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医院临床护士职业体验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金丽君 林锋 +1 位作者 黄丽丽 章荷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期11-12,15,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心理体验,找出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促进护士健康的职业心理的形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半结构式调查问卷对4家县级综合性医院的890名护士进行自我认识、职业价值观、外界刺激、身心反应、应对方式、...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心理体验,找出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促进护士健康的职业心理的形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半结构式调查问卷对4家县级综合性医院的890名护士进行自我认识、职业价值观、外界刺激、身心反应、应对方式、工作满意度及有无离职倾向等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士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各种检查考核、工作强度、护患关系;护士最渴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病人、领导、医生的理解与尊重,并把病人的不理解、不尊重列入从护生涯最伤心的事;有近半数的护士有焦虑和压抑情绪;合同制护士普遍对自已的工作报酬不满意;在各种压力面前,许多护士懂得用不同方式进行自我内心调节和及时的压力释放。结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了解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困惑以及护士内心的思考,帮助护士解决困难,提高护士的工作愉悦感和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临床护士 职业倦怠 工作压力
下载PDF
RCA在连续用药时体外配伍变化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毛慧萍 辛学俊 张卫中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常用输液条件下连续用药时发生体外配伍变化的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回顾2011年本院主动上报多组医嘱连续静脉输液发生体外配伍变化事件52例,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根据药物配伍... 目的探讨常用输液条件下连续用药时发生体外配伍变化的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回顾2011年本院主动上报多组医嘱连续静脉输液发生体外配伍变化事件52例,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根据药物配伍变化的不同将患者分组,找出近端原因,与2012年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2012年连续用药时体外配伍变化实际发生例数明显低于2011年,对比上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RCA分析连续用药时发生体外配伍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能确保护理安全质量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A 连续用药 体外配伍变化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殷钰 符杏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对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开展相关持续质量改进,落实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优化工作流程,建立专项质量检查表,持续监控护理质量。结... 目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对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开展相关持续质量改进,落实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优化工作流程,建立专项质量检查表,持续监控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2008年的21件下降至2010年的9件,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从2008年的92.8%提高至2010年的96.6%。护理安全质量各项指标得到持续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控制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安全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下载PDF
小儿血液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卫红 金丽君 卢华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对儿科45份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进行探讨,经分析认为造成儿科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采血不顺利、采集方法有误、采集量不准确、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标本传送欠及时。针对以上原因积极采取对策:提高护士临床检验知识;加强年轻护士的静... 对儿科45份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进行探讨,经分析认为造成儿科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采血不顺利、采集方法有误、采集量不准确、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标本传送欠及时。针对以上原因积极采取对策:提高护士临床检验知识;加强年轻护士的静脉血液采集技术训练与考核;落实核心制度,狠抓质量管理,规范采血流程及规范患儿身份核对程序;及时传送标本。通过以上措施,不合格标本明显减少,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不合格标本 分析 对策
下载PDF
轮转期护士出科考试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芳 解敏君 《护理管理杂志》 2002年第3期41-42,共2页
实施出科考试是对轮转期护士工作表现的全面评价。设计了“综合化出科考试模式” ,通过三年多的临床实践 ,新模式有助于轮转期护士全面掌握知识 ,尤其是能提高她们的沟通技巧及应对技能。同时也能达到考者与被考者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 轮转期 出科考试 考试模式 护士 护理人员 医院
下载PDF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6
作者 郑凤君 王冬莲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10期714-714,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护理
下载PDF
PBL联合CBS教学法在医院感染知识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卫红 金丽君 +1 位作者 陈殷钰 刘仁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案例学习法(CBS)在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名,试验组在入科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轮转科室小讲课、...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案例学习法(CBS)在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名,试验组在入科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轮转科室小讲课、教学查房时采用PBL联合CBS教学法进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带教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学生医院感染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71.23±9.91)分和(85.97±7.88)分,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80.78±7.43)分和(93.92±4.96)分,两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学方法效果评价中两组学生认为教学目标清楚对照组与试验组学生人数各占71.43%和8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励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与同伴的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员的逻辑思考与判断等7个条目中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落实对照组执行率为36.54%、合格率为15.79%,试验组手卫生执行率为69.09%、合格率为3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BL联合CBS教学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带教,有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使护生更扎实地掌握医院感染的理论知识与相关技术操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带教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实习护士 院感知识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案例学习法
原文传递
7S现场管理法在降低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毛慧萍 张卫红 卢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4期1724-1727,共4页
目的探讨7S现场管理法在降低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本院智能化护理管理系统上报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共69例,根据反馈分析法,列出发生安全隐患的高危因素。2013年1月引进7s理论,构建标准化管理... 目的探讨7S现场管理法在降低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本院智能化护理管理系统上报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共69例,根据反馈分析法,列出发生安全隐患的高危因素。2013年1月引进7s理论,构建标准化管理模式,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收集2013年1—6月上报的护理安全隐患。比较实施7S现场管理法前后护士应急能力和护理安全相关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7S现场管理前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为0.64%,实施后为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0.78,P〈0.05);实施后护士应急考核、环境安全与病房管理、技术操作、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6%,96.4%,98.6%,98.1%,96.3%,均高于实施前的89.5%,90.1%,91.3%,93.4%,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8.69,32.11,36.36,38.84,37.07;P〈0.01)。结论将7S现场管理法引入到护理安全隐患管理中,能达到简化流程、缩短服务半径的目的,对提高护士应急能力,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隐患 7S现场管理法
原文传递
某医院儿科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卢华萍 毛慧萍 叶靓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6期2040-2042,共3页
目的分析儿科病房患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控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患儿1 460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整理患儿病历资料,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 目的分析儿科病房患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控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患儿1 460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整理患儿病历资料,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相关护理措施.结果1 460例住院患儿中,发生院内感染的共89例(6.1%);感染患儿中,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患儿居多,分别为36例(40.4%)、23例(25.8%);感染组患儿年龄<3岁、住院时间>10 d、营养不良、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10 d、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无菌操作不合格所占比例均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科住院患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与住院时间>10 d、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10 d、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无菌操作不合格有关.结论儿科住院患儿易发生院内感染,患儿感染类型以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应针对患儿感染因素,采取相关护理措施,降低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儿科 住院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养老护理员素质培训与体会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卫红 毛慧萍 +1 位作者 金丽君 陈殷钰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第10期1217-1219,共3页
目的:提高养老护理员从业素质,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方法:对406名养老护理员进行理论及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展示、分析法,角色扮演与床边教学等方法。结果:按百分制,培训后学员理论成绩平均87.5分,实践技能... 目的:提高养老护理员从业素质,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方法:对406名养老护理员进行理论及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展示、分析法,角色扮演与床边教学等方法。结果:按百分制,培训后学员理论成绩平均87.5分,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平均83.7分。386人获得养老护理员初级证书,学员对本次培训感到满意,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养老护理员培训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加强社会宣传与专业引导,减少职业歧视与偏见,选拔优秀教师,确保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 养老护理员 培训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征与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剑红 杨红波 +2 位作者 毛慧萍 刘红宇 高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960-4963,共4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7年3月639例THA患者,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及病原菌检测,观察患者感染率,并分析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639例THA...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7年3月639例THA患者,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及病原菌检测,观察患者感染率,并分析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639例THA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6.57%,感染4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20%,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感染为主,占41.30%;4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33.33%,革兰阳性菌38株,占66.67%;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为100.00%,对头孢唑林敏感率最低为0,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为100.00%,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敏感率最低为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率最高为100.00%,对青霉素敏感率最低为0,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率最高100.00%,对青霉素敏感率最低为0;年龄、BMI、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既往手术史、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是THA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合并基础疾病≥2种、合并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既往有手术史是THA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HA术后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颅脑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殷钰 陈裴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愈16例,好转5例,因原发病死亡1例。结论:对于颅脑手术后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愈16例,好转5例,因原发病死亡1例。结论:对于颅脑手术后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患者应提高警惕,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颅脑手术 危险因素 护理
原文传递
非营养性吸吮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中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卫红 张春芬 +1 位作者 叶辉 叶靓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第4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无严重窒息、无消化道畸形、生后需经鼻饲管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4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末位...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无严重窒息、无消化道畸形、生后需经鼻饲管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4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末位数单偶数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非营养性吸吮,记录两组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等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胃潴留发生率、饲管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呕吐、腹胀、消化道咖啡色物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刺激VLBWI胃肠道生长发育,加速胃肠功能成熟,改善喂养不耐受,缩短饲管喂养时间,尽快向经口喂养过渡,同时可促进VLBWI体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养性吸吮 极低出生体重儿 消化功能 生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