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护理服务在胃肠外科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卢小勤 钱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0期171-172,共2页
总结了本院胃肠外科老年危重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经验,主要包括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和结果讨论,认为在胃肠外科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服务,既加强了老年危重患者的管理,又体现了人文关怀,同时大幅... 总结了本院胃肠外科老年危重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经验,主要包括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和结果讨论,认为在胃肠外科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服务,既加强了老年危重患者的管理,又体现了人文关怀,同时大幅提高了患者及社会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科 老年 危重患者 优质护理
下载PDF
胃肠外科患者肠内营养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丽晓 葛俐俐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2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喂养管堵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了2012年2月~2012年7月通过管饲肠内营养的患者120例,对其中16例肠内营养管堵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肠内营养管堵管16例,患者经采...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喂养管堵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了2012年2月~2012年7月通过管饲肠内营养的患者120例,对其中16例肠内营养管堵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肠内营养管堵管16例,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12例再通,4例完全堵塞造成计划外拔管。结论客观评估患者选择恰当途径及管道,制定并严格遵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操作标准,强调冲管间隔时间和方法,加强输注管理和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肠内营养喂养管堵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管 堵管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微创胃肠胰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八例
3
作者 任宇峰 王元宇 牟一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5期443-445,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CDK4~5期患者因长期肾功能不全存在肾性贫血,内环境紊乱,机体耐受力和免疫力较差^([1-3])。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居各种恶性肿...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CDK4~5期患者因长期肾功能不全存在肾性贫血,内环境紊乱,机体耐受力和免疫力较差^([1-3])。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三位^([4])。结直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胰腺癌发病率低,但预后差^([4])。手术是胃肠胰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CKD患者行肿瘤切除,围手术期管理比较复杂,目前鲜有报道。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收治8例CKD4~5期胃肠胰肿瘤患者,微创完成根治术,现将围手术期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胃癌 直肠癌 胰腺癌 微创手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氨磷汀对胃肠道肿瘤L-OHP联合CF/5-FU方案化疗患者重要脏器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高亮 王永向 +1 位作者 卢丽琴 赵同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氨磷汀(Amifostine,阿米福汀)对胃肠道肿瘤L-OHP联合CF/5-FU方案化疗患者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9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L-OHP联合CF/5-FU方案化疗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8例接受... 目的探讨氨磷汀(Amifostine,阿米福汀)对胃肠道肿瘤L-OHP联合CF/5-FU方案化疗患者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9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L-OHP联合CF/5-FU方案化疗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8例接受同一方案化疗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加用氨磷汀,观察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末梢神经系统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对照组出现8例,治疗组出现2例(P<0.05);肾功能损害:对照组及治疗组各出现1例(P>0.05);白细胞下降:对照组出现28例,治疗组出现13例(P<0.05);血小板下降:对照组出现12例,治疗组出现4例(P<0.05);血红蛋白下降:对照组出现13例,治疗组出现5例(P<0.05);末梢神经系统毒性:对照组出现31例,治疗组出现17例(P<0.05)。氨磷汀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个别患者出现口中金属异味、短暂的低血钙、流泪、流涕症状。结论氨磷汀能明显减少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下降,以及末梢神经毒性的发生。氨磷汀药物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恶心、呕吐,个别患者出现口中金属异味、短暂的低血钙、流泪、流涕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药物疗法 氨磷汀/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下载PDF
胰腺癌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牟一平 夏涛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6期1707-1709,1715,共4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是当今“癌中之王”。外科治愈性切除是胰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兴起,外科已经进入微创时代;胰腺癌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也有长足进展,并从术后辅助治疗走向术前新辅助治疗,多学科合作(...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是当今“癌中之王”。外科治愈性切除是胰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兴起,外科已经进入微创时代;胰腺癌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也有长足进展,并从术后辅助治疗走向术前新辅助治疗,多学科合作(MDT)成为肿瘤治疗新模式。本文介绍胰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微创手术及以微创为核心的MDT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新辅助治疗 微创手术 多学科合作
下载PDF
Gal-1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潘铮旸 武美玲 张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世界恶性肿瘤第五位,同时为第三大导致死亡的癌症相关恶性肿瘤.因此,探究其评估预后指标以及治疗靶点对G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世界恶性肿瘤第五位,同时为第三大导致死亡的癌症相关恶性肿瘤.因此,探究其评估预后指标以及治疗靶点对G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蛋白在组织的表达对GC患者的进展以及预后相关性少有报道.目的探究Gal-1在G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GC的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对84名不同GC患者的组织进行染色评估Gal-1的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以及生存情况和生存时间,统计学分析Gal-1与G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IHC结果显示,Gal-1蛋白在GC组织细胞外基质以及间质细胞中呈明显阳性,细胞内蛋白阳性定位位于胞膜和胞浆.GC组织中Gal-1阳性表达率为50%(42/84),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或微弱表达.Gal-1表达跟浸润深度(χ^(2)=8.896,P=0.031)、淋巴结转移(χ^(2)=11.433,P=0.001)、远处转移(χ^(2)=5.126,P=0.024)以及TNM(χ^(2)=7.269,P=0.007)分期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单因素以及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Gal-1高表达是GC患者预后不良OS(HR=2.845,95%CI=1.624-4.985,P<0.001;HR=2.48495%CI=1.323-4.667,P=0.005)的因素,随后根据随访数据进行生存分析Gal-1高表达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显著(overall survival,OS)低于Gal-1低表达患者(21.4%vs 52.38%).结论Gal-1高表达与GC的发展侵袭转移以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Gal-1可作为判断GC患者预后以及有望成为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Gal-1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直肠癌外科综合治疗进展
7
作者 叶再元 戴俏琼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27-728,746,共3页
直肠癌足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切除为其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对直肠癌的解剖、病理生理、生物学特性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新概念、新术式相继出现,如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腹腔镜下直肠癌... 直肠癌足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切除为其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对直肠癌的解剖、病理生理、生物学特性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新概念、新术式相继出现,如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超低位保肛、新辅助放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切除术 外科综合治疗 淋巴结转移规律 全直肠系膜切除 新辅助放化疗 生物学特性 恶性肿瘤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原发性良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祖朝兵 叶再元 陶厚权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年第6期685-686,共2页
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极易误诊. 随着内镜及影像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现率明显增多. 本次研究总结18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诊治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现报道... 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极易误诊. 随着内镜及影像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现率明显增多. 本次研究总结18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诊治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十二指肠肿瘤 原发性 外科治疗 诊断 影像检查技术 临床症状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抗反流术后并发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张岚岚 梁红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4期184-188,193,共6页
目的分析抗反流术后患者并发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抗反流术后并发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内镜下抗反流手术(EART)治疗的138例胃食管反流(GERD)患者临床资料,将... 目的分析抗反流术后患者并发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抗反流术后并发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内镜下抗反流手术(EART)治疗的138例胃食管反流(GERD)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后未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的8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的54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治疗护理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①54例GERD患者行EART术后并发胃肠道功能紊乱以便秘症状为主,其次为腹胀、腹泻。②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BMI、术前烧心症状评分、术前泛酸症状评分、术前高血压、合并食管裂孔疝、术前对PPI药物敏感、社会支持度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术前LSP、UESP、手术医师年资、术后下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显示,BMI>24 kg/m^(2)、合并食管裂孔疝、社会支持度评分<20分、术后下床时间>48 h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EART术后并发胃肠道功能障碍高危因素。结论胃食管反流病行EART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为肠道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多,临床应加强患者心理情控制及术后干预以改善其并发胃肠道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内镜下抗反流手术 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下载PDF
远端胃癌术后胃瘫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吕振晔 钱振渊 +1 位作者 叶再元 孙元水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引起远端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0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单因素χ2检验分析12个可能引起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围手术期高血糖、术前营养... 目的:探讨分析引起远端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0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单因素χ2检验分析12个可能引起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围手术期高血糖、术前营养不良、焦虑、术前幽门梗阻、毕II式吻合、术后第2天低蛋白血症与胃瘫发生有关;术中迷走神经干保留是术后胃瘫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积极处理这些因素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术后胃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胃切除术 胃瘫综合征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再元 叶平 杨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ⅡA对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对整合素β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丹参酮II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测丹参酮IIA作用后人胃...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ⅡA对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对整合素β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丹参酮II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测丹参酮IIA作用后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MMP-7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各浓度组(4μg/mL、8μg/mL、16μg/mL、32μg/mL、64μg/mL)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0.05),其24h、48h、72h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2.5μg/mL、19.4μg/mL和7.4μg/mL。PCR半定量分析表明丹参酮ⅡA作用后整合素β1和MMP-7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抑制程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丹参酮ⅡA能有效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的生长,并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降低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和MMP-7mRNA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胃癌 抑制率 基质金属蛋白酶-7 整合素Β1
下载PDF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在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继 叶再元 +3 位作者 王元宇 邵钦树 孙元水 赵忠扩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325-1326,1332,共3页
目的 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用于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8例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时分别采取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93例)与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05例)行消化... 目的 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用于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8例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时分别采取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93例)与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05例)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5年.两组术后近期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11/193)和15.2%(16/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6.7%(7/105),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明显低于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P〈0.01);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无Roux潴留综合征发生,而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有10例(9.5%)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行消化道重建明显减少了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同时克服了传统术式易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的弊病,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 Roux潴留综合征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继 吴芳 +3 位作者 倪海滨 孙元水 邵钦树 叶再元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5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6例(观察组)及同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56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6例(观察组)及同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56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并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而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手术前比较,仅观察组患者PT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T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FIB及D-D体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FIB及D-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但其可导致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可能发生血栓性并发症,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切除术 腹腔镜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注射用血凝酶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止血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俊峰 孙元水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凝酶(巴曲亭)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和术后止血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血凝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创面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创面出血渗血量及对患者凝血功...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凝酶(巴曲亭)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和术后止血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血凝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创面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创面出血渗血量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血凝酶组患者创面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创面出血及渗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凝酶在腹腔镜胃癌手术术中及术后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科学 巴曲酶 治疗应用 止血 手术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方法 治疗结果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琦文 叶再元 +4 位作者 徐继 胡浩威 邵钦树 张勤 孙元水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对比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行连续性空肠间置术与Billroth I式及Roux-en-Y式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手术的远端胃癌患者95例,按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3组。A组30例患者行连续性空肠间置术,B组32... 目的对比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行连续性空肠间置术与Billroth I式及Roux-en-Y式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手术的远端胃癌患者95例,按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3组。A组30例患者行连续性空肠间置术,B组32例行Billroth I式吻合术,C组33例行Roux-en-Y式吻合术。比较3组患者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及1年并发症发生率、进食量、血浆白蛋白水平、体重及Visick分级指数。结果3组患者术前PNI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与B组无明显差异,且均明显少于C组的手术时间(均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3组患者的进食量、体重及营养状况的恢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A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明显少于C组(P<0.05),胆汁反流性胃炎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连续性空肠间置,安全有效,与传统的Billroth I式及Roux-en-Y式吻合术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更快的恢复患者的消化功能,维持消化道正常通路,防止胆汁反流,将有可能成为消化道重建的主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消化道重建 连续性空肠间置术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下载PDF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琦文 叶再元 +2 位作者 徐继 赵仲生 王元宇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443-446,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及EPCAM作为胃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EPCAM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及EPCAM作为胃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EPCAM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EPCAM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92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50例(54.3%)EPCAM蛋白为阴性表达,42例(45.7%)呈弱阳性表达。在436例胃癌组织中,EPCAM蛋白高表达179例(41.1%),低表达257例(58.9%),主要在细胞包膜表达。EPCAM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均P<0.01),而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0 05)。EPCAM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57 2%)明显低于EPCAM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17.3%,P<0.05)。Ⅰ、Ⅱ和Ⅲ期EPCAM高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EPCAM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P<0.05);Ⅳ期EPCAM高表达和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EPCAM表达、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均P<0.05)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PCAM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的TNM分期显著相关,提示EPCAM可以作为胃癌的早期诊断的筛查指标以及治疗的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侵袭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晓东 朱冠保 韩少良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在早期胃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只有1个转移的淋巴结视为SLN,回顾性分析只有SLN的3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胃癌SLN的出现部位与原发病灶...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在早期胃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只有1个转移的淋巴结视为SLN,回顾性分析只有SLN的3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胃癌SLN的出现部位与原发病灶的关系。结果:在6例胃上1/3(U)癌中单个转移淋巴结均分布在N1,而且都在邻近原发癌灶周围(No.1,2,3);4例中1/3(M)癌也都分布在N1,其中3例在邻近原发癌灶周围(No.3,4),1例在原发病灶相对较远处(No.1);24例胃下1/3(L)癌中,23例分布在N1,其中17例在邻近原发癌灶周围,6例在原发病灶相对较远处(No3,4),1例发生“跳跃性转移”(N2),分布在肝总动脉旁(No.8)。97.1%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分布在N1,76.5%(26/34)发生在原发病灶邻近处(N1),20.6%(7/34)发生在原发病灶相对较远处(N1),而只有2.9%(1/34)出现跳跃性转移(N2)。结论:早期胃癌SLN的分布符合淋巴结转移规律,其检测为进一步行前瞻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早期胃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肿瘤转移
下载PDF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Gal-1表达通过integrin β1促进胃癌细胞侵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倪海滨 孙元水 +5 位作者 王峰勇 徐继 何徐军 陈剑 吴颀 吴劲风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4期1-3,7,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Gal-1表达通过integrinβ1促进胃癌细胞侵袭的机制。方法高表达Gal-1的胃癌CAFs采用原代培养法,通过CAFs与胃癌细胞共培养、siRNA转染、抑制Gal-1/封闭integrinβ1表达、细胞侵袭能力实验、侵袭能力影响实验... 目的研究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Gal-1表达通过integrinβ1促进胃癌细胞侵袭的机制。方法高表达Gal-1的胃癌CAFs采用原代培养法,通过CAFs与胃癌细胞共培养、siRNA转染、抑制Gal-1/封闭integrinβ1表达、细胞侵袭能力实验、侵袭能力影响实验和IHC实验等技术,研究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受胃癌CAFs中Gal-1表达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分析高表达Gal-1的CAFs对癌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比较Gal-1和integrinβ1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结果 CAFs共培养使得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Gal-1的表达遭到siRNA抑制后,CAFs对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得到有效抑制。Gal-1主要在胃癌细胞的间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integrinβ1主要在胃癌细胞的细胞膜中表达。Gal-1和integrinβ1在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67%(51/90)、43.33%(39/90),并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Fs表达Gal-1并通过促进胃癌细胞integrinβ1表达的形式提高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指明今后胃癌的治疗和相关预后的研究方向,表现出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Gal-1 INTEGRINΒ1 胃癌 侵袭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模型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元水 凌志强 +5 位作者 许晓东 胡俊峰 钱振渊 赵仲生 施敦 叶再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69-2273,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一期部分门静脉缩窄法制备PHG大鼠模型,♂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3组:血出5险的和G肠时.病研域模型对照组(n=30)、复方丹参治疗组(n=30)...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一期部分门静脉缩窄法制备PHG大鼠模型,♂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3组:血出5险的和G肠时.病研域模型对照组(n=30)、复方丹参治疗组(n=30)、正常对照组(n=10).造模后各时段(5、10、15、20、30、45d)处死大鼠取胃底黏膜组织,分别检测大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组织中血管活性物质(iNOS、ET-1)、抗氧化物酶(SOD)及细胞凋亡水平(Bcl-2、Bax).结果:模型对照组胃黏膜组织中iNOS、ET-1及Bax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并在15d达到高峰,其后趋于稳定;相反,Bcl-2与SOD表达水平则显著下调,且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下降,并在15d达最低值,其后也趋于稳定.复方丹参治疗组大鼠胃黏膜组织损伤减轻,组织中SOD活性增强、Bcl-2表达上调,而iNOS、ET-1及Bax表达水平下调,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基因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通过其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机制,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模型大鼠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门脉高压性胃病 大鼠
下载PDF
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胃癌腹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文阳 钱振渊 +1 位作者 黄伟 陈军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胃癌腹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方法30例早期胃癌患者经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病灶并常规活检后,于瘤体旁放置钛夹,术前12~24 h分别行腹部卧位X线摄影及腹部CT平扫,通过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腹部... 目的探讨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胃癌腹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方法30例早期胃癌患者经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病灶并常规活检后,于瘤体旁放置钛夹,术前12~24 h分别行腹部卧位X线摄影及腹部CT平扫,通过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腹部X线摄影来了解钛夹的位置,以便术前确定病灶部位及范围,并与术中所见病灶位置进行比较,评判两种方法对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的术前定位准确率,并通过CT对胃周围淋巴结转移进行初步评判。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前行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胃癌的定位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100%(30/30),其定位准确率优于钛夹标记联合腹部X线摄影对胃癌的定位方法。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患者,利用钛夹标记联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术前准确可靠的病灶定位方法,亦可大体了解胃周围淋巴结的情况,对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腹腔镜 钛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