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胃颗粒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临床研究
1
作者 韩芳 陈达伟 杨建巧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7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Hp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铋剂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Hp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铋剂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养胃颗粒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胃肠道症状评分、Hp根除率、脾胃气虚证症状评分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32水平。结果:2周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79.25%(P<0.05)。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75.47%(P<0.05)。治疗1周、2周后,2组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S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GSRS评分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脾胃气虚证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脾胃气虚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3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32水平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颗粒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明显,能改善患者胃肠症状与中医证候,提高Hp根除率,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养胃颗粒 铋剂四联疗法 炎症因子 HP根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