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模式下的药品管理与优化创新 被引量:4
1
作者 金雪 寿张轩 +1 位作者 叶寒青 周丽燕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索与优化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模式下的药品管理。方法采取多重措施控制和监控药品分包环境的湿度;选用塑料乐扣盒作为储药盒,在其外侧标明药盒编号、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原包装有效期、拆零日期及拆零后有效期,内... 目的探索与优化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模式下的药品管理。方法采取多重措施控制和监控药品分包环境的湿度;选用塑料乐扣盒作为储药盒,在其外侧标明药盒编号、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原包装有效期、拆零日期及拆零后有效期,内侧粘贴一粒供核对药片实样,对预剥药进行有效管理;按照药品名称的拼音首字母制作储药盒编号目录,结合储药盒位置分布表,快速确定某个药品储药盒的位置;在HIS建立整片药消耗量查询、统计模块,确定并定期调整每个药品的合适预剥药数量,通过定位定量双瓶轮换机制管理非整片药,并制作位置分布表便于药师快速定位非整片药;自动调用包药机内药品库存量生成分站点盘存数据,以提高盘存工作效率;通过在HIS中切换不同院区的包药机,建立利用其他院区机器进行自动分包的应急机制;对性质不稳定药品采取特殊处理,以确保分包药品的质量。结果整片药和非整片药的质量和有效期得到了有效管理,80%以上药品的预剥药数量控制在2周消耗量的50%~150%,提高了包药机内药品盘存的工作效率,建立起了利用其他院区包药机进行自动分包的应急机制。结论在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模式下对药品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与创新,可确保药品分包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剂量 自动分包 药品管理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miR-186-5p表达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宋飞凤 张轶雯 +3 位作者 潘宗富 张琪 卢茜璇 黄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2-590,共9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肝癌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后续实验适合的浓度;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miR-186-5p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肝癌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后续实验适合的浓度;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miR-186-5p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白藜芦醇或miR-186-5p表达变化对肝癌细胞HepG2和Huh7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6.25μmol/L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HepG2和Huh7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遂后续实验中白藜芦醇的浓度选择6.25μmol/L。实验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增加上皮钙黏素表达,降低波形蛋白和Twist1表达(均P<0.05).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细胞相比,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miR-186-5p表达均下调(均P<0.05).白藜芦醇能诱导肝癌细胞中miR-186-5p的表达(均P<0.01)。上调miR-186-5p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均P<0.05),而敲低miR-186-5p表达能阻断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结论:白藜芦醇能体外抑制肝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86-5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白藜芦醇 miR-186-5p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体外实验
下载PDF
稳定低表达GSNOR细胞系Neuro-2a的构建及其对S-亚硝基化的影响
3
作者 严洁萍 韩臻平 +5 位作者 李婷婷 王思懿 高立 罗双 李汉兵 黄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47-1552,共6页
目的:探讨转染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低表达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S-nitrosoglutathione reductase,GSNOR)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系,并考察稳定低表达GSNOR对S-亚硝基化修饰水平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GSNOR的慢病毒载体,用LipoF... 目的:探讨转染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低表达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S-nitrosoglutathione reductase,GSNOR)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系,并考察稳定低表达GSNOR对S-亚硝基化修饰水平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GSNOR的慢病毒载体,用LipoFiter脂质体转染Neuro-2a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稳定低表达GSNOR的细胞系。光镜观察Neuro-2a细胞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转染不同时间后的细胞活力,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SNO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物素转换法检测转染后Neuro-2a细胞内总S-亚硝基化蛋白水平。结果:HBLV-m-ADH5-shRNA1-PURO慢病毒载体序列与目的序列结果一致,提示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嘌呤霉素筛选后,光镜观察Neuro-2a细胞形态良好,CCK-8实验结果显示在24、48、72和96 h时点细胞活力无显著差异,提示转染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转染第2、4和6代后细胞内GSNOR mRNA水平分别是空载病毒组的37.02%、40.66%和30.13%,均显著降低(P<0.01),GSNOR蛋白表达水平较空载病毒组亦显著下降(P<0.01)。此外,稳定低表达GSNOR的Neuro-2a细胞中蛋白S-亚硝基化修饰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稳定低表达GSNOR的Neuro-2a细胞系构建成功,GSNOR低表达可上调胞内总蛋白的S-亚硝基化修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 慢病毒 Neuro-2a细胞 S-亚硝基化
下载PDF
丙酮醛降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CMEC/D3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
4
作者 李婷婷 韩臻平 +4 位作者 高立 王思懿 钟恺 黄萍 严洁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1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探讨丙酮醛(MGO)介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CMEC/D3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MGO(0.25、0.50、0.75、1.00和1.25 mmol/L)作用hCMEC/D3细胞24 h,用CCK-8法检测hCMEC/D3细胞活力;用试剂盒检测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 目的探讨丙酮醛(MGO)介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CMEC/D3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MGO(0.25、0.50、0.75、1.00和1.25 mmol/L)作用hCMEC/D3细胞24 h,用CCK-8法检测hCMEC/D3细胞活力;用试剂盒检测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MitoSOX荧光探针观察线粒体活性氧(mROS)产生。结果MGO组与对照组相比,hCMEC/D3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0.01),细胞内LDH活性显著升高(P<0.01),同时SOD活性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MGO处理12 h后的hCMEC/D3细胞经JC-1染色红绿荧光比值降低,提示MGO诱导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itoSOX染色后,与对照组相比,MGO处理过的hCMEC/D3细胞的红色荧光表达数量增加,提示细胞内mROS过量生成。结论MGO降低hCMEC/D3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并诱导胞内mROS过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 丙酮醛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 膜电位 线粒体活性氧
下载PDF
维生素D_(2)注射液对80岁以上男性维生素D缺乏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竺晶晶 王菲菲 +3 位作者 钱素凤 应奇峰 陈锦平 边平达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D_(2)注射液对80岁以上老年男性维生素D缺乏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年龄80岁以上男性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20μg·L^(-1)]患者,给予维生素D_(2)注射液(60万单位,肌内... 目的研究维生素D_(2)注射液对80岁以上老年男性维生素D缺乏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年龄80岁以上男性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20μg·L^(-1)]患者,给予维生素D_(2)注射液(6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月1次)治疗,直至血清25(OH)D≥30μg·L^(-1)后停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25(OH)D_(2)、25(OH)D_(3),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和CD19^(+)B细胞、血钙、血磷等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40例患者完成研究,25(OH)D达标用时(6.2±1.4)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5(OH)D_(2)升高(27.42±5.47)μg·L^(-1),25(OH)D_(3)降低(5.25±3.38)μg·L^(-1),25(OH)D升高(22.45±6.15)μg·L^(-1),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CD4^(+)T细胞升高(3.71±6.26)%,CD4^(+)/CD8^(+)增高0.31±0.93,CD19^(+)B细胞升高(1.50±3.31)%,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CD3^(+)T细胞、丙氨酸转氨酶、血糖、肌酐、血钙、血磷均无显著变化(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维生素D_(2)注射液可提高80岁以上老年男性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25(OH)D_(2)水平,并可能调节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 老年人 80以上 25-羟基维生素D_(2)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