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共四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生圈”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1
作者 陈春水 王玲姣 《体育教学》 2024年第5期53-55,共3页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新生力量,其专业化成长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试从激活“共生”意识、构建“共生”景愿、打造“共生”圈层、形成“共生”效应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教师发展构建多维立体化的“共生圈”,激发青年教师的内...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新生力量,其专业化成长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试从激活“共生”意识、构建“共生”景愿、打造“共生”圈层、形成“共生”效应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教师发展构建多维立体化的“共生圈”,激发青年教师的内驱动力,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共四跨 教师专业发展 共生圈
下载PDF
六步阶进 拓展有序——强蛟中学足球拓展课程的开展与实施
2
作者 凌玲 《体育教学》 2019年第9期81-82,共2页
我校足球拓展课程的开展通过六个步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犹如行走台阶,步步为营,让学生从基础的开始学习,循序渐进,慢慢过渡到实践比赛、裁判教学和德育教育,让学生以球促体,以球增智,以球育德,在体验趣味足球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校园足球 拓展课程 开展 实施
下载PDF
“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合作促体育家庭作业生态化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凌玲 陈春水 《体育教学》 2023年第5期49-50,共2页
“双减”政策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内容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业与校外培训的减少使学生体育运动的时间与空间得到了增加。本文对“双减”政策提出后家校合作助力体育家庭作业的落实进行详... “双减”政策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内容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业与校外培训的减少使学生体育运动的时间与空间得到了增加。本文对“双减”政策提出后家校合作助力体育家庭作业的落实进行详细阐述,有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提升、身体素质的强化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体育家庭作业 家校合作 生态化
下载PDF
五维优化模拟上课促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以足球脚内侧传接球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凌玲 《体育教学》 2020年第1期72-73,共2页
教师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模拟上课是一种简便、省时、有效的方式。通过授课教师的准备过程、授课过程和反思过程能很好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实现教师自我专业的不断成长。本文以足球脚内侧传接球为例,从五方面进行优... 教师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模拟上课是一种简便、省时、有效的方式。通过授课教师的准备过程、授课过程和反思过程能很好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实现教师自我专业的不断成长。本文以足球脚内侧传接球为例,从五方面进行优化模拟上课,实现教师多维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研 模拟上课 足球 素质
下载PDF
单一技术动作引领下的多种形式的组合练习——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传球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凌玲 《体育教学》 2022年第6期79-80,共2页
《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体育课堂由“学练评”三环节构成,即单一技术练习、以单一技术为中心的组合练习、含有技术动作的游戏或比赛。其中组合练习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难题,何为组合练习?如何组合?不同课时中的组... 《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体育课堂由“学练评”三环节构成,即单一技术练习、以单一技术为中心的组合练习、含有技术动作的游戏或比赛。其中组合练习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难题,何为组合练习?如何组合?不同课时中的组合练习如何设置?“学、练、评”一体化背景下如何落实组合练习?本文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传球为例,围绕这一技术动作设定三种不同目的及作用的组合练习,用以满足不同课时及不同水平学生“学练赛”的需求,通过多样性的组合练习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技术动作 组合练习 排球 垫球 传球
下载PDF
外出借班上体育课需做好有效准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凌玲 《体育教学》 2019年第3期58-59,共2页
外出借班上课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一次有效提升,更是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次考验。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提前对场地、器材、学生学情等多方面做好充分的了解,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调整。磨砺以须,有备... 外出借班上课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一次有效提升,更是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次考验。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提前对场地、器材、学生学情等多方面做好充分的了解,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调整。磨砺以须,有备而来才能让教师摸清班级的门道,从"借班上课"转化为本班上课,真正地上好一堂公开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班上课 青年教师 体育课堂
下载PDF
球类课堂教学中取放球的处理
7
作者 凌玲 《体育教学》 2020年第8期87-87,共1页
球类课堂中器材取、放的方式与速度关系到学生能否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更快达到练习效果。器材的处理也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和课堂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以篮球为例,进行取、放球方法的解析。
关键词 球类课堂 篮球 取放球 处理
下载PDF
校园足球游戏创编实践
8
作者 王玲姣 《体育教学》 2018年第4期62-63,共2页
本文从游戏整合式、主题规定式、学科整合式、自主选择式这四个模式进行创编,增强足球游戏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进一步提升足球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足球游戏 创编 运用
下载PDF
基于“主题·整合”体育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9
作者 王玲姣 《体育教学》 2020年第6期60-61,共2页
通过构建"主题·整合"式的体育教研活动,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 主题·整合 教研活动 实践研究
下载PDF
培养初中学生“金哨子”足球裁判员的六步骤
10
作者 凌玲 《校园足球》 2018年第5期75-76,共2页
笔者所在学校的足球队每年都会代表区足球队参加省、市级足球比赛,在此影响下,学生会在课外自由时间自发组织进行小型足球比赛,这就会出现学生模仿体育教师进行比赛判罚的现象。因此,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在足球课堂和足球比赛... 笔者所在学校的足球队每年都会代表区足球队参加省、市级足球比赛,在此影响下,学生会在课外自由时间自发组织进行小型足球比赛,这就会出现学生模仿体育教师进行比赛判罚的现象。因此,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在足球课堂和足球比赛中教授学生足球竞赛规则和判罚规则,以此培养学生裁判员,让学生能够自主比赛、自主判罚,有利于学校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裁判员 初中学生 培养 足球比赛 判罚规则 足球竞赛规则 体育教师 学生裁判员
原文传递
实施弹性目标下的“升降式”教学 促进不同学生差异化发展
11
作者 凌玲 《校园足球》 2018年第1期60-61,共2页
足球课堂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兴趣和技术水平差异较大而造成学习效果和进度不统一的现象客观存在。如何在足球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需要体育教师解决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充分考虑学生对足球... 足球课堂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兴趣和技术水平差异较大而造成学习效果和进度不统一的现象客观存在。如何在足球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需要体育教师解决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充分考虑学生对足球基本技术的掌握等多方面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笔者基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设立弹性化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身体素质 教学过程 弹性化 差异化发展 技术水平差异 “教”与“学” 学习效果 运动兴趣
原文传递
开展校园足球赛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建议
12
作者 凌玲 《校园足球》 2019年第1期75-76,共2页
在校园足球赛事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场地和基础设施有限,学生人数过多;学生足球水平层次不齐,参赛机会不均;规则复杂,学生无法顺利地进行比赛等。若在设计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对足球赛事及辅助条件进行一定改动和活化,就能让更... 在校园足球赛事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场地和基础设施有限,学生人数过多;学生足球水平层次不齐,参赛机会不均;规则复杂,学生无法顺利地进行比赛等。若在设计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对足球赛事及辅助条件进行一定改动和活化,就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比赛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比赛的热情,增加体验成功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赛事 校园 学生人数 设计比赛 基础设施 机会不均 学生参与 体验成功
原文传递
巧用分层教学促学生技术提升
13
作者 王玲姣 陈春水 《校园足球》 2021年第8期71-73,共3页
分层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足球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动态分层,并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台阶”,让每名学生都能向最接近的目标努力的教学方式笔者从内容分层、H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分层、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足球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动态分层,并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台阶”,让每名学生都能向最接近的目标努力的教学方式笔者从内容分层、H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分层、评价分层和考核分层6个方面进行阐述,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使足球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成功 评价分层 动态分层 内容分层 分层教学 考核分层 身体素质 足球教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