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评价原发性手汗症患者胸交感神经阻滞术后桡动脉与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费勇 徐明民 +5 位作者 黄冰 谢可越 倪华栋 张利 张惠萍 姚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29-1733,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原发性手汗症(PH)患者在胸交感神经阻滞术后桡动脉(RA)、尺动脉(UA)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1至9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胸交感神经阻滞术的23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92支上肢动...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原发性手汗症(PH)患者在胸交感神经阻滞术后桡动脉(RA)、尺动脉(UA)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1至9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胸交感神经阻滞术的23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92支上肢动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术前1 d、术后1 d检测RA、UA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并观察频谱形态,同时测量PH患者双手掌温(T)、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末梢灌注指数(PI)。比较PH患者手术前后RA、UA的内径以及PSV、EDV、RI、T、SpO2、PI的差异,评估手术效果。结果PH患者术前RA、UA内径及EDV分别为(2.12±0.36)mm、(1.50±0.32)mm、(4.90±1.84)cm/s、(4.71±1.65)cm/s,术后RA、UA内径及EDV分别为(2.45±0.54) mm、(1.87±0.44)mm、(9.37±1.69)cm/s、(9.12±1.54)cm/s,较术前增加;术前RA、UA的RI分别为0.85±0.05、0.97±0.07,术后分别为0.57±0.04、0.64±0.09,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3、-2.33、-19.80、-14.68、3.31、3.48,均P〈0.01)。术前RA、UA的PSV分别为(46.38±15.12)、(45.60±14.88)cm/s,术后分别为(46.93±16.02)、(46.19±15.30)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1.39,均P〉0.05)。PH患者术前T、SpO2及PI分别为(29.79±1.04)℃、(93.24±2.23)%、(1.11±0.13)%,术后T、SpO2及PI分别为(35.09±1.21)℃、(98.10±1.34)%、(4.77±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74、-1.140、-23.601,均P〈0.05)。术后即刻患者双手多汗症状完全消失,所有PH患者疗效均能持续3个月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交感神经阻滞术能使PH患者RA、UA的内径增加,EDV增快,RI降低,双手掌温升高。超声测量动脉内径、EDV及RI可作为评价PH患者胸交感神经阻滞术后疗效的指标,且客观、无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流动力学 原发性手汗症 胸交感神经 阻滞
原文传递
80岁以上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非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 被引量:22
2
作者 罗永香 黄冰 +6 位作者 姚明 过建国 张利 陆雅萍 周煦燕 侯健 任小妹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5期706-708,758,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CT引导下颅外非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分支射频热凝与传统的半月节射频热凝镇痛技术在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41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22例于CT定位引导下经患侧眶上孔、圆孔、卵圆孔穿... 目的对比观察CT引导下颅外非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分支射频热凝与传统的半月节射频热凝镇痛技术在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41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22例于CT定位引导下经患侧眶上孔、圆孔、卵圆孔穿刺行非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作为观察组,并与另19例接受传统经皮卵圆孔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的患者作对照。观察2组治疗的操作时间、疗效(术后即刻、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均于CT引导下穿刺进入相应眶上孔和/或圆孔及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均获得了即刻和持久镇痛效果,但非半月节组治疗操作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半月神经节射频组[(27.92±8.46)min vs.(46.87±23.13)min,P<0.01],并发症更少(角膜溃疡:(0/22 vs.1/19),非疼痛区感觉减退(0/22 vs.4/19),而面部血肿发生率和两年复发率相当(5/22 vs.6/19、2/22 vs.1/19)。结论 CT引导下颅外非半月节射频热凝和传统的经皮卵圆孔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技术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但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分支选择性,且操作更加快捷,更适合用于80岁以上全身情况较差的高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高龄 射频热凝 非半月节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中Jab1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志琴 吕青山 +4 位作者 张燕萍 王振 温晓伟 姚明 邬万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9-902,共4页
目的 探讨c-Jun激活区结合蛋白1(Jab1)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嘉兴市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8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结... 目的 探讨c-Jun激活区结合蛋白1(Jab1)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嘉兴市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8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Jab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提取6例新鲜结直肠癌手术标本的总蛋白并进行定量,通过蛋白质印迹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Jab1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结果均显示,Jab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直肠癌组织中Jab1阳性表达率为96.3% (77/80),高表达者66例(82.5%),低表达者14例(17.5%);而癌旁组织中Jab1阳性表达率为8.8% (7/80),与结直肠癌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Jab1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均P<0.05);Jab1阳性表达与增殖指标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48,P<0.01),与p27kip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61,P<0.01).结论 Jab1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与p27kip1负相关.Jab1有望成为评价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c-Jun激活区结合蛋白1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皮颧弓下入路圆孔穿刺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黄冰 过建国 +8 位作者 姚明 祝则峰 冯智英 陆雅萍 孙建良 侯健 曹浩强 邓芳 周煦燕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引导下经皮颧弓下人路圆孔穿刺技术,为高选择性三叉神经第Ⅱ支射频热凝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取已锯开顶骨的成年人颅骨标本1具,用22号射频穿刺针选择最佳角度从面颅沿颧弓下入路接近圆孔外口,将针尖沿圆孔管送达圆孔... 目的探索一种引导下经皮颧弓下人路圆孔穿刺技术,为高选择性三叉神经第Ⅱ支射频热凝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取已锯开顶骨的成年人颅骨标本1具,用22号射频穿刺针选择最佳角度从面颅沿颧弓下入路接近圆孔外口,将针尖沿圆孔管送达圆孔内口,用对带穿刺针的颅骨标本进行扫描,建立圆孔穿刺的入路标志影像。扫描2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支疼痛患者的患侧圆孔,并在引导下经皮颧弓下入路穿刺进入圆孔,按常规射频技术对三又神经第Ⅱ支进行射频热凝治疗,观察感觉减退范围及疗效,以射频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为疗效满意。结果由穿刺针和颅骨标本配合可建立经皮圆孔穿刺的标准影像图,可用于指引引导下经皮颧弓下人路圆孔穿刺技术的建立。对21例三叉神经第Ⅱ支疼痛患者应用该技术进行穿刺,均可成功进入圆孔,实现了对神经的超选并进行射频治疗。术后随访1周至12个月,平均(7.0±2.4)个月,患者疗效满意且无复发。结论引导下经皮颧弓下入路圆孔穿刺技术,可为三叉神经第Ⅱ支疼痛患者实施高选择性射频热凝提供新的人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导管消融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穿刺术圆孔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中Ser10磷酸化p27^kip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志琴 吕青山 +5 位作者 王振 陆丽慧 陆宁 温晓伟 邬万新 姚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观察第10位丝氨酸磷酸化p27^kip1(P-p27Ser1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嘉兴市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111例乳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 目的观察第10位丝氨酸磷酸化p27^kip1(P-p27Ser1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嘉兴市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111例乳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p27Ser1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提取6例新鲜乳腺癌手术标本的总蛋白并进行定量,蛋白质印迹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P-p27Ser10和p27的表达;采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p27Ser10与相关蛋白Jab1的结合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结果均显示,P-p27Ser1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本组乳腺癌组织中P-p27Ser10阳性表达率为88.3%(98/111),癌旁组织中为7.2%(8/11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27Serl0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P—p27Ser1O与增殖指标硒-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82,P〈0.05),与p27表达呈负相关(r=-0.426,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P—p27Ser10与Jabl蛋白结合明显增加。结论p27Ser10磷酸化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乳腺癌患者的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联合检测P—p27Ser10和p27可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磷酸化 P27^KIP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六西格玛在内镜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勤丽 徐龙生 +2 位作者 张小平 印菲 姚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74-476,共3页
内镜器械使用后多带有血迹、脓迹和分泌物等,并且因其精密度高、结构复杂,而任何残留的有机物都会妨碍微生物与灭菌气体的有效接触,导致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难度都很大。
关键词 内镜器械 器械清洗 质量管理 六西格玛 应用 分泌物 精密度 微生物
原文传递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临床口服药物发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冯勤丽 徐龙生 +2 位作者 张小平 姜佳丽 姚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0期2439-2441,共3页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否减少护理人员发药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有效用药。方法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选取1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3年6月—2014年6月选取12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三查七对法发放口服药...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否减少护理人员发药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有效用药。方法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选取1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3年6月—2014年6月选取12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三查七对法发放口服药品,观察组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观察两组患者药物发放的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药差错率为2.112%,高于观察组的0.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护士安全发药流程的满意度分别为98.57%,9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64,P 〈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用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法 投药 口服 临床护理 满意度
原文传递
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罗艳萍 费勇 +3 位作者 方敏 喻燕波 黄冰 姚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年第9期721-722,共2页
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在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诊断的30例顽固性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采用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观察。治疗1、2、4、8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hs)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与... 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在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诊断的30例顽固性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采用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观察。治疗1、2、4、8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hs)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2周比较,治疗4周VAS、ODI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示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顽固性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腰脊神经 高能量冲击波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个性化护理对手汗症患者负面情绪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惠萍 邹翼霜 +1 位作者 张艳华 费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原发性手汗症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胸交感神经调制术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原发性手汗症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胸交感神经调制术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进行个性化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TO(术前24h)、T1(术后24h)、T2(术后48h)、T3(术后72h)时刻抽取患者静脉血送检,检测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CD8+的比值;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变化。结果与T0时刻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T3时刻躯体化、偏执、焦虑、抑郁、敌对的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1、T2、T3时刻躯体化、偏执、焦虑、抑郁、敌对的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O时刻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T3时刻CD3+、CD4+和CD4+/CD8+的水平升高,CD8+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1、T2、T3时刻CD3+、CD9+和CD4+/CD9+的水平升高,CD8+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焦虑 抑郁 个性化护理 原发性手汗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