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国平 余心如 +2 位作者 黄东胜 丁伟 韩见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22-224,共3页
12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TL),其中8例为老年妇女。8例中观察到淋巴上皮病损,有7例看到残余甲状腺组织呈淋巴细胞甲状腺炎(LT)样变。本组有2例为甲状腺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示10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 12例原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TL),其中8例为老年妇女。8例中观察到淋巴上皮病损,有7例看到残余甲状腺组织呈淋巴细胞甲状腺炎(LT)样变。本组有2例为甲状腺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示10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性。分析表明:TL可能与LT时的淋巴组织增生有关,部分TL可从滤泡旁B细胞起源。诊断TL的指标应包括:甲状腺正常结构破坏;异型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LCA阳性,Ker、TG及Calcitonin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瘤 病理
下载PDF
602例乳腺疾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麻林爱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术中冰冻切片 乳腺疾病 诊断分 冰冻切片诊断 病理 乳腺病变 疾病种类 手术范围
下载PDF
临床病理讨论--反复咳嗽、咳痰、气促,肺部多发阴影
3
作者 江立斌 洪辉华 +2 位作者 杨珺超 毛玉萍 王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66岁,退休职员。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30年,再发1个月余"于2012年1月9日入院。入院前30年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量多、色白,有时为泡沫状,有时质黏稠,咳嗽剧烈时伴气促、喘鸣、胸闷,无畏寒发热,无咯血,
关键词 反复咳嗽 临床病理讨论 咳痰 气促 阴影 多发 肺部 畏寒发热
下载PDF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赵伟儿 倪桂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理
下载PDF
胃肠胰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胃肠胰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湘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胰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和胃肠胰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中医院29例胃肠胰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7例胃肠胰MAN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HE... 目的探讨胃肠胰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和胃肠胰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中医院29例胃肠胰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7例胃肠胰MAN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进行观察,比较IHC指标及肿瘤远处转移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胃肠胰腺癌伴NED和MANEC患者各临床病理指标和IHC表达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内分泌指标表达阳性率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处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形态学HE染色和免疫组化IHC染色胃肠胰腺癌伴NED和MANEC具有很高的异质性,临床分期及分级是主要的预后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腺癌 神经内分泌分化 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6
作者 林隆 汤宏峰 +1 位作者 肖凤春 顾伟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5-467,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好发于1岁以内的婴儿,肿瘤多见于上颌骨和颅骨,表现为浸润... 目的探讨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好发于1岁以内的婴儿,肿瘤多见于上颌骨和颅骨,表现为浸润性和溶骨性破坏。组织学上显示大的并含不等量色素颗粒的上皮样细胞和小的神经母细胞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K、HMB-45、S-100蛋白、NSE在上皮样细胞呈阳性表达,小圆形瘤细胞S-100蛋白、NSE阳性或部分阳性。肿瘤彻底切除,随访3年未发现转移和复发。结论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病理改变,需要和神经母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及其它小圆细胞肿瘤鉴别,生物学行为属于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彻底切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神经外胚瘤 黑色素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隐性转移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春丽 刘珺 +1 位作者 杨敏 张根花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986-989,共4页
目的 探讨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隐性转移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43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SLN亚甲蓝示踪法活检,行SLN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常规HE染色病理诊断阴性的SLN以100μm间距行... 目的 探讨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隐性转移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43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SLN亚甲蓝示踪法活检,行SLN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常规HE染色病理诊断阴性的SLN以100μm间距行连续切片后HE(SS HE)及CK19、SBEM、EpCAM免疫标记染色(SS HE+IHC),确定检测隐性转移的最佳间距及最佳免疫标记.结果 检出SLN者39例(72枚),每例患者1~4枚,平均1.8枚;检出非SLN 694枚,每例患者10~19枚,平均17.8枚.最大剖面HE染色阳性12例(27.9%),其中2例为微转移,CK19、SBEM、EpCAM阳性17例(39.5%);最大剖面HE阴性者通过SS HE检出隐性转移5例,其中微转移3例.SLN阴性的55枚淋巴结SS HE检出隐性转移5枚(9.0%),间距为100、200、300、400、500μm时SS HE+IHC隐性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9.0%、7.3%、7.3%、3.6%、3.6%,间距200、300μm与400、500μ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连续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提高0.2~2mm的微转移检测率,从而提高临床分期准确率,对后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微转移 乳腺小粘蛋白
下载PDF
5-Fu注射协助病变切除治疗喉乳头状瘤及喉白斑66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明芳 洪钱江 +2 位作者 张健 刘晓光 倪桂宝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16-116,共1页
1991年1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喉显微内镜术用5-FU分离技术切除喉乳头状瘤33例及喉白斑44例,现将随访到的66例介绍如下:
关键词 喉乳头状瘤 5-Fu注射 喉白斑 切除治疗 病变 5-FU 术切除 内镜术 喉显微
下载PDF
P-STAT3和FHIT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凤春 张春丽 +2 位作者 方蓉 毛玉萍 倪桂宝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8期742-744,共3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s)蛋白最早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干扰素诱导的胞内信号传导过程研究中发现,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STAT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STAT3是STAT...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s)蛋白最早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干扰素诱导的胞内信号传导过程研究中发现,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STAT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STAT3是STATs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实体肿瘤中多表现STAT3的异常活化,p-STAT3是其磷酸活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P-STAT3 FHIT 表达
下载PDF
改良HGF染色在骨髓活检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明涛 倪桂宝 徐淑贞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年第3期227-227,F0003,共2页
苏木素-姬姆萨-酸性品红染色(haematoxilin giemsa acid fuchsin,HGF)通常应用于骨髓活检的塑料切片。但由于普通塑料包埋的Hemapun865剂在室温下聚合时引起强烈放热,使组织和细胞内的各种酶活性遭到破坏,无法进行免疫表型的检测... 苏木素-姬姆萨-酸性品红染色(haematoxilin giemsa acid fuchsin,HGF)通常应用于骨髓活检的塑料切片。但由于普通塑料包埋的Hemapun865剂在室温下聚合时引起强烈放热,使组织和细胞内的各种酶活性遭到破坏,无法进行免疫表型的检测,且塑料包埋组织较硬,对切片刀要求高。本科将HGF染色用于骨髓活检的石蜡切片,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活检 石蜡切片 HGF 染色 改良 GIEMSA 塑料切片 包埋组织
下载PDF
三种特殊染色方法的改进
11
作者 陈明涛 徐淑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7-558,共2页
随着病理技术的发展,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技术越来越普及,与此同时,传统的特殊染色技术仍然是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必不可少的技术。尤其在肾、骨髓活检组织的病理学诊断中,特殊染色与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有... 随着病理技术的发展,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技术越来越普及,与此同时,传统的特殊染色技术仍然是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必不可少的技术。尤其在肾、骨髓活检组织的病理学诊断中,特殊染色与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由于特殊染色方法众多,如何选择1种既稳定高效又方便快捷的方法是技术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在长期的特殊染色操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常用的3种特殊染色方法进行改进,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染色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诊断 骨髓活检组织 病理技术 原位杂交 鉴别诊断 染色技术
下载PDF
抗原修复技术与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
12
作者 李剑钢 陈明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9期93-94,共2页
目的了解抗原修复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分析抗原修复后免疫组化染色P53蛋白和CA-125阳性率的关系。方法卵巢癌标本93例,其中浆液性腺癌47例,黏液性腺癌39例。子宫内膜样癌5例,未分化癌2例,采用高温高压法进行抗原修复,免疫组化Envi... 目的了解抗原修复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分析抗原修复后免疫组化染色P53蛋白和CA-125阳性率的关系。方法卵巢癌标本93例,其中浆液性腺癌47例,黏液性腺癌39例。子宫内膜样癌5例,未分化癌2例,采用高温高压法进行抗原修复,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检测P53蛋白和CA-125的表达。结果抗原修复后切片背景干净,显色对比鲜明,结构清晰,定位准确,易于观察,P53蛋白阳性率(66.7%比48.4%)和CA-125阳性率(58.1%比40.0%)均高于未修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原修复技术对提高卵巢癌免疫组化染色质量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修复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不同制片方法对乳腺疾病DNA倍体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原 倪桂宝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4期53-55,共3页
目的摸索三种不同制片方法对乳腺疾病石蜡组织细胞的DNA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三种方法的优劣及其在细胞DNA定量分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常规制片脱蜡法、常规制片脱蜡酶消法、石蜡组织制备细胞悬液法,分别对80例乳腺疾病的石蜡组... 目的摸索三种不同制片方法对乳腺疾病石蜡组织细胞的DNA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三种方法的优劣及其在细胞DNA定量分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常规制片脱蜡法、常规制片脱蜡酶消法、石蜡组织制备细胞悬液法,分别对80例乳腺疾病的石蜡组织进行Feulgen染色,应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仪对DNA染色玻片进行扫描分析。结果在三种方法中,常规制片脱蜡法染色结果不理想,常规制片脱蜡酶消法取得了最佳的染色效果,而石蜡组织制备细胞悬液法制备的玻片上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的细胞重叠现象。结论常规制片脱蜡酶消法可用于乳腺疾病石蜡切片的DNA倍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分析 乳腺疾病 制片方法
下载PDF
MDSCs可调控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加重哮喘小鼠肺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隆 彭峰 +1 位作者 金海丽 肖凤春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112-1117,共6页
目的探究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否可通过调控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影响哮喘小鼠肺损伤。方法15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小鼠卵蛋白(ovalbumin,OVA)组、OVA+MDSCs... 目的探究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否可通过调控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影响哮喘小鼠肺损伤。方法15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小鼠卵蛋白(ovalbumin,OVA)组、OVA+MDSCs组。除对照组外建立OVA模型。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并对血清进行炎症因子及氧化指标检测,肺组织行HE、PAS病理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VA组及OVA+MDSCs组BALF中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占比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IL)-17、IL-4含量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与OVA组相比,OVA+MDSCs组的这些指标进一步显著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OVA组及OVA+MDSCs组IFN-γ含量及肺组织中CAT、SOD和GPX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且与OVA组相比,OVA+MDSCs组的这些指标进一步显著降低。HE及PAS染色显示MDSCs会加重OVA引起的肺组织损伤,使炎性细胞浸润及杯状细胞增生增多。结论MDSCs能够调控哮喘小鼠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炎症反应,从而加重哮喘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抑制细胞 哮喘 炎症
下载PDF
对1例腹膜假黏液瘤诊断的复习与思考
15
作者 岑刚 钦丹萍 +3 位作者 杨强 汪瑶 张春丽 余建法 《胃肠病学》 2018年第7期446-448,共3页
病例:患者女,65岁,因"反复腹痛、腹胀2年余"于2016年6月1日收治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部隐痛不适,右上腹明显,伴有腹胀、便秘,于外院行腹部CT检查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此后症状反复发作,多次于多家... 病例:患者女,65岁,因"反复腹痛、腹胀2年余"于2016年6月1日收治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部隐痛不适,右上腹明显,伴有腹胀、便秘,于外院行腹部CT检查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此后症状反复发作,多次于多家医院就诊,但均未能明确病因。期间肿瘤指标反复偏高,CEA 50~60 ng/m L,CA125 30~40 U/m L。此次因症状再发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假黏液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春鸽 林雅 +3 位作者 章杰 林义 杨幼萍 朱杨丽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23期1913-1915,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ms异位内膜62例(其中子宫来源Ems 40例,卵巢来源Ems 22例)、Ems在位内膜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ms异位内膜62例(其中子宫来源Ems 40例,卵巢来源Ems 22例)、Ems在位内膜60例以及正常子宫内膜41例中MMP-9、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异位组MMP-9的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明显升高,而PTEN的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异位组中MMP-9的表达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2,P<0.05)。结论 Ems患者中异位内膜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可能与异位内膜MMP-9高表达及PTEN的低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9 PTEN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唾腺良、恶性淋巴上皮病变4例报道
17
作者 方蓉 倪桂宝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0期918-918,共1页
关键词 淋巴上皮病 恶性 病变 淋巴组织增生 良性 腮腺
下载PDF
冷冻后肝脏、横纹肌、皮肤组织形态改变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秦继祖 《浙江医学》 CAS 1994年第5期312-313,共2页
冷冻在医学领域里已被广泛应用,在冷冻对生物机体所起作用方面,已有低温生物学、低温免疫学等各方面的研究.笔者就冷冻对动物机体作用后的组织形态改变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就其临床意义加以讨论.
关键词 肝脏 横纹肌 皮肤 组织形态 冷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上皮细胞凋亡及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宾 王慧萍 +3 位作者 项柏康 孟立娜 朱林喜 陈明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胃上皮细胞凋亡及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37例Hp阳性慢性胃炎和 31例Hp阴性慢性胃炎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p5 3、bcl 2、Bax、Fas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和比...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胃上皮细胞凋亡及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37例Hp阳性慢性胃炎和 31例Hp阴性慢性胃炎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p5 3、bcl 2、Bax、Fas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Hp阳性慢性胃炎胃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Hp阴性慢性胃炎 (P <0 0 0 1) ,Hp阳性慢性胃炎上皮p5 3表达率显著高于Hp阴性者 (P <0 0 0 5 ) ,而bcl 2表达率则显著低于Hp阴性慢性胃炎者 (P <0 0 5 ) ,但Bax、Fas蛋白表达率之间 2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p感染可诱导胃上皮细胞凋亡并导致p5 3蛋白积累 ,增加了基因不稳定性 ,尚可抑制bcl 2表达 ,促进凋亡发生 ,Hp感染诱导的凋亡不依赖Bax、Fas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基因表达 肾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耳廓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俊 赵荣祥 倪桂宝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75-775,共1页
患者男,47岁,因发现右耳廓肿物1个月余,于2009年7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发现右耳甲腔包块,无疼痛,逐渐增大,无全身不适及发热等。曾2次包块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包块变小,但很快又复发。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耳廓 2009年 全身不适 黄色液体 包块 耳甲腔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