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窥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3
1
作者 陆川 孙军 陈献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内窥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采用内窥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41例。在显微镜下探查三叉神经整个脑池段全程,再以内窥镜观察三叉神经脑干端和Me... 目的总结采用内窥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采用内窥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41例。在显微镜下探查三叉神经整个脑池段全程,再以内窥镜观察三叉神经脑干端和Meckel腔内口处,显露压迫或接触神经根的动脉襻或静脉,静脉电凝后切断,动脉襻采用Teflon棉垫隔开。结果术中发现单纯动脉压迫29例,单纯静脉压迫6例,动静脉联合压迫6例。小脑上动脉25例,小脑前下动脉5例,小脑后下动脉3例,基底动脉2例,扭曲、冗长的椎动脉2例,其中2例为2根动脉压迫;岩静脉分支12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34例,疼痛延迟缓解5例(术后2周4例,术后1个月1例),疼痛无明显减轻2例。手术有效率95.1%(39/41)。术后轻度面瘫伴耳鸣1例,面部麻木1例,3周内症状均消失。39例有效者随访6个月~3年,平均21.4月,其中>12个月31例,无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内窥镜配合显微镜技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创伤,避免遗漏责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三叉神经痛 内窥镜
下载PDF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肖达荣 孙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4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蝶骨嵴脑膜病 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何学雄 陆川 +1 位作者 孙军 肖达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5-66,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 (34例 )和骨瓣开颅术 (40例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远期疗效立体定向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神经功能恢复快 ,ADL评定...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 (34例 )和骨瓣开颅术 (40例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远期疗效立体定向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神经功能恢复快 ,ADL评定优于骨瓣组。结论 :微创、减压及超早期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较佳的外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立体定向 手术 康复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中患者标准化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丽娟 张纯 +4 位作者 李晓微 胡显玲 陈茂华 陈献东 孙军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1期1939-1941,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择期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择期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费用、满意度、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减少,实验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舒适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在择期脑血管造影术中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可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大范围的推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管理
下载PDF
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巴华君 孙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5-787,共3页
目的:评价使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18例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均在术后3年以上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除2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伴... 目的:评价使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18例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均在术后3年以上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除2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伴轻度狭窄形成外,其余16例患者均未发现支架内狭窄迹象;14例动脉瘤体完全无显影,4例患者有动脉瘤颈轻度复发迹象。结论: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式有效、可行,长期效果良好,长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颈动脉疾病 NEUROFORM支架 栓塞 治疗性 长期随访
下载PDF
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军 陆川 +5 位作者 林震旦 陈献东 蔡建勇 肖达荣 扬次文 何学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支架成型术的适应证 ,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5 0 %的患者 ,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 ,使用自膨胀式支架。结果  4 0例患者 ,植入 4 8枚支架 ,术中及术后无并发...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支架成型术的适应证 ,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5 0 %的患者 ,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 ,使用自膨胀式支架。结果  4 0例患者 ,植入 4 8枚支架 ,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出现 ,即刻血管造影显示满意 ;术后随访颈部X线及超声波检查 ,支架形态好 ,位置无移位 ,血流通畅 ,无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安全、有效。防止血栓脱落及再狭窄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介入
下载PDF
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军 陆川 +5 位作者 林震旦 刘建民 陈献东 肖达荣 扬次文 何学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术的效果。方法经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法,将导引管送至C2以上,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腔,结合不同的方式,进行可脱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36例用GDC,6例Metrix,18例DCS,2例ORBIT,3例EDC,4例配合支...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术的效果。方法经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法,将导引管送至C2以上,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腔,结合不同的方式,进行可脱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36例用GDC,6例Metrix,18例DCS,2例ORBIT,3例EDC,4例配合支架栓塞;65例患者,59例康复,3例后遗偏瘫,1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59例随访,头颅平片GDC均在瘤腔,无再出血,5例患者复查DSA,无复发。结论微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微创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联合选择性亚低温治疗脑外伤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川 蔡建勇 +3 位作者 陈茂华 林建虎 巴华君 孙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7期25-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并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观察两者联合作用的疗效和GOS的评分情况。方法 82例脑外伤患者,试验组43例,采用大骨辧减压手术与选择性亚低温联合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大骨辧减压手术与常温治疗,观...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并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观察两者联合作用的疗效和GOS的评分情况。方法 82例脑外伤患者,试验组43例,采用大骨辧减压手术与选择性亚低温联合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大骨辧减压手术与常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颅内压、GOS预后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在1、2和3 d的颅内压值分别是(19.6±2.4)、(20.2±2.1)、(17.1±2.0)mm H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半年预后有效率(GOS评分)分别为25.64%和46.51%(P<0.05),且试验组的植物状态病死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局部亚低温疗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大骨瓣减压手术 亚低温疗法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显玲 孙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11期874-874,共1页
关键词 血管栓塞 治疗 颅内动脉瘤 护理 脑血管 临床资料
下载PDF
颈动脉重度狭窄伴MCI老年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认知功能变化研究
10
作者 巴华君 陆川 孙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5期718-720,共3页
目的了解颈动脉重度狭窄伴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经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32例患者在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目的了解颈动脉重度狭窄伴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经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32例患者在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利用统计学分析对各时间点MoCA分值组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支架植入治疗后随访的1、3及6个月,MoC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而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MoCA评分有上升趋势;MoCA分值的提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以使老年MCI伴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患者短期内的认知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 颈动脉狭窄 重度 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21例颅底肿瘤的手术体会
11
作者 何学雄 孙军 +1 位作者 肖达荣 陆川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瘤 电解中脱卸弹簧圈 并发症 颅底肿瘤
下载PDF
鞍区肿瘤术后继发低钠血症的观察及护理
12
作者 朱丽娟 张丹云 +1 位作者 严旭梅 李晓微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597-1598,共2页
关键词 鞍区肿瘤 低钠血症 护理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64例分析
13
作者 陈献东 肖达荣 +1 位作者 何学雄 孙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亚低温治疗 激素冲击疗法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巨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
14
作者 肖达荣 孙军 杨次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32-233,共2页
我科于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手术治疗颅内脑膜瘤56例,其中巨大型14例,占25%。疗效满意,现予以报告。1 临床资料及结果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8例。年龄16~74岁,平均55.6岁。病程半个月~10年,平均2.5年。1.2 临床表现 头痛11例... 我科于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手术治疗颅内脑膜瘤56例,其中巨大型14例,占25%。疗效满意,现予以报告。1 临床资料及结果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8例。年龄16~74岁,平均55.6岁。病程半个月~10年,平均2.5年。1.2 临床表现 头痛11例,头晕8例,癫痫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显微外科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4例早期意识观察
15
作者 林秀兰 孙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80-380,共1页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病情危重,临床变化快,护理工作量大的特点.但在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抓住重点,不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 护理 急性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中度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
16
作者 陈献东 何学雄 孙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中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每天2次,共用14天,总剂量840mg。记录两组病人治...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中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每天2次,共用14天,总剂量840mg。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14天、21天的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GO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后第一周两组GCS评分无差异,但从第二周开始两组GCS评分即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病人3个月时的GOS评分有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依达拉奉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务人员标准预防行为管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朱丽娟 巴华君 +2 位作者 张纯 李晓微 王苹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第16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临床医务人员标准预防行为(手卫生、戴手套、使用防护用品、锐器及伤口处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方法收集资料评估目前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成立CQI活动小组,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临床医务人员标准预防行为(手卫生、戴手套、使用防护用品、锐器及伤口处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方法收集资料评估目前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成立CQI活动小组,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采取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标准预防行为规范执行人数、操作合格率及标准预防认识知识答对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CQI后标准预防行为的规范执行人数、操作合格率、每人标准预防认识知识答对率均>95%。比改进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采取行为防护为主,注重环节管理,明显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预防行为 持续质量改进 管理方法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阴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立瓯 陈茂华 +2 位作者 孙军 陆川 蔡建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7期954-955,共2页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但自发性SAH中,15%~20%在第1次全脑血管造影未发现动脉瘤,这一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这些患者中仍有20%可出现再次出血、脑缺血、急性脑积水等并发症...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但自发性SAH中,15%~20%在第1次全脑血管造影未发现动脉瘤,这一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这些患者中仍有20%可出现再次出血、脑缺血、急性脑积水等并发症,10%~30%的患者生活质量较出血前差。对于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发展、预后及是否需要再次血管造影尚有争议。本文通过对32例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阴性的SAH患者诊断、治疗的回顾性研究,结合影像学资料,探讨其病因学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造影阴性 临床分析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全脑血管造影 再次出血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朱丽娟 张丹云 +2 位作者 卞肇蒙 陈茂华 孙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7-798,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之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12h后可行下床旁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之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12h后可行下床旁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患肢制动12h,静卧24h。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时间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伤口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失眠、腹胀等非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循征方法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护理 脑血管造影术 卧床休息
原文传递
靶向低氧诱导因子-1αmRNA核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如同 李东恩 陈茂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1-631,共1页
关键词 基因表达载体 ΑMRNA 真核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核酶 靶向 真核表达载体 HIF-1α 转录因子 切割活性 表达及 细胞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