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丝绸文化演变的大数据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陶晨 鲁佳亮 +1 位作者 苏淼 周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4-79,共6页
为解决新时代背景下丝绸文化蜕变的数理实证问题,文章针对丝绸文化特点构建其文化特征体系。利用互联网采集的大数据进行丝绸文化特征体系的填充,采用人工归类与类属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特征词的综合上下文性质进行量化,解决模糊特征的... 为解决新时代背景下丝绸文化蜕变的数理实证问题,文章针对丝绸文化特点构建其文化特征体系。利用互联网采集的大数据进行丝绸文化特征体系的填充,采用人工归类与类属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特征词的综合上下文性质进行量化,解决模糊特征的归类问题;应用该文化特征体系,结合特征词频率统计方法,考察丝绸文化的特征分布及其新时代内涵;通过在时间轴上跟踪文化特征分布的变化,揭示丝绸文化演进的失衡区间和“三分段”模式,并分析失衡区间中的拐点现象及其成因。通过将大数据采集和计量方法与传统文化特征体系无缝衔接,研究以数理实证方式展示了丝绸文化的内涵升级和结构重组,有助于深入理解“一带一路”影响下传统文化的现实状态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 一带一路 文化计算 文化特征 特征词 词频
下载PDF
傣锦的组织结构与挖梭工艺分析
2
作者 胡芸鑫 刘俊华 +3 位作者 金肖克 田伟 祝成炎 王宇轩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4,共7页
傣锦的织造技艺精湛,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和工艺特征较为独特,是早期织锦技艺的一种表现形式。汉代以来,傣锦织物在云南傣族中长期盛行,但目前学界缺乏对其组织结构、工艺特征的定性分析与描述,随着传统傣锦织造传承人的减少,傣锦面临失传... 傣锦的织造技艺精湛,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和工艺特征较为独特,是早期织锦技艺的一种表现形式。汉代以来,傣锦织物在云南傣族中长期盛行,但目前学界缺乏对其组织结构、工艺特征的定性分析与描述,随着传统傣锦织造传承人的减少,傣锦面临失传困境。文章对傣锦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结合其接结特点对傣锦组织结构进行分类的方法,同时对傣锦的挖梭工艺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傣锦一般为纬起花组织,结合其接结特点可分为无结型纬起花组织和地结型纬起花组织两大类;无结型纬起花组织傣锦正反面浮线均不参与接结,织物蓬松、立体感强;地结型纬起花组织傣锦通常采用地经作为接结经对背部浮线进行接结,织物平整性好、坚牢度高;傣锦挖梭工艺可在织物任意位置织上任意颜色的纹样而不受组织结构的限制,大大增加了傣锦纹样的复杂度和色彩的丰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织锦 傣锦 组织 挖梭 非遗
下载PDF
清代团鹤纹石青缎的染料鉴定及色彩分析
3
作者 李永固 金鉴梅 +3 位作者 高素芸 张国伟 刘剑 赵丰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43,共9页
纺织品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色彩是纺织品文物重要的外在表现,而染料是色彩表现的基本内核。染料考古通过对文物的色彩、染料进行测试,结合古文献记载,可获得染料来源、染色工艺、内在审美、商品流通、文物年代和产地等重要历... 纺织品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色彩是纺织品文物重要的外在表现,而染料是色彩表现的基本内核。染料考古通过对文物的色彩、染料进行测试,结合古文献记载,可获得染料来源、染色工艺、内在审美、商品流通、文物年代和产地等重要历史信息。本文以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清代团鹤纹石青缎为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丝织品文物上的染料,成功鉴别出红色染料苏木,蓝色染料靛青,黄色染料姜黄、黄檗、黄荆等,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对清代纺织品色彩的使用进行了分析。苏木与姜黄套染可得杏黄色,黄檗、黄荆与靛青套染可得绿色。该文物是在清代纺织品中发现使用黄荆染料的首个案例。该文物的鉴别结果为清代丝织品染色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结合色彩分析有助于研究清代时期的经济、文化历史,亦可为清代丝织品色彩复制和文物修复及展示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 清代石青缎 染料鉴别 染色方法 靛青 黄荆
下载PDF
经编间隔织物/硅橡胶柔性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旭辉 丁沫丹 +1 位作者 陈慰来 王金凤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27,共11页
文章选用了5种经编间隔织物作为柔性缓冲材料的骨架,将硅橡胶作为填充料与经编间隔织物进行复合,制备具有不同填充率的柔性缓冲材料。从微观结构观察不同填充率的柔性缓冲材料中硅橡胶分布情况,并研究其静态压缩和动态冲击性能。结果表... 文章选用了5种经编间隔织物作为柔性缓冲材料的骨架,将硅橡胶作为填充料与经编间隔织物进行复合,制备具有不同填充率的柔性缓冲材料。从微观结构观察不同填充率的柔性缓冲材料中硅橡胶分布情况,并研究其静态压缩和动态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填充率的提高,柔性缓冲材料缓弹性减弱,硬度增加,承受的最大压缩载荷增强,当压缩率50%时,其压缩载荷最高可达织物的72倍。经过回归分析,可以探究结构参数对柔性缓冲材料冲击性能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填充率的柔性缓冲材料所能承受最大压缩载荷量的关系。因此,填充率对柔性缓冲材料的缓冲能力有显著影响,较小的填充率能改善经编间隔织物的缓冲性能和力学性能,提高了缓压和抗冲击的能力,有利于其在防具和保护器具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硅橡胶 柔性缓冲材料 压缩性能 低速冲击性能 防护
下载PDF
经编间隔织物基柔性材料压缩性能研究
5
作者 丁沫丹 王金凤 陈慰来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5,共5页
采用5种不同组织结构经编间隔织物作为增强基体,填充Natural Latex(天然乳胶)制备填充率为30%、50%、70%的柔性复合材料。对天然乳胶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并对纯织物及采用25%和50%压缩率的复合材料的静态压缩性进行测试。根据试验数据... 采用5种不同组织结构经编间隔织物作为增强基体,填充Natural Latex(天然乳胶)制备填充率为30%、50%、70%的柔性复合材料。对天然乳胶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并对纯织物及采用25%和50%压缩率的复合材料的静态压缩性进行测试。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复合材料载荷-压缩应变曲线图和应力-间隔丝排列密度关系图,对比分析不同填充率及不同压缩应变下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结果表明,经编间隔织物填充天然乳胶后复合材料承受载荷能力明显增加且天然乳胶填充率越高,复合材料越硬挺,抗压能力越强但缓弹性减弱;填充率越大,经编间隔织物间隔丝排列密度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影响越小。经编间隔织物基天然乳胶柔性复合材料优良的压缩性能可应用于鞋垫或护具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天然乳胶 填充率 柔性复合材料 压缩性能
下载PDF
纺织品文物个性化包装研究
6
作者 李天易 王淑娟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4期115-117,共3页
在文物保护领域,预防性保护对文物的安全至关重要。对于纺织品文物而言,包装是其预防性保护重要而直观的体现。由于纺织品文物类型多样,故对其的包装设计也较复杂。该文针对不同形制特点的纺织品文物,归纳包装设计和选用材料的原则,并... 在文物保护领域,预防性保护对文物的安全至关重要。对于纺织品文物而言,包装是其预防性保护重要而直观的体现。由于纺织品文物类型多样,故对其的包装设计也较复杂。该文针对不同形制特点的纺织品文物,归纳包装设计和选用材料的原则,并结合文物实例,梳理各类型文物的包装设计与制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保护 纺织品文物 个性化包装
下载PDF
基于语料大数据的“潮”文化特征计算与分类 被引量:2
7
作者 陶晨 杨剑平 +1 位作者 苏淼 鲁佳亮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解决目前对于“潮”文化的特征缺乏完整阐释的问题,文章利用文化计算方法进行潮文化的特征采集、计算与分类。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潮文化语料大数据采集,并通过中文分词与过滤处理获得潮文化的特征词;然后通过词频统计... 为解决目前对于“潮”文化的特征缺乏完整阐释的问题,文章利用文化计算方法进行潮文化的特征采集、计算与分类。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潮文化语料大数据采集,并通过中文分词与过滤处理获得潮文化的特征词;然后通过词频统计进行特征量的计算,实现特征强度的量化,并提取了前100个特征供后续分析;接着分别采取基于词义、词频的分类,梳理出潮文化的五个特征子集,并提取了潮文化的核心,针对特征子集进行阐述和分析,展现了潮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探讨了潮文化的特征结构,揭示了潮文化与大众时尚的辩证关系,有助于理解当下时尚文化的多样性及动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计算 潮文化 大数据 流行 时尚 特征 量化
下载PDF
纬编间隔床品面料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叶 翁鸣 +1 位作者 王金凤 钟斌悦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3,共5页
采用3.3 tex涤纶单丝为间隔纱,8.3 tex涤纶和2.2 tex氨纶交织为表层,制备4种不同密度、厚度及间隔纱连接方式的纬编间隔织物。分析织物组织结构和编织工艺,并测试力学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分析面料厚度、密度与各项性能关系,用数学模糊... 采用3.3 tex涤纶单丝为间隔纱,8.3 tex涤纶和2.2 tex氨纶交织为表层,制备4种不同密度、厚度及间隔纱连接方式的纬编间隔织物。分析织物组织结构和编织工艺,并测试力学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分析面料厚度、密度与各项性能关系,用数学模糊分析法对面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间隔纱连接方式对面料拉伸断裂性和顶破性有一定影响,对透气透湿性无明显影响;厚度、密度较小且间隔纱交叉连接的织物综合性能最好;选择床垫面料时考虑厚度、密度及间隔纱连接方式对面料性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间隔织物 床垫面料 数学模糊分析法 力学性能 热湿舒适性能
下载PDF
自发热针织内衣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1
9
作者 于倩倩 王金凤 俞林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37,共6页
采用不同组分配比的Softwarm纤维纱线在针织大圆机上编织吸湿发热功能针织内衣面料,并测试面料的顶破性能、悬垂性、热湿舒适性、保暖性,分析基于人体热湿舒适性需求的针织内衣面料的原料选择与组织结构拼接设计。结果表明,含涤纶的吸... 采用不同组分配比的Softwarm纤维纱线在针织大圆机上编织吸湿发热功能针织内衣面料,并测试面料的顶破性能、悬垂性、热湿舒适性、保暖性,分析基于人体热湿舒适性需求的针织内衣面料的原料选择与组织结构拼接设计。结果表明,含涤纶的吸湿发热织物与普通涤棉织物相比强力低、透气透湿性差、顶破强力差,但悬垂性更优,保暖性较好;不含涤纶的吸湿发热织物的透气透湿性、悬垂性和保暖性均优于普通棉涤混纺面料、莫代尔针织内衣;Softwarm自发热纤维可用于开发轻薄保暖织物;同时提出基于热湿舒适性分区设计的针织内衣面料拼接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发热 针织内衣 Softwarm纤维 热湿舒适性 保暖性 拼接设计
下载PDF
我的丝绸之路:穿行在文理艺工之间
10
作者 赵丰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8-61,共4页
我是怎样走。上丝绸历史研究的道路,这要从我出生的地方讲起。我虽然祖籍浙江诸暨,但出生和长大都是在浙江海宁的长安镇,父母是浙江制丝一厂的工人,在这个小镇上几乎所有的人都跟丝厂有关。在镇上的海宁中学高中毕业后就下乡到边上的辛... 我是怎样走。上丝绸历史研究的道路,这要从我出生的地方讲起。我虽然祖籍浙江诸暨,但出生和长大都是在浙江海宁的长安镇,父母是浙江制丝一厂的工人,在这个小镇上几乎所有的人都跟丝厂有关。在镇上的海宁中学高中毕业后就下乡到边上的辛江乡陆泽村,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为数不多可选择的院校中,我报考了浙江丝绸工学院(简称“浙丝”,今浙江理工大学)。1982年,根据兴趣我选择了丝绸史专业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大学毕业后留校做进人丝绸史研究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镇 硕士研究生 浙江丝绸工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丝绸之路 浙江海宁 浙江诸暨 丝绸史
原文传递
明代丝织品中的蓝与绿--以孔子博物馆所藏传世明代服饰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金泉 管杰 曹影影 《文物天地》 2022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明代印染业发达,相比前代不仅染色色谱更加全面,且染色工艺体系趋于成熟。除皇家开设的织染机构外,江南市镇更是大小染坊林立。明代染匠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染色工艺,单染、复染、套染、媒染以及还原染等技术体系十分完善。蓝、绿色在明代... 明代印染业发达,相比前代不仅染色色谱更加全面,且染色工艺体系趋于成熟。除皇家开设的织染机构外,江南市镇更是大小染坊林立。明代染匠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染色工艺,单染、复染、套染、媒染以及还原染等技术体系十分完善。蓝、绿色在明代服饰上的使用尤为广泛,上至皇宫下至百姓皆可使用,无论是大面积染色的服饰主体色彩,还是用作袖口、衣缘的装饰性色彩,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庄重深沉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工艺 丝织品 套染 明代服饰 媒染 江南市镇 印染业 清新脱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