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楼小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第24期33-33,共1页
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趣味性、直观性等优势辅在教学的关键处和教学的疑难时。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 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趣味性、直观性等优势辅在教学的关键处和教学的疑难时。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小学 学习内容 教学手段 数学课程 学习资源 学习方式
下载PDF
精选学习材料 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以《体积与容积》教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包凤花 《教师》 2016年第28期104-105,共2页
深度学习是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特征的描述。学生的学习要有深度,需要教师把握学习内容的数学本质,进行有针对性、参与性、启发性的学与教的设计;需要处理好“学”与“导”的关系,采取激发学生深度参与、深度思考、... 深度学习是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特征的描述。学生的学习要有深度,需要教师把握学习内容的数学本质,进行有针对性、参与性、启发性的学与教的设计;需要处理好“学”与“导”的关系,采取激发学生深度参与、深度思考、深度感悟的教学策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本身,还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需学习素材的有效选择和组织上,不同的学习素材引发学生经历学习的深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过程 教学策略 学习素材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过程 学习活动 深度参与 概念教学 思维能力 意义理解
下载PDF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数学教学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凤花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2期34-36,共3页
《数学课标》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及想象.儿童随着空间观念的积... 《数学课标》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及想象.儿童随着空间观念的积累,可以逐步形成空间想象力.因此,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又为今后进一步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观念 数学学习 学生 教学策略 培养 空间想象力 现实空间 空间知觉
下载PDF
课堂“意外插曲”的若干思考——从“总理的一夜是清闲的”说起
4
作者 朱晓剑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8年第7期32-33,共2页
[案例回放]近段时间,笔者所在的共同体学校一起组织了一次"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课题研讨活动。活动中一位老师执教六年级《一夜的工作》一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插曲 花生米 引导学生 有效性 意外 总理 教师 思考 案例
下载PDF
语文考试评价的基本理念及编制策略
5
作者 朱晓剑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1年第2期51-52,共2页
考试评价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方式,有着其它一些评价方式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中,我们需要研究与讨论的不是"要不要考",而是"考什么","怎样考"以及"考试结果如何运用"的问题。
关键词 考试评价 编制策略 语文 学生学业评价 独特作用 评价方式 课程改革 考试结果
下载PDF
数形结合追 寻高效包凤花
6
作者 包凤花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2年第6期26-27,共2页
“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一种智慧的方法。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灵活运用,就可以使相对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形结合” 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简单化 有效性 教师
下载PDF
开放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7
作者 何小中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05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应用题教学 创新意识 小学 数学教学 课程标准
下载PDF
基于学习风格、思维水平的有效差异教学策略
8
作者 朱晓剑 《广西教育》 2010年第34期12-14,共3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视觉、触觉、听觉或情感上的偏爱(这里指学习风格)以及思维水平的差异,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风格、思维水平相适应时,教学才最为有效。教与学二者适应程度越高,学生就越能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接受一系列刺激,从...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视觉、触觉、听觉或情感上的偏爱(这里指学习风格)以及思维水平的差异,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风格、思维水平相适应时,教学才最为有效。教与学二者适应程度越高,学生就越能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接受一系列刺激,从而产生积极的效应,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风格 思维水平 差异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