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肺癌手术患者血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帆 马兴杰 +4 位作者 戚维波 刘海涛 赵俊杰 陆超 牛牛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肺癌手术患者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80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中90例作为干预组,接受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另90例作为... 目的研究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肺癌手术患者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80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中90例作为干预组,接受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另9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栓风险评估;比较两组血D-二聚体(DD)水平、术后静脉血栓症(VTE)发生率、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出院前再将经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工具评估为“高危”的42例干预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21例接受延长干预,为延长组;余下21例不接受延长干预,为非延长组;比较两组出院30 d内的静脉血栓、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组DD水平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胸腔引流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TE发生率(1.11%)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延长组出院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0)低于延长组(28.57%),且延长组出院30 d内的VTE发生率(0)同样低于非延长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可较为准确地筛查出肺癌手术患者的血栓发生风险,指导临床落实干预决策,进而改善患者预后,该工具的使用契合新医改精神,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肺癌 手术 血栓 预防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调控治疗头面部多汗症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冰 孙建良 +5 位作者 姚明 胡奕 周煦燕 祝则峰 过建国 侯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2,共3页
头面部多汗俗称“蒸笼头”,与手汗症一样,都是多汗症的一种局部表现形式,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也是治疗头面部多汗症的经典术式,但和治疗手汗症比,要求切断交感神经链的部位高达T2水平,术后更易出现代偿性多汗阻引。本文采... 头面部多汗俗称“蒸笼头”,与手汗症一样,都是多汗症的一种局部表现形式,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也是治疗头面部多汗症的经典术式,但和治疗手汗症比,要求切断交感神经链的部位高达T2水平,术后更易出现代偿性多汗阻引。本文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调控治疗头面部多汗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头面部多汗 神经调控 经皮穿刺 CT引导 多汗症 治疗 代偿性多汗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链阻滞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冰 姚明 +6 位作者 周煦燕 曹浩强 祝则峰 侯健 陆雅萍 孙建良 胡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8期2710-2713,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23例,在CT引导下经胸3/4(T3/4)椎间隙穿刺,直至针尖...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23例,在CT引导下经胸3/4(T3/4)椎间隙穿刺,直至针尖解剖定位于第4肋骨小头上缘、第3椎体旁的壁胸膜外。注入含造影剂碘海醇的1%利多卡因3ml,观察所注药液分布能覆盖胸交感神经链,患者手掌由冷湿变干暖,且无霍纳氏综合征,即可注入无水乙醇2.5ml。结果CT能精准引导穿刺针到达靶点,所注药液能覆盖相应节段胸交感神经链的位置。注药前后患者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指脉搏容积波波幅(A)及双手掌温(T)分别为(95.24±1.30)%比(99.06±0.24)%、(2.29±0.27)cm比(4.18±0.27)cm和(34.0±1.5)℃比(36.9±0.4)℃。注无水乙醇后19例患者手汗症一次治愈,4例患者经再次阻滞治愈,随访8~18个月,2例有复发倾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链阻滞治疗手汗症是切实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汗症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链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化学切除治疗雷诺综合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侯健 黄冰 +6 位作者 姚明 王宏智 邓芳 周煦燕 祝则峰 胡奕 陆雅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199,共3页
雷诺综合征是一组因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阵发性末梢动脉痉挛性疾病,尽管因有肢端皮肤颜色呈阵发性“苍白一紫绀一潮红一正常”周期性改变伴疼痛这一典型的症状体征而易于诊断,但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多不佳。本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 雷诺综合征是一组因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阵发性末梢动脉痉挛性疾病,尽管因有肢端皮肤颜色呈阵发性“苍白一紫绀一潮红一正常”周期性改变伴疼痛这一典型的症状体征而易于诊断,但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多不佳。本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化学切除 雷诺综合征 经皮穿刺 治疗效果 CT引导 血管神经功能紊乱 神经阻滞治疗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节毁损术治疗手汗症和雷诺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冰 姚明 +8 位作者 曹浩强 邓芳 周煦燕 侯健 祝则峰 陆雅萍 孙建良 胡奕 肖纯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6-508,共3页
胸交感神经阻滞可用于治疗多种疼痛、非疼痛性疾病。但胸交感神经节的位置较深,徒手操作极易引起气胸,甚至损伤脊髓。手汗症与雷诺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虽然炯然不同,但其发病机制均与胸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国内外已有C臂X线引导下胸... 胸交感神经阻滞可用于治疗多种疼痛、非疼痛性疾病。但胸交感神经节的位置较深,徒手操作极易引起气胸,甚至损伤脊髓。手汗症与雷诺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虽然炯然不同,但其发病机制均与胸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国内外已有C臂X线引导下胸交感神经节毁损术治疗手汗症和雷诺综合征的报道,但由于X线定位准确性较差,使其在临床疼痛治疗应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交感神经阻滞 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节毁损术 手汗症 雷诺综合征
原文传递
1+3模式在胸部手术后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缪巧英 朱丽萍 张艳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第9期100-102,共3页
针对胸部手术后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运用1+3模式,对胸部手术后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安全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整改,规范胸部手术后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安全管理,提高了胸部手术后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 针对胸部手术后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运用1+3模式,对胸部手术后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安全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整改,规范胸部手术后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安全管理,提高了胸部手术后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维护水平,保证置管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模式 颈内中心静脉置管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CT定位穿刺引导器临床应用的效果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冰 过建国 +6 位作者 严敏 姚明 曹浩强 周煦燕 侯健 陆雅萍 孙建良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4-1095,共2页
评价CT定位穿刺引导器临床应用的效果。拟在CT引导下行双侧胸交感神经阻滞术或腰交感神经阻滞术的患者33例,性别不限,年龄16~76岁,体重46—80k。采用抛硬币法,随机选取其一侧采用CT定位穿刺引导器引导穿刺(引导法),另一侧采用C... 评价CT定位穿刺引导器临床应用的效果。拟在CT引导下行双侧胸交感神经阻滞术或腰交感神经阻滞术的患者33例,性别不限,年龄16~76岁,体重46—80k。采用抛硬币法,随机选取其一侧采用CT定位穿刺引导器引导穿刺(引导法),另一侧采用CT引导常规穿刺(常规法)。记录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时针干与设定穿刺角度的偏差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常规法比较,引导法穿刺时间缩短,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针干与设定穿刺角度的偏差降低(P〈0.01)。所有患者成功完成穿刺,无血胸和气胸等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穿刺术
原文传递
食管小细胞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琴 施谷平 应向军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0-402,共3页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cell of esophageal carcinomas,PESC)是最为常见的肺外小细胞癌,占食管癌的1.38%,其临床表现、X线征象、内镜下表现等与食管腺鳞癌相似,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鳞癌或腺癌混合存在,但其生...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cell of esophageal carcinomas,PESC)是最为常见的肺外小细胞癌,占食管癌的1.38%,其临床表现、X线征象、内镜下表现等与食管腺鳞癌相似,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鳞癌或腺癌混合存在,但其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有别于食管鳞癌及腺癌,不但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而且治疗效果不佳。国外罕见PESC报道,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对PESC的报道有所增加。我们收集了15年来收治的PESC患者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对其治疗、预后有更好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临床分析 食管腺鳞癌 肺外小细胞癌 治疗效果 PESC 内镜下表现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