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医学检验实习生综合管理办法及保证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吴茅 刘建栋 周永列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3-594,共2页
关键词 实习生 检验医学 综合管理办法
下载PDF
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现状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茅 单志明 +5 位作者 林慧君 马瑛华 乐美萍 周永列 张小艳 张伟民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通过浆膜腔积液细胞图片调查了解各级医院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现状,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质量。方法经浓缩、推片及瑞特-吉姆萨混合染色后摄制细胞图片,精选细胞图片40张,随机分发给浙江省内的各级医院,让其对40张细胞图片进... 目的通过浆膜腔积液细胞图片调查了解各级医院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现状,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质量。方法经浓缩、推片及瑞特-吉姆萨混合染色后摄制细胞图片,精选细胞图片40张,随机分发给浙江省内的各级医院,让其对40张细胞图片进行识别并反馈结果。此调查在第1次进行后进行讲解及培训,再间隔进行第2次、第3次调查。结果3次调查结果发现除核异质细胞、细菌、多倍体及淋巴瘤细胞回报正确率仍较低外,其余回报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所有参加单位的平均回报正确率从首次的43.2%上升到第3次的67.3%(P<0.01)。特别是连续参加的49个单位正确率上升较快,其中三甲医院的准确率由45.4%上升至72.6%,三乙医院由44.9%上升至68.3%,二级医院由38.6%上升至65.9%。结论通过前后3次图片调查及质量控制说明基层医院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检测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细胞图片质控是提高基层医院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检测技能的一个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细胞 图片 质量控制
下载PDF
2000~2002年浙江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蒋锦琴 沈蓓琼 +1 位作者 吕火祥 严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0-82,共3页
对 2 0 0 0年初至 2 0 0 2年底 6 30 6例浙江地区疑似尿路感染 (UTI)患者尿液标本进行了细菌及真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上述标本中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 6 .5 % ,13.6 %和10 .1% ,其中真菌阳性检出率超过革兰... 对 2 0 0 0年初至 2 0 0 2年底 6 30 6例浙江地区疑似尿路感染 (UTI)患者尿液标本进行了细菌及真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上述标本中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 6 .5 % ,13.6 %和10 .1% ,其中真菌阳性检出率超过革兰阳性菌居第二位。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分别成为UTI的优势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所试验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制霉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不同细菌耐药性有较大差异 ,多重耐药在表皮葡萄球菌及多数受试的革兰阴性菌中为普遍现象。上述实验结果提示 ,近年浙江地区UTI病原菌的种类已发生明显的变迁 ,耐药性也日趋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
下载PDF
《临床检验基础》中有关浆膜积液细胞检验内容的商榷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茅 吴怡春 +1 位作者 沈鑫峰 马琳娜 《浙江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1-3,12,共4页
《临床检验基础》教材中关于浆膜积液细胞检验的内容存在与临床不衔接或有误导之处。浆膜积液细胞的直接分类法、教材内容布局、常规瑞-吉氏染色的图片偏少及质量保证措施不够深入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或误导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必要... 《临床检验基础》教材中关于浆膜积液细胞检验的内容存在与临床不衔接或有误导之处。浆膜积液细胞的直接分类法、教材内容布局、常规瑞-吉氏染色的图片偏少及质量保证措施不够深入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或误导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必要调整浆膜积液细胞检验的教学课时数和教材内容、创新实验等,弥补医学检验教材与临床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积液 细胞学检查 医学检验 教材
下载PDF
1997~2002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离与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21
5
作者 吕火祥 沈蓓琼 +3 位作者 胡庆丰 费鲜明 阮媚超 刘建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 了解本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临床的分离与耐药性变迁情况 ,以利于临床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 1997~ 2 0 0 2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菌株在各病区、样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情... 目的 了解本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临床的分离与耐药性变迁情况 ,以利于临床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 1997~ 2 0 0 2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菌株在各病区、样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情况。结果 分离率从 1977年的 0 11%上升到 2 0 0 2年的 0 37% ;6年中以监护病区分离菌株最高占总分离菌株的 4 8 4 % ,其次为呼吸科病区占 10 9% ;在送检样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菌株数最高占总分离数的 6 6 1% (痰液 +咽拭子 ) ,其次为血液占 10 4 %。对 2 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示 ,多数抗菌药物其耐药性均大于 5 0 % ;小于 5 0 %只有 6种 ,哌拉西林或他唑巴坦 (4 0 5 %~ 4 2 9% ) ,头孢哌酮或舒巴坦 (33 %~ 4 9 1% ) ,头孢吡肟(4 0 1%~ 4 6 % ) ;环丙沙星 (2 8 6 %~ 4 6 2 % ) ;左氟沙星 (33 3%~ 4 6 4 % ) ,复方新诺明 (2 8 6 %~ 4 2 9% )。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临床的分离率在增加 ,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该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 ,且有不断增加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耐药性 临床分离 病区 抗菌药物 分离菌 治疗 菌株 株数 分离率
下载PDF
血细胞分析仪提示中性粒细胞增高标本指标被忽视及其对策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茅 王海英 +2 位作者 陈秉宇 吴建国 刘建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研究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提示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 (NC)增高标本的阳性指标被忽视情况及对策。方法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提示NC不同程度增高的标本与手工复片结果比较。结果  2 0 0例标本 ,仪器提示复片为 2 % ,而手工发现2 0 %的... 目的 研究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提示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 (NC)增高标本的阳性指标被忽视情况及对策。方法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提示NC不同程度增高的标本与手工复片结果比较。结果  2 0 0例标本 ,仪器提示复片为 2 % ,而手工发现2 0 %的病人出现中晚幼粒细胞 ,7%的病人出现有核红细胞 ;仪器提示的粒系成熟度改变 ( 4 8 0 % )明显低于手工复片( 87 0 % ) ,77 5 %的病人有粒系中毒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分析仪 实验室质量 对策 NC
下载PDF
XE-2100血液分析仪常用参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国强 潘立勇 +3 位作者 施明月 王素梅 费鲜明 刘建栋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 对XE-2100血液分析仪常用参数进行稳定性观察和评估。方法 所有EDTA- K2 抗凝标本的进样均采用开放模式,分别进行短时间(1h内)稳定性和长时间(72h)不同时段不同放置温度的稳定性考查。结果 所有参数,包括自动化白细胞(WBC)五分... 目的 对XE-2100血液分析仪常用参数进行稳定性观察和评估。方法 所有EDTA- K2 抗凝标本的进样均采用开放模式,分别进行短时间(1h内)稳定性和长时间(72h)不同时段不同放置温度的稳定性考查。结果 所有参数,包括自动化白细胞(WBC)五分类,均在60min内保持稳定并未出现显著的变化;长时间稳定性的研究显示无论在冷藏条件还是在室温条件下,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RBC)及分类参数在72h内未发生显著变化;WBC分类结果的稳定性优于RBC体积参数的稳定性。RBC体积参数的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12h开始发生体积增大变化, 24h发生显著变化,而冷藏条件下可保持24h。结论 XE-2100血液分析仪短时间结果稳定。长时间稳定性研究显示在自动分类参数方面3d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RBC分类的稳定性优于RBC检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2100血液分析仪 稳定性研究 常用参数 EDTA-K2 分类参数 稳定性观察 时间稳定性 RBC 抗凝标本 放置温度 不同时段 血红蛋白 分类结果 长时间 WBC 24h 五分类 白细胞 自动化 血小板 72h 红细胞 体积 室温 冷藏 显示
下载PDF
第3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AmpC酶及ESBLs的表型测定 被引量:8
8
作者 沈蓓琼 徐娟 +3 位作者 张益新 吕火祥 胡庆丰 刘建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检测3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了解阴沟肠杆菌对3代头孢耐药的机制,以利于耐药性的控制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来自各种标本对3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165株,用三维试验检测ESBLs与AmpC酶... 目的检测3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了解阴沟肠杆菌对3代头孢耐药的机制,以利于耐药性的控制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来自各种标本对3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165株,用三维试验检测ESBLs与AmpC酶。结果165株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120株,占72.7%,产AmpC酶有40株,占24.2%,同时产2种酶的有1株,占0.6%,2种酶均不产的有4株,占2.5%。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2%、66.0%、92.1%和92.1%,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达到100%。结论该院对3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主要产ESBLs,药物敏感试验表明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97.6%),头孢替坦次之(27.3%),而对其它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三维试验
下载PDF
常规凝血纤溶实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郦卫星 吴茅 刘建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 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实用实验诊断指标。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DIC患者33例,早期可疑DIC最后确诊为DIC的患者3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35例进行检测。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 目的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 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实用实验诊断指标。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DIC患者33例,早期可疑DIC最后确诊为DIC的患者3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35例进行检测。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乳胶凝集半定量试验检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活性(AT:A)。结果DIC患者组D-D和FDP显著升高,AT:A显著下降,PT、APTT、TT均显著延长;D-D和FDP的阳性率均达100%,AT:A和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的阳性率分别为88%和82%,与早期可疑DIC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可疑DIC阶段,D-D、AT:A、FDP的阳性率分别为87%、63%和53%,而PT、APTT、TT、3P试验的异常率仅为40%、33%、23%和20%。结论D-D、FDP、AT:A检测在DIC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敏感性高于PT、APTT、TT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二聚体 抗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胡庆丰 杨广宇 +2 位作者 吕火祥 刘建栋 钟华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不动杆菌暴发流行原因和耐药性,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ICU 2004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不动杆菌。结果该院ICU 2004年不动杆菌感染在所有的分离菌株中所占比例最高,达26.7%;不动...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不动杆菌暴发流行原因和耐药性,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ICU 2004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不动杆菌。结果该院ICU 2004年不动杆菌感染在所有的分离菌株中所占比例最高,达26.7%;不动杆菌感染主要源于呼吸道样本,占79.1%;该院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更为严峻,对所有检测的抗生素都表现了极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也很高,可能与该院ICU的不动杆菌感染由几个同源的高耐药的菌株传播有关,表现出耐药性十分严重的流行发生。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寻找感染源头,通过根除医院环境中的不动杆菌,阻止不动杆菌感染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不动杆菌
下载PDF
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葡萄球菌分离及抗菌谱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费鲜明 吕火祥 +3 位作者 胡庆丰 沈蓓琼 阮媚超 刘建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了解男性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尿道分泌物和前列腺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时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32型细菌鉴定分析鉴定分离自尿道分泌物和前列腺液的葡萄球菌及药敏试验 ,计算 6种葡萄球以及耐甲氧西林 (MRS... 目的 了解男性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尿道分泌物和前列腺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时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32型细菌鉴定分析鉴定分离自尿道分泌物和前列腺液的葡萄球菌及药敏试验 ,计算 6种葡萄球以及耐甲氧西林 (MRS)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MSS)的分离率及构成比 ,以 χ2 检验统计分析其差异。结果 尿道分泌物葡萄球菌分离率 (7 17% )明显低于前列腺液 (2 2 16 % ) (P <0 0 0 5 )。二者无论以溶血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和构成比最高 ,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4种葡萄球菌分离率及构成比较低 ,其分离情况也存在差异。 2种标本各型MRS都有很高的阳性率 ,各种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 10 0 %敏感 ,MRS对多种抗菌药敏感率明显低于MSS(P <0 0 0 5 ) ;各型MRS除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和林可霉素 ,对其余药物敏感率 (S +I) %较低 ;与总MRS比较 ,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呋喃妥因中 1种或 3种药物的敏感率 (S +I) %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或赛氏葡萄球菌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 ) ;其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凝固酶阴性的MRS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显著降低且不同种存在差异 ,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MRS 尿道分泌物 泌尿生殖道感染 前列腺液 构成比 分离率 抗菌谱 药物敏感 呋喃妥因
下载PDF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费鲜明 卢飞凤 吴建国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56例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56例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蛋白C(P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以及血小板P-选择素(CD62p)。结果高血压患者组Hcy、Fib、D-D、vWF、t-PA及CD62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C和PAI-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Hcy水平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组Hcy、Fib、D-D、vWF、t-PA和CD62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PC和PAI-1低于)正常Hcy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P<0.01)。高血压程度越严重,Hcy、Fib、D-D、vWF、t-PA和CD62p水平越高,PC和PAI-1水平相应越低(P<0.01)。Hcy与Fib、D-D、vWF、t-PA、CD62p和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与PC和PAI-1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Hcy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有关,Hcy检测对评估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形成危险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半胱氨酸 血栓形成 老年人
下载PDF
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27
13
作者 徐娇君 吕火祥 +4 位作者 胡庆丰 殷伟 沈蓓琼 朱永泽 徐娟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55-356,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并鉴定的100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替加环素的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结果 10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57%。结论替加环... 目的通过研究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并鉴定的100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替加环素的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结果 10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57%。结论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临床可根据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结果与本地区用药特点相结合,控制剂量,将替加环素合理应用于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鲍曼不动杆菌 K-B法
下载PDF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类型鉴别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显荣 李育 +2 位作者 许立 费鲜明 王卫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4期340-341,共2页
目的 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DAT)阳性的类型鉴别 ,有助于临床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的正确诊断 ;对血库交叉配血不合的处理有指导意义。方法 DAT阳性标本分AIHA组和非AIHA组 ,进行免疫分型 ,然后把IgG或IgG +C3的标本进行... 目的 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DAT)阳性的类型鉴别 ,有助于临床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的正确诊断 ;对血库交叉配血不合的处理有指导意义。方法 DAT阳性标本分AIHA组和非AIHA组 ,进行免疫分型 ,然后把IgG或IgG +C3的标本进行放散试验 ,利用放散液与标准抗体筛查细胞进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IAT)。结果 AIHA组患者的放散液均同标准抗体筛查细胞反应 ,非AIHA组除了 1例SLE患者外均为阴性反应。结论 DAT阳性患者可以分为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放散试验 自身抗体 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CD7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林慧君 吴建国 +1 位作者 吴茅 吴育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10期1211-121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点 免疫表型 CD7 阳性 细胞免疫分型 抗原表达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CD40^+、CD40L^+及CD8^+/CD28^+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莲女 周永列 +2 位作者 俞虹 朱立军 李洪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7,150,共4页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 (简称慢乙肝 )患者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 0 + 、CD4 0L+ 及淋巴细胞表面CD8+ CD2 8+ 、CD8+ CD2 8- 的表达 ,评价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慢乙肝患者单核细胞、...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 (简称慢乙肝 )患者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 0 + 、CD4 0L+ 及淋巴细胞表面CD8+ CD2 8+ 、CD8+ CD2 8- 的表达 ,评价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慢乙肝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表面CD4 0 + 、CD4 0L+ 表达的百分率及淋巴细胞表面CD8+ CD2 8+ 、CD8+ CD2 8- 表达的百分率。结果 :慢乙肝组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 0 + 、CD4 0L+ 及淋巴细胞表面CD8+ CD2 8+ 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P <0.0 5 ,P<0.0 1,P <0.0 5 ,P <0 .0 1) ,乙肝肝硬化组 (简称肝硬化 )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均P <0.0 1) ,而慢乙肝组、肝硬化组CD8+ CD2 8- 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 5 ,P <0 .0 1)。慢乙肝组与肝硬化组均无显著差异 (均P >0 .0 5 )。慢乙肝轻、中、重度和肝硬化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均P >0 .0 5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慢乙肝患者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 0 + 和CD4 0L+ 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 ,淋巴细胞CD4 0 + 、CD4 0L+ 表达与CD8+ CD2 8+ 表达存在正相关 ,而与CD8+ CD2 8- 表达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CD4 0 + 、CD4 0L+ 及淋巴细胞CD8+ CD2 8+ 表达低下 ,而CD8+ CD2 8- 的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免疫 CD40^+ CD40L^+ CD8^+/CD28^+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谱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建栋 吕火祥 +2 位作者 俞晓洁 沈蓓琼 孙明洪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99,101,共3页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情况及耐药谱的特性 ,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用 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 ,用 E- test法检测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情况及耐药谱的特性 ,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用 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 ,用 E- test法检测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1997~ 1999年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占当年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株数分别为 :3.8% (8/ 5 8)、18.7% (2 3/ 12 3)、19.3% (5 3/ 2 75 )。在三年中分离到耐亚胺培南菌株 ,其来源按标本分以痰液最多见 ,分别为 :6 2 .5 % (5 / 8)、6 0 .9% (14/ 2 3)、73.6 % (39/ 5 3)。按病区分以重症监护病房 (ICU)最高 ,分别为 :37.5 % (3/ 8)、43.5 % (10 / 2 3)、43.4% (2 3/ 5 3)。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种类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 ,其耐药率对氨基糖苷类中的妥布霉素相对较低 ,其次为哌拉西林和复合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哌酮 /舒巴坦。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分离率有随年度增加趋势 ,其主要来源为 ICU病房 ,主要致病部位为呼吸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感染
下载PDF
1999~2003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费鲜明 吕火祥 +2 位作者 胡庆丰 沈蓓琼 刘建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了解从1999年到2003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3年间所有标本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在标本和病区的分布构成情况以及对21种抗菌药物... 目的了解从1999年到2003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3年间所有标本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在标本和病区的分布构成情况以及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从1999年的0.29%增至2003年的1.67%;其在呼吸道标本(痰液+咽拭子)的分离率最高(63.27%),其次是尿液(19.39%),血液(12.65%);病区分布以重症监护室最高(13.88%),其次是普外科(12.86%),所有内科病区(不含ICU)占56.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3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大于50%,仅对其中8种的耐药率每年均低于50%,但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35%~48.98%,头孢他啶4.08%~47.75%,头孢吡肟3.00%~24.49%,头孢替坦6.00%~28.57%,替卡西林13.33%~36.73%,左氟沙星25.76%~49.00%,环丙沙星10.61%~43.67%,复方新诺明20.00%~42.42%.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离率在增加,其对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即使对相对敏感的药物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所以感染的治疗应当依据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分离率 分布情况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R/S2003尿沉渣工作站正常人参考值范围调查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国强 俞晓洁 +2 位作者 胡庆丰 费鲜明 刘建栋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尿沉渣检测 分析仪 正常人参考值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对MPA形成及其诱导的单核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雷 费鲜明 +2 位作者 苗成霖 袁武锋 邱莲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89-292,360,共5页
目的:观察木瓜蛋白酶对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形成及其诱导的单核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单核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PRP),将实验分为3组:0、20、80U/L木瓜蛋白酶组,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 目的:观察木瓜蛋白酶对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形成及其诱导的单核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单核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PRP),将实验分为3组:0、20、80U/L木瓜蛋白酶组,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胞和血小板(PLT)共孵育后以及木瓜蛋白酶与血小板单独孵育后MPA形成、P-选择素和CD11b表达水平,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胞孵育后的MPA形成和CD11b表达水平,计算各浓度木瓜蛋白酶对MPA和CD11b的抑制率。结果:随药物浓度增加,木瓜蛋白酶与单核和PLT共孵育后以及木瓜蛋白酶与血小板单独孵育后MPA形成、P-选择素和CD11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胞单独孵育后MPA形成和CD11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各处理组中,80U/L组对MPA和CD11b的抑制率均显著高于20U/L组(P<0.01),木瓜蛋白酶与血小板和单核细胞共孵育组MPA和CD11b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木瓜蛋白酶可通过抑制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和单核细胞与血小板结合途径而对MPA形成及其诱导的单核细胞活化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作为其可应用于抗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 P-选择素 单核细胞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