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lotho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余胜 胡智明 陶厚权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Klotho基因是Kuro-o等[1]在研究自发性高血压时发现的与人类衰老密切相关的基因。该基因与人类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及骨质疏松等衰老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认为Klotho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作为一个抑癌... Klotho基因是Kuro-o等[1]在研究自发性高血压时发现的与人类衰老密切相关的基因。该基因与人类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及骨质疏松等衰老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认为Klotho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作为一个抑癌基因参与调控多种肿瘤的生物学过程[2]。本文现就Klotho基因及其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基因 肿瘤 自发性高血压 人类衰老 心血管疾病 衰老性疾病 生物学过程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胰腺肿瘤外科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
作者 牟一平 彭淑牖 +1 位作者 金赟 朱启聪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8-653,共6页
近年来, 胰腺肿瘤的诊治技术有较大进步。在诊断方面, 通过CT三维重建、PET-CT全身扫描、超声内镜及穿刺活检等, 可评估肿瘤性质、分期和生物学特性, 使治疗决策更科学合理。在治疗方面, 传统开腹胰腺手术方式推陈出新, 动脉优先、动脉... 近年来, 胰腺肿瘤的诊治技术有较大进步。在诊断方面, 通过CT三维重建、PET-CT全身扫描、超声内镜及穿刺活检等, 可评估肿瘤性质、分期和生物学特性, 使治疗决策更科学合理。在治疗方面, 传统开腹胰腺手术方式推陈出新, 动脉优先、动脉鞘剥离、腹膜后淋巴脂肪板层切除等新技术层出不穷, 提高了肿瘤根治性。对于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 施行功能保留术式可减少远期并发症。微创入路胰腺手术飞速发展, 无论解剖性标准根治术, 还是功能保留术式, 均可在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下完成。非手术治疗方法日新月异, 部分局部进展期或晚期胰腺癌, 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有望降期或转化后手术。诊治技术的进步促使诊治模式从分科诊治走向多学科团队协作。以精准评估为前提, 充分发挥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优势, 重视非手术综合治疗, 重视医患沟通并全程关怀, 是微创外科时代提高胰腺肿瘤临床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手术 多学科协作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网膜垫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少栋 鲁超 +3 位作者 牟一平 罗丁 王元宇 金巍巍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3期268-270,共3页
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53%[1]。若处理不当,易继发腹腔出血、感染,极具致命性[2]。近年来,有学者利用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来减少胰漏的发生,并减轻其危害性,初步效... 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53%[1]。若处理不当,易继发腹腔出血、感染,极具致命性[2]。近年来,有学者利用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来减少胰漏的发生,并减轻其危害性,初步效果明显[2-3]。近年,腹腔镜PD(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在少数中心已成为常规术式[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漏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大网膜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技术关键的认识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京瑞 金巍巍 牟一平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手术切除是治疗胰头癌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标准治疗,也是唯一的根治手段。因其切除范围广,切除器官多,重建技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是腹部外科难度最高的手术。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切口较大,而有疼痛、感染甚至切口疝等切口... 手术切除是治疗胰头癌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标准治疗,也是唯一的根治手段。因其切除范围广,切除器官多,重建技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是腹部外科难度最高的手术。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切口较大,而有疼痛、感染甚至切口疝等切口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技术关键
下载PDF
手工缝合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晓武 张人超 +5 位作者 牟一平 黄超杰 周育成 周家瑜 马君 胡俊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5-938,共4页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后手工缝合法食管空肠吻合口重建的所有操作均在直视下完成,具有原位吻合安全确切、对食管残端游离长度要求较低、经济性高等特点。2012年至今,浙江省人民医院已完成TLTG后手工缝合法食管空肠吻合63例,无中转开...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后手工缝合法食管空肠吻合口重建的所有操作均在直视下完成,具有原位吻合安全确切、对食管残端游离长度要求较低、经济性高等特点。2012年至今,浙江省人民医院已完成TLTG后手工缝合法食管空肠吻合63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73.4±52.3)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61.4±19.2)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1±1.0)d,肛门排气时间为(3.1±0.9)d,进食流质时间为(4.2±1.0)d,术后住院时间(8.1±2.4)d,术后无吻合口漏、狭窄。良好的显露、术者腹腔镜下缝合经验和配合默契的团队,是顺利进行手工缝合法腹腔镜食管空肠吻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手工缝合 腹腔镜
原文传递
磷脂酶Cε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余胜 吴芳 +2 位作者 郭坤 邵钦树 陶厚权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Cε1(PLCε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25例胃癌手术标本及其癌旁胃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LCε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磷脂酶Cε1(PLCε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25例胃癌手术标本及其癌旁胃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LCε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41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LCε1mRNA表达水平。分析PLCε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LCε1蛋白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6%(67/125)和24.0%(3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5.9%(27/41)的胃癌组织中PCLε1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胃黏膜上调2倍以上。PLCε1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1)。PLCε1阴性与阳性表达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4.O%和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多因素分析显示,PLCε1表达并不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PLCε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磷脂酶Cε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处理经验 被引量:16
7
作者 鲁超 金巍巍 +5 位作者 牟一平 周育成 朱启聪 邵红亮 陈科 李少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2-827,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同一团队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实施的320例LP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6例,女性124例,年龄(6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同一团队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实施的320例LP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6例,女性124例,年龄(60.2±11.6)岁。行标准LPD 306例,扩大LPD 14例。按照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前期组(160例)和后期组(160例)。后期组患者术前有腹部手术史的比例为30.0%(48/160),高于前期组的18.8%(30/160)(χ^2=5.49,P=0.019),两组其余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可切除病变,采用"No Back"策略行LPD,遵循"从足端到头端、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原则进行手术;对于门静脉前的胰后隧道无法贯通者,即交界可切除病变患者,采用"Easy First"策略行LPD。两组患者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320例患者中,306例行标准LPD,14例联合其他器官切除;278例采用"No Back"策略完成,42例因胰后隧道难以贯通而采用"Easy First"策略完成。后期组手术时间[(346.6±48.8)min]少于前期组[(358.0±54.4)min](t=1.97,P=0.048)。前期组和后期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7.9±135.8)ml和(189.6±121.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但后期组术中出血量〈200 ml的患者比例(47.5%,76/160)少于前期组(59.4%,95/160)(χ^2=4.53,P=0.033)。后期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8.8%(46/160),较前期组的35.6%(57/160)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后期组腹腔感染率为1.9%(3/160),低于前期组的6.3%(10/160)(χ^2=3.93,P=0.047)。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56)。结论LPD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胰瘘和出血。组建攻关团队,逐渐积累手术经验,严密监测,认真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技术改进,L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微创为核心MDT模式"诊治经验 被引量:8
8
作者 金巍巍 夏涛 +7 位作者 牟一平 周育成 许芸芸 马君 杨柳 方松华 程爱萍 何向蕾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0-732,共3页
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扩大切除及淋巴结扩大清扫并未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对新辅助放化疗认识的加深,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诊治模式逐渐转变为"多学科协作组(multi-... 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扩大切除及淋巴结扩大清扫并未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对新辅助放化疗认识的加深,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诊治模式逐渐转变为"多学科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腹部外科手术逐步走向微创化和精准化,但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在壶腹周围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仍有很多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科手术 新辅助放化疗 扩大切除 诊断技术 诊治经验 机器人手术 微创化 治疗手段
原文传递
开放、腹腔镜及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评价与合理选择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人超 金巍巍 牟一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4-857,共4页
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仍然是治疗胰头部及壶腹部周围病变的标准术式,其术后病死率已经明显降低,但并发症发生率仍很高,其中包括切口感染等切口相关并发症。腹腔镜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RPD)视野清晰、出血少,具有明显的... 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仍然是治疗胰头部及壶腹部周围病变的标准术式,其术后病死率已经明显降低,但并发症发生率仍很高,其中包括切口感染等切口相关并发症。腹腔镜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RPD)视野清晰、出血少,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经过严格训练,并选择合适的病例,LPD和RPD均安全可行,可获得与OPD相近的肿瘤治疗近期和远期效果。LPD目前已可成为常规术式。机器人手术系统设备昂贵,缺乏力反馈,技术要求高,但操作更精细,缝合较腹腔镜手术更有优势,更适合用于胰管、胆管直径细小的病例。腹腔镜手术切除标本后再使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杂交手术有一定现实意义。建立由同时掌握开放、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外科医生为主导,影像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和病理科等医生共同参与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是合理选择开放、腹腔镜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 胰腺癌
原文传递
青少年胰头部肿瘤微创手术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巍巍 鲁超 +3 位作者 牟一平 王元宇 朱启聪 夏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总结青少年胰头部肿瘤微创手术治疗的特点和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因胰头部肿瘤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年龄<28岁的15例患者资料。男性5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20岁(范围:11~27岁),体... 目的总结青少年胰头部肿瘤微创手术治疗的特点和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因胰头部肿瘤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年龄<28岁的15例患者资料。男性5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20岁(范围:11~27岁),体重指数(19.8±2.3)kg/m^2(范围:17.3~21.6 kg/m^2)。结果12例患者接受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腹腔镜手术9例,机器人手术3例;1例接受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结肠肝曲切除术;2例接受机器人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胰胃吻合。手术时间(269.0±65.1)min(范围:150~410 min),术中出血量(135.6±52.7)ml(范围:50~400 ml)。围手术期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胰腺生化漏1例,胆瘘1例,胃肠吻合口出血及肠粘连梗阻1例,乳糜漏1例,切口感染1例,肝损伤1例。中位住院时间为13 d(范围:9~22 d)。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实性假乳头状瘤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胰腺囊性纤维瘤1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例,尤因肉瘤1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范围:2~75个月),尤因肉瘤患者无瘤生存43个月,术后63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3例发生远期胆道并发症。结论青少年胰头部肿瘤多为良性,适合微创手术,应尽量争取行保留功能的术式。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安全性和生活质量要求高,要重视围手术期管理及沟通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青少年 腹腔镜 功能保留手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振渊 周育成 牟一平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9-91,共3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和壶腹周围病变的标准术式,其切除脏器多、重建复杂,术后并发症多且风险高,是腹部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传统开腹手术切口本身就是创伤、疼痛明显,并有感染、裂开、疝...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和壶腹周围病变的标准术式,其切除脏器多、重建复杂,术后并发症多且风险高,是腹部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传统开腹手术切口本身就是创伤、疼痛明显,并有感染、裂开、疝等切口相关并发症。据文献报道,PD术后切口感染率达8%~13%[1-4]。自从1987年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以来,腹腔镜手术以其切口小、视野清、患者创伤轻、恢复快等微创优势,迅速应用到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使外科学进入微创外科时代[5]。然而,胰腺位置深,邻近血管多,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难度高、风险大,是外科医师心目中的“珠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治疗学
原文传递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微创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启聪 金巍巍 +4 位作者 牟一平 周育成 王元宇 夏涛 鲁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2854-2857,共4页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其手术治疗的特点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p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路径分为腹腔镜组和机器人组,手术方式包...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其手术治疗的特点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p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路径分为腹腔镜组和机器人组,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MPD)、胰体尾切除术(MDP)、胰腺中段切除术(CP)和胰腺肿瘤剜除术(MPP)。结果:本组80例,其中成功完成微创手术76例(95%),中转开放4例(5%)。76例中女性38例(50%),中位年龄54.4(20~80)岁,中位体质指数(BMI)24.0(17.0~38.0)kg/m 2。腹腔镜手术67例(88.2%),机器人手术9例(11.8%)。手术方式如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例(31.6%),胰尾切除术36例(47.4%),胰腺中段切除术和胰腺肿瘤剜除术各8例(10.5%)。术后B/C级胰漏25例(35.5%),腹腔感染8例(10.5%),术后出血6例(7.9%),二次手术5例(6.6%)。无围手术期死亡。不同手术方式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胰漏(P=0.396)、出血(P=0.297)、腹腔感染(P=0.339)和二次手术(P=0.396)]。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pNETs的有效手段。多数pNETs分级较早,肿瘤直径小,适合微创手术;且微创手术治疗pNETs安全可行;早期手术更可能采用功能保留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