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苷(酸)类药物相关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马军 胡爱荣 +6 位作者 蒋素文 陆佳林 孟依娜 陈凯 胡耀仁 张增增 练祥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年第5期346-352,共7页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核苷(酸)类药物(NAs)HBV逆转录酶区相关耐药突变位点的异质性,为规范抗病毒治疗和耐药管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8年3月宁波市第二医院及宁波市第四医院慢性HBV感染者NAs治...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核苷(酸)类药物(NAs)HBV逆转录酶区相关耐药突变位点的异质性,为规范抗病毒治疗和耐药管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8年3月宁波市第二医院及宁波市第四医院慢性HBV感染者NAs治疗发生病毒学突破或应答不佳2765例的血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血清HBV多聚酶区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并分析测序结果.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拉米夫定(LAM)单药耐药组(n=603)、替比夫定(LdT)单药耐药组(n=147)、阿德福韦酯(ADV)单药耐药组(n=68)、恩替卡韦(ETV)单药耐药组(n=10)和NAs序贯或联合耐药组(n=365),分析各组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模式(通路).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2765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液标本中,检测出NAs相关HBV-RT区耐药突变1193例,总突变率为43.15%.LAM单药耐药组的突变率为62.62%(603/963),共19种突变类型,以单位点突变rtM204I/V最多见(40.30%,243/603).LdT单药耐药组的突变率为45.51%(147/323),共3种突变类型,以单位点突变rtM204I/V最多见(59.86%,88/147).ADV单药耐药组的突变率为17.80%(68/382),主要为rtA181T单点突变(64.71%,44/68).ETV单药耐药组的突变率为4.06%(10/246),以rtT184A/G/S/I/L/F单点突变最多见(80.00%,8/10).序贯或联合治疗耐药组的突变率为41.91%(365/871),其中LAM/LdT应答不佳或耐药序贯ADV组突变率为63.39%(142/224),以rtA181V/T最多见(35.21%,50/142);LAM/LdT应答不佳或耐药联合ADV组突变率为42.19%(54/128),以rtA181V/T最多见(46.30%,25/54);LAM/LdT应答不佳或耐药后序贯ETV 1.0 mg组突变率为44.66%(117/262),以rtL180M+M204I/V+S202G/I最多见(31.62%,37/117);LAM/LdT应答不佳或耐药ETV联合ADV组突变率为7.14%(5/70),均为多位点突变;ADV应答不佳或耐药序贯ETV 0.5 mg组突变率为28.14%(47/167),均为多位点突变.rtV173L、rtL180M、rtV214A等次要(补偿)位点及rtV207I/L/G、rtS213T、rtN238T等尚未完全明确位点的单位点突变均被检测出.NAs单药治疗的耐药模式(通路)较为单一,NAs经治患者(序贯或联合治疗组)的耐药模式(通路)复杂多样,存在多个耐药模式(通路),并随着NAs种类的增加而增加.非一线NAs相关耐药模式(通路)的构成比基本呈总体下降趋势,而ETV相关耐药的构成比基本呈总体上升趋势.结论 NAs相关HBV耐药突变位点(模式)复杂多样,特别是多位点突变、难治性耐药突变、多药耐药突变和交叉耐药突变.因此,优选、优化抗病毒治疗策略和耐药管理观念需不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核苷(酸)类药物 耐药突变 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 基因测序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994例肝组织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应盛 胡爱荣 +3 位作者 蒋素文 金珊珊 颜华东 胡耀仁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7年第4期250-256,共7页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强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94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HBV DNA水平分为HBeAg(+)/HBV DNA(...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强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94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HBV DNA水平分为HBeAg(+)/HBV DNA(+)组、HBeAg(-)/HBV DNA(+)组及HBeAg(-)/HBV DNA(-)组;根据肝组织HBsAg和HBc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根据丙氨酸转氨酶(A LT)的水平分为<2×正常值上限(ULN)组、2-<5×ULN组及≥5×ULN组.研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纤维化分期(F)及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强度,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组织HBsAg和HBcAg表达强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994例慢性HBV感染者中,肝组织HBsAg染色阳性941例(94.67%),肝组织HBcAg染色阳性553例(55.63%);≥A2者403例(40.85%),≥F2者371例(36.09%).HBeAg(-)/HBV DNA(+)组的A和F最严重,其次为HBeAg(-)/HBV DNA(-)组,HBeAg(+)/HBVDNA(+)组最低;虽然三组间肝组织HBsAg染色强度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299,r=-0.760,P<0.05),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肝组织HBcAg染色强度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82.995,r=-0.645,P<0.01),以HBeAg(+)/HBV DNA(+)组最高、HBeAg(-)/HBV DNA(-)组最低.肝组织HBsAg染色阳性组HBeAg阳性的构成及HBV DNA平均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年龄低于阴性组;肝组织HBcAg染色阳性组HBeAg阳性的构成、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小板(PLT)及HBV DNA平均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年龄及FIB-4低于阴性组;影响肝组织HBsAg染色的因素为HBV DNA水平;影响肝组织HBcAg染色的因素为HBeAg阳性及HBV DNA水平.肝组织HBsAg不同染色强度间A和F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Х^2=1.943和2.630,P值均>0.05);肝组织HBcAg不同染色强度间A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352,P<0.01),以阴性组的F最严重.ALT不同水平组肝组织HBsA染色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HBcAg染色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6.349,P<0.01),ALT<2×ULN组均低于其他组.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中绝大数肝组织HBsAg染色阳性,超过半数肝组织HBcAg染色阳性;肝组织HBsAg的表达强度与A和F无相关性,与HBV DNA水平正相关;肝组织HBcAg的表达强度与A无相关性,与F负相关,与HBeAg阳性、HBV DNA及ALT水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核心抗原 乙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