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青年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实证研究——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旭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8期231-232,共2页
高校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廉洁文化意识。建议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多开展趣味性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要... 高校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廉洁文化意识。建议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多开展趣味性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要打造品牌,丰富学生第二课堂;要创新载体,形成廉洁文化教育长效机制;要创新党规党纪在线学习测试;要创建《以案为鉴》的警示教育体系;要创新廉洁文化教育新途径等形成高效长久的制度来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洁意识,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廉洁文化教育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廉洁文化 实证
下载PDF
思政教育与海洋特色融入《食品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田方 蔡路昀 赵亚东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154-158,共5页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教学内容繁多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授课教师团队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为教育方针,以“德育”与“智育”协同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主要通...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教学内容繁多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授课教师团队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为教育方针,以“德育”与“智育”协同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主要通过将思政元素与海洋特色融入教学设计并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学育人效果,最终构建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体系及全方位育人的教学体系。实践表明,思政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道德意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海洋特色 食品生物化学 三全育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可微波冷冻预油炸食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卉 徐依婷 +3 位作者 李来好 魏涯 杨少玲 相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6-220,共5页
可使用微波炉重新加热的冷冻预油炸食品是目前最受消费者青睐的调理食品之一,但其加工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综述了预油炸食品在油炸、冷冻贮藏和微波复热三道工序中的品质控制以及改良措施,以期为可微波预油炸食品的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预油炸 含油量 保水剂 微波复热 失脆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9种咔唑和卤代咔唑
4
作者 唐雷鸣 蒋玲波 +6 位作者 陈翔 高卓瑶 邓招超 王萍亚 倪鲁波 陆羚子 戴意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0-816,共7页
建立高效的海洋沉积物样品前处理方法及高灵敏度的气相色谱(GC)—串联质谱(MS/MS)条件精准测定海洋沉积物中9种咔唑(CZ)及卤代咔唑(PHCZs)。冷冻干燥后的海洋沉积物样品经加速溶剂萃取仪提取,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净化并氮吹至近干,用丙... 建立高效的海洋沉积物样品前处理方法及高灵敏度的气相色谱(GC)—串联质谱(MS/MS)条件精准测定海洋沉积物中9种咔唑(CZ)及卤代咔唑(PHCZs)。冷冻干燥后的海洋沉积物样品经加速溶剂萃取仪提取,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净化并氮吹至近干,用丙酮复溶后采用GC—MS/MS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目标物在0.10~10.00μg/kg或0.20~10.00μg/kg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6,该方法定量限为0.10~0.20μg/kg。在1倍、3倍、10倍定量限的加标水平下,9种CZ及PHCZs的回收率为83.5%~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3.43%~9.77%。该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的优点,满足海洋沉积物中9种CZ及PHCZs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及卤代咔唑 海洋沉积物 萃取 净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低温与无水胁迫下凡纳滨对虾肌肉品质劣变标记蛋白识别
5
作者 徐德峰 廖威龙 +4 位作者 郑晓娴 叶盛权 茅林春 谢晶 邓尚贵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6,共11页
【目的】探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保活流通过程中低温和无水双重胁迫诱导肌肉品质劣变与差异表达蛋白之间的相关性,识别品质劣变的潜在标记蛋白。【方法】在模拟的海水环境中[溶解氧质量浓度为7.2 mg/L,温度控制在(12±... 【目的】探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保活流通过程中低温和无水双重胁迫诱导肌肉品质劣变与差异表达蛋白之间的相关性,识别品质劣变的潜在标记蛋白。【方法】在模拟的海水环境中[溶解氧质量浓度为7.2 mg/L,温度控制在(12±1)℃]观察对虾在低温和无水胁迫下的生理反应,通过串联质谱标签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环境胁迫导致的肝胰腺蛋白质组显著差异性变化,并将其与肌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温组和低温+无水组分别鉴定了33和44个显著差异蛋白质(DEPs),这些蛋白质大多在溶酶体、糖酵解或糖异生、黏附等通路显著富集(P<0.05),同时胰蛋白酶-1、二肽基肽酶显著上调(P<0.05),而磷酸丙糖异构酶和醛脱氢酶显著下调(P<0.05)。此外,颜色和质构指标的变化与微管蛋白、凝溶胶蛋白、层黏连蛋白、内源性蛋白酶和代谢酶表达水平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初次探明肝胰腺DEPs与肌肉品质间的内在联系,识别的典型DEPs可作为品质劣变的潜在标志蛋白,为监测无水运输期间凡纳滨对虾肌肉品质劣变提供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暴露 无水保活 品质劣变 蛋白组组学 蛋白标志物
下载PDF
银鲳低温冻藏期间品质劣化及水分迁移规律的研究
6
作者 朱剑 许丹 +3 位作者 马新悦 郑斌 邓尚贵 李铁军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19-126,136,共9页
为了研究-18、-25和-45℃低温冻藏温度对银鲳品质及水分的影响,以挥发性盐基氮、巯基、质构、内源性蛋白酶活性、水分含量和冰晶大小等为指标,分析银鲳低温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化和水分迁移规律变化。结果表明:采用-18、-25、-45℃冻结... 为了研究-18、-25和-45℃低温冻藏温度对银鲳品质及水分的影响,以挥发性盐基氮、巯基、质构、内源性蛋白酶活性、水分含量和冰晶大小等为指标,分析银鲳低温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化和水分迁移规律变化。结果表明:采用-18、-25、-45℃冻结的银鲳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分别为225、85和65 min,与-45℃相比,-18℃和-25℃下的银鲳在整个冻藏期内对冻藏时间的敏感性更高,且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冰晶呈现出较大且不规则的形状。此外,冻藏至250 d时,3组冻结鱼肉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分别为17.77、16.68和15.04 mg·100^(-1)·g^(-1);总巯基含量变化以第75和100天最为显著(P<0.05);银鲳鱼肉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在低温冻藏期间逐渐劣化,冻藏温度越低,其劣变速度越缓慢,劣化程度越低;组织蛋白酶B、L和H的活力均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且组织蛋白酶B的活性要高于组织蛋白酶L和H,在银鲳鱼肉品质劣化中具有更大的作用;低场核磁共振结果显示,结合水在低温冻藏期间变化不大,而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易受冻藏温度影响,冻藏前期(0~60 d),不易流动水含量下降,自由水含量上升;冻藏后期(60~120 d),结果刚好相反。低温有助于减缓银鲳鱼肉的水分迁移变化,减缓不易流动水流失和鱼肉品质劣化。综合以上结果,低温能够更好地保持冻藏过程中银鲳的品质,且温度越低,冻结速率越高,形成冰晶越小,品质劣化越缓慢,水分迁移越慢,越有利于鱼肉品质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冻藏 银鲳 品质劣化 水分迁移
下载PDF
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鉴别不同干燥方式的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风味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程荣 刘瑞玲 +5 位作者 吴伟杰 陈慧芝 房祥军 陈杭君 牛犇 郜海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87-196,共10页
目的 探究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干燥处理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的风味变化。方法 采用电子鼻定性分析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复合果蔬棒的区别,并利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定量分析两种干... 目的 探究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干燥处理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的风味变化。方法 采用电子鼻定性分析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复合果蔬棒的区别,并利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定量分析两种干燥方式样品的区别。结果 通过电子鼻数据结果分析新鲜样品与两种干燥方式获得的样品存在明显区别,GC-IMS结果检测得到6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在经过热风干燥的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中正丁醇、苯甲醇、3-呋喃甲醇等醇类物质的含量比冷冻干燥的含量高;酯类中的戊酸丁酯、庚酸甲酯等热风干燥较冷冻干燥含量多,而部分酮类化合物在干燥过后的含量有所降低。结论 经过冷冻干燥后的样品在保持原有样品的形态颜色等优于热风干燥,从电子鼻以及GC-IMS的结果获得热风干燥的愉快型风味物质含量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作为今后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以及类似相关的复合产品的深加工方式选择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 真空冷冻干燥 热风干燥 电子鼻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贻贝蒸煮液美拉德反应制备海鲜调味基料工艺研究及其挥发性风味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柯志刚 吴涛 +8 位作者 陈慧 周绪霞 金友定 戴央章 邓尚贵 周小敏 丁玉庭 刘书来 相兴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0,共9页
为提高贻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利用率,该文以贻贝蒸煮液为原料,经浓缩、酶解后进行美拉德反应,以期制备一种贻贝风味的调味基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Friedman排序检验法、吸光度测定和响应曲面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探究贻贝蒸煮... 为提高贻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利用率,该文以贻贝蒸煮液为原料,经浓缩、酶解后进行美拉德反应,以期制备一种贻贝风味的调味基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Friedman排序检验法、吸光度测定和响应曲面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探究贻贝蒸煮酶解液美拉德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GC-MS测定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贻贝蒸煮液美拉德反应的最佳条件为:还原糖添加量3%(质量分数)、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2 h、反应初始pH 7.5。GC-MS分析结果显示,醛类、酮类是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主要风味物质,吡嗪类、呋喃类等物质丰富了风味层次,提高了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整体香气。该研究结果可为贻贝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蒸煮液 美拉德反应 模糊数学 GC-MS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通过抑制蛋白水解改善罗非鱼发酵鱼糜凝胶强度
9
作者 崔巧燕 李来好 +4 位作者 陈天玉 陈胜军 黄卉 赵永强 李春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利用微生物发酵能有效改善淡水鱼鱼糜的凝胶强度。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凝胶劣化。为开发高品质的罗非鱼发酵鱼糜制品,以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株,探究了加菌发酵对罗非鱼发酵鱼... 利用微生物发酵能有效改善淡水鱼鱼糜的凝胶强度。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凝胶劣化。为开发高品质的罗非鱼发酵鱼糜制品,以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株,探究了加菌发酵对罗非鱼发酵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菌发酵能够显著改善罗非鱼发酵鱼糜的凝胶强度,降低大部分游离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的含量。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加菌发酵对罗非鱼发酵鱼糜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加菌发酵鱼糜中乳植杆菌属一直为优势菌属,到发酵末期增至63.71%,而其他腐败微生物菌属的丰度显著下降,同时菌落总数明显低于自然发酵鱼糜。构建了不同发酵时期的相关性网络图,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凝胶强度与菌落总数和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仅乳植杆菌属与菌落总数和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凝胶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植物乳植杆菌可以通过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以及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来改善罗非鱼发酵鱼糜的凝胶强度。植物乳植杆菌可以作为专用发酵剂开发高品质罗非鱼鱼糜发酵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发酵鱼糜 植物乳植杆菌 凝胶强度 相关性网络图
下载PDF
基于超声联合滚揉腌制改善低盐预制调理海鲈鱼品质特性
10
作者 白恒丽 李来好 +1 位作者 吴燕燕 王悦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1-171,共11页
本研究以海鲈鱼为原料,探究不同腌制方式(静态处理、超声处理、超声联合滚揉处理、真空滚揉处理和常压滚揉处理)对海鲈鱼的质构特性、保水性和风味特性的影响。利用质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技术分析... 本研究以海鲈鱼为原料,探究不同腌制方式(静态处理、超声处理、超声联合滚揉处理、真空滚揉处理和常压滚揉处理)对海鲈鱼的质构特性、保水性和风味特性的影响。利用质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技术分析了不同腌制方式对低盐调理海鲈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联合滚揉和滚揉处理显著提高腌制吸收率和钠离子传质速率(P<0.05)。常压滚揉腌制吸收率达15.07%,并降低了鱼肉的硬度和咀嚼性;结合感官分析,超声联合滚揉和滚揉处理鱼肉质地柔软、咸味均匀,腥味较少。此外,滚揉和超声联合滚揉处理组都显著增加了总游离氨基酸含量(P<0.05),常压滚揉组达到7.395 mg/g,约为静态处理的1.24倍。各处理组共检测出65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滚揉处理和超声联合滚揉处理鱼肉的醇类、酯类和芳香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表明滚揉腌制和超声联合滚揉有助于风味物质的形成。然而,单一滚揉腌制对产品的保水性和持水性能较差,并且过度滚揉可能会对鱼肉口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超声联合滚揉更适合海鲈鱼的后续精深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鲈鱼 滚揉腌制 游离氨基酸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基于近中红外光谱技术鉴别4种大黄鱼产地
11
作者 杨梦琼 杨盈悦 +2 位作者 梅光明 张小军 黄丽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21-129,共9页
目的基于近中红外光谱技术准确快速区分4种产地来源的大黄鱼(福建养殖大黄鱼、温州养殖大黄鱼、舟山养殖大黄鱼和舟山野生大黄鱼)。方法本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4种大黄鱼样本在4000~650 cm^(-1)的红外吸收指纹图谱进行测定,... 目的基于近中红外光谱技术准确快速区分4种产地来源的大黄鱼(福建养殖大黄鱼、温州养殖大黄鱼、舟山养殖大黄鱼和舟山野生大黄鱼)。方法本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4种大黄鱼样本在4000~650 cm^(-1)的红外吸收指纹图谱进行测定,基于特征波段下的光谱吸收差异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对大黄鱼样品进行产地区分。结果采用测定波段4000~650 cm^(-1)的全光谱采集信息经过Savitzky-Golay算法平滑预处理后建立的SVM模型效果最优,对4种大黄鱼样本的测试集准确率为83.3%。进一步对福建养殖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的产地区分方法优化后,选取特征波段3690~2800 cm^(-1)+1800~650 cm^(-1)的光谱信息经过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1stDer)、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ndDer)和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3种方式预处理后建立LDA判别模型,光谱训练集与预测集的准确率均达到100%;3690~2800 cm^(-1)+1800~650 cm^(-1)的光谱信息经SNV、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预处理后的PCA效果最佳,2种大黄鱼样本间彼此间距远、无重叠,且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均在90%以上;经SNV预处理后的CA分析中,除21号野生大黄鱼外,其余产地相同的大黄鱼样本均各自聚为一类。结论基于近中红外光谱测定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处理的方法能够对大黄鱼产地进行较准确地快速区分,从而为大黄鱼溯源鉴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大黄鱼 产地鉴别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酶解辅助提取对铁皮石斛多糖结构和菌群调节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妮 陶文扬 +5 位作者 罗梦帆 周万怡 郑晓杰 李彦坡 金火喜 杨颖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99-2109,共11页
酶解或许会改变多糖分子内某些基团的数量或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为明确酶解对铁皮石斛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同一品种石斛鲜茎为原料,分别用中性蛋白酶、麦芽糖淀粉酶、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获得同一基质多糖的不同结构形式,... 酶解或许会改变多糖分子内某些基团的数量或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为明确酶解对铁皮石斛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同一品种石斛鲜茎为原料,分别用中性蛋白酶、麦芽糖淀粉酶、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获得同一基质多糖的不同结构形式,分析其结构区别,并利用体外模拟发酵系统研究铁皮石斛多糖菌群调节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酶解样品相比,中性蛋白酶辅助提取可以增加多糖的聚合度,而纤维素酶、麦芽糖淀粉酶介入则可以显著降低多糖聚合度并改变单糖组成;中性蛋白酶组的CH_(4)与H_(2)S生成量显著增加,纤维素酶组的丁酸与戊酸产量显著增加。多糖能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其中纤维素酶组改变程度较大,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粪杆菌属、罗氏菌属等肠道基石菌与有益菌的种类与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戴阿利斯特杆菌属、多尔氏菌属等条件致病菌的丰度显著下降,与丁酸、戊酸显著正相关的9个菌属在该组富集了8个(巨球型菌属、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欧陆森氏菌属、罗氏菌属、魏斯氏菌属、乳杆菌属、普拉梭菌属)。酶辅助提取可以改变石斛多糖的结构,并改变其菌群调节功能,该研究为不同功效多糖的定向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酶解 肠道菌群 体外发酵
下载PDF
淀粉基微球的滴入法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左绕针 仇丹 +2 位作者 杨琪琪 邓尚贵 王亚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90-2299,共10页
以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糯玉米淀粉3种天然淀粉为原料,在高温糊化后以滴入法制备了淀粉基微球。采用SEM、DSC和XRD对淀粉基微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淀粉种类、淀粉质量分数、针头孔径对淀粉基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探究了玉米淀粉基微球的... 以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糯玉米淀粉3种天然淀粉为原料,在高温糊化后以滴入法制备了淀粉基微球。采用SEM、DSC和XRD对淀粉基微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淀粉种类、淀粉质量分数、针头孔径对淀粉基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探究了玉米淀粉基微球的α-淀粉酶酶解性能和在高温水溶液中的释放行为,并评价了玉米淀粉基微球负载亚甲基蓝(MB)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糊化温度80℃、淀粉质量分数10.0%,采用内径0.21 mm的27 G型针头制备的3种淀粉基微球形貌均一,粒径介于1.0~1.5 mm之间,收率均>90%,微球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中空结构;淀粉基微球糊化放热峰基本消失、晶型改变(由典型的A型晶体结构转变为较弱的V型结晶结构)且结晶度显著降低;3种淀粉基微球平均粒径均随着淀粉质量分数和针头孔径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制备条件下,玉米淀粉基微球的平均粒径最大;玉米淀粉基微球经α-淀粉酶24 h酶解后(酶解率42.78%)基本转变为水溶物,比玉米淀粉(酶解率41.91%)有更高的酶解率;玉米淀粉基微球负载MB时,MB添加量过大会导致包封率下降、释放率增大,不利于负载。与其他玉米淀粉基载体(玉米淀粉、多孔玉米淀粉)相比,玉米淀粉基微球负载MB的载药量(2.01%±0.03%)和包封率(60.33%±0.90%)最大,在温度>70℃的水溶液中MB释放率最低,90℃水溶液中MB的释放率为73.17%±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淀粉基微球 滴入法 粒径 结晶度 释放 淀粉化学品
下载PDF
猴头菇多糖功能活性及新产品开发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姜依晴 黎倍秀 +6 位作者 郑文雄 杨榕琳 于立梅 李湘銮 曾晓房 白卫东 董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212-219,共8页
猴头菇多糖(Hericium erinaceus polysaccharide,HEP)是一种集多种作用于一身的功能性多糖,具有养胃、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与降血糖血脂等生理功能,应用前景广泛。现阶段对猴头菇多糖的结构、提取工艺、生物活性方面的... 猴头菇多糖(Hericium erinaceus polysaccharide,HEP)是一种集多种作用于一身的功能性多糖,具有养胃、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与降血糖血脂等生理功能,应用前景广泛。现阶段对猴头菇多糖的结构、提取工艺、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较为全面,充分利用其功能活性,对研究开发新产品尤为重要。该文综述猴头菇多糖的提取方法和不同提取方法之间的区别、功能活性及新产品开发,以期为猴头菇多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猴头菇多糖 多糖提取技术 功能活性 产品开发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硬脂酸复合物性质的影响
15
作者 张雯 刘步瑜 +2 位作者 吴卫成 袁高峰 张治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3,共9页
[目的]优化高抗性淀粉(RS)含量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工艺,探究工艺参数对复合物抗消化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HA)预处理及其与硬脂酸(SA)络合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参数对复合物RS含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优化高抗性淀粉(RS)含量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工艺,探究工艺参数对复合物抗消化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HA)预处理及其与硬脂酸(SA)络合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参数对复合物RS含量的影响,分析最优工艺制备的HA-SA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抗消化性及水合特性。[结果]在糊化温区继续升高预处理温度、延长预处理时间、络合温度高于75℃均导致RS含量显著降低(P<0.05);HA-SA复合物最优制备工艺为:HA经85℃的退火温度预处理12 h后,在75℃与SA络合90 min;所制备的HA-SA具有V型晶体特征、完整的淀粉颗粒,为Ⅰ型淀粉—脂质复合物;与HA相比,其热稳定性、抗消化性显著升高,但膨胀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退火温度预处理和适宜的络合温度有利于HA-SA中RS组分的形成;预处理过程中加热强度的增加使淀粉过度糊化,阻碍了直链淀粉与脂质的络合,络合过程中过高的温度也导致复合物中RS组分的解离,使RS含量降低;退火预处理使HA保留了完整的颗粒结构,是HA-SA抗消化性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硬脂酸 淀粉—脂质复合物 热稳定性 抗消化性
下载PDF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肌肉营养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16
作者 张毅 刘滔 +5 位作者 周秀珍 王扬 赵敏洁 王旭堂 黄菊 冯凤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92-390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肌肉营养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37.81±1.12) g的大口黑鲈幼鱼1 2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肌肉营养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37.81±1.12) g的大口黑鲈幼鱼1 2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0、0.75和1.00 g/kg GML的试验饲料。试验期1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50和0.75 g/kg GML组的体长和形体比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和肥满度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0.75 g/kg GML组的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0.50、0.75和1.00 g/kg GML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0.50和0.75 g/kg GML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0.50、0.75和1.00 g/kg GML组的血清溶菌酶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0.50、0.75和1.00 g/kg GML组的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肌肉谷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总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 <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0.50和0.75 g/kg GML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肌肉营养品质及肠道健康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GML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油酯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营养品质 肠道健康
下载PDF
混合益生菌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17
作者 周秀珍 刘滔 +5 位作者 张毅 王扬 赵敏洁 王旭堂 黄菊 冯凤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88-4609,共2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混合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活菌数≥1.75×10^(9) CFU/g)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择990尾初始体重为(36.17±1.52)g大口黑鲈,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 本试验旨在探究混合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活菌数≥1.75×10^(9) CFU/g)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择990尾初始体重为(36.17±1.52)g大口黑鲈,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0尾。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CON组)、0.1%(MP-0.1%组)和1.0%(MP-1.0%组)的混合益生菌。试验期130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MP-0.1%和MP-1.0%组的肌肉纤维直径显著降低(P<0.05),MP-1.0%组的肌肉密度显著升高(P<0.05)。3)与CON组相比,MP-1.0%组的肌肉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显著升高(P<0.05)。4)与CON组相比,MP-1.0%组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粗蛋白质、风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及omega-6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MP-0.1%组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5)与CON组相比,MP-0.1%和MP-1.0%组的肌肉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6)与CON组相比,MP-1.0%组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7)与CON组相比,MP-0.1%组的肠道绒毛宽度显著升高(P<0.05)。8)与CON组相比,MP-1.0%组的肠道异戊酸和总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9)3组之间的肠道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MP-0.1%和MP-1.0%组的肠道菌群相似度更高,明显不同于CON组。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混合益生菌可改善大口黑鲈的肉品质及肠道健康。本试验条件下,大口黑鲈饲料中混合益生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益生菌 生长 肉品质 肠道健康 大口黑鲈
下载PDF
改性处理对牛蒡根膳食纤维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李益臻 宋欣欣 +6 位作者 马恺扬 张见 万欣怡 冯进 陈小娥 李莹 方旭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3-71,共9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联合过氧化氢改性处理牛蒡根膳食纤维,期望实现其水合特性及功能特性的双向提升。以牛蒡根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碱性过氧化氢、超声-碱性过氧化氢、碱性过氧化氢-超声的方式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探究不同... 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联合过氧化氢改性处理牛蒡根膳食纤维,期望实现其水合特性及功能特性的双向提升。以牛蒡根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碱性过氧化氢、超声-碱性过氧化氢、碱性过氧化氢-超声的方式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探究不同改性方法对牛蒡根膳食纤维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功率200 W、时间10 min的超声条件与pH11、5%体积分数的过氧化氢处理牛蒡根膳食纤维的膨胀力和持水力均显著(P<0.05)提高,其中碱性过氧化氢-超声处理后效果最佳;粒径分布、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碱性过氧化氢-超声处理后的膳食纤维粒径最小,表面结构疏松多孔;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碱性过氧化氢-超声的膳食纤维相对结晶度最低,部分纤维素组分重新分布,向可溶性膳食纤维转化;热重分析表明,碱性过氧化氢-超声处理的膳食纤维热稳定性得到改善;体外抗氧化、α-淀粉酶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表明,改性前后的膳食纤维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糖消化酶抑制能力,其中碱性过氧化氢-超声处理的膳食纤维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1.07和0.89 mg/mL;对α-淀粉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最佳,其IC_(50)分别为2.00和1.32 mg/mL。综上所述,碱性过氧化氢-超声改性是提升牛蒡根膳食纤维水合特性及功能特性的优良方法,可为牛蒡根膳食纤维理化特性的精准利用及功能食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碱性过氧化氢 牛蒡根 膳食纤维 功能特性 结构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解牦牛血粉提取氯化血红素的响应面工艺优化及品质表征
19
作者 张晋 吴晓丽 +6 位作者 田雨薇 赵珂 李欢欢 达色 次仁达杰 陈黎洪 唐宏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7-1367,共11页
以牦牛血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酶解技术提取氯化血红素,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品质评价。以超声波辅助酶解时间、酶/底物浓度和超声比功率为自变量,以纯度为响应变量,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以牦牛血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酶解技术提取氯化血红素,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品质评价。以超声波辅助酶解时间、酶/底物浓度和超声比功率为自变量,以纯度为响应变量,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色度仪、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表征样品的纯度、得率、色度、化学结构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解时间、酶/底物浓度和超声比功率对氯化血红素提取物纯度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经响应面优化后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辅助酶解时间4 h、酶/底物浓度17 U·mg^(-1)和超声比功率800 W·L^(-1),在此条件下氯化血红素提取纯度为14.89%,得率达63.30%。与普通酶解提取工艺相比,超声波辅助酶解提取得率和纯度分别提高1.29倍和1.07倍(P<0.05),提取样品的色度和化学结构与氯化血红素标准品更相近。综上所述,超声波辅助法(800 W·L^(-1)超声比功率下处理4 h)能在不改变理化性质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从牦牛血粉中酶解提取氯化血红素的纯度和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血 超声波辅助酶解 氯化血红素 响应面优化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固定化蟹壳生物炭制备及吸附Pb^(2+)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旭冉 姜维 +1 位作者 柴敏 刘宇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以废弃的蟹壳为原料制备蟹壳生物炭(BC),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制备复合凝胶球。结合成球形态和对Pb^(2+)的去除率发现,在BC与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2的条件下制备的蟹壳生物炭-海藻酸钠凝胶球(BC-SA)的性能最佳。探究了影响BC-SA吸附Pb^(2+)... 以废弃的蟹壳为原料制备蟹壳生物炭(BC),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制备复合凝胶球。结合成球形态和对Pb^(2+)的去除率发现,在BC与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2的条件下制备的蟹壳生物炭-海藻酸钠凝胶球(BC-SA)的性能最佳。探究了影响BC-SA吸附Pb^(2+)的因素及其再生能力,通过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未添加BC的凝胶球和吸附Pb^(2+)前后的BC-S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b^(2+)溶液初始pH、BC-SA投加量、Pb^(2+)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都会对BC-SA吸附Pb^(2+)产生显著影响。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Langmuir等温线可以更好地拟合实验数据,Pb^(2+)最大去除率为91.06%。再生结果表明,经5次解吸-吸附循环后,BC-SA对Pb^(2+)的去除率为82%,展现出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BC得以成功地固定且BC-SA表面的羟基和羧基与Pb^(2+)之间发生了官能团的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壳生物炭 海藻酸钠 吸附 铅离子 固定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