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旭飞 陈军 +22 位作者 王培戈 罗苏明 刘纳新 李学民 何显力 王毅 毕小刚 张平 汪泳 吕忠船 周波 麦威 武华 胡阳 王道荣 罗福文 夏利刚 赖家骏 张东明 王黔 韩刚 吴秀文 任建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36-1042,共7页
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可显著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调查全国范围内腹部手术后SSI的发生率,分析其风险因素,为腹部手术后SS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 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可显著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调查全国范围内腹部手术后SSI的发生率,分析其风险因素,为腹部手术后SS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全国68家医院2020年6月1—30日期间所有接受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数据以及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腹部手术后30 d内SSI发生率,次要结局变量为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30 d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56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有163例(2.9%)发生SSI,其中器官(腔隙)感染98例(60.1%)、深部切口感染19例(11.7%)、浅部切口感染46例(28.2%)。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为SSI的主要病原菌(22.7%,37/16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1.792,95%CI:1.194~2.687,P=0.005)、手术部位为小肠(OR=6.911,95%CI:1.846~25.878,P=0.004)、手术时间延长(OR=1.002,95%CI:1.001~1.003,P<0.001)、手术切口等级(污染切口:OR=3.212,95%CI:1.495~6.903,P=0.003;感染切口:OR=11.562,95%CI:3.777~35.391,P<0.001)为SS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行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OR=0.564,95%CI:0.376~0.846,P=0.006)以及术前白蛋白水平每升高1 g/L(OR=0.920,95%CI:0.888~0.952,P<0.001)为SSI发生的保护因素。与非SSI患者相比,SSI患者术后ICU入住率[26.4%(43/163)比9.5%(514/5397),χ2=54.999]和术后30 d病死率[1.84%(3/163)比0.01%(5/5397),χ2=33.642]更高,ICU住院时间(中位数:0比0,U=518414)、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7 d比7 d,U=656386)和总住院时间(中位数:25 d比12 d,U=648129)均显著延长,住院费用亦明显增加(中位数:7.1万元比3.9万元,U=5579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腹部手术后SSI发生率为2.9%。为降低术后SSI的发生,术前应纠正低蛋白血症,选择微创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围手术期内对高血压、小肠手术以及切口污染较严重的患者,予以关注并加强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横断面研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