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壤坡地土壤水蚀过程的产流产沙动态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晓梅 张丽萍 +3 位作者 方继青 倪含斌 吴希媛 付兴涛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0-683,共4页
以浙江省兰溪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为研究基地,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装置,对红壤坡地不同雨强和不同坡度条件下的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的产流、产沙过程。结论显示:雨强和土壤前期含水率是决定产流... 以浙江省兰溪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为研究基地,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装置,对红壤坡地不同雨强和不同坡度条件下的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的产流、产沙过程。结论显示:雨强和土壤前期含水率是决定产流时间的重要因素;随雨强增大,累积产沙量的递增速率比累积径流量的递增速率要快;坡度对侵蚀产沙的影响比对径流的影响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模拟降雨 坡度 雨强
下载PDF
土壤·河流和水库沉积物对磷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小云 张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5期17088-17092,共5页
[目的]以赋石水库和上游河道沉积物以及流域内代表性土壤3组共9个样品为对象来研究上覆水体磷浓度和pH的变化对沉积物和土壤对磷吸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与模型预测。[结果]3组样品对磷的吸附量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达到平衡... [目的]以赋石水库和上游河道沉积物以及流域内代表性土壤3组共9个样品为对象来研究上覆水体磷浓度和pH的变化对沉积物和土壤对磷吸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与模型预测。[结果]3组样品对磷的吸附量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达到平衡状态,用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拟合磷等温吸附过程。磷最大吸附量大小顺序为土壤>水库沉积物>河道沉积物。水库和河道沉积物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均大于其上浮水体TP浓度。它们向水体释放磷,起污染"源"的作用。样品对上覆水pH有较强的缓冲性。上覆水pH在3~11时,平衡溶液pH在微酸到微碱之间,在1和13时为强酸和强碱性。上覆水pH在3~9时,样品均吸附磷,但对各个样品的影响较小,在1.62和10.53时样品对磷的吸附量为0,低于1.62和高于10.53时沉积物释放磷,且释放量随酸性和碱性的增强而增加。[结论]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力度,改善土壤质地,增强土壤抗蚀力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持力,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和营养物质流失的目的,并最终起到改善流域内水体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沉积物 吸附 解吸 平衡浓度
下载PDF
经济林地坡长对侵蚀产流动态过程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付兴涛 张丽萍 +3 位作者 叶碎高 王小云 吴希媛 张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经济林经营是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对经济林坡地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已是南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研究低丘缓坡经济林地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流过程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浙江省常山县胡柚林地为例,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 经济林经营是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对经济林坡地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已是南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研究低丘缓坡经济林地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流过程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浙江省常山县胡柚林地为例,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法,分析探讨了该经济林地的侵蚀产流情况,得结论如下:(1)相同坡长下,当雨强大于或等于1.8 mm/min时,累积径流量增幅较大;降雨12 min后,各雨强累积径流量增幅均较明显;随着坡长的延长其对坡面累积径流量的影响逐渐明显。(2)该经济林地坡面径流量随坡长呈每隔4m有规律的起伏变化,该结果启示我们,在坡面栽植经济林时,沿坡长按每隔4 m的规律进行布局,能有效减缓坡面径流的产生。(3)相同坡长坡面产流量随雨强增大总体上呈增加趋势,雨强1.45 mm/min大约是该地区经济林地侵蚀性降雨的分界点。(4)土壤初始含水率、雨强以及坡长对产流量的综合影响可以用线性相关方程描述,其中降雨强度对产流量的影响最大。愿此研究结论能为经济林坡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坡长 模拟降雨 累积径流量 低丘缓坡
下载PDF
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养分特征的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丽萍 张芳芳 +1 位作者 王文艳 王小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7-274,共8页
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为研究区域,通过近1 000 km2的实地调查和7个典型剖面样品的采集,在主要土壤养分种类和环境因子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壤养分特征的空间变异和侵蚀环境的发展态势。得如下结论:(1)研究区各养分含量都较低,... 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为研究区域,通过近1 000 km2的实地调查和7个典型剖面样品的采集,在主要土壤养分种类和环境因子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壤养分特征的空间变异和侵蚀环境的发展态势。得如下结论:(1)研究区各养分含量都较低,土壤养分含量对环境因子的综合响应特征体现出从东北向西南增加的规律。南线西段的养分含量高于北线的养分含量;(2)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正相关,粘粒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西南段土壤水分含量高于东北段,在水蚀风蚀交错区的北线土壤含水量最低;(3)在水蚀风蚀交错区的中段,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呈现出土壤养分含量为全区最低;(4)整个区表现为东北段的干旱化程度和土壤粗化现象严重于西南段,而温度的上升则西南段高于东北段,侵蚀环境的演变具有东北段向南扩张和西南段向北移动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蚀风蚀交错区 侵蚀环境 土壤养分 环境因子 空间特征
下载PDF
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养分特征与土壤质地及水分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芳芳 张丽萍 +1 位作者 王文艳 王小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4,共6页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在强烈的水蚀风蚀作用下,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土壤退化明显。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这种退化规律有较大的差异。以位于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的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坡耕地和荒草坡地土壤养分特征,探讨土壤...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在强烈的水蚀风蚀作用下,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土壤退化明显。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这种退化规律有较大的差异。以位于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的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坡耕地和荒草坡地土壤养分特征,探讨土壤养分与土壤质地及水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水蚀风蚀交错区各养分含量都较低,其养分含量表层均高于下层,坡耕地高于荒草地;土壤各养分上下层比值越大,土壤的供肥持续能力越差;(2)坡耕地土壤养分含量表现出与坡地水土流失相似的规律,从坡顶部到坡底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土壤质地变化,并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关系最好,与有效态氮的关系较密切;(4)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质地的吸附作用有关,组成物质越细,吸附能力越强,但这种吸附能力还与不同粒级组成的比重有关,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蚀风蚀交错区 土壤粒级构成 土壤养分 利用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