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杭嘉湖丝绸:记忆中的丝绸之府
- 1
-
-
作者
赵丰
彭先国
无
-
机构
不详
浙江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
-
出处
《浙江画报》
2022年第1期28-33,共6页
-
文摘
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中国蚕桑丝绸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文本中这样描写杭嘉湖:"这一区域长期以来就被称为丝绸之府,人们因为蚕桑丝绸有着共同的生产习俗和生活环境,形成一个共同的文化圈。人们采用同样的技艺进行蚕桑生产,但在丝织方面,则在各城镇之间形成了专业的分工:如湖州织绫绉,嘉兴产绸,杭州产纱罗,最后互相交换和补充,形成一个丝织生产的体系。
-
关键词
丝绸之府
杭嘉湖
纱罗
蚕桑生产
蚕桑丝绸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丝织生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分类号
TS1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婺剧:扬花吐穗五百年
- 2
-
-
作者
王晓明
严立新
彭先国
无
-
机构
不详
浙江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
-
出处
《浙江画报》
2021年第3期32-37,共6页
-
文摘
源远流长,融会贯通婺剧是流传在金衢一带的六种戏曲声腔(高腔、昆曲、乱弹、徽调、滩簧、时调)之合称,过去称为"金华戏",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正式叫响"婺剧"这一名称。中国最早的成熟戏曲形式"南戏"诞生于温州。作为温州通向内地的要道关口,金华的土地上早早回响这些戏文。弋阳腔从西边流进,昆腔从东边涌入,徽调尾随徽商从北边势不可挡地南下.
-
关键词
戏曲形式
婺剧
戏曲声腔
弋阳腔
融会贯通
乱弹
高腔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孔氏南宗家庙
- 3
-
-
作者
孔祥楷
庄月江(整理)
彭先国
无
-
机构
不详
浙江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浙江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
-
出处
《浙江画报》
2021年第12期38-43,共6页
-
文摘
素有"四省通衢"之称的浙西衢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南孔圣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氏南宗家庙就坐落在衢州古城区。恪守忠义扈跸南渡自唐朝以来,全国郡县皆设孔庙,祭祀读书人的祖师爷孔夫子。有人统计过,至清朝末年,大大小小的孔庙或文庙,全国有6000多座(有不少已毁坏或移作他用),但就孔氏家庙而言,全国仅有两座,一为山东曲阜的孔氏家庙,二为浙江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庙。
-
关键词
孔氏南宗家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名城
古城区
孔庙
浙江衢州
山东曲阜
孔氏家庙
-
分类号
K928.7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J42
[艺术—摄影艺术]
-
-
题名钱塘潮: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 4
-
-
作者
胡坚
彭先国
无
-
机构
不详
浙江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
-
出处
《浙江画报》
2021年第11期41-45,40,共6页
-
文摘
到钱塘江观大潮是一件具有悠久历史的事,约自魏晋始,至唐流行,宋时兴盛。时至今日,观潮仍然是钱塘江文化活动中万众向往的盛事。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最佳的观潮时节。人们在观潮胜地——海宁盐官的钱塘江畔云集,蚁拥蜂攒,翘首东望,等待着"当惊世界殊"的一刻到来。突然,"潮来了!潮来了",随着震耳欲聋的叫喊声,但见水天一色之间,一条雪白的素带从远处江面翻卷而来,宛如叠起千堆雪,一字排开,向人们奔腾涌来。
-
关键词
中秋节
钱塘潮
钱塘江
叫喊声
蚁拥蜂攒
-
分类号
K925.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J42
[艺术—摄影艺术]
-
-
题名天台山:佛道双栖的文化圣山
- 5
-
-
作者
梁立新
彭先国(核稿)
无
-
机构
不详
浙江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
-
出处
《浙江画报》
2021年第5期52-57,共6页
-
文摘
"雄雄镇世界,天台名独超。"从唐代隐逸诗人寒山子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天台山的非同寻常。那缭绕于山间的云雾,让人想象仙人的身影;那穿越千年的佛寺道宫,隐藏着多少超脱凡尘的思绪;那神采飞扬的云锦杜鹃,见证了天台山千百年来名僧高道大儒相继登场、书圣诗仙游圣先后到来的盛景。
-
关键词
天台山
云锦杜鹃
寒山子
圣山
-
分类号
K928.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