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1β和IL-12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品忠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8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并关注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变化。方法收集2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40例在常规治疗中加入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并关注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变化。方法收集2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40例在常规治疗中加入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140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IL-1β和IL-12的表达差别。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IL-1β和IL-12均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好,且能有效降低血清中IL-1和IL-12的表达,进而调节机体中的炎性环境,临床效果理想,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克令舒 哮喘患儿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品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8期57-,共1页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科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现对我院2002.01-2004.12年因患流行性腮腺炎各种并发症而住院的57例病例,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如下: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儿科 病例 细胞群 亚群 患者 温毒发颐 病毒病 哑科 腮腺肿胀 并发病 疾病 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
3
作者 张品忠 杨力群 马玉秀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7期79-80,共2页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成年人多见,小儿罕见,现我院收1例儿童原发性血小板(primary throbocythemia),报告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罕见 成年人 儿童 小儿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改变及早期抗凝临床实效性探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虞军勇 杨力群 王子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5826-582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以及早期抗凝治疗对患儿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儿童列为...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以及早期抗凝治疗对患儿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儿童列为对照组。普通组患儿常规杜绝过敏原,行抗感染及钙剂、抗组胺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普通组患儿治疗基础上使用肝素及双嘧达莫治疗,肝素(每天0.5~1 mg/kg)与葡萄糖(5%)静滴,双嘧达莫(每天4mg/kg)抗凝治疗。对比治疗前后3组儿童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TT异常率为29.33%(44例),D-二聚体异常率为20.67%(31例),APTT异常率为20.00%(30例),PT异常率为30.00%(45例),纤维蛋白原(Fbg)异常率为21.33%(32例),对照组全部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215,18.051,17.995,25.014,18.137;P=0.001,0.000,0.001,0.000,0.001)。治疗组TT、D-二聚体、APTT、PT、Fbg、AT-Ⅲ、PLT改善均优于普通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95,9.496,6.945,3.294,0.035,10.495,17.349;P=0.024,0.004,0.009,13.294,0.002,0.003,0.001));治疗组复发率为10.67%,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5,P=0.008);治疗组紫癜病发率为5.33%,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7,P=0.006)。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体内高凝,早期抗凝可改善凝血状态,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抗凝
原文传递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血清与粪细胞因子变化及儿泻停颗粒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鲜宝 张品忠 +1 位作者 陈志兴 李林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IRVE)血清、粪细胞因子变化与儿泻停颗粒干预的影响。[方法]将112例6个月-3岁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儿泻停颗粒1-6个月0.5g/次;7个月-2岁1.0g/次;3岁2.0g/...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IRVE)血清、粪细胞因子变化与儿泻停颗粒干预的影响。[方法]将112例6个月-3岁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儿泻停颗粒1-6个月0.5g/次;7个月-2岁1.0g/次;3岁2.0g/次;3次/d口服,3d一疗程。对照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1岁,0.125g/次;1-3岁0.25g/次,2次/d口服。另设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3组取静脉血及粪,采用EILAIS法测定血粪IFN-γ及TNF-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d后再次测定IFN-γ,TNF-α。[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血清与粪IFN-γ、TNF-α水平比较(P〉0.05)。但与健康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血清与粪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仍然未能达健康组水平。[结论]IRVE与血清和粪炎症细胞因子失调有关。儿泻停颗粒治疗IRVE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有效调控IFN-γ、TNF-α的水平,提高抗病毒及发挥免疫保护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小儿 细胞因子 儿泻停颗粒
原文传递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虞军勇 杨力群 王子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5606-560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AAD患儿列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无ADD儿童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免疫功能、抗生素使用等情况... 目的:探讨儿童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AAD患儿列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无ADD儿童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免疫功能、抗生素使用等情况,多因素对象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年龄[(0.94±0.51)岁]、营养不良(31.67%)、免疫受损(45.00%)、抗生素种类(3.49±0.84)、抗生素使用时间[(3.49±0.84)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5,P=0.024;χ^2=7.854,P=0.007;χ^2=11.015,P=0.001;t=7.564,P=0.008;t=4.445,P=0.020);多因素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功能受损(P=0.004,95%CI=-0.169-0.032)、抗生素种类多(P=0.001,95%CI=-0.159-0.079)、抗生素使用时间长(P=0.002,95%CI=-0.163-0.045)是发生AAD危险因素。结论:低龄、营养不良、免疫受损、抗生素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易引起AAD,其中免疫功能受损、抗生素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是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小儿过敏性休克41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张品忠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280-280,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死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