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曹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6期120-120,共1页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所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2组服药、饮食护理...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所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2组服药、饮食护理依从性评分及疾病知识知晓率。结果试验组服药、饮食依从性评分及疾病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采取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降低相关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
下载PDF
提高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率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菊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 讨论如何提高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率。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1996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192例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情况。结果 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法 ,Ⅰ级 (死亡 )45例 ,占23.44 % ;Ⅱ级 (植物生存 )6例 ,占... 目的 讨论如何提高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率。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1996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192例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情况。结果 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法 ,Ⅰ级 (死亡 )45例 ,占23.44 % ;Ⅱ级 (植物生存 )6例 ,占3.13% ;Ⅲ级 (重残 ,生活部分自理 )21例 ,占10.94 % ;Ⅳ (中残 ,生活能自理 )39例 ,占20.31 % ;Ⅴ级 (良好 ,恢复工作学习 )81例 ,占42.19 %。 结论院前正确处理 ,急症室及时诊断、急救 (抢救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纠正休克等 ) ,积极术前准备,及时手术清除血肿 ,呼吸机辅助呼吸 ,早期应用亚低温等治疗可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重型颅脑损伤 救治率 临床表现 急救
下载PDF
丹参提取物对脑外伤模型大鼠脑神经元SIRT1-FoxO1-自噬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应勇 柳慧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3期196-201,I0002,I0003,共8页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SME)对脑外伤大鼠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eeney法构建大鼠脑外伤模型,将7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SME低、中、高剂量...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SME)对脑外伤大鼠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eeney法构建大鼠脑外伤模型,将7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SME低、中、高剂量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3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SM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0.75、1.50、3.00mg/kg给予SME,抑制剂组予SME中剂量组剂量给药同时按照5mg/kg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大鼠右侧脑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测定SIRT1和FoxO1的细胞阳性率、转录(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IRT1和FoxO1的阳性细胞比例、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12.29±2.42)%比(4.36±1.21)%,(13.15±1.67)%比(3.31±1.50)%,(0.87±0.06)比(0.62±0.05),(0.89±0.03)比(0.69±0.04),(0.72±0.04)比(0.43±0.04),(0.76±0.08)比(0.31±0.09),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SIRT1阳性细胞比例、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6.88±2.12)%比(12.29±2.42)%,(0.71±0.09)比(0.87±0.06),(0.54±0.08)比(0.72±0.04),P<0.05],SME低、中剂量两组SIRT1蛋白水平升高[(0.98±0.05)、(1.12±0.08)比(0.72±0.04),P<0.05]及SME高剂量组SIRT1、FoxO1阳性细胞比例和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19.04±1.81)%比(12.29±2.42)%,(18.09±1.34)%比(13.15±1.67)%,(1.21±0.10)比(0.87±0.06),(1.19±0.03)比(0.89±0.03),(1.15±0.13)比(0.72±0.04),(0.95±0.09)比(0.76±0.08),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SME中、高剂量两组FoxO1阳性细胞比例升高[(14.63±2.22)%、(18.09±1.34)%比(9.85±1.31)%,P<0.05],SME低、中、高剂量三组SIRT1阳性细胞比例、SIRT1、FoxO1的mRNA和SIRT1蛋白水平都显著升高[(12.52±2.01)%、(14.82±2.11)%、(19.04±1.81)%比(6.88±2.12)%,(0.86±0.08)、(0.92±0.05)、(1.21±0.10)比(0.71±0.09),(0.89±0.06)、(0.98±0.07)、(1.19±0.03)比(0.82±0.05),(0.98±0.05)、(1.12±0.08)、(1.15±0.13)比(0.54±0.08),P<0.05];与SME低剂量组比较,SME中剂量组FoxO1 mRNA和SIRT1蛋白表达量[(0.98±0.07)比(0.89±0.06),(1.12±0.08)比(0.98±0.05),P<0.05]及SME高剂量组SIRT1阳性细胞比例、SIRT1和FoxO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19.04±1.81)%比(12.52±2.01)%,(1.21±0.10)比(0.86±0.08),(1.19±0.03)比(0.89±0.06),(1.15±0.13)比(0.98±0.05),(0.95±0.09)比(0.79±0.07),P<0.05];与SME中剂量组比较,SME高剂量组SIRT1和FoxO1 mRNA表达显著升高[(1.21±0.10)比(0.92±0.05),(1.19±0.03)比(0.98±0.07),P<0.05]。结论SME能够明显促进脑外伤模型大鼠脑神经元SIRT1表达,增强SIRT1的去乙酰化活性,正向调节SIRT1-FoxO1-自噬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提取物 大鼠 SIRT1-FoxO1-自噬通路 脑外伤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术导致早期严重神经功能障碍2例
4
作者 杨梅庭 杨明 +1 位作者 李春茂 陶崇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3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 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中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剑 陈薇薇 陈旦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益生菌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连续性纳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EEN治疗,研究组额外添加益生菌。比较两组病人...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益生菌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连续性纳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EEN治疗,研究组额外添加益生菌。比较两组病人血清炎症因子、应激激素、肠道粘膜屏障指标以及EN并发症等差异。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未见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至EN应用第7天,研究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P=0.034)、C反应蛋白(P=0.001)及皮质醇(P=0.038)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自EN应用第3天起,研究组血清血管紧张素Ⅱ、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此外,EN应用过程中,研究组胃潴留(P=0.023)及下消化道麻痹(P=0.016)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EN联合益生菌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血清炎症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保护肠道粘膜屏障,降低EN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益生菌 颅脑外伤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原发性脑干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和平 牟朝晖 吴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3-417,共5页
目的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1 H-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MRS)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primary brain stem injury,PBSI)患者局部神经异常代谢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6例PBSI患者在伤后3h~16天行1 H-MRS检测,分析... 目的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1 H-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MRS)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primary brain stem injury,PBSI)患者局部神经异常代谢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6例PBSI患者在伤后3h~16天行1 H-MRS检测,分析伤后神经代谢物的变化特征,并与1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患者1 H-MRS值和临床指标与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BSI患者桥脑腹侧NAA/Cr和NAA/Cho值下降,Cho/Cr值升高(P<0.05),且随伤情加重表现更加明显。预后不良患者的NAA/Cr和NAA/Cho值低于预后良好的患者(P<0.05);损伤组NAA值的变化与GOS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5);Cho/NAA值与GOS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5)。结论 PBSI患者在伤后早期进行1 H-MRS检测对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干损伤 磁共振波谱 神经代谢物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下载PDF
垂体腺瘤急性卒中行经蝶手术前后视力视野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和平 牟朝晖 吴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4-1826,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急性卒中患者经蝶手术前后的视力视野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合并视力视野受损的垂体腺瘤急性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13例在入院3d内急诊手术,17例在3~7d内手术,16例7d后手术。结果:经蝶手术治疗后视力缓解率93....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急性卒中患者经蝶手术前后的视力视野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合并视力视野受损的垂体腺瘤急性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13例在入院3d内急诊手术,17例在3~7d内手术,16例7d后手术。结果:经蝶手术治疗后视力缓解率93.48%(43/46),视野为89.13%(41/46)(P<0.05)。入院3d内行手术者13例,视力视野完全恢复者9例,部分恢复3例,无明显好转1例。3~7d内手术者17例,视力视野完全恢复者8例,部分恢复9例。7d后手术者16例,视力视野完全恢复者4例,部分恢复者10例,无明显好转1例,恶化1例。结论:垂体腺瘤急性卒中应尽早经蝶手术,手术能大大改善患者预后,尤其对改善患者视力视野效果明显,1周内手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卒中 视力视野 经-蝶手术
下载PDF
开放式吸痰方式与密闭式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卢群 卢慧琴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8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方式(OS)及密闭式吸痰方式(CS)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方法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吸痰方式,在吸痰前及吸痰后分别... 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方式(OS)及密闭式吸痰方式(CS)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方法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吸痰方式,在吸痰前及吸痰后分别监测并记录患者的颅内压,对两种吸痰方式的优缺点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吸痰方式效果评价表明,CS组患者的痰鸣音完全消失及痰鸣音明显减少例数均少于OS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CS组发生SpO2≤0.85例数显著小于OS组(P<0.05)。吸痰过程中HR≤100次/min(bpm)时,可认为发生心率迟缓,CS组发生HR≤100次/min例数小于OS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 CS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吸痰后较吸痰前升高(0.90±0.30)mmHg,OS组颅内压水平吸痰后较吸痰前升高(1.20±0.15) mmHg,OS影响患者颅内压增高值显著大于CS(P〈0.05)。结论 CS效果与OS相差不大,CS对病患的颅内压影响较小,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OS CS 颅内压
下载PDF
基底节区血肿术后血肿残留量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梅庭 丁丽君 +3 位作者 李春茂 刘丽 周和平 陈敏江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1期34-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术后血肿残留量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行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术后48 h复查头颅CT查血肿残留量,观察不同血肿残留量术后48 h的意识改善程度和术后1个月患侧肌力恢...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术后血肿残留量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行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术后48 h复查头颅CT查血肿残留量,观察不同血肿残留量术后48 h的意识改善程度和术后1个月患侧肌力恢复程度,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48 h GCS均值比较:血肿残留量<5 mL组与5~10 mL组无显著性差异(t=1.867,P>0.05),血肿残留量5~10 mL组与>10 mL组有显著性差异(t=2.917,P<0.01);术后1个月肌力均值比较:血肿残留量<5 mL组与5~10 mL组有显著性差异(t=2.793,P<0.01),血肿残留量5~10 mL组与>10 mL组有显著性差异(t=2.234,P<0.05)。结论基底节区HICH术中血肿清除越彻底,术后血肿残留量越少,术后近期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血肿残留量 早期预后 肌力
下载PDF
血肿清除率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近期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梅庭 丁丽君 +2 位作者 李春茂 刘丽 陈敏江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4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血肿清除率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术后近期肌力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行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术后48h复查头颅CT计算血肿清除率,统计学处理术后1个月患侧肌力恢复程度。结果术后1个月肌力均值变... 目的探讨血肿清除率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术后近期肌力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行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术后48h复查头颅CT计算血肿清除率,统计学处理术后1个月患侧肌力恢复程度。结果术后1个月肌力均值变化比较,血肿残留量<5mL组与5~10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5,P<0.05),血肿残留量5~10mL组与>10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7,P<0.05)。结论基底节区HICH术中血肿清除越彻底,术后血肿残留量越少,术后近期肌力恢复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血肿清除率 肌力 影响
下载PDF
高氧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梅庭 陶崇清 +3 位作者 李春茂 刘丽 陈裴斐 林瑞月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1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高氧液(HSOF)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早期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氧液治疗:高氧液1瓶+5%250m lGS常规静脉滴注,共10 d;再分别作第1天、第10天的GCS(格拉斯哥昏迷评... 目的观察高氧液(HSOF)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早期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氧液治疗:高氧液1瓶+5%250m lGS常规静脉滴注,共10 d;再分别作第1天、第10天的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GCS判断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GCS在治疗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死亡率19.23%,治疗组死亡率1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氧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良好的早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液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疗效
下载PDF
外伤性晚期癫痫首次发作的治疗选择
12
作者 杨梅庭 李春茂 陶崇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2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 晚期癫痫 首次发作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3
13
作者 牟朝晖 吴剑 +2 位作者 杨明 王菊芳 王飞筠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03-504,共2页
目的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方法与最大程度的神经功能保护。方法6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神经内镜引导下清除血肿,血肿腔壁粘附止血纱后引流,辅助全面正规治疗。结果术后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为Ⅰ级2... 目的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方法与最大程度的神经功能保护。方法6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神经内镜引导下清除血肿,血肿腔壁粘附止血纱后引流,辅助全面正规治疗。结果术后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为Ⅰ级21例,Ⅱ级22例,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0例,死亡2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高血压脑出血
原文传递
7S现场管理法在降低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毛慧萍 张卫红 卢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4期1724-1727,共4页
目的探讨7S现场管理法在降低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本院智能化护理管理系统上报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共69例,根据反馈分析法,列出发生安全隐患的高危因素。2013年1月引进7s理论,构建标准化管理... 目的探讨7S现场管理法在降低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本院智能化护理管理系统上报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共69例,根据反馈分析法,列出发生安全隐患的高危因素。2013年1月引进7s理论,构建标准化管理模式,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收集2013年1—6月上报的护理安全隐患。比较实施7S现场管理法前后护士应急能力和护理安全相关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7S现场管理前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为0.64%,实施后为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0.78,P〈0.05);实施后护士应急考核、环境安全与病房管理、技术操作、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6%,96.4%,98.6%,98.1%,96.3%,均高于实施前的89.5%,90.1%,91.3%,93.4%,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8.69,32.11,36.36,38.84,37.07;P〈0.01)。结论将7S现场管理法引入到护理安全隐患管理中,能达到简化流程、缩短服务半径的目的,对提高护士应急能力,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隐患 7S现场管理法
原文传递
手术创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15
作者 刘丽 牟朝晖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2,共2页
颅外动脉瘤多发生在腹、颈、髂、股等大动脉,动脉硬化和外伤为主要原因,发生于颈外动脉终端分支一颞浅动脉动脉瘤非常罕见,外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罕见。手术治疗创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存在压迫、栓塞、自行破裂的风险,文... 颅外动脉瘤多发生在腹、颈、髂、股等大动脉,动脉硬化和外伤为主要原因,发生于颈外动脉终端分支一颞浅动脉动脉瘤非常罕见,外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罕见。手术治疗创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存在压迫、栓塞、自行破裂的风险,文献报道极少,因而对其认识不足,易延误诊断及治疗。由于缺乏真性血管壁,假性动脉瘤较真性动脉瘤更易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 手术治疗 创伤性 真性动脉瘤 动脉硬化 颈外动脉 延误诊断 大动脉
原文传递
CT阴性GCS15分的急性脑损伤患者MRI检查选择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梅庭 李春茂 +2 位作者 陈裴斐 刘丽 陶崇清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2-594,共3页
CT检查是临床上首选的颅脑损伤检查手段,具有快速、有效、经济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对小病灶、白质和特殊部位病变等显示不清的不足,造成漏诊和延误治疗,影响患者预后。MRI比CT有明显优势,可发现CT显示不清的病变,弥补cT的不足,所以... CT检查是临床上首选的颅脑损伤检查手段,具有快速、有效、经济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对小病灶、白质和特殊部位病变等显示不清的不足,造成漏诊和延误治疗,影响患者预后。MRI比CT有明显优势,可发现CT显示不清的病变,弥补cT的不足,所以MRI在颅脑损伤中的检查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检查 脑损伤患者 CT阴性 急性 颅脑损伤 检查手段 CT检查 延误治疗
原文传递
侧裂区减压引流治疗重型额颞部脑损伤246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梅庭 陶崇清 李春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40-640,共1页
关键词 侧裂区 额颞部脑损伤 治疗 重型 引流 减压 颅底 部位 切除
原文传递
高氧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氧分压、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梅庭 陶崇清 李春茂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35-935,共1页
1.临床资料:男31例,女9例,年龄16~83岁,平均(50.5±12.3)岁。车祸伤36例,坠落伤2例,打击伤2例。入选标准:(1)伤后12h入院;(2)GCS≤8分;(3)未合并颅外其他脏器的损伤;(4)无低血压。观察其间病人气管插管9例... 1.临床资料:男31例,女9例,年龄16~83岁,平均(50.5±12.3)岁。车祸伤36例,坠落伤2例,打击伤2例。入选标准:(1)伤后12h入院;(2)GCS≤8分;(3)未合并颅外其他脏器的损伤;(4)无低血压。观察其间病人气管插管9例、共19d,气管切开5例,共14d,机械辅助呼吸6例,共2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氧饱和度 氧分压 高氧液 机械辅助呼吸 临床资料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