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量出血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行重水辅助下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外引流术的疗效
1
作者 江恒 骆泓波 +2 位作者 郑青青 郦晓霞 刘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引起黄斑下大量出血行重水辅助下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外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出血型PCV患者56例(56眼)。根据是否联合重水辅助下... 目的: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引起黄斑下大量出血行重水辅助下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外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出血型PCV患者56例(56眼)。根据是否联合重水辅助下的巩膜外引流手术,将其分为单纯玻切组(28眼)与联合治疗组(28眼)。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息肉样血管病灶消退情况,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时的视力较基线均有所提高(均P<0.05);而单纯玻切组在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视力较基线下降(P<0.05),直至6个月和12个月才显著上升(P<0.05);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时的视力均优于单纯玻切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纯玻切组在治疗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CMT较基线均显著下降(均P<0.05);在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联合治疗组的CMT均低于单纯玻切组(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4例患者息肉样血管病灶基本消退,单纯玻切组1例息肉样血管病灶基本消退,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治疗后第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8例患者息肉样血管病灶完全消退,单纯玻切组4例息肉样血管病灶消退,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单纯玻切组有10例出现并发症,治疗后得以控制。结论:重水辅助下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外引流手术相对单纯玻璃体切除术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视力,更显著地降低出血型PCV患者的CMT,出血引流更为彻底,术后黄斑下积血更少,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玻璃体切除手术 重水 巩膜外引流
下载PDF
高血压性眼底病变的血液学指标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婷 李文伟 +2 位作者 郑青青 池新昌 洪朝阳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1985-1987,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眼底病变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方法选取眼科收治的高血压性眼底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眼底检查并通过K-W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抽取患者空腹血测定内皮素(ET)、降钙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眼底病变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方法选取眼科收治的高血压性眼底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眼底检查并通过K-W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抽取患者空腹血测定内皮素(ET)、降钙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空腹血糖(FBG)、TG和TC,监测舒张压(SBP)和收缩压(DBP),比较不同分级高血压性眼底病变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 96例高血压性眼底病患者中Ⅰ级33例、Ⅱ级30例、Ⅲ级21例、Ⅳ级12例。Ⅳ级患者SBP、DBP、TG、TC和FBG均显著高于Ⅰ级和Ⅱ级患者(均P<0.05)。Ⅳ级患者血清中ET、CGRP、VEGF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级和Ⅱ级患者(均P<0.05)。Ⅳ级患者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血液黏度、血沉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与Ⅰ级和Ⅱ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眼底病变的分级与患者血清脂质指标、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等有一定的关系。血液学指标对评估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及病情预后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眼底病 血液流变学 血清细胞因子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对角膜基质细胞增殖凋亡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青青 沈江 +3 位作者 沈婷 李秋实 洪朝阳 李文伟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共培养中,兔脂肪干细胞(ADSCs)对兔角膜基质细胞(CSC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角膜基质损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用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出ADSCs进行培养,贴壁细胞至3代,评价其多向分化... 目的探讨在体外共培养中,兔脂肪干细胞(ADSCs)对兔角膜基质细胞(CSC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角膜基质损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用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出ADSCs进行培养,贴壁细胞至3代,评价其多向分化能力。另取新西兰大白兔角膜基质层组织,用I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出CSCs,传代至2代后备用。将CSCs及ADSCs(实验组)共培养3d后,与单纯CSCs(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CSCs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金属蛋白酶(MMPs)、胶原相关蛋白水平,评估在体外共培养中ADSCs对CSCs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K-8法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CSCs数量显著增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CSCs细胞凋亡减少,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MMPs表达水平降低,胶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结论 ADSCs不仅可以促进CSCs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还可以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在角膜基质损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角膜基质细胞 损伤 增殖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内源性眼内炎的诊断与高危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媛媛 魏文斌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8期843-846,共4页
眼内炎是严重的眼部感染性疾病,可以造成眼组织的毁灭性损害。致病微生物由远距离病灶播散穿过血眼屏障进入眼组织,进行性发展并引起以玻璃体炎为特征的眼内感染被称之为内源性眼内炎[1]。不同于外源性眼内炎病原微生物来源于外伤、内... 眼内炎是严重的眼部感染性疾病,可以造成眼组织的毁灭性损害。致病微生物由远距离病灶播散穿过血眼屏障进入眼组织,进行性发展并引起以玻璃体炎为特征的眼内感染被称之为内源性眼内炎[1]。不同于外源性眼内炎病原微生物来源于外伤、内眼手术等,内源性眼内炎的致病微生物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由于原发病导致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多辗转多个临床科室诊治,且眼部发病时缺乏特征性体征,造成诊断延迟、误诊率高,从而导致预后不良。所以应加强对该眼科急症的认识,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眼内炎 诊断延迟 高危因素 眼部感染性疾病 致病微生物 外源性眼内炎 微生物来源 血眼屏障
下载PDF
巩膜穿通血管在近视眼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姚王静 佘相均 沈丽君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近视眼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是病理性近视眼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虽可显著提高mCNV患者的视力,但存在复发率高,疗效不统一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脉络膜变薄和缺血是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 近视眼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是病理性近视眼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虽可显著提高mCNV患者的视力,但存在复发率高,疗效不统一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脉络膜变薄和缺血是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重要原因,新近研究提示,除了脉络膜因素外,巩膜穿通血管(PSV)与mCNV发生、疗效等紧密联系。本文对PSV的定义,影像学分类及特征,PSV与mCNV的发生、临床疗效等进行全方位阐述,以期深入认识其在mCNV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破裂 自发性 巩膜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行SMILE与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体积及厚度空间分布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媛朋 沈婷 +3 位作者 邱培瑾 郑青青 谭玲童 洪朝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817-824,共8页
目的:基于角膜体积(CV)、角膜厚度空间分布(CTSP)及角膜厚度变化率(PTI)情况探讨高度近视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或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早期的角膜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 目的:基于角膜体积(CV)、角膜厚度空间分布(CTSP)及角膜厚度变化率(PTI)情况探讨高度近视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或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早期的角膜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行角膜屈光手术且完成6个月随访的高度近视患者46例(92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组23例(46眼)和FS-LASIK组23例(46眼)。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CV和角膜中央、最薄点及直径2、4、6 mm同心圆上的角膜厚度(CT),并计算PTI。采用Friedman检验对术后不同时间点的CV、CTSP和PTI进行重复测量分析,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度近视患者术后早期PTI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及眼压的相关性。结果:SMILE组中,与术后1个月相比,术后3个月角膜中央、最薄点及2、4、6 mm同心圆上CT明显增加(Z=-3.49~-2.75,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CV明显增加(Z=-2.51,P=0.012),角膜中央、最薄点及2、4、6 mm同心圆上CT明显增加(Z=-3.98~-2.97,P<0.01),2、4、6 mm同心圆上的PTI明显下降(Z=-3.90~-2.11,P<0.05)。FS-LASIK组中,与术后1个月相比,术后3个月角膜中央、最薄点和2、4 mm同心圆上CT明显增加(Z=-3.40~-2.26,P<0.05),4、6 mm同心圆上的PTI明显下降(Z=-2.54,P=0.011;Z=-1.97,P=0.049);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角膜中央、最薄点和2、4 mm同心圆上CT明显增加(Z=-4.19~-2.70,P<0.01),2、4、6 mm同心圆上的PTI明显下降(Z=-3.37~-2.26,P<0.05)。2组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CV、CTSP及P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相较于SMILE组,FS-LASIK组术后6个月2、4 mm同心圆上的PTI更高(β=0.55,95%可信区间:0.15~0.94,P=0.008;β=1.44,95%可信区间:0.37~2.52,P=0.009)。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行SMILE与FS-LASIK术后3个月内CT增加,CV变化不明显,术后3~6个月CV、CT及PTI的变化均趋于稳定。相较于SMILE组,FS-LASIK组PTI在术后更高,且术后3个月内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体积 角膜厚度变化率
原文传递
眼部给药方式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欣怡 何婷 沈婷 《国际眼科纵览》 2023年第3期210-217,共8页
近年来眼部用药各种新剂型被陆续开发,如纳米制剂(包括纳米粒、纳米微球、纳米乳、纳米混悬剂、纳米脂质体、纳米胶束、荧光纳米以及树枝状大分子等)、缓释凝胶(包括温敏型、pH型、离子型以及自组装肽水凝胶等)、隐形眼镜、植入剂、微针... 近年来眼部用药各种新剂型被陆续开发,如纳米制剂(包括纳米粒、纳米微球、纳米乳、纳米混悬剂、纳米脂质体、纳米胶束、荧光纳米以及树枝状大分子等)、缓释凝胶(包括温敏型、pH型、离子型以及自组装肽水凝胶等)、隐形眼镜、植入剂、微针等,有效提高了眼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患者依从性,并可实现连续给药,降低药物副作用,减少药物对眼部的慢性损伤等,提高了眼部用药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凝胶 隐形眼镜 植入剂 微针
原文传递
视频终端防护镜缓解视频终端操作者视疲劳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海铭 余洁 赵海岚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56-363,共8页
目的:评估视频终端防护镜(蓝、紫光滤过镜)缓解长期操作视频终端引起的视疲劳的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将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工作的60 例(26-45 岁)符合视疲劳诊断的长期视频终端操作者随机分为2 组,实验组30 例和对照... 目的:评估视频终端防护镜(蓝、紫光滤过镜)缓解长期操作视频终端引起的视疲劳的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将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工作的60 例(26-45 岁)符合视疲劳诊断的长期视频终端操作者随机分为2 组,实验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实验开始时,2 组受试者常规医学验光后配戴普通非球面眼镜,在视频前工作1 h后开始测量双眼视功能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最后进行视疲劳问卷评分。随即实验组配戴视频终端防护镜,对照组配戴普通非球面眼镜进行对比敏感度(CS)测量。2组配戴各自的眼镜3个月后,在视频前工作1 h后做双眼视功能和BUT检测,并再次进行视疲劳问卷评分。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配对t 检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开始时,实验组明环境带眩光中低频率光栅CS(1.0 cpd、1.7 cpd、2.6 cpd)显著高于对照组(t =2.181、2.012、2.088,P <0.05),暗环境下低频率光栅CS(1.0 cpd、1.7 cpd)显著高于对照组(t =2.220、2.558,P <0.05)。无眩光时,实验组在明、暗环境下低频率光栅CS(1.0 cpd、1.7 cpd)高于对照组(明:t =2.123、2.530,P <0.05;暗:t =2.433、2.140,P <0.05)。实验组配戴视频终端防护镜3 个月后,调节幅度(AMP)、调节灵敏度和BUT值显著增高(t =-2.735、-3.281、-2.249,P <0.05),集合破裂点(NPC)显著移近,近距外隐斜值减少,视疲劳评分显著降低(t =3.049、1.369、3.754,P <0.05)。对照组配戴普通非球面眼镜片3个月后,AMP、NPC、调节灵敏度、远/近距隐斜量和BUT值变化均不明显,视疲劳评分并 无显著降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调节性集合/调节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戴镜3 个月,2 组受试者不良反应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3个月的观察,视频终端防护镜(蓝、紫光滤终端过镜)较普通框架眼镜能提高低、中频率CS,改善配戴者双眼视功能,提高BUT,缓解长期操作视频引起的视疲劳,配戴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终端防护镜 视疲劳 视频终端操作者
原文传递
激光笔致黄斑损伤的病变分级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哲 王丽娟 +2 位作者 冯秀梅 叶桂秀 孙传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8-810,共3页
激光笔是常用的远距离指示文字和图片的教学和宣讲辅助工具,早期的激光笔由于能量低,仅偶尔有误伤黄斑而引起视力下降的报道。近年来,随着大功率、低价格的激光笔在市场上大量涌现,部分儿童和青少年将其作为娱乐“玩具”,导致激光... 激光笔是常用的远距离指示文字和图片的教学和宣讲辅助工具,早期的激光笔由于能量低,仅偶尔有误伤黄斑而引起视力下降的报道。近年来,随着大功率、低价格的激光笔在市场上大量涌现,部分儿童和青少年将其作为娱乐“玩具”,导致激光笔误伤引起的黄斑损伤和视力损害报道明显增多,并成为一种新的公共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损伤 激光笔 临床观察 病变 辅助工具 视力下降 视力损害 安全隐患
原文传递
假性Foster Kennedy综合征合并视神经睫状静脉一例
10
作者 孙传宾 刘哲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0-222,共3页
1例主诉为右眼反复阵发性视物模糊2个月患者就诊于眼科,6年前左眼因"视盘水肿"失明。眼部检查示右眼视盘充血、水肿,明显隆起,左眼视盘苍白,伴视神经睫状静脉形成,腰椎穿刺示脑脊液压力>400mmH2O(1mmH2O=0.0098kPa)。患者... 1例主诉为右眼反复阵发性视物模糊2个月患者就诊于眼科,6年前左眼因"视盘水肿"失明。眼部检查示右眼视盘充血、水肿,明显隆起,左眼视盘苍白,伴视神经睫状静脉形成,腰椎穿刺示脑脊液压力>400mmH2O(1mmH2O=0.0098kPa)。患者诊断为特发性颅内高压、右眼视盘水肿、左眼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接受左侧横窦支架植入术后右眼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KENNEDY 睫状 综合征 视盘水肿 假性 静脉 脑脊液压力
原文传递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晓芹(综述) 吴苗琴(审校)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在老年人群中常见,对于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物扭曲、单眼复视和视物变大或变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而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内源性眼内炎新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媛媛 魏文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18年第5期329-337,共9页
内源性眼内炎是细菌或真菌通过远距离播散造成玻璃体炎为特征的眼内感染,视力预后差且具有一定死亡率。多重致病因素导致免疫水平低下者与正常的人群均有患病可能。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改变,传统微生物培养与分子诊断技术结合的快速诊... 内源性眼内炎是细菌或真菌通过远距离播散造成玻璃体炎为特征的眼内感染,视力预后差且具有一定死亡率。多重致病因素导致免疫水平低下者与正常的人群均有患病可能。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改变,传统微生物培养与分子诊断技术结合的快速诊断方式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内源性眼内炎的治疗关键是明确原发病灶的同期进行系统与眼科专科治疗的衔接。需要以整合医学角度看待内源性眼内炎诊治,多科室联合挽救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眼内炎 细菌性内源性眼内炎 真菌性内源性眼内炎 分子诊断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