长诗词创作的夏承焘,又将这一经历作为其诗词表现的题材,创作了许多颇具特色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艺术地再现了他当时参与的外事活动,包括省市政府部门接待来访的外国代表团和外国学者,记录了他本人与外国友人的交往情景。这些作品,拓展与丰富了夏承焘诗词创作的题材与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词创作与时代发展同向并行的特点,彰显了传统诗词在现代外事活动中的宣传功能与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承焘 外事活动 诗词创作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论词的应歌、应社与词风嬗变
5
作者 许金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6-170,共5页
词学界对周济的"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社"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周济没有总体否定应歌词与应社词。词的应歌与应社的关系复杂,词的应歌到应社的变化只是词风转变的基础条件之一。词的实现因素多重,词的应... 词学界对周济的"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社"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周济没有总体否定应歌词与应社词。词的应歌与应社的关系复杂,词的应歌到应社的变化只是词风转变的基础条件之一。词的实现因素多重,词的应歌形式多样,韦庄、李煜、柳永等人有应自己的歌之词。不应简单化理解词的应歌、应社及其与词风嬗变的关系,词风的转变不是一时之事、一人之功,其根本原因是作家心灵表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歌 词风 嬗变 简单化 周济 词学 韦庄 李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