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病原真菌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机制及功能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教瑜 吴小燕 +2 位作者 杜新法 柴荣耀 孙国昌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81-1686,共6页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P)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细胞器,参与多种重要的代谢过程。P的产生、增殖及降解是细胞器发生机理研究的重要部分。到目前已知的P发生相关基因有30多个,但其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作为一种多细胞真核生物,丝状真菌...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P)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细胞器,参与多种重要的代谢过程。P的产生、增殖及降解是细胞器发生机理研究的重要部分。到目前已知的P发生相关基因有30多个,但其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作为一种多细胞真核生物,丝状真菌在P发生机制的研究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序列的应用和真菌生物技术的进展,丝状真菌中P功能及发生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作为丝状真菌真菌中的重要类群,植物病原真菌P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也引起关注。本文对P发生机制、在丝状真菌中的研究概况,以及与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性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发生 丝状真菌 致病性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生物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会龙 刘宝友 +1 位作者 皮雄娥 魏福祥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6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综述了离子液体在生物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包括酯化反应、氨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Aldol反应和水解/醇解反应等,在这些反应中,离子液体通常起到了提高酶的活性或稳定性,并提高产物收率和选择性的作用。总结了离子液体中酶催化反... 综述了离子液体在生物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包括酯化反应、氨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Aldol反应和水解/醇解反应等,在这些反应中,离子液体通常起到了提高酶的活性或稳定性,并提高产物收率和选择性的作用。总结了离子液体中酶催化反应的机理,分析了离子液体提高酶的活性和稳定性的原因,指出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生物酶 催化 机理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尿样中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 被引量:15
3
作者 应永飞 皮雄娥 +3 位作者 吴平谷 陈慧华 朱聪英 陆春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4-78,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同时测定动物尿样中的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方法。试样中的药物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经SLH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至干,衍生化后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测定。两种药物的检出限均为0.3μg/L...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同时测定动物尿样中的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方法。试样中的药物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经SLH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至干,衍生化后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测定。两种药物的检出限均为0.3μg/L,定量限均为1.0μg/L,线性范围为0.02~1.0μg/L。加标浓度在4.0~20.0μg/L范围内.莱克多巴胺加标回收率为78.6%~101.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7.0%;克伦特罗加标回收率为92.3%~112.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莱克多巴胺 克伦特罗 残留量 动物尿样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尿样中的莱克多巴胺 被引量:11
4
作者 应永飞 皮雄娥 +1 位作者 陈慧华 朱聪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 残留量(residue) 动物尿样(animal unne)
下载PDF
丝状真菌目标基因替换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教瑜 杜新法 +2 位作者 柴荣耀 孙国昌 林福呈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98-904,共7页
目标基因替换是基因功能分析的重要手段。随着基因组测序和转化技术的进展,该技术在丝状真菌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的体系与方法不断建立和完善。文章在转化体系、打靶载体构建、突变体筛选等方面综述了丝状真菌目标基因替... 目标基因替换是基因功能分析的重要手段。随着基因组测序和转化技术的进展,该技术在丝状真菌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的体系与方法不断建立和完善。文章在转化体系、打靶载体构建、突变体筛选等方面综述了丝状真菌目标基因替换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基因替换 丝状真菌 基因功能分析
下载PDF
菌酶协同制备菜籽肽工艺的优化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姚晓红 吴逸飞 +4 位作者 王新 孙宏 钱彬 张博 汤江武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7-51,共5页
试验旨在考察枯草芽孢杆菌B1与中性蛋白酶协同发酵和酶解处理(简称菌酶协同酵解)制备菜籽肽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对经菌酶酵解后的菜籽粕营养成分的分析。以菜籽肽得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对加酶量、发酵温度和料水比等酶解、发酵条件的单因素... 试验旨在考察枯草芽孢杆菌B1与中性蛋白酶协同发酵和酶解处理(简称菌酶协同酵解)制备菜籽肽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对经菌酶酵解后的菜籽粕营养成分的分析。以菜籽肽得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对加酶量、发酵温度和料水比等酶解、发酵条件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菜籽肽以菌酶同时添加为最佳制备方式,以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1.0%、中性蛋白酶添加量150 U/g、料水比1:1.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8 h为最佳菌酶协同酵解条件。在此条件下,菜籽粕中硫代葡萄糖苷(硫苷)的降解率达74.23%,单宁和植酸的降解率分别为31.17%和16.39%。发酵后菜籽粕中粗蛋白含量达41.30%,比发酵前提高1.92%,菜籽肽含量达170.12 mg/g,比发酵前提高了3.7倍,还原糖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57.68%,钙、磷含量分别比发酵前提高了26.83%和11.57%。试验表明,菌酶协同处理的方式对菜籽粕品质的提升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菌酶协同酵解 工艺优化 营养成分
下载PDF
PCR-DGGE技术分析合生素对肉仔鸡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会玲 柳永 +2 位作者 许少春 李艳丽 许尧兴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1,共6页
试验研究合生素对肉仔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1日龄肉仔鸡45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抗生素、基础日粮+益生素、基础日粮+益生元、基础日粮+合生素,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在21,42日龄每个重... 试验研究合生素对肉仔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1日龄肉仔鸡45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抗生素、基础日粮+益生素、基础日粮+益生元、基础日粮+合生素,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在21,42日龄每个重复选择2只鸡,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PCR扩增16s rDNA V3区,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后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14,2日龄,日粮添加合生素处理组试验鸡盲肠DGGE条带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合生素组试验鸡盲肠内容物菌群多样性高于其他试验组。序列分析发现肉仔鸡盲肠中特异条带主要来源于不可培养的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梭菌目细菌和其他大量种属关系未知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生素 DGGE 肠道菌群 肉仔鸡 盲肠
下载PDF
合生素对肉仔鸡经济性状及血清相关酶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会玲 高玉鹏 许尧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7-31,共5页
研究日粮中添加由枯草芽孢杆菌、低聚木糖和低聚甘露糖复合制成的合生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择1日龄"科宝48"肉仔鸡450只,随机分成5个日粮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抗生素、基础日粮+益生... 研究日粮中添加由枯草芽孢杆菌、低聚木糖和低聚甘露糖复合制成的合生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择1日龄"科宝48"肉仔鸡450只,随机分成5个日粮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抗生素、基础日粮+益生素、基础日粮+益生元、基础日粮+合生素,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分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结果表明:合生素可提高试鸡Ca和P的消化率(P〈005),但对粗灰分和粗蛋白的利用率无影响(P〉005);日粮添加合生素比单独应用益生素、益生元或抗生素对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均有显著的改进效果(P〈005);提高了试鸡21日龄和42日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的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生素 日粮 肉仔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影响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多因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尹业师 王欣 《实验动物科学》 2012年第4期12-18,共7页
目的比较研究影响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六种主要因素,为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解释提供参考,为肠道微生态菌群结构的干预与调控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珠磨法和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肠道内容物中细菌基因组DNA,然后用16S rDNA V3区通用... 目的比较研究影响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六种主要因素,为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解释提供参考,为肠道微生态菌群结构的干预与调控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珠磨法和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肠道内容物中细菌基因组DNA,然后用16S rDNA V3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DGGE电泳后用电泳条带数字化软件Quantity One和统计学软件SPSS对影响肠道菌群的六种因素(年龄、品种、饲养环境、饲料、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Dice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年龄因素在早期(7和14日龄)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大,到28日龄后,菌群结构趋向稳定,饲料和饲养环境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品种和个体差异对肠道菌群也存在较大的影响,但性别差异影响相对较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结论以上六种因素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道菌群,但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动物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解释时应充分考虑避免或利用这些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小鼠 肠道菌群 影响因素 PCR-DGGE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永仙 许尧兴 +2 位作者 许少春 姚晓红 姚杭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5,28,共3页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动物养殖 色素 化学合成 生物来源 吸收 脂肪 脂肪酸 肠内环境 胆酸 胆酸盐 动物繁殖能力 维生素A 生理功能
下载PDF
肠道分节丝状菌(SFB)与宿主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宇 尹业师 王欣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年第3期78-81,共4页
SFB作为一种肠道共生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显示其可能在宿主的免疫系统成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调控T细胞的分化与平衡,增加Th17细胞的比例,刺激机体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肠道内SFB... SFB作为一种肠道共生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显示其可能在宿主的免疫系统成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调控T细胞的分化与平衡,增加Th17细胞的比例,刺激机体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肠道内SFB的定植有利于宿主抵抗外来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和梭菌等的感染。同时也有研究表明,SFB的定殖能促进T细胞向Th17的分化,有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脑脊髓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发生。另一方面,SFB的分布与定植也受到宿主因子的影响,不同物种来源的SFB存在着宿主特异性,肠道不同解剖部位SFB的形态及定殖数量也存在着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节丝状菌 免疫 健康与疾病
下载PDF
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诱导水稻、葡萄抗病性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文斐 忻雅 +4 位作者 裘劼人 应武 马华升 王汉荣 阮松林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965-1967,1967,共3页
为评价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BKL1)及其组分诱导水稻、葡萄等作物抗病性效果,以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和葡萄品种甬优1号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效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BKL1... 为评价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BKL1)及其组分诱导水稻、葡萄等作物抗病性效果,以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和葡萄品种甬优1号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效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BKL1及其组分BKL1-Ⅰ和BKL1-Ⅱ处理均能够明显降低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且BKL1防效最高,BKL1-Ⅱ次之,BKL1-Ⅰ最低。相对化学农药(CF)防效而言,免疫诱抗剂BKL1最高,BKL1-Ⅱ次之,BKL1-Ⅰ最低。BKL1对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相对防效均达80%以上,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为71.2%。结果表明,免疫诱抗剂BKL1优于其单一组分BKL1-Ⅰ和BKL1-Ⅱ,说明两组分复合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康灵1号 稻瘟病 水稻白叶枯病 葡萄霜霉病 抗病性 防效
下载PDF
豆粕固态发酵条件优化及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13
作者 吴逸飞 姚晓红 +4 位作者 王新 孙宏 钱彬 张博 汤江武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59-63,共5页
以小肽含量为指标筛选出一株用于固态发酵豆粕的枯草芽孢杆菌(BSW-2),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探讨了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5%,料水比1:1.2,发酵温度35℃,... 以小肽含量为指标筛选出一株用于固态发酵豆粕的枯草芽孢杆菌(BSW-2),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探讨了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5%,料水比1:1.2,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6 h。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小肽含量从11.52 mg/g提高到202.20 mg/g,粗蛋白含量从47.65%提高到55.63%。PCR-DGGE结果表明,菌株BSW-2在整个发酵体系中均占有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枯草芽孢杆菌 固体发酵 小肽 PCR—DGGE 细菌群落
下载PDF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嗜酸乳杆菌菌种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竺利红 许豪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7期64-65,15,共3页
嗜酸乳杆菌是目前乳酸菌家族中极为重视研究与开发的益生菌之一,优质嗜酸乳杆菌对于其产品的产量、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兴的嗜酸乳杆菌育种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原理及在嗜酸乳杆菌菌种选育... 嗜酸乳杆菌是目前乳酸菌家族中极为重视研究与开发的益生菌之一,优质嗜酸乳杆菌对于其产品的产量、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兴的嗜酸乳杆菌育种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原理及在嗜酸乳杆菌菌种选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原生质体融合 菌种选育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索成 尹业师 +2 位作者 王小娜 华卫东 顾青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5-161,共7页
选用体重在11~13kg范围的断奶仔猪(大×长)1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头。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乙酰甲喹),做对比试验,考察植物乳杆菌ZJ316发酵液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植物乳杆菌ZJ316发酵液后能... 选用体重在11~13kg范围的断奶仔猪(大×长)1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头。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乙酰甲喹),做对比试验,考察植物乳杆菌ZJ316发酵液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植物乳杆菌ZJ316发酵液后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腹泻率和死亡率,且对猪肉品质,如滴水损失和嫩度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改善。在仔猪饲养管理中植物乳杆菌ZJ316可替代抗生素(乙酰甲喹),作为绿色、安全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今后的养殖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猪肉品质
原文传递
人粪样中雌马酚含量调查及其与菌群结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宇 尹业师 +1 位作者 朱立颖 王欣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57-761,共5页
目的调查人粪样中大豆素和雌马酚的含量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了解人粪样中雌马酚含量高低与菌群结构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来自杭州的125份粪样进行大豆素和雌马酚含量检测,并使用生物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调查人粪样中大豆素和雌马酚的含量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了解人粪样中雌马酚含量高低与菌群结构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来自杭州的125份粪样进行大豆素和雌马酚含量检测,并使用生物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PCR-DGGE对粪样中雌马酚含量的高低与菌群结构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HPLC检测结果表明,尽管粪样中雌马酚含量的高低与性别关系不大,但却与年龄大小存在很大的相关性,41~50岁年龄组的粪样中雌马酚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CR-DGGE结果表明,粪样中雌马酚含量的高低与菌群结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人粪样中雌马酚含量的高低与年龄大小有很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素 雌马酚 粪样 菌群结构
原文传递
人艰难梭菌感染的致病机制与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尹业师 王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6期5154-5158,5040,共6页
艰难梭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其感染占抗菌素相关腹泻的10-25%,占抗菌素相关肠炎的50-75%,占抗菌素相关伪膜炎的90-100%。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艰难梭菌的感染与其它疾病,如活性关节炎、婴儿突发性死亡、溶血性尿毒症、... 艰难梭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其感染占抗菌素相关腹泻的10-25%,占抗菌素相关肠炎的50-75%,占抗菌素相关伪膜炎的90-100%。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艰难梭菌的感染与其它疾病,如活性关节炎、婴儿突发性死亡、溶血性尿毒症、坏死性肠炎、希施斯普龙病等有关。更糟糕的是艰难梭菌存在着复发性感染,15-20%的病人在成功治愈后会复发。近年来,随着强毒株的出现,艰难梭菌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情也越来越严重,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死亡率也成倍增加。到目前为止,艰难梭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及其致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艰难梭菌是一种孢子产生菌,对大部分抗菌素都有抗性,目前用于艰难梭菌防治的主要抗菌素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的治疗效果也在不断下降,所以正确认识艰难梭菌的感染与流行,进一步了解其致病机制,寻找新的替代疗法已是迫在眉睫。本文对艰难梭菌感染和流行的病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其致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并探讨了艰难梭菌防治的最新策略和方法,将有利于更好的认识和研究艰难梭菌,为艰难梭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致病机制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